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手段在高校中的运用之后勤社会化探讨文档格式.docx
《企业管理手段在高校中的运用之后勤社会化探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手段在高校中的运用之后勤社会化探讨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逐步改变高校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社会化,最终要达到: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即依靠社会第三产业实体,规范高校后勤主体资格、行为,其享有社会第三产业的权利、义务,同时依法承担主体行为的法律后果,最终由校园的第三方产业承担高校后勤保险,使高校后勤保障成为完全(或部分)开放的社会第三产业的一部分。
[4]转引自使得高校后勤能够最终并入社会统一的市场,达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
高校后勤改革必须社会化,而社会化的结果必须是对高校的发展是有利的,能够改善传统高校后勤管理上的不足,真正起到服务保障的作用;
又要服务好高校的本质工作:
教书育人。
所以,在具体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就需要认认真的,就需要在国家制定的高校后勤改革方针政策下,结合各高校现阶段的发展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改革模式。
处理好高校与自身管理部门、职能配置的关系;
高校与高校间的类比和特色办学的关系;
高校与社会第三产业的合作所涉及方面的关系。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中,还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局部改革与整体改革即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2]转引自
二、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探讨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达到即定目标。
首先要对我国高校办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
我国执行严格的升学制度,通俗的讲,就是要经过正规的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教育,参加普通高考或成人高考考试后升读高校(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报读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非在校就读的方式,因这种办学模式没有在校生,我们暂且不考虑其后勤改革的需要)。
从国家财政预算和支持方面来讲,高校的办学又被分为公办和民办院校。
大学城更是成为近年来高校发展新联合模式的代名司。
但不管人们给各高校如何分类,都需要在确定高校后勤社会化实施方案前,对其可行性进行调研和探讨,以便找到适合各高校自己的改革发展模式。
(一)、依赖学校办后勤,后勤部门职能社会化
这是大多数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选择的一种模式。
后勤仍然依托高校母体,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但在人事制度和用工、分配制度上发生了变化,运行模式上也有一定的变化。
其特点是,基础设施和大型设备的支出仍由政府和学校承担,但小型设备及招工、待遇方面主要由新成立的后勤集团或后勤经济实体承担。
比如在人事称谓上,传统高校的后勤主管称主任;
改革为后勤集团或后勤经济实体后,称经理,又比如在分配制度上,这种后勤管理模式有一定可支配的资金和财产,能够调动职员的参与热情。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载体,承担着培养建设国家栋梁的重任,这种依赖学校办后勤,职能社会化的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和高校的负担。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从高校政治稳定的角度来讲,依托高校母体下的后勤改革,是比较安全的。
适度的放权和权利的集中,也为高校长远、稳定的发展保驾护航。
从承担改革任务的后勤集团或后勤经济实体的角度来讲,依托高校母体这棵大树,首先是在经济上获得政府和高校的支持,又能够在人事和分配上取得一定的主动权,提高了部门内部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和在人事安排上的灵活性。
在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初级阶段是较为明智和稳妥的选择。
弊端是,后勤集团或后勤经济实体独立性差,缺乏竞争意识,有依赖性,难以承担改革的全部责任。
(二)、高校和企业合作办后勤,服务主体社会化
这是民办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比较倾向于采取的一种模式。
就是以学校后勤牵头,与社会第三产业联系,以招标或承包租赁等方式,让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
这是一种体现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改革方式,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追求的较为理想的模式。
如电信行业进驻学校,提供宽带和固话、移动通讯服务;
承包商投标进驻学校食堂、商店;
物业公司进驻学校宿舍管理;
还有如订教材、办公用品、教学设备、教学楼宇的承建等等,高校和企业合作办后勤,有着广阔、乐观的前景。
但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企业的参与,目的不单单是支援教育,更是为了获取利润回报,所以在选择合作的企业时,学校后勤部门更需要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提高教学培养效果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达到双赢。
那些以职务之便,为了满足个人私利而不顾损害到学校和学生利益的行为必须严防和杜绝。
(三)、高校间联合办后勤,资源共享社会化
现在有个新词汇:
大学城。
就是由若干所高校联合起来,在一定区域内组建成“超级大学”,后勤服务保障资源共享。
比方说,拥有可共享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等等,形成后勤服务网络,同时为各高校提供后勤服务。
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彻底打破了原有各高校各自办后勤的局面,重组了高校后勤力量,也避免了“小而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即保持了各自的教学特色;
又有利于大宗采购,实现规模效益;
也避免了社会企业“过度入侵高校”所带来的不稳定。
不足是,高校间联合办后勤,在管理上是不小的挑战,各高校自己的安全和稳定也还是要自己承担一些才能比较稳妥;
另外,联合办后勤,缺乏外来的竞争者,易形成新的计划经济“行业”垄断。
(四)、高校只办教育不办后勤,后勤机构社会化
高校专注于教育,后勤机构社会化。
常见的是组成后勤服务公司,形成独立的机构和责任人,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
这种模式提倡“由专业人办专业事”,学校应专注于教育,后勤应专注于服务。
避免了学校直接办后勤,新成立的后勤服务公司,可以代表高校行使服务保障职能。
