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9158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册地理第四章电子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次备课

同学们,如果让你一个星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你会怎样?

(学生会有各种回答,只要基本相符,都要肯定。

)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在非洲,还有不少的居民长期处在饥饿之中,甚至死于饥饿。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

) 

在屏幕上展示出课本中将农业含义分解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3)农业的五个部门各生产哪些主要产品?

设问;

以下活动,哪些属于农业生产活动:

A上山打野兔B野外采蘑菇C水塘养鱼(答案为C) 

让学生齐声朗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这段阅读材料。

提问:

读了这段文章之后,你对中国农业有什么认识?

讲述“我国农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问:

我国农业是在汁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让学生观看一段旧中国农民逃荒讨

米的录像资料,不要很长,一分钟左右。

2. 

近20多年来,我国主要粮食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何?

(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稻

谷、小麦产量的变化”图,或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该图。

3.查找资料,让学生对比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4.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

春节前的农贸市场、农民居住的小楼房、农民的新生活等。

小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

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

广大农民不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承转:

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

(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为什么单位面积产量能大大提高呢?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只要基本符合,就多加肯定。

展示: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图。

然后小结:

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人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在讲述“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时,可从有关媒体上查找一些具体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真实而具体的感受。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让学生自己总结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讲述“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时,可采用下面一些步骤和方法:

1.让学生读教材中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就餐情景图。

先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

接着提问:

(1)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的主食各是什么?

(2)造成他们主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3)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呢?

(气候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北方年降水量较少,以旱地为主,适宜种小麦;

南方年降水量较多,以水田为主,且热量充足,适宜种水稻。

2.展示图片:

“水稻收割”、‘小麦收割”。

让学生判断:

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

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

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设问:

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

(学生回答:

不是。

)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呢?

(学生的回答可能多样,教师略作解释,让学生初步了解商品粮基地的概念。

4.课堂练习:

在“中国小麦、水稻分布”空白图上,分别填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邵阳湖平原、成都平原,并说出它们所产主要粮食作物的类型。

讲述“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问:

同学们,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

有。

)有什么关系呢?

(由农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

)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

(经济作物。

)教师小结经济作物按其用途不同而进行的分类。

2.读“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提问:

(1)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2)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

(3)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

3. 

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

(1)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

料作物是什么?

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

(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

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

(3)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

学习“出口农产品基地”时,应注意给学生讲述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出口农产品基地?

(2)建立出口农产品基地有什么意义?

(举几个实例。

)(3)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4)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什么?

然后列举我国的一些农业区域(如:

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太湖平原、山东半岛等),分析它们是否具备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条件。

讲述“畜牧业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展示天山牧场、大型养鸡场、专业化养猪场等图片。

(1)这几幅图片所表示的是农业的哪一部门?

(2)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

(前一个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高原、山地;

后两个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农耕区。

)(3)它们在生产上各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西部、北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3.提问: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在全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4. 

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

学法指导:

充分利用生产生活经验。

通常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前人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间接知识(或课本知识),也包括自己亲身体验得出的经验(直接知识)。

直接知识丰富多彩,利用它们来印证理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如学习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时,可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人手;

介绍商品粮基地时,可从城市居民消费的粮食来源说起。

课后活动:

1.调查附近一个村庄的农业生产状况,写出调查报告。

分析其成功的地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重点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参观附近一饲养场或牧场,了解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分析其成功的经验有哪些,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讨论:

你认为今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作业:

地理填充图和写知识点

板书设计

(4)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5)畜牧业分布

【课后小结】

第二节工业

1、 

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 

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

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3、 

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

布情况。

4、 

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讨论

在“工业”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要贯穿始终。

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趣味盎然,不至于枯燥乏味。

如在讲述工业“较高的增长速度”时,既要有详实的数据统计,又要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来印证。

要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了解一些工业生产的流程,感受工业生产的氛围。

在屏幕上依次展示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

书本、纸张、文具、锅、碗、菜刀。

瓷砖、彩电、洗衣机、化肥、收割机、投影仪、计算机、玻璃、水泥板、汽车、军舰、战斗机„„提问:

同学们,上面展示的这些物品,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工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关系十分密切,你们知道它们是由哪一产业部门生产的吗?

工——用;

(3)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

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由于工业生产如此重要,所以各个地区都想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业。

那么,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生产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启发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解释。

5. 

学生活动:

简述你所了解的一种工业生产的流程过程(可安排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一

工厂后进行)。

结合实际,谈一谈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讲述“我国工业的发展”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1.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11“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图。

(1)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样?

(较快。

)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什么?

(彩电。

(2)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

(近几十年来我

国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迅速,如彩电、化纤。

2.让学生阅读教材P.11的正文。

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或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到答案:

(1)旧中国我国工业布局有什么特点?

