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428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册学案新版鲁教版Word格式.docx

什么叫化学变化?

2.什么叫物理性质?

什么叫化学性质?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3、先学

(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

(1)出示检测题

过渡语:

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

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

请看检测题: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6)潮湿的衣服被晾干了;

(7)下雪后天气暖晴,雪融化。

2.下列有关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酒精能燃烧;

(2)水能变成水蒸气(3)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6)铜的密度是8.9g/cm3

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

(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指名尖子生更正)

(二)讨论:

(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

评检测题:

为什么这样填写?

(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五、当堂训练:

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

好,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六、教学反思

1.1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1.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2.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1.1节化学真奇妙》(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看课本P6-8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分子的性质有哪些?

2.用什么化学符号表示氢原子、氧原子、水分子?

3.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一门学科?

三、先学

1.下列事实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1)假定每个人每分钟可数100个分子,则一滴水中所含的分子个数由10亿人同时数,昼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2)湿的衣服经晾晒会变干。

(3)气体可以压缩存储在钢瓶中。

2.用化学符号完成。

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

1.2体验化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学习方法

1.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学习方法。

2.体验化学科学研究的乐趣。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1.2体验化学探究

》(板书课题)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本P9-1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探究蜡烛的密度、质地、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

2.如何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3.学习化学要注意关注物质的哪些方面?

4.化学学科的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三、先学

1.蜡烛____溶于水,质地较____,能____在水面上。

2.火焰分层;

____焰、____焰、焰____。

____焰最明亮,____最暗。

3.在蜡烛的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与烧杯壁接触感到发____,出现____,蜡烛燃烧放出____,有____生成。

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课时)

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

2.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看课本P52-5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物质的称量需要哪些称量工具?

2.天平和量筒如何使用?

需要注意什么?

3.化学仪器是怎样连接和洗涤的?

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称量物______直接放在托盘里,两盘应先各垫______的纸;

潮湿的或有______的药品一般放在______里称量。

2.当称量一未知物体的质量时,先加______后加______;

当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要先加______、移动好游码后再加______。

3.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一端防入水中,用手______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______。

如果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______,装置不漏气。

否则要______。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第一课时)

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一)》(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看课本P14-15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有哪些?

2.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有哪些?

4、先学

1.不能用手_____,不要把鼻孔凑到_____的气味,不得_____的味道。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要_____,也不要_____,更不能_____,要_____。

3.取用固体药品时用_____,取用液体药品时用_____,加热时用_____,加持试管时用_____,固定试管时用_____,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容器时用_____或_____,转移液体时要用_____,称量物体质量时用_____。

称量液体的体积时用_____。

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1.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2..知道分子基本性质的应用。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2.1运动的水分子》(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看课本P22-25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水的三态是如何变化的?

它们伴随着怎样的能量转化?

2.水是如何进行天然循环的?

3.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哪些?

1.一滴水中约含______个水分子。

2.水的三态变化实际是______发生变化和______发生转移。

3.______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4.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5.水的三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1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

1.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2.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

1.会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水的净化及纯净物和混合物

请同学们看课本P25-28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约71%覆盖着水,为什么还面临缺水危机?

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分为哪几个步骤?

具体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硬水?

什么是软水?

怎样区分硬水和软水?

4.什么叫混合物?

什么叫纯净物?

5.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哪一步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

2.若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混在一起,应以哪种方法分离较为恰当()

A.沉淀B.加明矾C.蒸馏D过滤

3.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水的操作:

⑴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⑵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______;

⑶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1.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进行分类。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2.2水分子的变化》(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看课本P31-3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水电解时在两个电极连接的玻璃管口产生的是什么物质?

怎么来验证它们?

2.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3.什么叫分解反应?

什么叫化合反应?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1.水电解器的两极上都有________产生。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能被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

3.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________。

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________。

5.氢气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_,有________生成,放出________。

2.2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

1.了解物质的两类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过渡语:

(2)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本P34-35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2.物理性质和物理变化之间有什么不同?

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什么不同?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吗?

原子发生变化吗?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2)检测:

(3)出示检测题

1.小明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为2:

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大胆提出猜想:

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2.阅读下列短文,用序号回答:

①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

③没有水,人和动植物就无法生存;

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

⑤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它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⑴水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水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反思:

2.3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2.3原子的构成》(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看课本P36-38、41-4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

2.原子中各个粒子带电情况如何?

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3.什么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4.原子结构示意图怎样画?

离子结构示意图又怎样画?

1.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____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_____构成的。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

3.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例如,氢气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汞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和_______。

4.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_______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_______离子。

带电原子叫做_______。

5.写出下列离子符号

氧离子_______氯离子_______铝离子_______镁离子_______

(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