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523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6 大小:19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6页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五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8、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1、窃读记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读书名言;

PPT。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呦”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我”是怎样“窃读”,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了解“我”是怎样“窃读”,体会窃读的快乐,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体会窃读的快乐,初步感知作者细致入微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搜集的读书名言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2、交流搜集的读书名言。

预设: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冰心;

——苏霍姆林斯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就让我们走进一篇描写读书滋味的课文——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

了解作者“林海音”。

4、(板书课题)仔细观察这个字“窃”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组词——你知道“窃读”什么意思吗?

读读课文就能知道。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

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

2、反馈、交流(课文记叙了小作者因为买不起书而偷偷地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理解“窃读”——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

)“记”呢?

3、再读课文,知道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

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吗?

4、学习生字新词,重点字词质疑解疑

重点正音目的地、踮起脚尖、暂时、撑、酸、

词语理解:

知趣、饥肠辘辘、白日梦、贪婪

三、品读1-4段,,感受“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1、同学们,读书有千百种滋味,通过刚才读课文,你感受到了林海音躲在书店里窃读是一种什么滋味?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既快乐又恐惧)

2、我们此时此刻无法亲身去体会窃读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写得好,就能让我们如临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动。

再去仔细的读读课文吧,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

3、品味“窃读”——从哪些语句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呢?

在书上写写批注,一句或几句都可以,感受长短不限。

4、随机交流:

重点交流: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谈感受——引导:

踮(diǎn)第三声;

圈圈动作词,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为了能读到书,这么辛苦也是值得的,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体会到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2)把什么比作什么?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的方法叫“贬义褒用”,这样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哪几句话是作者心里想的句子?

作者在窃读中因什么而“快乐”?

“惧怕”的又是什么?

(4)是的,她在读着书,很满足。

读了这个句子你会想到哪个成语或哪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呢?

(5)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进行练习朗读。

(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5、从刚才朗读的语句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窃读时的快乐与惧怕,仅仅在此时吗?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作业

1、重点指导难写生字。

(尤其重点指导“檐、撑、惧”这几个难写的字。

2、完成《课作本》第1题和第5题。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2、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重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

一、复习旧课

1、据意猜词大闯关:

根据《词语手册》进行据意猜词或据此说意。

——完成《课作本》第2题

2、导人: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也感受到了作者窃读快乐的滋味,接下去,我们再来进一步感受窃读过程中的快乐与惧怕。

二、品读5-10段,感悟窃读滋味

1、学生自由读文5-10段,还是用自己喜欢的标记划出相关句子并体会。

2、交流反馈窃读的滋味:

作者窃读是感到很快乐,有很惧怕。

你有事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呢?

◆、“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1)“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你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窃读时惧怕的滋味。

)为什么?

(重点指导“隐藏”、“仿佛”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惧怕,惧怕被老板发现只看书,而不买书,把自己赶出去。

(2)小结: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注意不到她的时候窃读,所以当书店里的人少了,她就得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

一本书要转好几个书店才能看完,这种滋味也不好受。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

(1)“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什么?

(作者害怕的心理)作者在害怕什么呢?

(3)是呀!

作者表面做的和心里想的可不一样啊!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就是──(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这么说来,这是一个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坏学生了?

为什么呢?

明明就是做一套想一套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贬义褒用”,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4)美读升华:

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

生读——师评:

同学们的朗读,把她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但又害怕的心情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

(1)“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

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2)朗读:

我听出来了,作者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是啊,怪不得作者在一开篇就写道“转过街角,”(师引读,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三、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1、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的这种快乐和惧怕的滋味是矛盾的吗?

(这是不矛盾的!

作者因为买不起书,而去“窃书”,也就是只读不买,在读书中感受着智慧和快乐,而因害怕被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和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和紧张,交织在了一起,成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

2、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过渡)“我”一放学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我”一读书就是二个多小时,我腰酸腿疼肚子饿,我为了多读一会书,在下雨天变的“表里不一”……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啊?

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看看是什么力量在鼓励着作者?

3、感悟国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课件出示)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追问:

当“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当“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总结: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4、诵读句子。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仿写:

窃记。

或将自己读书的故事经历写下来。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一或两个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3、完成《课作本》3、4

板书:

1、窃读记

贪婪

快乐害怕

惧怕隐藏

饥饿

麻木

课后附记: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教学难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1、各组交流综合性学习——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

2、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

(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

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板书课题。

介绍季羡林先生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思考:

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问一答——采访录)

4、检查自读情况。

二、感悟课文内容。

1、在对话中,(苗苗提了些什么问题?

季羡林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再分类)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

你的感受又怎样?

(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季老主张看闲书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③什么样的书是闲书?

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

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2)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①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②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3)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①“起码”怎么理解?

“注”是什么意思?

②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2、师总结:

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对我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阅读,是,为我。

阅读,是,为我。

3、品味题目寓意

比较: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和"

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

为题?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

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4、同桌俩分角色读课文,互相评价。

三、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

四、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

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五、拓展。

1、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2、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仿照课文做一份访谈记录。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多看书

偏科三贯通

学习外语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3、走遍天下书为侣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背诵第七自然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阅读习惯。

4、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

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累。

阅读《神奇的书》,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能从具体语句中体会作者爱书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你知道这一趟下来得用多长时间吗?

(185天)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为什么?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

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

相机理解“毫不犹豫”的意思,朗读体会。

(“毫不犹豫”的意思是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3、这个“我”是谁?

(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

艾肯。

)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

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释题明意,初知内容

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

(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

多少个白天、多少个黑夜,陪伴着她的只是这一本书。

看看课题,此时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的?

(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你读了那么多遍,就不觉得厌烦吗?

为什么一本书要读一百遍一千遍呢?

她不觉得孤单吗?

你到底是怎么在读的呀?

作者是如何读书的)是的,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内容。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感悟写法。

1、是啊,老师也感到惊讶!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检查重点易错词

2、再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呢?

他是怎样回答的?

3、交流:

(1)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把它背诵下来。

你愿意吗?

作者是怎样回答我们的?

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出肯定语气)——评价:

从他的朗读当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语气和态度?

(很认真,很坚定)抓住“是的”,两个“愿意”感受作者内心的坚定。

(2)学习品读反问句:

这有什么关系呢?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指名读(感受语气的特别强烈)——三个反问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反问句中的朋友和家在这里喻指什么呢?

你能找出作者的原话吗?

(3)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指导朗读比喻句,慢读,读出依恋与温馨的感觉。

——作者的比喻多贴切呀!

在作者的眼里书如友,书似家。

——朗读

3、小结:

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感觉厌倦,每一次新的接触反而会给我们新的感觉,会让我们的情感更深一层,书亦如此。

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出示: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这就叫常读常新。

4、回归课题:

是呀,常读常新,每一次读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我相信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十(五十、一百)遍,因为--(引读)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一本好的书不仅要读十遍百遍,而且要用人的一生去读,去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6、出示“回顾拓展”栏“日积月累”中的其中三句名言进行拓展学习。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犹药也,善善读之可以医愚。

四、结合课文,谈启发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

和大家谈一谈。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

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五、完成作业

1、生字的书写及提醒

2、完成《课作本》1、2、3、

3、藏书殿:

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深入。

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3、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感悟作者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

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

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2、交流: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

)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

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可以比作什么?

学习“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结合完成练习

5、背诵:

老师也送大家一句读书名言: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你搜集爱读书名言是什么呢?

(结合《课作本》完成第4题。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但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1)假设。

这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