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5343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文档格式.docx

1891

7.7

19.8

113°

3、28°

68

4

32

3.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4.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属地形类型不同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属海陆位置不同D.所属纬度位置不同

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5-7题。

5.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

B.①棉花②棉花③花生④水稻

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

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

6.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的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地势低洼

7.下列省区中既有棉花分布又有油菜分布的省区是()

A.新、川、豫、贵B.湘、鄂、皖、赣

C.冀、鲁、豫、晋D.黑、吉、辽、内蒙古

2006年10月8日天气预报:

受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将有过程性降雨。

今天,华北中东部、东北地区的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小雨。

9-10月,从内蒙古中东部自西向东还将有一次小雨,局部中雨的降水过程。

根据材料及右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8-9题。

 

8.预计8日8时到9日8时云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给该地带来降水的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9.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开始出现雨夹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青藏高原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

B.冷空气南下造成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温下降

C.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气温低

D.太阳直射点南移,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经济的第三极。

读图,回答10-12题。

1,3,5

10.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度较大D.洪水灾害频发

11.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12.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⑤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

面积(万k㎡)

118.3

国境线长

4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人/k㎡)

19(2000年)

7月均温(℃)

16-26

1月均温(℃)

-28—-14

年降水量(mm)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k㎡)

耕地

林地

草地

56260

95560

624590

13.该省区应是()

A.黑龙江B.内蒙古C.新疆D.西藏

1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后该省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

A.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C.建成商品棉基地D.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

我国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

回答15-17题。

15.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少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数量呈现多、少、多的变化趋势

16.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利于瓜果作物生长

17.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带农业发展与分布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部经济带商品粮基地数量最多,故为我国主要农业基地

B.西部经济带有三大牧区,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C.东部经济带各省市都濒临海洋,是我国的海洋水产基地

D.我国的三个经济带都有商品粮、棉基地的分布

19.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带工业发展与分布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都集中在东部

B.东部工业发达,西部工业基础薄弱

C.中部有色金属、重工业发达,西部轻纺工业基础雄厚

D.东部以轻工业为主,中部以重工业为主,西部以能源工业为主

耕地尤其是灌溉耕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回答20-21题。

20.我国人均拥有灌溉耕地面积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B.东部地区人口多,水资源不足

C.西部地区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D.西部地区灌溉耕地和地下水丰富

21.下列关于东、中、西部地区灌溉耕地环境指标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化肥和农药用量最大,农业生态环境最差

B.东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污染比中西部严重

C.东、中、西部地区农业成灾面积差异很小

D.东部地区灌溉耕地的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所谓“泛珠三角”,即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省区,再加上香港、澳门,形成超级经济圈。

回答22-24题。

22.“泛珠三角”中被北回归线穿过且属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省份是()

A.广东、福建B.广西、海南C.湖南、云南D.广东、广西

23.离北回归线最近且为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珠海B.南宁C.广州D.汕头

24.下列关于“泛珠三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跨三大经济带B.位于板块交界处

C.跨南方、北方地区D.珠江连接“泛珠三角”所有省、市、区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25-26题。

25.“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A.aB.bC.cD.d

26.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不恰当的是()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是全球性环境灾害,已影响到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风蚀、水蚀、冻融、盐碱化等荒漠化类型分布广泛。

回答27-28题。

27.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红漠化B.黄土高原---盐碱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

2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发育广,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

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回答29-30题。

29.三峡工程不同目标因素对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要求不同,正常蓄水位越高越有利于()

①防洪与供水②发电与航运③移民与投资④泥沙处理与生态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0.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温室效应B.氮氧化物的排放

C.白色污染D.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二、综合题(6题,共55分)。

31.读沿某条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①是山脉,②是高原,

③是山脉。

(2)④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其内部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

(3)⑤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其边缘有很多可以种庄稼的地区,人们叫它。

(4)图中各山脉中作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剖面线自北向南经过了等省级行政区。

32.阅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

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个城市的市长经常举行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材料二区域分析图(图1和图2)

(1)根据图1填出名称:

经济区:

A、C,海峡:

D,

岛屿:

E。

(2)结合材料一、二,试分析上海逐步成为江浙沪城市带中心的优越条件。

(3)我国已建立了两座核电站,其中位于图2甲图中的是核电站,位于乙图中的是核电站。

在这两个地区建设核电站的原因是。

(4)图2中甲、乙两地区都生产的一种纺织原料是,乙图地区的农业特色是,这种农业的优点是

33.读我国部分地区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B两地面积最大的地形是,该地的地带性土壤是,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

(2)下列关于C地说法不对的是()

A.该地处于板快的消亡边界

B.该地以南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C.该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

D.该地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地带

(3)D地形区是高原,如将当地坡地变为梯田,可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4)E地要种植蔬菜,需要攺进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有效的攺造措施是。

(5)F地形是盆地,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原因是。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所示山脉的走向是。

(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地区冬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

(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

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示区域所属大自然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自然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所属经济地带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将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相应空格内。

A____________铁路,B___________铁路,D___________水库,E____________江。

(3)从图中显示的信息分析,该地区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和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分别有哪些?

                                   

36.读我图某区域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

“浊泾清渭河当分”,大概是“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的雏形。

因为这一成语的缘故,每年来泾渭会合处看“泾渭分明”的人不少。

当地立足于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山脉A是我国和两大地形区的分界线。

山脉B是和(温度带)的分界线。

(2)城市C所在省区自然条件复杂,其西部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山的冰川融水补给。

(3)图中字母A所在省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了加强该种能源的输出,当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

②。

(4)根据所学知识,从地理角度说明“泾渭分明”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现象在夏季更加明显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CDAC6—10ABBCB11—15DDBBA16—20CBDBC21—25BDDAA

26—30AABAA

二、综合题

31.

(1)①喜马拉雅山山脉,②青藏高原,③冈底斯山脉。

(2)④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

(3)⑤准噶尔盆地,绿洲。

(4)③冈底斯山脉。

(5)新疆、西藏等省级行政区。

32.

(1)A长三角、C珠三角,D琼州海峡,E海南岛。

(2)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商品贸易繁荣,生产能力强,经济腹地广(3)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常规能源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所需能源多(4)蚕丝,基塘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基塘互补,良性循环,农产品加工有了充足原料,农林副渔全面发展。

33.

(1)丘陵,红壤,增加有机肥、补充熟石灰、种植喜酸作物。

(2)B

(3)黄土高原,扩大耕地面积、有利于水土保持。

(4)热量,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

(5)塔里木盆地,水源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农业生产必须依靠水源灌溉

34.

(1)西北-东南走向。

(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下渗严重

(3)过渡樵采、破坏植被、沙丘活化

(4)河流(水源)。

冬春季节气温低,取暖用煤量大,粉尘排放多;

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质多;

地处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

(5)气候干旱、风沙侵蚀严重

35.

(1)东部季风区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2)襄渝焦柳 丹江口 乌

(3)旅游资源,适宜发展旅游业;

水能资源,适宜发展电能业。

36.

(1)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暖温带和亚热带。

(2)祁连山(3)煤炭能源基地

①大力修建铁路,加强晋煤外运;

②修建电站,加强西电东送

(4)泾河发源于并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渭河流经秦巴山系,植被条件好,河流含沙量较少。

该地夏季多暴雨,泾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