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九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九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九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特殊颜色的沉淀:
蓝色沉淀:
Cu(OH)2CuCl2白色沉淀CaCO3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
Hg液态化合物:
H2O
溶液中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蓝色溶液:
CuSO4CuCl2浅绿色溶液:
FeSO4FeCl2
黄色溶液:
FeCl3Fe2(SO4)3
②化学性质:
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d.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
H2O2、KClO3、KMnO4、H2O、CaCO3等
②常见的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
还原性单质+金属氧化物
金属+酸
金属+盐溶液
e.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题型分类:
题型1:
实验型推断题
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一定呈性(填“酸”或“中”或“碱”)。
(2)气体D的化学式为。
(3)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
(4)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5)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后将盛有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E溶液,仍有C固体析出,已知A与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练习1:
有A、B、C、D、E五种物质,它们由氢、碳、氧、钠、氯、钙中部分元素组成。
其中,C、E由两种元素组成,A、B、D由三种元素组成。
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
其中,紫色石蕊溶液遇C溶液变红,C溶液与A、B反应时均产生无色气体,A溶液与D溶液、E溶液反应时均产生白色沉淀。
(1)A溶液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A溶液一定呈性(填“酸”或“中”或“碱”)。
(2)A溶液与D溶液反应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D的常见用途有
(写出一条即可)。
(3)在C溶液与B固体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A溶液,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则加入
A溶液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A溶液与D溶
液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C溶液,测得反应后的溶液pH7,则反
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题型2:
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甲、乙、丙、丁、X、Y、Z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由H、C、O、Cl、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①甲由两种元素组成,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物质。
②乙是甲分解的产物之一,可分别与不同物质反应转化为X和Y,且X与Y、X与乙均可发生反应。
③丙由两种元素组成,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④丁与Y的组成元素相同,向丁中加入一定量的丙,只得到Z的黄色溶液。
工业上常用Z溶液来腐蚀镀铜电路板,Z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盐。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的化学式是。
乙转化成X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当
中的反应恰好完全时,溶液中的微粒有。
(4)上述7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种。
Z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练习2: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物质由H、C、O、Na、Cl、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极易潮解。
A的俗称为。
(2)B为红色的固体,B、C固体分别与D的溶液反应后分别生成E、F,E、F含有两种相同元素且两种物质的溶液颜色不同。
则E、F含有的元素是;
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与某气体反应生成C,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G的固体53g与足量的D溶液反应产生22g气体,则G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核心演练:
1.(2015年北京丰台一模)在复习课上,化学老师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比较和归纳。
例如: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蓝色火焰;
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
同学们兴趣很高,也对学过的化学反应进行了归纳(以下涉及的物质由C、H、O、Na、Cl、Fe、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同学们归纳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写出单质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某元素的单质B及其氧化物C分别可以和溶液D反应,分别生成浅绿色溶液和黄色溶液。
写出B与D溶液、C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E、F、G分别与溶液D反应,均能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且E、F属于同一类别,G的俗称是_________。
如果E由四种元素组成,E的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和G的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2015,海淀一模)下列字母A~E表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
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
已知:
①CaCl2、NaCl溶液遇酚酞不变色,Na2CO3溶液遇酚酞显红色;
②Na2CO3+CaCl2
CaCO3↓+2NaCl。
(1)A由3种元素组成,常用于建筑材料和改良酸性土壤,A的俗称是。
(2)B是一种氧化物。
向D的溶液中加入固体B,固体溶解同时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B
的化学式为。
(3)向D的溶液中加E的溶液,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D的溶液中加A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仍为无色,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写出所有可能)。
(5)将(3)和(4)所得溶液混合,得到溶液X,依据混合过程中观察到的冒气泡及的现象,可以确定溶液X中的溶质。
3.(2015年西城一模)有一白色固体X,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钙、氯化钙、
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根据步骤①实验现象确定白色固体X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步骤③中产生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白色固体X中的物质有_____。
(5)将白色固体X转化成氯化钠固体的实验方案是_____。
4.(2015年北京延庆)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下图几个
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
可转化为
另一种物质。
)
(1)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物质是。
②写出“乙→丙”的化学方式。
(2)下图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
B
(3)若上述A图中的金属是Fe,则该图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金属转化为氧化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O、Cl、Na、Ca、Cu、Fe中的元素组成。
