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1210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印贸易竞争力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和印度加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往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可以从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中印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概述

(一)中印服务业发展比较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服务业外向化的过程,因此,参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讲,主要依靠服务业的发展。

由数据显示,中印GDP构成差别很大。

就服务业而言,印度的总体水平高于中国,其服务业占据了GDP的半壁江山,而我国的服务业仅占GDP1/3左右的份额,这一比例不仅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相比望尘莫及,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也相去甚远。

印度虽然尚难以企及发达国家水平,但已达到并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服务业的总体发展速度来看,印度并不领先于中国(见表1)。

1990-2003年,服务业的年均增长率中国为8.8%,印度为7.9%。

但通过横向比较不难看出,我国服务业的增速不仅明显低于工业的增速(12.3%),也低于GDP的增速(9.6%)。

而印度的服务业增速不仅快于工业的增速(6.0%),还快于GDP的增速(5.9%)。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仍主要由急速上升的工业支撑,而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则在于服务业。

同时也应认识到,虽然我国的服务业保持了8.8%的较高增幅,但总体水平仍低于印度。

这说明,我国并没有充分利用制造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带动服务业同步或更快地增长,没能发挥出更大的内生增长潜能。

(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比较

1.总量比较

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为716亿美元和621亿美元,印度分别为410亿美元和396亿美元,只及我国的57%和64%。

从世界排名看,印度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均落后于中国7位。

可见,在服务贸易的绝对总量上印度低于中国。

但是,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2004年是印度服务贸易急速发展的一年,其进、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均两倍于我国,分别达到了61%和72%。

从长期来看,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也要快于我国,1994-2004年,印度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和21%,我国为16%和14%。

虽然从服务贸易的绝对量来看,我国大于印度,但在部分相对指标上,我国并不占优。

以服务贸易出口为例,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仅为9.5%,低于世界18.9%的平均水平,服务贸易额约相当于货物贸易额的10%。

而印度服务贸易额相当于其货物贸易额的52%,在其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高达34.4%,近两倍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服务贸易的国际收支情况来看,中印两国都存在服务贸易逆差,体现出两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进口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从绝对量看,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远大于印度,2004年,印度服务贸易逆差为13.1亿美元,我国则高达95.5亿美元。

从年度变化看,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年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67%;

而印度的服务贸易逆差则是大增大减,起伏不定,2003年急剧增长46.3%,2004年又以45.8%大幅回落。

但是,总体看来,印度的服务贸易逆差在减少,2004年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54%。

由此可见,从绝对数量和变化趋势两方面,我国服务贸易的不平衡性都比印度严重。

2.结构比较

贸易结构,特别是出口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际服务贸易也不例外。

由表5可见,全球服务贸易整体上呈现出运输、旅游比重下降,保险和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通信服务及其他服务比重上升的趋势。

1990-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和旅游两项合计由77.3%下降为54.5%,印度由54.6%下降为23.4%,这与全球服务贸易结构的整体变化趋势相吻合。

显而易见的是,印度下降的幅度远大于中国,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和旅游的比重仍然偏高。

在保险和金融服务方面,中印两国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份额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与全球变化趋势背道而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相比之下,我国的下滑更加明显。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通信服务和其他服务出口,中印两国均有了大幅提高,印度的表现则更为出色。

综上所述,印度服务贸易结构已基本完成了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出口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出口为主的转变,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转变并未完成,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资源密集型为主,存在着对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过分依赖,印度则已逐渐摆脱了这种依赖,服务贸易结构优于我国。

二、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的统计数据主要源自联合国贸发会议《2005年统计手册》(HandbookofStatistics2005)、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5)、世界贸易组织《2005年国际贸易统计》(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05)和《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WorldTradeReport2005)及《中国商务年鉴》。

分析方法上,主要借助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量化比较。

表2是根据贸易竞争指数TCI=Xij-Mij/Xij+Mij计算的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各行业的TCI值。

表22000-2002年中印服务贸易各行业贸易竞争指数(TCI)比较

从行业上看,2002年我国和印度都没有具有高比较优势的行业。

两国竞争力基本相当的行业是其他商业服务(都具有低比较优势)、金融服务(都具有低比较劣势)及专利和特许服务(都具有高比较劣势),在其他行业两国各有长短。

在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方面,印度的优势十分明显,目前,印度是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的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爱尔兰。

