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4091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

《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三.docx

高中地理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版必修三

课时2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学习目标] 1.探讨如何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

2.总结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方法。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1)具体措施

①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②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③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整治效果

①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充实和提升,成为一个以传统工业为基础,以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综合工业区。

②工业旅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措施

具体做法

效果

治污措施

整治河流

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

解决水污染问题;蓄水拦洪、发电、旅游

控制大气污染

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

各企业建立回收有害气体和灰尘的装置

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管理措施

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美化措施

制定营造“绿色空间”的计划

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建人工湖泊

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材料二 鲁尔区工业分布的变化。

材料三 鲁尔区各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和数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简述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说明鲁尔区在整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 

(1)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企业数量减少;建立了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大型企业。

(2)向西部莱茵河沿岸港口附近集中。

 便于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知识点拨 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鲁尔区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归纳如下图所示:

针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答案 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主要措施如下:

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知识小结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D.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2.A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3.A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1.C 2.B 3.A

解析 第1题,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40%的土地下面都有煤田分布。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而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3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东西部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少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5.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下列“节流”方面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降低能耗 ②进口煤炭 ③开发新能源 ④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答案 4.D 5.D

解析 第4题,由图可知,东部地区发电量和用电量为三地区中最高,且用电量大于发电量,这说明其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短缺;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能源资源较丰富、消费量小。

第5题,进口煤炭、开发新能源属于“开源”措施,不是“节流”措施。

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都能减少能源的利用量。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素有“铝土出口大国”之称,其铝土矿储量约为80亿吨,使用年限能够持续上百年。

为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2015年底,全球资源巨头力拓集团CEO称将斥资19亿美元对全球地大的铝土矿资产——Amrun铝土矿项目(位于约克角半岛,有4820万吨地表矿可直接开采装运,品位较高)进行开发。

材料二 2014年下半年以来,马来西亚铝土矿开发加剧,滥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开发企业缺乏相应的复垦措施,造成雨季水土流失严重。

材料三 澳大利亚铝土矿主要分布示意图。

(1)说明澳大利亚素有“铝土出口大国”之称的原因。

(2)某企业欲在约克角半岛建大型炼铝厂,分析其可能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

(3)有人认为Amrun铝土矿项目的实施将会造成跟马来西亚一样的窘况,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储量丰富,产量大;北部和西部港口多,海运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国际市场广阔。

(2)地处山区,设厂空间不足;交通相对不便;炼铝厂为动力导向型工业,当地煤炭、水能资源缺乏,可能造成动力不足。

(3)观点一:

反对。

理由:

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资金雄厚,生态环保意识强,监管力度强;而马来西亚为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生态环保意识相对薄弱,滥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政府的监管力度较弱。

观点二:

赞同。

约克角半岛铝土矿地表矿储量丰富,直接开采装运将使地表植被破坏殆尽;约克角半岛全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降水丰沛,易造成当地水土流失;如果政府监管力度不到位将会造成该地跟马来西亚一样的窘况。

解析 

(1)从材料和图示上可以看出,澳大利亚铝土矿储量丰富、产量大。

北部和西部港口多,海运便利,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广阔的国际市场,促使澳大利亚成为“铝土出口大国”。

(2)读图,约克角半岛地处山区,山区设厂空间有限;炼铝厂为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一定的能源资源支持;该地东部有大堡礁、南部有大分水岭,交通相对不便,不利于大型炼铝厂建设。

(3)开放性题目,选择赞同或反对均可,但是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该观点的合理性。

从经济发展条件分析,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资金雄厚,生态环保意识强,监管力度强,而马来西亚为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生态环保意识相对薄弱,滥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政府的监管力度较弱。

所以不会造成和马来西亚一样的窘况,所以反对这一观点。

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约克角半岛铝土矿地表矿储量丰富,直接开采装运将使地表植被破坏殆尽。

约克角半岛全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降水丰沛,易造成当地水土流失。

如果政府监管力度不到位将会造成该地跟马来西亚一样的窘况,所以是赞同这一观点。

专项提能8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山西能源基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交通比较方便,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从图中找出山西省位置信息。

山西省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

东邻太行山,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分析影响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自然地理要素。

(1)地形:

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

(2)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

用地理语言描述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开发条件

①水源:

山西是全国水资源贫乏省份之一,水资源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②煤炭资源:

素有我国“煤海”之称,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

③交通:

交通干线较多且有专门的运煤干线,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制约着该省经济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生态环境建设:

重点矿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②环境污染治理: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改变传统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

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全省能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获悉,为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山西省将加快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集约、绿色、多元、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

(1)山西省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山西省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

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答案 

(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

质量好,开采条件好;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

(2)主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主要人为因素:

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等。

解析 第

(1)题,山西省作为我国的能源基地,其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资源、交通条件、消费市场和水源等方面。

(2)题,与20世纪初期的德国鲁尔区相比较,山西省能源基地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40分钟课时作业

1.读“我国某市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该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措施是(  )

①提高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 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树立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正确理解“单位GDP能耗下降”是解题关键。

水电、天然气属于能源范畴。

单位GDP能耗是衡量能源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