(1)利用图一进行实验
①若B为不溶水的白色粉末,将A溶液滴入后产生气泡,则B的化学式为;
②若将A溶液滴入到C粉末中,观察到溶液变为黄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将蓝色D溶液滴入到E粉末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图二进行实验
挤压胶头滴管将F溶液滴入到盛有H的锥形瓶中,可观察到气球胀大,得到K溶液,
K溶液可继续与H反应生成M,其中K与M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图三进行实验——“发射火箭”
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
则锥形瓶
中的固体和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
序号
物质
①
②
③
④
⑤
液体
固体
6.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化学式为_____,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
(3)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7.下列A~G七种物质由氢、碳、氧、钠、硫、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1)A、B、C都是氧化物。
A与B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B与C化合后的产物D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B的化学式是。
(2)E是一种常见的液体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E可以作为汽车燃料。
E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A和B,则E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F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与G反应的生成物中有A,则F的俗称是,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D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G,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D与F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
成:
(填化学式)。
8.(2015年北京石景山)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分别由H、C、O、S、
Cu、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A为单质。
(1)若常温下A、B为气体,C、D为液体且组成相同。
一定条件下C或D分解时均能生成
A;
A与B反应能生成C。
D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为固体,C、D为溶液。
将A分别放入C、D中,均得到浅绿色溶液;
B分别放
入C、D中,一会儿D溶液变为黄色。
B为;
C、D溶液中溶质分别为;
B能
转化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战中考:
1.(2016东城区一模)
甲、乙、丙、丁均为常见物质,由碳、氢、氧、硫4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一种液体,质量分数为98%的甲的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甲是。
(2)乙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水溶液显酸性,乙是。
(3)丙是一种氧化物,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
丙在高温条件下,
能吸收导致酸雨的气体丁,并生成乙和一种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4)已知:
Fe+Fe2(SO4)3=3FeSO4。
如图所示,将生锈的铁丝放入烧瓶,打开K,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甲的稀溶液后,关闭K,看到烧瓶中的固体完全消失,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此时烧瓶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组成可能的几种情况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只有FeSO4 B.FeSO4和H2SO4
C.FeSO4和Fe2(SO4)3D.H2SO4、FeSO4和Fe2(SO4)3
2.(2016东城区二模)
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一种酸,甲是。
(2)乙是甲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一种盐,乙是。
(3)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注射器中的甲推入A中,使
甲与大理石接触。
若打开止水夹,盛有丙溶液的B中出现浑浊,B中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关闭止水夹,看到A中液体流入B中,盛有足量丁
溶液的B中先出现气泡,后出现浑浊,丁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B中出现浑浊的原因。
3.(2016西城区一模)
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甲是。
(2)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还能观察
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所示,分别取少量丙、丁、戊三种白色固体于A、B、C三支试管中,进行
如下连续实验。
步骤1:
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A中固体不减少,B和C中的固体消失;
步骤2:
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A中无明显现象,B和C中无色液体变红;
步骤3:
继续加入一定量乙的溶液,A和B中产生大量气泡,B和C中红色褪去。
分析:
①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
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则丁和戊分别是。
4.(2016西城区二模)
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甲是_____。
(2)乙是甲完全燃烧的产物之一,丙和丁属于同类物质。
①若乙常温下是液体,则乙是_____。
丙、丁均可通过中和反应生成乙,丙转化为
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若乙常温下是气体,乙和丙、乙和丁能相互转化。
从丙和丁的固体混合物中提
取丙的实验过程如下图。
则操作
是_____;
乙转化成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2016海淀区一模)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1)起初,人们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纯碱,但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纯碱
(2)1791年,“路布兰制碱法”取得专利。
该方法以硫酸、氯化钠、木炭、白垩石(主
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但在20世纪20年代后被淘汰。
因为生产过程中释放出一种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
该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易
形成酸雾,腐蚀金属设备。
该酸雾腐蚀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1861年,“索尔维制碱法”问世。
该方法是在用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
工业废气时意外发现的,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
可制得纯碱。
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为(填字母序号)。
A.Cl2B.NH3C.SO2D.CO2
(4)“侯氏制碱法”由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于1943年创立,是“索尔维制碱
法”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至今仍为全世界广泛采用。
用下图所示装置可
以模拟“加热碳酸氢钠制得纯碱”的过程。
当观察到B中出现浑浊时,停止加热,A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A试管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充分反
应后测得溶液的pH=5,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6.(2016海淀区二模)
甲、乙、丙、丁4种化学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铁6种元素中的1~4种组成。