2003年,其TCI值已经达到了0.92,具有高比较优势,而同期我国的TCI值仅为0.03,差距十分明显。

在旅游业,我国处于低比较优势,印度处于低比较劣势。

旅游业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的强项,也是对我国服务贸易贡献最大的行业,近几年的TCI值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与中国相比,印度旅游业处于比较劣势,2003年,其旅游在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只及中国的1/3。

运输业的情况与旅游业恰好相反,中国处于低比较劣势,印度处于低比较优势。

运输服务与货物贸易关系紧密,一国货物贸易较强往往可以带动运输业的发展,但随着国际运输服务集装箱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运输部门越来越成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我国在这方面的劣势开始凸现,运输服务的TCI值在货物贸易连续顺差的情况下一直处于负值,反映出我国货物进出口大量使用外国运输服务的现状。

印度运输服务的竞争力虽好于中国,但严格来说,TCI值只是约等于0,说明比较优势仅接近平均水平,优势并不明显。

在保险业,印度的竞争力也明显大于中国。

1996年以前,我国保险服务一直有较高比较优势,而1996年以后急剧下降为高比较劣势,保险服务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这是由于1995年《保险法》颁布后,我国保险服务市场开放度提高,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的保险公司大举进入,保险市场的竞争加强,垄断局面被打破,我国保险服务的真正竞争力水平被暴露出来,TCI趋近于-1,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毫无竞争力可言。

印度的保险部门受到政策干预的程度比中国低,其保险服务一直在低比较优势和低比较劣势之间徘徊,但波动幅度很小,近几年呈上升的态势。

由于缺乏印度在通信、建筑、金融等服务部门的贸易统计数据,对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难窥全貌。

但综合来看,印度在服务贸易中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多于中国。

三、影响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迈克尔·

波特(MichaelE.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990),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应当由四个关键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状态)和两个辅助要素(机遇、政府)综合作用而形成。

这六大因素的组合和动态作用过程决定了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实力和持久性,以下就这六大因素在中印之间作一番比较。

(一)生产要素

波特所指的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自然资源、气候、地理环境、非技能劳动力等)与高等要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尖端学科的研究机构等)。

我国服务业生产要素的基本状况可概括为———基本要素充裕,高等要素缺乏。

我国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例如:

旅游、劳务输出等)。

在高等要素方面,虽然近年有所改善,但仍处于稀缺的困境中,表现为:

外语与专业能力强、熟悉国际法律法规的高素质人才稀缺;

信息基础设施的人均使用量落后;

高等教育与科研水平较低等。

相比之下,印度在高等要素方面的状况明显好于中国。

首先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具有语言优势;

其次,一流的高等教育为印度服务业输送了大量高科技人才。

印度向来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政府的投资重地,在教育和研发方面投入的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高于中国。

一流的高等教育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技人才资源库,据世界经济论坛统计,印度工程师名列全球第三,数量九倍于中国。

印度的人才资源和研发环境发挥出巨大的吸引力,IBM、英特尔、微软、惠普等近200家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印度也因此有“世界科技实验室”的美誉。

在基本要素方面,印度也并不逊色于中国。

首先,印度与中国同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神秘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土资源及多民族、多宗教等特征,构成了印度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一资源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样会成为印度服务贸易的潜在优势项目。

其次,印度具有在总量上与我国相仿的廉价劳动力,目前已有10亿人口,适龄就业人数与我国相当甚至高出。

但是由于印度崇尚“精英教育”,其人力资源呈现出极端的两级分化态势,相伴340万名精英的是近5亿文盲,这无疑制约了印度人力资源潜力的充分释放。

(二)需求条件

波特所指的需求条件包括需求规模和消费者对需求的质量要求两个方面。

在需求规模方面,我国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大于印度。

首先,从人口规模来看,虽同为人口大国,但我国人口多于印度;

其次,从收入水平来看,我国高于印度。

2004年,我国的人均GNI为1290美元,印度为620美元;

