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5230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必修一14年秋期中考点整理答案Word下载.docx

B.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km/h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km/h

C.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000m/s

D.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1.5m/s

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

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 C )

A.在这一时刻之后的0.1s内的位移一定是1m

B.在这一时刻之前的0.1s内的位移一

定是1m

C.在这一时刻之前的1s内的位移可能是10m

D.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s内的位移可能是80m

3.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C)

A.13.75 

m/sB.12.5 

m/sC.12 

m/sD.11.75 

m/s

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当t=0时,对应x0=5m,当t=2s时,对应x2=21m,当t=3s时,对应x3=59m,

则:

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8m/s

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8m/s

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答案】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

 

h/3

对声音:

h=v声t

对飞机:

h/3=v飞t

解得:

v飞= 

v声/3≈0.58v声

考点四:

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加速度

速度变化量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过程量

定义式

单位

m/s2

v的大小由v0、a、t

决定

a不是由v、△v、△t

决定的,而是由F和

m决定。

由v与v0决定,

而且

,也

由a与△t决定

与位移x或△x同向,

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与△v方向一致

决定方向

大小

1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位移对时间的变化

3x-t图象中图线

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

小值

1速度对时间的变

化率

2速度改变量与所

用时间的比值

3v—t图象中图线

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AD)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2、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运动物体的速度特别大,其加速度也一定大

B.运动物体的速度非常小,其加速度也一定小

C.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

D.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

3、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0.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D)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5倍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末速度大0.5m/s

C.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内的初速度大0.5m/s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

4、由a=Δv/Δt可知(CD)

A.a与Δv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决定

C.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D.Δv/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5、司机驾车正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50m处有一障碍物,司机立刻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做匀减速运动,恰好能避免事故发生.求:

(1)若不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车辆的加速度大小及制动时间;

(2)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车辆的加速度大小.

解:

(1)v=72km/h=20m/s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而停止,由-v2=2al 

得:

a=-v2/2I=-202/2*50=−4m/s2

则历时为:

t=-v/a=-20/-4=5s

(2)若反应时间为0.5S,则刹车距离为:

x′=50-20×

0.5=40m

则刹车加速度为a′:

a′=-v2/2x=-202/2*40=−5m/s2

答:

(1)若不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车辆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制动时间为5S

(2)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车辆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基本公式

(1)速度—时间关系式:

(2)位移—时间关系式:

(3)位移—速度关系式: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

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常用推论

(1)平均速度公式:

(2)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研究运动图象

①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②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③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④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⑤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

x-t图象

v—t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为x0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v0

4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的支点相遇时

的位移

4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

度(可求位移)

1.如图所示是某一物体运动的

图象,从图象可知速度与加速度在下列哪段时间方向相同(BD)

A.0~2sB.2~4sC.4~5sD.5~6s

2.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质点A、B、C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

=1/2

2,

=-1/4

2,

=1/4

2,其中A的加速度最大。

时B的速度最大,在

C的速度最大,在

=4s时,A、B的速度一样大。

3.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t,如图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加速度a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v越来越大B.

v越来越小

C.a随时间逐渐增大D.a随时间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B )

A.t=1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t=5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m/s2

C.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6.0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5.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则(BD)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m/sB.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m/s

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m/s2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m/s2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B)

A.1:

lB.3:

4C.3:

lD.4:

3

7.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前6s的平均速度是__6m/s__,

第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11m/s__,第6s内的位移是_11m__。

8.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60m/s,在跑道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4m/s2,该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的最小长度为_____450m______。

9.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s速度达到4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s停在井口,则矿井的深度为___98___m.

纸带问题的分析

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①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求加速度①逐差法

(2)v—t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B)

A.时间间隔B.位移C.加速度D.平均速度

2.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ACD)

A.选取记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3.下列关于计数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

B.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是相等的

C.相邻计数点之间的位置间隔应该是相等的

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点痕个数是相等的

4.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时,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是圆点,而是如下图所示的一些短线,如图所示,这可能是因为(D)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打点针压得过紧

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可编上序号)G、H…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上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请将以上步骤完善并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答案】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纸带。

D中应先断开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停止工作。

应补充G。

换上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6.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m/s2。

