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033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doc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5135031

总学时:

72学时(讲课66学时、实验6学时)

总学分:

4.5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适用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预修要求:

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造建筑物热、湿、空气品质环境的技术,即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涵盖了所培养的毕业生将来从事准业工作所需的主要专业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并辅以一定的实践环节训练后,能具有一般建筑的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建筑冷热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

2、掌握各种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和调节方法;

3、掌握系统中主要设备、构件的构造、工作原理、特性和选用方法;

4、了解建筑节能、暖通空通自动控制、暖通空通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技术。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

2学时(讲课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工作原理、分类。

重点: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4、采暖通风与空气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6学时(讲课6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冬季建筑的热负荷,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湿负荷,新风负荷及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计算。

重点:

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

第一节: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二节: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

第三节: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第四节:

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第五节:

湿负荷

第六节:

新风负荷

第七节:

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

第八节:

计算举例

第三章全水系统6学时(讲课6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全水系统的末端装置,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热水采暖系统的失调与调节,全水风机盘管系统。

重点:

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水力计算、失调与调节。

第一节:

全水系统的概述

第二节:

全水系统的末端装置

第三节:

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第四节: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

第五节:

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

第六节:

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

第七节:

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八节:

热水采暖系统的失调与调节

第九节:

全水风机盘管系统

第四章蒸汽系统2学时(讲课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蒸汽采暖系统的概念,蒸汽在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蒸汽采暖系统专用设备。

重点:

蒸汽在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及专用设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蒸汽采暖系统

第三节:

蒸汽在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第四节:

蒸汽采暖系统专用设备

第五章辐射采暖与辐射供冷4学时(讲课4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辐射采暖(供冷)的定义与辐射板的分类,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电热膜辐射采暖、辐射供冷。

重点:

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

辐射采暖(供冷)的定义与辐射板的分类

第二节:

辐射采暖系统

第三节:

辐射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四节:

电热膜辐射采暖

第五节:

辐射供冷

第六章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10学时(讲课8学时、实验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的分类,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定风量双风道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全空气系统中的空气处理机组,空气---水风机系统,诱导器系统,空气—水辐射板系统,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空调系统的选择与划分原则。

重点: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空调系统的选择与划分原则。

第一节: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的分类

第二节: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的确定

第三节: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

第四节: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

第五节:

定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第六节:

定风量双风道空调系统

第七节:

变风量空调系统

第八节:

全空气系统中的空气处理机组

第九节:

空气---水风机系统

第十节:

诱导器系统

第十一节:

空气—水辐射板系统

第十二节: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第十三节:

空调系统的选择与划分原则

第七章冷剂式空调系统4学时(讲课4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冷剂式空调系统的特点,空调机组的分类,房间空调器,单元式空调机组,变制冷剂流量系统—VRV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机组系统的适用性。

重点:

空调机组的分类,房间空调器,单元式空调机组,变制冷剂流量系统—VRV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第一节:

冷剂式空调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空调机组的分类

第三节:

房间空调器

第四节:

单元式空调机组

第五节:

变制冷剂流量系统—VRV系统

第六节: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第七节:

机组系统的适用性

第八章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9学时(讲课8学时、实验1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污染物,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与必需的通风量,全面通风和稀释方程,全面通风系统,局部通风与事故通风,排气罩,空气幕,自然通风基本原理,热车间的自然通风和隔热,通风空间的空气平衡和热平衡,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综合措施。

重点: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与必需的通风量,全面通风和稀释方程,全面通风系统,局部通风与事故通风,排气罩,空气幕,自然通风基本原理,热车间的自然通风和隔热,通风空间的空气平衡和热平衡。

第一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污染物

第二节: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与必需的通风量

第三节:

全面通风和稀释方程

第四节:

全面通风系统

第五节:

局部通风与事故通风

第六节:

排气罩

第七节:

空气幕

第八节:

