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6689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一轮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4)意义和作用

①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

(1)背景:

19世纪,经典力学面临挑战.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

(3)内容(特征):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

②发展了牛顿力学,并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辨析比较 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3.量子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

1900年提出,20世纪30年代建立量子力学.

①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②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③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4)意义和作用: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二、生物学的进步

1.背景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冲击了基督教神学.

(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拓宽了人们视野.

(3)细胞学说、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等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2.标志: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3.内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4.意义:

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特别提醒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的理论,它不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规律,并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伪科学理论.同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形成,也不是达尔文追求的目标.所以,不能因此而否定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三、三次科技革命

1.“蒸汽时代”

(1)历史背景

①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②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进程

①改良:

瓦特改良蒸汽机.

②推广: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

(3)影响: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①工业生产:

机器大工业工厂出现,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②历史进程:

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及工业国家.

③世界联系:

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电气时代”

(1)理论基础: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技术突破

①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新能源.

②发电机不断完善,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②世界形势:

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③生产关系:

企业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④社会生活:

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辨析比较 正确区分“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发明

(1)“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技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

(2)“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技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信息技术的发展

(1)概况

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建立.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

①积极:

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改变了人们工作、社会交往方式.

②消极:

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社会达尔文主义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后,英国学者斯宾塞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社会哲学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学术价值,不能完全否定.但是这种观点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搬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公开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是不可取的.

考点一 人类进步的巨大引擎——近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

1.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

项目

原因

社会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基础

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制度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外在因素

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主观原因

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2.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

(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①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②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①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②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要求:

阅读材料,论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荒谬性.

材料 各国的民族主义者认为,达尔文给他们提供了支持和合法性.他们认为与自然界一样,政治活动中的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程度决定了谁将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而在经济生活中,这是一个自由放任经营和粗俗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上、中层阶级生活舒适、心满意足,强烈反对国家为促进更大的社会公平而作任何干预.在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19世纪后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列强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

还有人则争辩说,按照现实成就判断,各土著民族弱小、低劣,需要优越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全球通史》

提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动摇了教会权威,但不可移植到人类社会.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显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被异化为“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目的是维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和为列强对外扩张寻求合法性.这种理论不但会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更重要的是它为列强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必然会加剧世界局势的动荡与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所以,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异化,是荒谬的.

1.牛顿力学的思想价值

“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赛亚·

伯林

发现问题 作者从科技的角度看待思想解放运动.

命题角度 科技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2.经典力学的挑战者

19世纪末,物理学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放射线和原子被发现,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随着光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也超出了经典物理学的范围.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其一就是被认为是光、电等的传播载体的以太的不存在,这使得经典物理学赖以建立的绝对时空观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发现问题 材料主要描述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相对论产生原因的评论.

命题角度 相对论产生的动力;

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3.科学预言的探索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填补了.

发现问题 材料体现了引力波从科学预言到探测发现的过程.

命题角度 科学预言对科技研究的引导作用;

科技成果取得的条件;

新科技成果对人类的影响.

考点二 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动力”——三次科技革命

1.积极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4)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组织,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产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5)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2.消极影响

(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3)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

(4)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都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015·

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审题步骤 

(1)审立意: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命题,即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性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展开,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2)审材料:

材料介绍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公式,并表明了公式中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

(3)审设问:

试题要求:

①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②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

③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④论证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题步骤 

(1)提炼观点:

生产力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诸要素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与生产管理(观点必须明确地呈现出来).

(2)调动史实:

要选取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史实选取要符合时间范围),紧紧围绕上述公式与试题要求进行探讨.

(3)合理论证:

必须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忌:

没有事实或事实不准确;

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论证时,史实要列举多个,史实较少太单薄;

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论证时,每一个要素的史实要少举,史实较多篇幅会较大,占用较多答题版面与宝贵时间).

参考答案 示例1:

(思路:

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观点: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

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

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

示例2:

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示例3:

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

总之,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

1.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全球通史》

发现问题 材料前两句话主要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主要是靠技工的经验和技巧.后三句话说明电气时代的发明主要依靠精密的实验,且发明家主要是科学家.

命题角度 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科技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作用.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与众不同

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蒸汽机从发明到运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

发现问题 材料说明了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从发明到应用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

命题角度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关系.

3.网络时代的“享受”

——2016年参与新春“网络红包”活动的受访中国手机网民参与目的分布统计

发现问题 网络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命题角度 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网络技术对观念的冲击.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2014

全国Ⅰ,40

2013

全国Ⅰ,28

1.命题点: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产生

(2013·

课标全国Ⅰ,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答案 A

解析 欧洲中世纪时期,教会实行独裁统治,科学依附于神学,在宇宙观上宣传“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宣扬的“地心说”,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被恩格斯称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选A项.伽利略、牛顿、达尔文进一步发展了自然科学,排除B、C、D三项.

2.命题点:

生产方式的变化与近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2017·

天津文综,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解析 材料说明随着科技发展,引领带动人类生产方式由大机器生产到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再到自动化,不断变化升级,故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笼统,而且材料反映的是生产技术而不是科学的作用.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小,C项错误.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D项错误.

3.命题点:

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2014·

天津文综,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答案 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达尔文《物种起源》所体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只是自然领域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移植到人类社会.分析选项,D项表述准确,故应选D.

4.命题点:

中西科技的比较

课标全国Ⅰ,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

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传统科技的集大成;

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

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

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

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

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相关材料.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牛顿自幼喜欢钻研科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和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第二小问“背景”结合二人各自生活的时代及个人经历分析.第

(2)问从社会氛围、经济发展情况、科技著作与社会转型的联系等角度分析.

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思维的影响

邯郸高三期末,21)18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为解决哲学的方法这一关键问题,人们求助于牛顿的“哲学思维的准则”.材料反映出牛顿(  )

A.取得的成就覆盖了多个领域

B.科学精神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D.否定了中世纪自然科学成果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18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