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524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人口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③延缓经济发展速度

④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图10为我国1953、1982、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统计金字塔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四幅人口金字塔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1953年我国人口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特征B.1982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达到最高

C.200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  D.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表现为现代低增长模式

8.我国四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

A.目前我国人口已呈现老龄化特征   B.我国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

C.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增加D.我国人口的死亡率不断减小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总务省2014年9月14日公布的人口估算数据显示,2014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去年增加111万,达3296万人,占总人口的25.9%,人数及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据此完成9-10题。

9.日本人口老龄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10.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合理的措施是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②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③积极鼓励境外移民④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图9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12.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下表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

读表完成13~14题。

出生率(‰)

死亡率(‰)

常住人口总增长率(‰)

江苏

9.6

7.O

6.2

广东

11.8

4.5

11.7

江西

13.9

6.O

7.2

云南

12.5

6.5

6.1

注:

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13.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

A.江苏B.广东C.江西D.云南

14.2009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

A.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C.人口基数大D.迁入人口多

二、判断题

15.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16.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的地区,人口总数仍可能在增加。

17.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是因为我国人口总数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1.2人口迁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

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据此完成1题。

1.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后完成2-3题。

2.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3.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5.该地区人口总量最高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图,回答1-2题。

6.关于贵阳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快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劳动力充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贵阳市2010年后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A.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自然增长

B.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C.限制外来务工人数,保障城市人口就业

D.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万人)

7438.3

7865.6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下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表”。

读表,回答8~9题。

8.苏中、苏北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B.人口外迁C.出生率下降D.死亡率提高

9.2015年新年假期过后,南京市出台新政策,放宽再婚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的规定。

此项政策主要目的是

A.缓解男女比例失衡问题B.解决目前劳动力不足问题

C.调整人口分布不均问题D.逐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1.2人口迁移

2011年2月18日,新加坡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将调高外籍劳工税务。

据此完成1~2题。

1.新加坡存在大量外籍劳工的原因可能是

A.国内稳定的政治环境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存在用工短缺的问题

C.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需求量大D.产业结构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

2.新加坡政府调整外籍劳工税会严重影响该国的

A.船舶制造业B.石油化工业C.市政工程建设业D.芯片研发业

我国东北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

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尤其是山东人,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闯关东”。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现在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闯关东”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东人多地少②山东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③山东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力低下④关东地广人稀,沃野千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有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C.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D.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

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

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农民工。

据此完成5~6题。

5.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6.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统计分布图,图例1、2、3依次表示迁出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读图完成7~8题。

7.影响图示区域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 

B.农业现代化水平 

C.交通条件 

D.耕地日益减少 

8.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等地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较少,其原因是

A.农村人口比例很低,已没有可供迁出的农业人口 

B.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大多已通过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加以解决 

C.农村人口比例较低,大多已通过省内人口迁移的方式转化为城市人口 

D.农村人口比例很高,大多已通过就地实施工业化的途径进行了人口转化

二、综合题

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材料1:

北京外来人口调查统计图。

材料2:

2010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外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相对稳定,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和黑龙江六个省的外来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60.4%。

其中,15~59岁就业人口占90%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1)据图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2分析北京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

(9分) 

10.人口的空间移动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1)结合材料1简述201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8分)

(2)简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分)

(3)概述材料2中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10分)

(4)综上所述,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

(3分)

1.3人口分布于人口合理容量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

为环境承载力 ③P'

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图示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

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6.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下表,回答7~9题。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亿)

人口合理密度(人/km2)

热带雨林气候区

28

200

热带草原气候区

14.13

90

温带草原气候区

1.06

5

热带沙漠气候区

0.18

1

热带季风气候区

12.43

110

地中海气候区

2.25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9.30

10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7.35

30

7.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密度测算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

8.结合所学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按表格推断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9~11题。

9.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B.10000C.6000D.4500

10.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11.日本、荷兰等国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A.气候适宜B.自然灾害少C.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

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

据此完成12~14题。

12.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C.消费水平D.开放程度

13.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A.矿产枯竭B.经济落后C.政策扶持D.教育需求

14.日本矿产资源缺乏,所以其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小。

15.木桶原理中,短板决定了其人口合理容量。

16.环境人口容量在短期内由于其影响要素基本不变,所以具有确定行。

17.资源丰富程度和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都成正比。

18.人均消费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

三、综合题

19.图3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它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

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表示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特点。

2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外来人口不断增加,郊区增长速度快于城区(近郊增长速度最快)。

(2)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较高、受教育机会较多。

(1)从三大产业看:

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

其次是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

原因:

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

(合理即可)

从转移的空间看:

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

其次是省外;

向国外转移最少。

乡镇内部迁移成本较低;

同时可以兼顾农业生产活动。

(2)有利:

(提供劳动力)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

提高城市化水平;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不利:

增加交通压力、住房、教育和医疗等。

(3)图1:

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

图2:

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

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

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4)经济因素

23.

(1)具有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趋势。

(2)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差异;

②人口素质的差异;

③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差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