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7740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⑤③②⑥④①B.⑤③⑥④①②C.⑥④②⑤①③D.⑥④③②①⑤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成“春秋三传”。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记300篇。

包括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之间的作品,分为“风”“雅”“颂”,相传为孔子编定,被列为儒家经典,是六经之一。

C.鲁迅先生曾用“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文字给予《墨子》一书以高度评价。

D.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表和10书,共130篇。

和《战国策》、《汉书》和《三国志》并称“前四史”,鲁远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9.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泰伯说与郑人盟缙绅、大大、士萃于左丞相府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赵城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共其乏困

C.失其所与,不知永保无疆之休而境界危恶,层见叠出

D.敛赀财以送其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沛公于坐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

A.于是项伯复夜去

B.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日眦尽裂。

C.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泰时与巨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以资政殿学士行以其无礼于晋

B.蓼洲周公之被逮独五人之皦皦

C.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不如因善遇之

D.列其姓名于大提之上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12.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C.以其无礼于晋敛赀财以送其行

D.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上,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

“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

“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

“能复饮乎?

”哙曰: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

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

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

迁为郎中,从入汉中。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师霸上,以待大土暴(pù

):

指(军队)露宿

B.项羽既飨军士飨:

用酒肉款待

C.而使张良谢项羽谢:

辞谢

D.沛公如厕,麾樊哙去麾:

通“挥”,指挥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乃持铁盾入到营今君乃亡赵走燕

B.暴师霸上,以待大王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干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击破公界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5.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乐可贺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足智多谋的智者。

B.生性率直坦荡而又胸无城府的西楚霸王乍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无端喜爱,不仅称其为“壮士”,而且赏给他酒和肉。

C.项王放虎归山、养痈遗患,而刘邦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一切都是因为樊哙舍生忘死的斗争,机智巧妙的应变。

D.樊会心急如焚闯军门,奔不顾身救主人,充分显示了他与刘邦生死与共的手足之情、君臣之谊。

16.翻译句子。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四、诗歌鉴赏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①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跻,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西,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德佑元年起兵勤王以前,作者过着一种被迫罢官、退居文山的闲居生活此时写于此时。

②蛩,蟋蟀。

(1)颔联“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简要赏析此联的景物。

 

(2)颈联、尾联都是直抒胸臆,情感上有何变化?

五、名著阅读填空

18.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

(1)________作家。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

(2)________。

《欧也妮·

葛朗台》的故事发生在法国西部的(3)________。

故事中的葛朗台是一个投机商和暴发户。

他的主要性格特征为贪焚、(4)________、狡猾、冷酷。

围绕在他的女儿欧也妮周围的人都不是关心她的人,都冲着钱而来。

欧也妮爱上(5)________,对他很痴情:

他被伯父葛朗台打发去(6)________,欧也妮拿出自己的所有存款;

葛朗台抢夺他留下的定情之物(7)________,她拼死保护。

但最终他却忘恩负义,为了高攀,娶了奇丑而嫁不出去的(8)________。

欧也妮却在被抛弃后还帮助他偿还了他父亲的债务。

欧也妮最终嫁给了(9)________。

她办了不少公益事业,建了一所养老院,八处(10)_______和一所图书馆。

六、名句名篇默写

19.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1)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________,亦何故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2)卒相与欢,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________,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忧懈怠,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卜思疏》)

(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

(6)总角之宴,______。

______,不思其反。

(7)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

(欧阳修《伶官传序》)

(8)________,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七、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隐身衣

杨绦

我们夫妇有时说废话玩儿。

“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

我们都要隐身衣;

各披一件,同出遨游。

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

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

“阿呀!

还得有缩地法!

“还要护身法!

想的越周到,要求也越多,干脆隐身衣也不要了

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

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

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

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我记得我国笔记小说里讲一个人梦魂回家,见到了思念的家人,家里人却看不见他。

他开口说话,也没人听见。

家里人团坐吃饭,他欣然也想入座,却没有他的位子。

身居卑微的人也仿佛这个人身的幽灵,会有同样的感受。

人家眼里没有你,当然视而不见;

心上不理会你,就会瞠目无睹。

你的“自我”觉得受了轻视或怠慢或侮辱,人家却未知道有你;

你虽然生活在人世间,却好像还未具人形,还未曾出生。

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如未生吗?

谁假如说,披了这种隐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遥自在,听的人只会觉得这是发扬向Q精神,或阐述“酸葡萄论”吧?