再次,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40%左右,而印度仍在50%以上,说明印度的消费结构仍以实物消费为主,服务需求滞后。

我国正从以吃饱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向以享受和发展为标志的小康型生活转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需求迅速提高。

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这一服务市场优势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然而,在国外市场需求方面,印度却好于中国。

专业教育加上通晓英语和劳动价格便宜,使印度成为世界上高技能、低工资的知识密集型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基于此,印度在全球创新链中的角色价值无可衡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软件出口呈“井喷式”增长,目前,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被公认为“世界软件的动力室”。

从消费者对需求的质量要求来看,中印两国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

波特认为,国内成熟和苛刻的消费者将有助于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档次,进而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

然而,由于中印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均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服务产品的需求及品味尚处于较低层次,这就使企业缺少了创新和提升自我的压力。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产业的支持,首先是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间的相互支持;

其次是第一、二产业对服务业的支持。

在我国,由于与服务业相关的大多数产业均缺乏竞争力,缺少一个可以带动整个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强势行业,致使服务业各相关产业之间难以产生相互受益与自我强化的效果,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整体优势,进而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缺乏国际竞争力。

相比之下,印度服务业对其服务贸易的推动力大于中国。

首先,服务业是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其次,在服务业中,印度有能够对整体竞争力产生带动作用的强势行业。

目前,软件业已成为印度在世界上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并且由软件业支撑和带动了一大批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对增强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

印度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办公室终端服务、信息服务、会计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和各类远程服务的智能产业正方兴未艾。

当然,坚实的第一、二产业基础同样会对服务业乃至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影响。

我国与印度在同是人口众多、劳动力便宜的条件下,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相应的行业。

所不同的是,我国选择了制造业,而印度则选择了服务业。

印度没有依循“一、二、三”的发展模式,而是从农业直接跳到服务业。

因此,印度第一、二产业基础,客观而言没有中国扎实。

因此,我国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借助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乃至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四)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度

波特认为,服务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以及国内竞争程度与服务业的竞争力密切相关。

从我国各服务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来看,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意识较为封闭,不具备提供外向型服务的企业机制,营销观念较为落后。

时至今日,许多企业仍将眼光停留于国内市场,没有跨国经营的战规划,从而在竞争之初就处于被动的状态。

从国内竞争来看,由于政府垄断因素的存在,我国部分服务业,如电信业,长期处于一种竞争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竞争力。

国内竞争是刺激产业升级和推动创新的动力,激烈的国内竞争及在竞争中的相互学习可以提升服务的质量,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求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盈利。

同时,经过国内激烈竞争检验的企业将会以更强的能力赢得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而当前由于垄断排斥了竞争,价格下降的机制失效,导致我国国内竞争的刺激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部分服务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进而使这部分服务业陷入创新不足、效率低下和竞争力缺乏的困境。

而印度是世界上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自由市场经济和全球的竞争中,印度私营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

这些私营企业大都享有自己的品牌,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而且能满世界赚钱。

在每一个行业,印度都有两三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支撑印度私营企业的是其企业家精神和规范的管理制度。

2000年,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亚洲证券公司对25个新兴市场进行了调查,结果印度企业的管理水平名列第6位,我国列第19位,差距显而易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服务业企业早就开始推行跨国经营的战略,印度金融业和软件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一直被视为其超过中国的优势。

四、结论

通过对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服务贸易的绝对量上,我国大于印度;

在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上,印度快于中国;

在服务贸易的结构上,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印度的服务贸易结构优于中国。

根据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度及其结论,个人认为,印度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水平高于我国,这是因为在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印度多于我国。

当然,我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也同样在快速地发展,而且软件业和金融业并非服务业的全部,我国同样也有自己的优势。

因此,在中印服务贸易的比较中,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夜郎自大,对于印度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方面的成功经验应予以虚心的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曼纽尔·

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魏江、MARKBODEN.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3]国家发展改革委课题组.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及提高竞争力的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4(05).

[4]朱晓青、林萍.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04).

[5]郑吉昌.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下的服务业国际化[J].中国软科学,2004(5).

[6]陈刚.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与机遇[N].经济日报,2004-06-3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8]北京市统计局编.北京统计年鉴(2004)[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