重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

轻纺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3.教师小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工业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国各省区;

工业发展由沿海指向内地;

在一些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形成区域性工业基地。

工业分布的这种变化,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了全国工业的发展,由沿海到内地,由城市到农村,使我国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在工业各部门中,哪些部门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安全以及人民生活最为密切?

(能源、钢铁。

机械。

纺织等。

讲述“能源工业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大家知道什么是能源吗?

(2)在我们的生活。

学习和工作中,需不需要能源呢?

请举实例说明。

(3)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如何?

将来趋势怎样?

为此应怎么办?

(开发与节约并举。

)(4)你知道哪些能源类型呢?

2.学生填图:

在我国主要煤矿分布的填充图(课前准备好)上填写出我国主要的煤矿 

和煤炭工业基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后思考:

我国煤炭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开发则煤窑”的看法?

4.学生填图:

在我国主要油田、天然气分布的填充图(课前准备好)上填写出我国主要的油田,了解它们的分布后思考:

我国大陆上的油气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我国南方的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吗?

(不丰富。

)那么,南方的能源开发应以什么能源为主呢?

(水能。

)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河流?

为什么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水能?

(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讲述“钢铁工业分布”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

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主要产品。

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

(要点:

为机械工业。

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

2.让学生读教材P.14“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逐一了解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名称及位置。

分析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分布较为广泛,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

3.学生活动:

完成教材P.14活动题。

引发思考:

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和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相同吗?

如若不同,它们的有利条件各是什么?

(不同。

鞍山的有利条件是附近有丰富的资源;

而上海的有利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讲述“机械工业分布”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让学生阅读教材P.15~P.16的正文。

大家知道什么是机械工业吗?

你知道哪些产品是由机械工业制造的?

机械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如何?

从过去到现在,我国的机械工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学生读图:

“中国机械工业分布”图。

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的机械工业中心,然后在填充图上填图巩固。

3.学生活动:

教师展示一些著名机械产品的图案标志(如汽车),让学生回答它们的名称及产地。

讲述“纺织工业分布”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设问:

(1)大家知道自己所穿的衣服是由什么原料通过再加工制成的吗?

(棉、毛、麻、丝、化纤等。

)据此,你能将纺织工业进行简单的分类吗?

(2)人们在商场选购衣物时,总是对棉织产品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

(穿着舒适、物美价廉。

)棉纺工业在整个纺织工业中的地位如何?

(最重要。

)2.读“中国纺织工业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或纺织工业中心,熟悉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对照“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思考:

(1)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与棉花产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接近棉花产地。

(2)这种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棉花体积膨胀,不便运输。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地理填充图和抄写地理知识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工业

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中国工业的发展

三、中国工业的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探究与讲授

高技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设施,条件相差甚远,他们对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

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强求千篇一律。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同学们,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话在我们国家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其踪影。

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

现在,电话已进人我国寻常百姓家,城乡都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已成为普通消费品。

你们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高技术产业”。

方案②:

用电脑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营造一种网络教学气氛。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人教室,轻点鼠标一下,我们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人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

打开电子邮箱,就可以测览从异国他乡发来的电子邮件,信息沟通方便之极。

你知道这一切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吗?

对,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

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

(学生会答出多种,教师略作总结,使学生对主要高技术产业部门有个大致的了解。

2.讨论:

(1)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举实例说明。

(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3.布置学生从媒体上搜集有关材料,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

然后举行一次小型讨论会或出一期墙报。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P.19正文部分。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将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在地域上将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参考本节的“教材分析”部分)

2.学生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了解居住地是否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出示材料: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

若干年过去了,

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

就这一现象,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地理填充图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什么是高新技术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交通运输业

(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三)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四)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五)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六)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1、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探究法,读图与讲授

交通运输业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

(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还可列表进行比较。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列出运价、运速、运量,让学生比较分析后填表格。

(3)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根据课本和地图册中的图像,指导学生读图,绘简易示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从读图中获取

(4)边讲边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如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活动题。

新课导人:

方案①: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

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

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

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

而B县的交通状况基本维持原样。

几年后,A县彻底告别了贫困,由温饱进人了小康社会。

可B县却贫困依旧„„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

两县后来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

B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

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应从实例人手。

3.学生讨论:

“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教师小结:

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讲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时,可采用以下步骤:

让学生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当地交通状况的变化。

进而分析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化,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有条件的学校可布置学生搜集当地不同时期的交通图,对比不同时期的交通状况,进而更直观地了解当地交通条件的变化。

以点带面,可以说明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让学生从本身所经历的事情人手。

如学生在不同时期上学路线的改变。

(如原来上学走远路,费时多,现在走新修的近路,大大节省时间。

)进而分析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变及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师补充: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

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

(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于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