《儒林外史》二十六回里的王太太,津津乐道她在孙乡仲家的席上,坐在首位,一边一个丫头为她掠开满脸黄豆大的珍珠拖挂,让她露出嘴来吃蜜饯茶。

而《堂吉诃德》十一章里的桑丘,却不爱坐酒席,宁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装斯文,不讲礼数,吃些面包葱头。

我国古人说:

“彼人也,予亦人也。

”这不过是勉人努力向上,勿自暴自弃。

两班牙谚云:

“干什么事,成什么人。

”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

我乡童谣有“荠菜开花赛牡丹”的话。

我曾见草丝里一种细小的青花,常猜测那是否是西方称为“勿忘我”的草花,因为它太渺小,人家不容易看见。

不过我想,野草野菜开一朵小花报答阳光雨露之恩,并不求人“勿忘我”,所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苏东坡说:

“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是“造物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

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有世人所创的东西呢。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

可做书读,可当戏看。

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不过这一派胡言纯是废话罢了。

急要挣脱隐身衣的人,听了未必入耳;

那些不知世间

也有隐身衣的人,知道了也是不会开眼的。

平心而论,隐身衣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间的,穿上都不便——还不止小小的不便。

仙家隐身衣下面的血肉之躯,终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严寒酷热,也经不起任何损伤。

穿了凡间的隐身衣也有同样不便。

内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起磕碰的。

人生几何!

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

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的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吗!

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因王的新衣好①。

【注】①“国王的新衣”指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骗子为皇帝“制作”的“新装”。

20.在作者看来,穿上凡间的隐身衣有哪些不便?

又们哪些作用?

21.文中引月《儒林外史》中“王太太”和《堂吉诃德》中“桑丘”的例子,有什么用意?

22.请结合全文,探究“隐身衣”的含义。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我看文化热

王小波

我们已经有了好几次文化热:

第一次好像是在八五年,我正在海外留学,有朋友告诉我说,国内正在热着。

到八八年我回国时,又赶上了第二次热。

这两年又来了一次文化批评热,又名“人文精神的讨论”。

看来文化热这种现象,和流行性感冒有某种近似之处。

前两次热还有点正经,起码介绍了些国外社会科学的成果,最近这次很不行,主要是在发些空骚;

说社会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不端正,知识分子自己也不端正;

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子利,我们要向君子看齐——可能还说了些別的。

但我以为,以上所述,就是文化批评热中多数议论的要点。

在文化批评热里王朔被人臭骂,正如《水浒传》里郓城县都头插翅虎雷横在勾栏里遭人奚落:

你这厮若识得子弟门庭时,狗头上生角!

文化就是这种子弟门庭,决不容痞子插足。

如此看来,文化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还有点党同伐异的意思;

但我不愿把别人想得太坏,所以就说,这次热的文化,乃是一种操守,要求大家洁身自好,不要受物欲的玷污。

我们文化人就如唐僧,俗世的物欲就如一个母蝎子精,我们可不要受她的勾引——像这样热下去,我就要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我知道一种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书籍、艺术品等等)传诸后世或向周围传播。

根据这种观点,文化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

现在正热着的观点却说,文化是种操守,是端正的态度,属伦理学范畴。

我也不便说哪种观点更对。

但就现在人们呼吁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我倒知道一个例子:

文艺复兴。

这虽是个历史时期,但现在还看得见.摸得着。

为此我们可以前往佛罗伦萨,那里满街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这种建筑是种人文的成果。

佛罗伦萨还有无数的画廊、博物馆,走进去就可以看见当时的作品——精妙绝伦,前无古人。

由于这些人文的成果,才可以说有人文精神。

倘若没有这些成果,佛罗伦萨的人空口说白话道:

“我们这里有过一种人文精神”,別人不但不信,还要说他们是骗子。

总而言之,所谓人文精神,应当足对某个时期全部人文成果的概括。

现在可以回过头去看看,为什么在中国,一说到文化,人们就往伦理道德方而去理解。

我以为这是种历史的误会。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乃是孔孟开创的伦理学、道德哲学。

这当然是种了不得的大成果,如其不然,别人也不会承认有我们这种文化。

很不幸的是,这又造成了一种误会,以为文化即伦理道德,根本就忘了文化应该是多方面的成果——这是个很大的错误。

不管怎么说,只有这么一种成果,文化显得单薄乏味。

打个比方来说,文化好比是蔬菜,伦理道德是胡萝卜。

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这次文化热正说到这个地步,下一次就要说蔬莱是胡萝卜缨子,让我们彻底没菜吃。

所以,我希望别再热了。

(远自《沉默的大多数》,有删节)

23.作者批判的观点是什么?

他针锋相对提出的观点义是什么?

