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展望读书报告Word下载.docx
《数学教育展望读书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育展望读书报告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中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现在中学讲授的方法基本相同。
就《九章算术》的特点来说,它注重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以筹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对中国古算影响深远。
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制值制等还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这些国家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魏晋时期中国数学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其中赵爽和刘徽的工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体系的开端。
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对《周髀算经》做了详尽的注释。
刘徽注释《九章算术》,不仅对原书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一般的解释和推导,且在论述过程中多有创新,更撰写《海岛算经》。
刘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创立割圆术,为圆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科学的算法。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长期处于战争和分裂状态,但数学的发展依然蓬勃。
《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孙子算经》给出「物不知数」问题,导致求解一次同余组问题;
《张丘建算经》的「百鸡问题」引出三个未知数的不定方程组问题。
祖冲之等的工作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他们在《九章算术》刘徽注的基础上,将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重视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的典范。
他们同时在天文学上也有突出的贡献。
其著作《缀术》已失传,根据史料记载,他们在数学上主要有三项成就:
(1)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得到
3.1415926&
lt;
π&
3.1415927,并求得π的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
(2)得到祖暅定理并得到球体积公式;
(3)发展了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
三、宋元全盛时期
从公元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宋、元两代),筹算数学达到极盛,是中国古代数学空前繁荣,硕果累累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列举如下:
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
《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等等。
宋元数学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中国古代数学,甚至是当时世界数学的巅峰。
其中主要的工作有:
(1)高次方程数值解法;
(2)天元术与四元术,即高次方程的立法与解法,是中国数学史上首次引入符号,并用符号运算来解决建立高次方程的问题;
(3)大衍求一术,即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现在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4)招差术和垛积术,即高次内插法和高阶等差级数求和。
另外,其它成就包括勾股形解法新的发展、解球面直角三角形的研究、纵横图(幻方)的研究、小数(十进分数)具体的应用、珠算的出现等等。
这一时期民间数学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以及中国和伊斯兰国家之间的数学知识的交流也得到了发展。
四、西学输入时期
这一时期从十四世纪中叶明王朝建立到二十世纪清代结束共500多年。
数学除珠算外出现全面衰弱的局面。
十六世纪末,西方初等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使中国数学研究出现了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
鸦片战争后,近代高等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中国数学转入一个以学习西方数学为主的时期。
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近代数学研究才真正开始。
篇二:
《数学的发现》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数学的发现》第十四章
《数学的发现》第十四章的标题是:
关于学,教和学教。
它整章的内容也的确是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经过仔细阅读后,我将自己关于这一章的理解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1.教不是一种科学:
教学却不能完全被科学的事实与理论所规定。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授课的风格与方法,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与套路,也许教学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但由于细节方面的不同,他的形式与结果也不尽相同。
2.教学的目标:
教会年轻人思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需要发展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以及有益的思考方式与应有的思想习惯。
对于数学来说,就是教会学生解题的能力以及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得出一个结论或概念并加以论证,使得下次解决类似的问题有一套自己的解题想法与思路,可以独立解题。
3.教学是一门艺术:
之前我们说教不是一种科学,没有固定的套路,因为教学拥有自己的风格。
那怎样使自己的风格更完善更能被学生接受呢?
这里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小技巧,我们可以跟艺术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更完美。
例如,在教学中加一些表演——你对课程的兴趣、解题中的猜想与困惑、解出来后的恍然与得意等等,可以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更大的兴趣。
再比如,对于需要反复强调的东西,如果只是干巴巴的重复可能回使学生厌恶反感;
但如果你由浅递深的反复强调或每一次强调都加一些叙述性的内容,则可以加深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我们的目的。
4.学习三原则:
主动学习,最佳动机,阶段序进。
?
主动学习:
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自己亲自动手印象更加深刻且不容易忘记。
最佳动机:
对于学习,你有自己的目标或渴望,你就会完成主动学习;
或者另一方面,不学习造成的后果你不想尝试也会促使你学习。
阶段序进:
学习有三个阶段:
探索阶段,形式化阶段,同化阶段。
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目标。
5.教学三原则:
与学习三原则对应,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才能使学生达到学习三原则呢?