也为社会第三产业进入高校设置了屏障,保证了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又调动了后勤服务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不足是,缺乏竞争力;
公司机构重叠,办公场所和人员配置成本增加。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能盲干,不能简单复制,必须从高校自身特点和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改革模式,取各家之长,改正不足,才能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新路。
正如在刘华钢先生,《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探讨》一文中,就给出了精确的概括:
为了高校的稳定和安全,作为责任人的高校,应该掌握和控制高校后勤体系的指挥权,在管理体制上,整个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在本校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将与教学科研没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又能干的后勤工作交给社会。
如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等。
将一些高技术、高成本的后勤工作,请进社会服务行业。
如电信服务、大型设备维修、大型房屋建设与维修、校园绿化保洁等。
对大批量物质采购采用校际联合方式,采购人员沟通联手,扩大规模,降低成本。
如饭堂食品采购、办公用品采购、教学用品采购等。
对一些不宜交给社会的后勤工作,在学校内部形成实体,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在运行机制上,建立相互激励、相互竞争、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机制。
在经费核算上,改行政拨款为有偿服务收费,实行优质服务,优价收费的制度。
如水电管理、教室管理、学生宿舍管理、饮食服务管理、运输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服务管理等。
这种综合型模式,既能高度地维持高校安全稳定,又能有序地引进社会上的市场竞争;
既能充分地调动后勤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又能有力地缓冲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波;
既能显著地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能明显地降低后勤运行成本。
一步一个脚印地度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渐进过程,稳步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从而实现社会化后勤。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遭遇的矛盾
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到现如今,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经历着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遍地开花。
全国各高校都快速行动起来,怕落人后,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的步伐也有前有后。
从而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这场变革必然要经历三个阶段:
后勤从高校主体分离,走企业化;
融入社会第三产业,重组资源,实行联合;
依托社会办后勤,实现后勤社会化。
[5]转引自
(一)、传统观念和改革观念的矛盾
改革就是打破传统,打破常规,需要有创新的精神。
当今社会是现代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较之计划经济时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可是,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想要人们接受新的观念,需要一些时间。
加上高校自来就是一块净土一样的地方,师生员工有其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持续推进怀有矛盾心理。
表现为:
⑴福利后勤观念根深蒂固。
⑵“大锅饭”依旧怀恋。
⑶求稳怕乱,不作为思想较普遍。
[5]转引自改革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我们应从长远和全局的利益出发,积极的响应它。
(二)、传统高校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的矛盾
传统高校管理体制,后勤仅作为其中的一个部门,在学校的领导下发挥其服务保障职能。
人事、分配、决策权都归学校。
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后,不管高校采用哪一种改革模式,都必然会触动原有的管理体制,形成新的管理体制;
必然会产生矛盾。
如人事任命、职位分派、管理权限、财政分配等。
“谁说了算”,往往就是矛盾的根源所在。
既然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就必须从体制上允许变化,向好的方向传变,并且要化解矛盾,使改革顺利进行。
(三)、高校后勤服务于教育和追求经济利益的矛盾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职能,引进社会力量、整合资源,让高校能更专注于教育,后勤专注于服务。
要达到共赢,就需要解决在追求经济效益与追求社会效益的矛盾处理上。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其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市场价值,但又不能违背服务教育,减轻学校和学生负担这一中心原则。
因此,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我们必须兼顾产业和教育双重属性,做到经营服务同时抓,两个效益一起上。
(四)、后勤社会化与高校后勤职工队伍素质的矛盾
人是改革的主体,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中,高校后勤职工队伍就是它的主体。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为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那作为提供服务保障的高校后勤,它的职工队伍素质如果不能跟上去,是无法适应改革需要的。
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市场里,人员流动相对少,很多后勤职工一干就是一辈子,如果在思想和行为上不能与时俱进,那机构再改革、服务形式再现代化也是一句空话。
结束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道能否越走越宽,需要在遵循国家发展政策、方针下,根据各高校自身实际,去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新颖的管理办法,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1年高考总人数933万录取率72.3%,(2011-06-03)
[2]刘华钢,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探讨[EB/OL],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2000-01-14