2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八、作文

25.阅读下面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生活中,我们总是说,信任是一切之源,只有切实地相信,才可能有美好的结果;

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但丁却说,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

而“英国文学之父”杰弗雷·

乔史又说,怀疑一切与信仟——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养成读正音的好习惯。

A.叱咤zhà

B.流涎xiá

n蹩进bi;

é

D.干瘪biě伛偻yǔ。

2.D【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闻过饰非——文过饰非;

B.班驳陆离——斑驳陆离;

C.赅人听闻——骇人听闻。

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理解。

A.贻笑大方:

贻笑:

让人笑话;

大方:

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

B.屡试不爽: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

差错的意思。

C.因人成事:

因:

依靠。

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D.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理解。

A.毁家纾难:

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大义行为。

B.目无全牛:

全牛:

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C.望洋兴叹:

望洋:

仰视的样子。

仰望海神而兴叹。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D.秀色可餐:

形容秀美异常。

现在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景色优美秀丽。

5.D【解析】A.赘余。

日臻完善:

臻,达到。

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日”字和句中的“一天天”重复。

B.“前者”指代不明。

C.搭配不当“借鉴和吸收”与“成果”不一一搭配。

6.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得体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语言的环境、身份、谦敬等角度考虑。

A项“惠存”,“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物品时;

B项“斧正”,请他人为自己修正,多用于请他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

C项“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D项“雅正”,指将自己的书画文字赠人时,请对方指教。

因此只有D项合适。

7.A【解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文段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本段话题为“书信”,确定中心句⑤;

③开头代词“它”,显然指书信,接⑤;

②为语意转折,句末落在“回味”二字上,⑥起句为“怀念”,所以接⑥;

④结构与⑥相同,紧接⑥;

①再最后抒情。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内所学文化文学常识识记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

B项《诗经》总计311篇,并非300篇,数量错。

C项鲁迅赞誉的是《庄子》一书,并非《墨子》。

D项《史记》中含10表和8书,并非8表和10书,数量错。

9.C【解析】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A项“陵”通“凌”;

“说”通“悦”;

“缙”通“搢”“插”。

B项“详”通“佯”“假装”;

“有”通“又”;

“共”通“攻”“攻打”。

C项“知”通“智”“明智”;

“见”通“现”“出现”。

D项“赀”通“资”“钱财”;

“倍”通“背”“背叛”;

“坐”通“座”“座位”。

10.D【解析】例句里“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A项“夜”名词作状语,表时间,

“在夜里”;

B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C项“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D项“活”动词使动用法,“使存活”。

11.D【解析】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A项第一个“以”为介词,“凭借”;

第二个“以”为“因为”。

C项第一个“因”是“由……(引导)”;

第二个“因”,介词,“趁着”。

D项第一个“于”,介词短语后置;

第二个“于”,“由于”。

B项“之”意义和用法相同,都位于主谓之间。

12.C【解析】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A项都为定语后置,分别是“求可使报秦者人”和“而能不易其志缙绅者”。

B项都为被动句,分别是“被欺骗”和“被嘲笑”。

C项前者为状语后置,“以其于晋无礼”,后者无特殊句式。

D项都为判断句,“……为……”和“……也”都表示判断。

1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D.麾:

挥手、招呼。

14.C【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用法。

C项是“替,给”的意思。

A、第一个“乃”:

是、就得意思。

第二个“乃”:

却。

B、第一个“以”:

作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

第二个“以”:

把D、第一个“之”:

结构助词,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变成偏

正结构。

第二个“之”:

作动词,译为“到,往”。

15.A【解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足智多谋”不恰当,可改为“能言善辩”。

16.

(1)刘邦带着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已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

(2)那天,如果没有樊哙闯帐谴责项羽,刘邦的事业几乎失败。

(3)我之所以派造将领守任那些关卡要道,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匪进出以及防止发生其他的异常情况。

17.

(1)此联即景抒情,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

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

被迫罢官,退居文山的诗人不禁慷慨悲歌,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2)颈联直接抒情,先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以抒发遭打击的怨恨,再诉说壮忘难酬的痛苦。

尾联陡起,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

18.

(1)现实主义

(2)《人间喜剧》(3)索尔城(4)吝啬(5)夏尔(6)处理死者遗产(7)金梳妆匣(8)贵族小姐(9)公证人的儿子(10)教会小学

19.

(1)激昂大义;

(2)蹈死不顾;

(3)为刎颈之交;

(4)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5)则思慎始而敬终;

(6)夙兴夜寐;

(7)言笑晏晏;

(8)信誓旦旦;

(9)而智勇多困于所溺(10)云中谁寄锦书来。

20.

(1)不便是人家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自己觉得受了轻视或怠慢或侮辱;

会遭遇世态炎凉,招人暗笑;

(2)作用是不必装模作样,能自由真实地生活,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21.将三太太的浮夸造作与桑丘不装斯文、不讲礼数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意在表现“卑微”这种“隐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