当你提出问题是,让学生对于解题有一定的贡献,例如提供思路或表达,这样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会想知道自己的贡献是否有用,促使他主动学习。
选择有意思或与学生自身或生活相关的题目,引用一些悖论;
让学生对于题目进行猜想,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主动学习。
介绍一些具有挑战性,有深入背景及探索意义的题目,让学生在探索中升华。
6.学习教学:
教学是可以学习的吗?
怎样学习?
业务:
具有丰富的主动创造性教学工作的经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
最基本的就是需要掌握需要教授的高中教材。
方法:
训练教师有十分之九的业务课程与十分之一的方法课程,但方法很重要,有效率、有作用的方法必不可少。
7.教师的思与行:
教师十诫
①要对你讲的课感兴趣:
如果自己都对自己的课感到厌烦,更不要指望学生会喜欢你的课。
②要懂得你讲的课题:
专业素养一定要高,没有能力无法教书育人。
③要懂得学习的途径:
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靠自己去发现。
④要观察学生的脸色,了解他们的期望与困难,把自己置身于他们中间。
⑤不仅要教授他们知识,更要交给他们“才智”,思维的方式,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
⑥要让他们学习猜测:
先猜后证是正确的思维方式,并且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引起兴趣加深印象。
⑦要让他们学习证明。
⑧要找出手边题目中那些对后来题目有用的特征--即设法去揭示出隐藏在眼前具体情形中的一般模型:
也是我们之前说的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得出一个结论或概念并加以论证,使得下次解决类似的问题有一套自己的解题想法与思路。
⑨不要立即吐出你的全部秘密--让你的学生在你说出来之前先去猜--尽量让他们自己去找出来:
引导学生探索、深入。
⑩要建议,不要强迫别人去接受:
强硬的态度容易让学生反感;
而建议会使人觉得被平等对待,更容易使人接受。
总结: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了解了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做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亲自做,教会他们解题的思想,而不仅仅是教他们解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自身的能力、授课的风格、对待学生的态度都有了一个更为清晰地了解。
我想目前阶段自己最应该做的除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外,就是思索怎样讲好题,怎样使自己的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纳、理解与喜欢。
篇三:
下载《数学教学当堂检测有效性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数学教学当堂检测有效性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
2014-01-2711:
51:
29作者:
admin浏览次数:
118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的改革形势下,构建高效课堂,减轻师生教与学的负担。
西朱中学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大力推广研究“讲解——练习——检测——反馈”教学模式。
以此为契机,本人在此模式下通过这一课题研究与实验,使教师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
念。
二、研究目的意义
课题核心概
念:
当堂检测:
在课堂上进行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与此相关的测
试。
有效性:
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所解决的问题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的有效性,在与学生能否当堂内容当堂达标,从而减轻学生负担,这要求教师在课堂“讲练阶段”过程中精心设计之外,还在于检测内容的合理、有效的设计。
而在这一环节上,许多教师还不够重视,设计的题目不合理,不科学,起不到当堂达标的作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无法落实。
因此本人进行课题研究,以此进行问题分析,从而为更多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西朱中学开展课堂教学模式“讲解——练习——-检测——反馈”,其中有25分钟讲练,15分钟检测,5分钟反馈。
检测部分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的设计,这是课堂上学生能否当堂达标的关键。
如何使检测内容设计合理,到位,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当堂学习的任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2、经验总结法:
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为寻求“数学教学当堂检测有效性设计”积累第一手资料。
3、对比试验法。
利用所带两个班级进行比较。
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较。
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
(2009、11———2009、12)
1、分析当堂检测中教师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2、广泛收集教学模式、教学检测、达标测评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学习计划以及时间安排:
1、2009年11月初——2010年1月底:
阅读理论书籍、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案,书籍如:
《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育学导论》、《数学教育展望》、《课改新课型》等
2、2010年2月初——2010年3月中旬:
阅读实践指导书籍: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走进课堂初中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等激发研究兴趣、积累研究素材。
3、2010年3月下旬——2010年4月:
阅读教学反思书籍:
《给数学老师的101条建议》学以致用
4、2010年5月——2010年7月:
阅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检测设计