)
[4]郑燕康,《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简介[EB/OL],
(2007-04-30)
[5]张志军,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诸多矛盾分析[EB/OL],
(2006-08-07)
附参考文献全文:
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诸多矛盾分析
作者:
[佚名] 来源:
高校后勤信息 时间:
2006-9-29
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五年的快速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它要经历三个阶段,即:
如果把改革全过程比作一场话剧的话,过去的历程只不过是序幕而已,今后的路更长。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处在相对平稳的调整时期,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积习太深和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
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勤保障任务的艰巨性;
由于高校后勤兼具产业、教育双重属性的特殊性以及受到人们认识与实践水平的制约,改革面临着观念、体制、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新的矛盾和挑战。
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对巩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果,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确保高校和谐稳定,都具有非常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一、持续推进改革与观念障碍的矛盾 转变观念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尽管近几年后勤改革的实践一定程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较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的承受力有所增强。
但是,由于高校是接受市场经济洗礼最晚的一块领地,师生员工囿于旧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持续推进怀有矛盾心理。
⑴福利后勤观念根深蒂固。
改革前,高校后勤实行福利型、供给制、行政式的保障体制,师生一进校门,学校就包揽了吃、住、行、医、幼儿入托等一切服务,这些服务有的不收费或有的收费很低,学生水电费也是不收钱的。
而现在都改为收费服务,原先福利后勤不见了,把现在和过去一比较,觉得改革吃亏了。
⑵“大锅饭”依旧怀恋。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实行竞争上岗,工效挂钩,后勤职工的物质获取方式,由原来稳定、旱涝保收的分配方式变得不确定,“大锅饭”被打破了,个人的职称、职务、就医、住房、养老等福利都变得不稳定,学校这棵大树靠不着了。
⑶求稳怕乱,不作为思想较普遍。
面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一些同志有畏难情绪,对改革前景产生迷茫、动摇,缺乏信心,等、靠、要,不作为思想较为严重。
上述⑴、⑵种表现的根源是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缺乏本质的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潮流。
我们应从长远和全局的利益出发,积极的去评判它的利弊得失,努力去适应它,任何守旧、怀恋都于事无补。
第⑶种表现反映出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缺乏总体上的把握和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改革进度还与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紧密关联。
如果,哪一天高校后勤可以做到像李岚清同志讲的,由自己办后勤转为选择和监督社会力量来营运后勤服务,即经济学上所阐述的“不是养人办事,而是用资源外购的方式来办事。
”那么高校后勤社会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将以往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习惯思维向市场经济转变,摈弃传统的旧观念,牢固树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偿服务、优质服务等一系列与现阶段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相适应的新观念,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支持改革,做持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促进派。
二、后勤实体与学校关系处理上的矛盾 学校与后勤实体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后勤管理体制尚未真正理顺。
从1999年起,全国高校后勤部门从高校主体剥离,组建后勤实体。
并设定“乙方性质确认,两方(甲乙)关系设计;
三项制度安排(人财物)”的剥离后的组建模式。
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在各高校实施情况是不一样的,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多数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理顺:
其一,后勤实体性质模糊。
由于全国大多数高校剥离后的后勤实体都未进行法人资格的注册登记,处于非企业非事业的尴尬境地。
在学校与后勤的关系处理上,有时把后勤当作学校的一部分,按事业来管理;
有时把后勤当作企业,按企业模式来办事。
产业与教育双重属性,令后勤实体难以适从。
其二,产权界定不清晰。
由于多数后勤实体都还停留在模拟企业化管理的阶段,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产权关系、投资机制、职能定位一系列基本问题都未得到解决。
后勤实体难以独立自主地进行资本运作和商业运作。
致使后勤增强了对学校的依赖,而学校即承担了更多的经济风险和包袱。
其三,缺乏市场经济管理手段。
学校对处理涉及后勤体制、机构设置、干部任免,人事安排等事项时,仍按机关行政单位的习惯做法,缺乏运用市场经济法则来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
比如人事安排方面指令式的把机关分流人员、引进教师家属、土地征用工和其他人员安置到后勤等,与后勤实体减员增效的企业行为是不一致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既涉及到经济基础,又涉及到上层建筑,改革过程必然是企业化、市场化,再逐步走向社会化。
在当前多数后勤实体尚处于模拟企业化管理阶段的情况下,高校应始终把后勤当作学校建设的重要部分,搁置所有权的争议,因校、因地制宜,给予政策,切实加强对后勤实体的扶持、帮助,支持后勤建立质量标准、价格管理、服务评价体系,协调各方,化解矛盾,实现后勤服务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
并学习、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经验,进行产权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探索,逐步理顺学校与后勤实体之间的人、财、物的关系,循序渐进,引导后勤实体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发展。