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m/s。

(答案均要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x1、和x6x1、x2、x3、x4、x5、x6B偶然阻力交流电频率不稳定等

解析: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它的周期为0.02s,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

5=0.1s。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所以与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为CE这段内的平均速度,则

令OA=x1,AB=x2,…,EF=x6,则

代入数据解之得

m/s2,故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2.07m/s2。

第三章相互作用

关于弹力的问题

1.弹力的产出

条件:

(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

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2.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

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1、下列各组力全部是以性质或效果命名的是( CB )

A.弹力、动力、斥力、分子力

B.压力、拉力、浮力、牵引力

C.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

D.阻力、动力、电磁力、支持力

2、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空心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水的共同重心将会先下降后上升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

A.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

B.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

C.具有加快物体运动效果的力叫动力,具有阻碍物体运动效果的力叫阻力

D.动力和阻力都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力

4、如图所示,物体A沿粗糙斜面加速下滑,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 C )

A.重力和斜面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

C.重力、摩擦力和斜面支持力

D.重力、下滑力、摩擦力和斜面支持力

5、在弹簧测力计秤钩下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弹簧测力计对小球的拉力在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6、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求在这一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

设未提木块之前,弹簧k2缩短的长度为x2,根据二力平衡和胡克定律有k2x2=(m1+m2)g,解得x2=(m1+m2)g/k2,当上面木块被提离弹簧时,弹簧k2缩短的长度变为x2′,同样可求得x2′=m2g/k2,所以下面木块向上移动的距离为Δx=x2-x2′=m1g/k2.

答案:

m1g/k2

7、如图所示,AO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均匀细杆,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细杆上的P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

=600,球的重力大小为G,竖直挡板对球的压力大小为2

G,各处的摩擦都不计,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圆柱体的受力分析图;

(2)通过计算求出圆柱体对均匀细杆AO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水平地面对圆柱体作用力的大小。

(1)对圆柱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其中

分别为桌面、挡板、细杆对圆柱体的弹力。

(2)已知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大小

根据平衡关系:

,所以

=4G。

设圆柱体对均匀细杆AO的作用力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

=4G。

竖直方向的平衡关系为

,将数据代入得,

=3G。

8、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cm,某人用600N的力

把它们拉长至1.6m,则(B)

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N 

 

B.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N

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93.75N/m 

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

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

来求解

3.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存在判断:

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

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物体的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1)方法

(2)选择

2.受力分析的顺序:

先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

(2)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

(3)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4)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

(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摩擦力作用

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不会受静摩擦力作用

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压力的方向垂直

5、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重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6、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重为10N,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为2.2N,求:

(1)用1.5N的水平力拉木块时,木块受摩擦力为多大?

(2)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拉力?

(3)木块在桌面上滑动后,木块受摩擦力为多大?

【答案】解:

(1)用1.5N的水平力拉木块时,木块静止,木块受静摩擦力为1.5N

(2)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2.2N的水平拉力

(3)木块对桌面的压力N=G=10N,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μG=0.2×

10=2N;

(1)用1.5N的水平力拉木块时,木块受摩擦力为1.5N

(3)木块在桌面上滑动后,木块受摩擦力为2N

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1.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⑴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

⑵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1、如图2-3-17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的轻质滑轮B,一轻绳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的重物,∠CBA=30°

,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C)

A.50NB.

C.100ND.

2、如图2-3-19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

方向做加速运动(F和OO'

都在水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这个力的最小值是(B)

A.FcosθB.Fsinθ

C.FtanθD.Fcotθ

3、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A)

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4、如图2-4-19所示,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

和60°

,A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而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

绳AC的拉力F1=mgcos30o

绳BC的拉力F2=mgsin30o

F1/F2=

>

150/100

故AC先断,所以mg=F1/cos30o=100

N

2、重点点拨

第一章考点4

第二章考点2、3

是本次考试重点

3、难点试题呈现

1、在平直公路上,一自行车与同向行驶的汽车同时经过某点,它们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

自行车x1=6t,汽车x2=10t-2t2.则:

(1)出发后自行车经多长时间追上汽车?

(2)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速度多大?

(3)自行车追上汽车前,二者间最大距离为多大?

2、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2m/s2做匀加速运动。

试问:

(1)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如图2-3-2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求(a)、(b)两种情况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