自然通风基本原理

第九节:

热车间的自然通风和隔热

第十节:

通风空间的空气平衡和热平衡

第十一节: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综合措施

第九章悬浮颗粒与有害气体净化6学时(讲课6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工业建筑的除尘系统,悬浮颗粒分离机理和设备分类,除尘器与空气过滤器的技术技能指标,空气过滤器,袋式除尘器,重力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和吸附设备。

重点:

悬浮颗粒分离机理和设备分类,除尘器与空气过滤器的技术技能指标,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和吸附设备。

第一节:

工业建筑的除尘系统

第二节:

悬浮颗粒分离机理和设备分类

第三节:

除尘器与空气过滤器的技术技能指标

第四节:

空气过滤器

第五节:

袋式除尘器

第六节:

重力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

第七节:

旋风除尘器

第八节:

湿式除尘器

第九节:

电除尘器

第十节:

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和吸附设备

第十章室内气流分布3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1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送风口和回风口,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室内气流分布的设计计算。

重点: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室内气流分布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

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

第二节:

送风口和回风口

第三节:

典型的气流分布模式

第四节:

室内气流分布的设计计算

第十一章民用建筑火灾烟气的控制2学时(讲课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建筑火灾烟气的特性及烟气的控制的必要性,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与控制原则,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加压排烟,加压排烟系统的几个问题分析。

重点:

建筑火灾烟气的特性及烟气的控制的必要性,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与控制原则,加压排烟系统的几个问题分析。

第一节:

建筑火灾烟气的特性及烟气的控制的必要性

第二节:

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与控制原则

第三节:

自然排烟

第四节:

机械排烟

第五节:

加压排烟

第六节:

加压排烟系统的几个问题分析

第十二章特殊建筑环境的控制技术2学时(讲课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基本概念,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空调系统,恒温恒湿空调,除湿系统,低温空调系统。

重点:

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空调系统,恒温恒湿空调,除湿系统,低温空调系统。

第一节:

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空调系统

第三节:

恒温恒湿空调

第四节:

除湿系统

第五节:

低温空调系统

第十三章冷热源、管路系统及消声隔振8学时(讲课8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冷热源的种类与组成方式,采暖系统与热源或室外管网的连接,空调水系统形式,空调水系统的典型图式,空调水系统的分区,水系统的定压及其设备,循环水泵的选择,管道热应力及热补偿,管道与设备的保温与隔热,管路附件及器具,暖通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隔振与设备房的噪声控制。

重点:

采暖系统与热源或室外管网的连接,空调水系统形式,空调水系统的典型图式,空调水系统的分区,水系统的定压及其设备,循环水泵的选择,管道热应力及热补偿,管道与设备的保温与隔热,管路附件及器具,暖通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隔振与设备房的噪声控制。

第一节:

冷热源的种类与组成方式

第二节:

采暖系统与热源或室外管网的连接

第三节:

空调水系统形式

第四节:

空调水系统的典型图式

第五节:

空调水系统的分区

第六节:

水系统的定压及其设备

第七节:

循环水泵的选择

第八节:

管道热应力及热补偿

第九节:

管道与设备的保温与隔热

第十节:

管路附件及器具

第十一节:

暖通空调水系统的水质管理

第十二节:

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

第十三节:

隔振与设备房的噪声控制

第十四章建筑节能4学时(讲课4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

建筑、暖通空调与能源,建筑节能综合性措施的分析,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蒸发冷却在空调中的应用,地下水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中的热回收,冷热源系统的节能。

重点:

建筑节能综合性措施的分析,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蒸发冷却在空调中的应用,地下水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中的热回收,冷热源系统的节能。

第一节:

建筑、暖通空调与能源

第二节:

建筑节能综合性措施的分析

第三节: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第四节:

蒸发冷却在空调中的应用

第五节:

地下水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第六节:

建筑中的热回收

第七节:

冷热源系统的节能

第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