(1)甲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
(2)乙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加入稀盐酸后溶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氮气发生下列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
微粒的图示。
(4)如下图所示,在A处盛有甲的溶液,B处盛有丁的溶液。
①略微向左倾斜装置,将盐酸注入A管,观察到A处产生气泡,B处溶液出现白色
浑浊,则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充分反应后,再将装置向右倾斜,使A处的液体流到B
处,发现B处也产生气泡,且沉淀消失。
则反应结束后,B处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写出所有可能)。
7.(2016朝阳区一模)
下列是初中常见物质,由下表中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氢
碳
氧
氯
钠
铁
元素符号
H
C
O
Cl
Na
Fe
(1)A溶于水形成黄色溶液,其化学式为。
(2)B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是化学实验室的常用燃料,写出该物质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
(3)C和D是常用的灭火剂,D与E反应能生成C,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4)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时,打开止水夹,丙中水流入丁中,乙中有气泡冒
出。
若甲中盛有溶液F,乙中盛有含酚酞的E溶液,实验时观察到乙中溶液变为
无色,则溶液F为。
充分反应后乙中溶质的可能组成
为。
8.(2016朝阳区二模)
A~F为实验室中未贴标签的6种溶液,分别为:
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A为紫红色,则A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用pH试纸检测其余溶液的pH,测得B的pH=7,则B为溶液。
(3)将C、D、E、F溶液两两混合,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右图所示
(图中“—”代表无明显现象)。
①物质D的用途是(写出一条即可)。
②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同学将下图两支试管充分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9.(2016丰台区一模)
甲、乙、丙3种常见物质,由氢、氧、氯、钙、铁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2)乙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与固体丙反应后溶液变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试管中盛有某红色溶液,滴加甲溶液,溶液变浑浊;
再加入过量的乙溶液,观察到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
①试管内最初盛放溶液的溶质是。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③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10.(2016丰台区二模)
下列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_________。
(2)气体B有刺激性气味,其水溶液显酸性,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C、D常作灭火剂,C和X反应生成D和Y。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时向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溶液,一开始无气泡冒出,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
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滴
加B溶液至过量,看到产生无色气泡。
(5)将(3)、(4)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只烧杯中,观察到产生无色气泡,浑浊消失,
则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一定有。
11.(2016石景山区一模)
物质由元素组成,请根据H、C、O、Cl、Ca、Na、Fe七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某固体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组成该固体的元素为______。
(2)A、B两种物质分别由1种或2种元素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A
滴加的物质
稀盐酸
现象
生成浅绿色溶液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生成黄色溶液
①A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B中滴加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和胶塞,向放有少量固体C的甲中加入足量D的溶液,塞
紧胶塞,观察到甲中有气泡,乙中溶液变浑浊。
关闭止水夹,
甲中无色液体流入乙中,乙中有气泡产生,浑浊液变为无
色溶液。
乙中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
中无色液体流入乙中时所含溶质可能的组成为 。
12.(2016石景山区二模)
A~F六种物质由H、C、O、Na、Cl中的1~3种元素组成。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A是一种单质,也是最清洁的一种燃料,A是。
(2)B、C都是氧化物。
B与C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B与C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3)D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B,B和D
分别为。
(4)向E和F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加入盐
酸有气泡。
E和F混合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为;
若向E和F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2016顺义区一模)
甲、乙、丙、X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
甲
乙
丙
(1)若X仅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甲是一种单质。
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
乙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
(2)若X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丙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向乙的水溶液中通入X,化合产生丙,下列关于甲、乙、丙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乙、丙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用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甲和乙
C.丙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甲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14.(2016顺义区二模)
由C、H、O、Cl、Na、Ca六种元素组成了甲、乙、丙、丁、戊、庚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关于这六种物质有下列描述:
(1)甲是一种气体,可做温室肥料,实验室制取甲时用到乙。
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甲和丙的水溶液反应生成丁,此反应无明显现象。
丙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
(3)戊的水溶液与甲或丁溶液反应,因生成庚而浑浊。
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关于这六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有三种
B.乙物质不溶于水
C.戊可用做建筑材料
D.两两混合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情况有两种
15.(2016通州区一模)
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
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和D溶液中溶质分别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l-
a
Na+
OH-
H+
(3)物质鉴别完成后,取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甲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