三、市场价值规律与高校后勤教育属性的矛盾 市场价值规律与高校后勤教育属性的矛盾集中表现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上。
高校后勤属第三产业,其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市场价值规律,讲究经济效益。
但是,高校后勤本质特征姓“教”,高校后勤的任何经营服务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服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稳定的需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特别是现阶段,既不可能很快地割断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公益性供给制的各种因素影响,又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驱动,所以出现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商品化与公益性共存的局面,产生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
如:
社会市场上粮油食品涨价,但高校后勤不能随行就市地涨价,而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消费能力,必须低成本甚至亏本地提供服务。
又如在高校后勤资源的配制上,学校通常都有寒暑假,而寒暑假期间许多资源是闲置的;
高校学生食堂每天就餐高峰时段也就几十分钟,而在人力配备、餐厅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必须按提供完全保障的需求来做。
所以,后勤实体在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优美环境,维护学校稳定的过程中,是定位在优先保证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基点上,是牺牲了很多经济利益的。
要认真研究后勤资源的配置方式,按育人需要和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原则,优化人、财、物、市场等办学资源的配置;
要加强成本管理,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处理好市场经济属性与师生服务要求之间的关系,坚持服务育人与社会化运作并重,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以增强高校后勤实体活力。
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政府、学校要合理承担改革成本,在食堂、公寓的建设、卫生、防疫、保健、治安等方面加大投入和管理,推进形成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促进后勤实体健康、持续的发展,确保高校稳定,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师生日益提升的服务需求与优质服务相对短缺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师生的生活质量和消费需求也逐渐向多样化、高层次发展,这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后勤实体的运作中,普遍存在服务范围偏窄、品种单一、单调;
交易手段落后;
服务意识、市场观念淡薄;
成本投资及商品价格偏高、质量差等问题,与师生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我们不更新观念,树立危机感,而对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漠然置之,掉以轻心,即高校后勤实体不仅会失去信誉,还会失去生存空间,被淘汰出局。
只有增强对市场和企业前景的忧虑和警觉,增强服务意识,真正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不断研究消费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履行好后勤实体的职能,建立起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为此,高校后勤实体必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办法,在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中,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服务创新,要认真了解、研究大学生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增加后勤服务的知识含量,开发教育资源,增加知识型、教育型、情感型服务,通过服务创新,创服务名牌,为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满足大学生特殊群体的需求;
要搞好成本核算,做好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控,让利学生,减轻学生负担;
要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改进、提高,才能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提供最满意服务,才能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五、后勤现代化与职工队伍素质的矛盾 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必然要求作为其保障系统的高校后勤首先实现现代化,而高校后勤现代化需要有一支思想好、技术精、有文化、有纪律,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队伍。
但是,从目前高校后勤队伍实际看,普遍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状况:
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富余人员多无法妥善安置,另一方面,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缺乏,年龄老化,文化不高;
二是外来务工人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民工充当了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的主力;
三是复合型人才、知识型员工少,既懂教育规律,又懂经济规律的人才奇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四是员工队伍不够稳定,精神状态、思想状态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化营运的要求,不能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持续推进的需要。
队伍建设问题的严重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抓后勤职工队伍建设应解决五个方面问题。
第一,改善结构,广纳人才,充实基层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力量。
不论出身,不拘一格,大量吸收大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