5、2010年7月——10月:
课题总结阶段:
总结研究成果,整理师生材料,接受考核
五、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在实施课题研究和读书时,一定要及时做记录,及时写读书笔记,及时写课例分析。
现将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一)、完成读书笔记的具体时间安排:
1、书名:
《数学教育学导论》(张奠宙李士錡李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2月:
完成读《数学教育学导论》的读书笔记草稿
2、书名:
《数学教育展望》(徐斌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完成读《数学教育展望》的读书笔记草稿
3、书名: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孙晓天张丹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完成读《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读书笔记草稿
4、书名《给数学老师的101条建议》(季素月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完成读《给数学老师的101条建议》的读书笔记草稿
5、暑假前整理好每月的读书笔记草稿,完成读《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徐斌艳浙江大学出版社)整本书的读书笔记,并上传。
二、书名: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数学》(主编:
孔凡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2010年10月:
七月到十月:
完成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数学》的读书笔记草稿
整理好每月的读书笔记草稿,完成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整本书的读书笔记,并上传。
二、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10年2月——2010年3月上传一篇课例分析
2、2010年4月——2010年5月上传一篇课例分析
3、2010年9月——2010年10月上传一篇课例分析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在研究课题时,本人主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的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
1、前期准备
(1)搜集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从校图书室借阅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育学导论》、《数学教育展望》、《课改新课型》等
粗略阅读相关内容。
(2)通过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待学习数学的态度。
通过座谈了解到,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当堂检测很感兴趣,几乎所有的学生赞同当堂检测当堂达标。
(3)撰写个人课题申报表
(4)学习小组划分。
根据学习成绩、性别,同时本着自愿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选出各学习小组的组长。
召开组长会议,让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5)学习名校先进经验。
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师生共用讲学稿”、杜朗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等一些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的课堂模式中,发现他们能取得骄人的成绩,都是在教学中注重了狠抓“预习”和“反馈”环节。
可见,预习及当堂检测对于初中数学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中期研究
(1)按课题研究的计划和步骤有计划的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育学导论》、《数学教育展望》、《课改新课型》等,撰写学习笔记。
(2)利用经验总结法的原理,本人所带两个班级,上半年八(四)班、八
(五)班。
升入九年级下半年为九(四)班九(五)班
其中八(四)班实行当堂检测落实,八(五)班实行课后作业落实。
进行对比试验。
在这两个班讲授过程一样,练习过程一样,其中在八(五)班多做几组练习,因为当堂不检测,课后布置作业。
八(四)班当堂检测,练习必然就少一些,检测内容与八(五)班课后作业一致。
当堂检测时,有时采取课后教师批改,
反馈。
有时当堂反馈,方式有小组长批改,同桌批改,教师批改等。
在平时测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以考试成绩对比。
(3)当堂检测如何才能更有效,设计时多考虑学生的能力,小坡度设计。
刚开始实验时,尽量先多留出时间,让学生去当堂完成,题目尽量是简单一些,没有拓展,因为有许多后进生,还不习惯自己解决,总想看其他同学答案。
一段时间以后,题量慢慢加大,拓展渐渐加多。
3、后期总结
(1)当堂检测设计有效性对比
(一)、在上半年,在八(四)班通过精讲精练,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保证了每节课都能留出10—15分钟的课堂反馈时间来及时检查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众所周知,考试本身具有三大功能,即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检测功能。
实际教育中,人们更多的强调了考试的检测功能,从而将考试等同于应试教育。
而我的当堂反馈目的定位在导向和激励上。
我设计的当堂反馈的题目都是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为了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我还设计了附加题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作。
在学生独立做题的过程中,我可以进行巡视,哪个同学做对了一道,我就给他打个“√”,他就更有信心的去完成后面的题目了。
个别同学有问题我可以及时的点拨一下,集中的问题可以及时讲解。
十分钟后,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完全掌握在我手中了。
检测不合格的学生,我要当天对他进行辅导,争取做到当天问题当天清,避免积累影响后面的学习。
这样,当堂反馈成为师生用来查漏补缺的途径,也成为了师生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舞台.
