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907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2.束缚水(boundwater):

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3.自由水(freewater)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6集流(massflow或bulkflow)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例如组成水溶液的各种物质的分子)在压力梯度(水势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7.集流(massflow或bulkflow)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例如组成水溶液的各种物质的分子)在压力梯度(水势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8.渗透作用(osmosis)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就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渗透作用所形成的流体静压叫渗透压。

20.伤流(bleeding)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伤流是由根压引起的,是从伤口的输导组织中溢出的。

伤流液的数量和成分可作为根系生理活性高低的指标。

21.吐水(guttation)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吐水也是由根压引起的。

作物生长健壮,根系活动较强,吐水量也较多,所以,吐水现象可以作为根系生理活动的指标,并能用以判断苗长势的好坏

28.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coefficient)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waterrequirement)。

35.水分临界期(criticalperiodofwater)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一般而言,植物的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使性器官发育不正常。

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可作为合理灌溉的一种依据。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生理

1.矿质营养(mineralnutrition)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植物的矿质营养。

3.必需元素(essentialelement)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直接的、必不可少的作用的元素。

4.大量元素(majorelement,macro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且需要量较多的一些元素。

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有C、H、O、N、P、K、Ca、Mg、S等九种元素。

5.微量元素(minorelement,microelement,trace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而需要量很少的一类元素。

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有Fe、B、Mn、Zn、Cu、Mo、Cl等。

6.有益元素(beneficialelement)并非植物生命活动必需,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元素。

如Na、Si、Co、Se、V等  

6.离子通道运输(ionchanneltransport)细胞质膜上有内在蛋白构成的圆形孔道,横跨膜的两侧,其可由化学方式及电化学方式激活,控制离子顺着浓度梯度和膜电位差,即电化学势梯度,被动地和单方向地跨质膜运输。

16.单盐毒害(toxicityofsinglesalt)植物培养在单种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现象。

单盐毒害无论是营养元素或非营养元素都可发生,而且在溶液很稀时植物就会受害。

19.生理酸性盐(physiologicallyacidsalt)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

如供给(NH4+)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NH4+)的吸收大于阴离子(SO42-),根细胞释放的H+与NH4+交换,使介质pH值下降,这种盐类被称为生理酸性盐,如多种铵盐。

20.生理碱性盐(physiologicallyalkalinesalt)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降低的盐类。

如供给NaNO3,植物对其阴离子(NO3-)的吸收大于阳离子(Na+),根细胞释放OH-或HCO3-与NO3-交换,从而使介质pH值升高,这种盐类被称为生理碱性盐,如多种硝酸盐。

21.诱导酶(inducedenzyme)指植物体内原本没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

如硝酸还原酶,水稻幼苗若培养在含硝酸盐的溶液中就会诱导幼苗产生硝酸还原酶,如用不含硝酸盐的溶液培养,则无此酶出现。

25.叶面营养(foliarnutrition)由植物地上部的叶片吸收矿物质的过程称为叶片营养,也称为根外营养。

27.养分临界期(criticalperiodofnutrition)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养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第四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2.光合膜(photosyntheticmembrane)即为类囊体膜,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

光合膜由脂类的双分子层组成,其中含有光合色素和多种蛋白质分子。

4.光合色素(photosyntheticpigment)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吸收、传递光能的色素称为光合色素,主要有三种类型: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

高等植物中含有前两类,藻胆素仅存在于藻类中。

 

9.反应中心色素分子(reactioncenterpigment)是处于反应中心中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叶绿素a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分别是P700和P680,这里P代表色素(pigment),P后的数值代表色素分子在受光激发被氧化时,该色素分子吸收光谱中变化最大的波长位置,也即用氧化态吸收光谱与还原态吸收光谱间的差值最大处的波长来作为色素分子的标志。

P700和P680表示它们受光激发被氧化时,吸收光谱中变化最大的波长位置分别是近700nm和680nm处。

14.原初反应(primaryreaction)指光合作用中最初的反应,从光合色素分子受光激发起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它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光化学反应。