在九(五)班仍按照以往方式讲授后,布置课堂作业。
有时面批,课后反馈。
通过成绩对比,很容易看出,由于四班采取了当堂检测,成绩明显比五班好得多,
(二)、在下半年,两个班级均实行了当堂检测,四班的同学已经很习惯,能够主动思考,评价方式多样,步入正轨。
因此我只需要将重点放在五班的管理和引导上,在初三上学期的努力下,五班的成绩明显有所好转,四班更是上了一个台阶,我所教的班级与其他班级对比: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如
本人执教的四班五班明显的与其他班级高出许多,这都得益于当堂检测的有效性就完全体现出来
(2)当堂检测有效性设计策略与反思:
在设计当堂检测内容时,发挥检测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检测功能,除了检测外,导向和激励是不可缺少的,检测内容是当堂所有学生必会的知识,可以同一层次,可以拓展训练,课堂知识偏难,少做一些,偏易,多加一题拓展。
我认为重点还是学生通过当堂检测,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够深入的研究问题,达到学生交流合作。
教师在设计时需要的总体思想:
一是精心设计试题,一定要出有价值、有质量、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试题,老师可以根据需要杜撰一些材料来设计相关试题。
二是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试题要分层设计,兼顾到差、中、优学生。
三是强调当堂限时独立完成。
以便于提高学生做题速度及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四是注意指导学生做题方法,如何审题、如何找关键词,不同题型要注意哪些细节和具有哪些技巧等,在练习中老师一定要灌输给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掌握各种做题方法从而达到一个能力的提升。
五是强调学生纠错和进行重难点总结,学生在课堂有题比做,有错必纠,有重难点必总结,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和重难点集。
这样既便于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又便于学生以后复习。
教师在设计时可考虑以下的策略
当堂检测栏目可设有:
1、“做做看,你懂了吗”基础练习题,从认知水平入手,通过通俗的语言、图画、图表提供简单的学习情景素材,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
2、若希望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发展,可以充分运用“查阅与积累”“阅读与思考”栏目,通过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学习方式解答,强化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得到情感、知识的满足,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3、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知识形成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可设计大量的操作性强的实验探究,每单元根据具体知识内容设计“观察与思考”和“探究与思考”栏目,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广阔舞台;
篇四:
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展望
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展望
摘要:
面向21世纪,社会走向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与之相适应。
数学,作为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又是发展人的思维和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还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数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同时,更要进一步明确数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加速数学教育的改革然而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直接体现。
现代教育植根于现代社会的现实,又面向未来急剧的变化和发展。
充分展现了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试对我国小学数学改革与现代化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现代教育化、素质教育、现代化问题
引言
所谓教育现代化或现代教育是指以现代生产和现代化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为背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为目的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特征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面性,而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现代教育的直接体现。
我国小学教育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而实施素质教育呢?
更具体地说,各门学科的教学如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这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重新认识数学和数学教育
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国家的繁荣富强,关键在于高新科技的发展和高效率的经济管理,这一结论已为各发达国家的历史所证实。
随着时代的进步,本世纪数学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是数学各学科、数学与其它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大批应用数学科学的产生,计算机的应用已形成了数学技术。
现在的数学已不再是20年前的“数学”了,现代数学深深地融合着来自算术、代数、几何等传统领域的成果和来自统计学、运筹学、
计算机科学等应用领域的新方法。
在信息时代,数学已是一个应用极为广泛的有力工具;
作为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又是发展人的思维和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
作为一种文化,数学还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数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同时,更要进一步明确数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加速数学教育的改革。
二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为儿童提供关于世界轮廊图景的第一个循环圈,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
1992年以来,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颁布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试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教育指导思想逐步明确,开始注重素质教育;
某些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如计算和应用题降低了一些要求);
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所更新;
整个教学过程开始出现了3个转变:
一是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二是由只重视学习结果转向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三是由只研究教法转向研究学法。
据1994年6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合作完成的《全民教育目标监控项目报告》,1993年6月对我国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