原初反应的结果使反应中心发生电荷分离。

15.光系统

21.荧光现象(fluorescencephenomenon)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叶绿素的荧光现象。

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可以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称为荧光。

由于能量的损耗,辐射出的光能必定低于吸收的光能,因此叶绿素荧光的波长要比吸收的波长长些。

故为暗红色。

22.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phenomenon)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称为磷光。

磷光波长比荧光波长长,转换的时间也较长,而强度只有荧光的1%,故需用仪器才能测量到。

27.红降现象(reddrop)植物在波长大于680nm的远红光下,光合量子产额明显下降的现象。

28.爱默生增益效应(Emersonenhancementeffect),由Emerson首先发现的,在用长波红光(如680nm)照射时补加一点波长较短的光(如650nm),则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就会立刻提高,比用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这一现象也称为双光增益效应。

这是由于光合作用的两个光反应分别由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进行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29.光合链(photosyntheticchain)即光合电子传递链,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其作用是将水在光氧化时产生的电子,最终送至NADP+。

34.非环式电子传递(noncyclicelectrontransport)指水中的电子经PSⅡ与PSⅠ一直传到NADP+的电子传递途径。

40.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phosphorylation,photophosphorylation)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43叶绿体呼吸

44.解偶联剂(uncoupler)能消除类囊体膜或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梯度,解除磷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

如二硝基酚、NH4+等,这些试剂可以增加类囊体膜对质子的透性或增加偶联因子渗漏质子的能力,其结果是消除了跨膜的H+电化学势,电子传递仍可进行,甚至速度更快,但磷酸化作用不再进行。

46.C02碳同化(C02assimilation)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同化力(NADPH和ATP)将C02转化成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C02同化、光合碳同化或碳同化。

47.卡尔文循环(Calvincycle)美国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卡尔文和本森等从1946年起利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纸层析技术,研究了小球藻、栅列藻等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过程。

发现碳同化的初级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PGA),并确定二氧化碳的受体是核酮糖-1,5-二磷酸。

经10年的研究,弄清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的循环式途径,即光合碳循环(还原戊糖磷酸循环),这是植物光合碳代谢的基本途径,亦被称为卡尔文循环或卡尔文-本森(Calvin-Benson)循环。

为此,卡尔文被授予196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53.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植物的绿色组织以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为底物而发生的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由于此过程只在光照下发生,故称作为光呼吸。

由于光呼吸的底物乙醇酸和其氧化产物乙醛酸,以及后者经转氨作用形成的甘氨酸皆为C2化合物,因此光呼吸途径又称为C2光呼吸碳氧循环(C2photorespirationcarbonoxidationcycle,PCO循环),简称C2循环。

57.光补偿点(lightcompensationpoint,LCP)光合作用吸收的C0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02相等时,即表观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59.光饱和点(lightsaturationpoint,LSP)开始出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60.光抑制(photoinhibition)当光合机构接受的光能超过它所能利用的量时,光会引起光合效率的降低,这个现象就叫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65.光能利用率(efficiencyforsolarenergyutilization)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占照射在相同面积上的光能的百分比。

是衡量植物利用光能的指标

4.CF1-CF0叶绿体ATP(合)酶7.DCMU二氯苯基二甲基脲、敌草隆

8.F6P果糖-6-磷酸12.FNR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

16.NAR净同化率17.OAA草酰乙酸

20.PC质蓝素22.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6.糖酵解(glycolysis)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为纪念在研究这途径中有贡献的三位生物化学家:

G.Embden,O.Meyerhof和J.K.Parnas,又称这途径为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简称EMP途径(EMPpathway)。

7.糖异生(gluconeogenesis)生物体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的过程。

糖异生的主要前体物质是乳酸、丙酮酸、氨基酸及甘油等。

8.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CAC)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氧化分解的途径。

它是需氧生物利用糖或其它物质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是糖、脂、蛋白质等物质转化的枢纽。

因柠檬酸是其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所以也称这循环为柠檬酸循环(citricacidcycle)。

由于这个循环是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H.Krebs)发现的,所以又名Krebs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