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整理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要保持健康的身心,我们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
一、志愿活动的概述
(一)志愿活动的概念
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公益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对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它作为我国的新生事物,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对于志愿者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仍十分缺乏,国内很少有对志愿者心理健康调查的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民意识的提高,志愿者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关注。
(二)研究意义
志愿活动的巨大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它帮助了千千万万的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在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的心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
罗艳珠等(2011)研究指出,因为有服务社会和自我实现的精神支持和全身心的投入,获得的良好社会效应会使志愿者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持续受到荣誉感的激励,即使经历了许多不良心理体验,也能在志愿活动中得到控制,但在志愿活动结束后,这些不良心理体验深刻的影响其后续的志愿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的心理可能会受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志愿者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作为它们中的一个巨大的群体,更应该受到关注这是由他们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
在志愿活动中大学生大多热情充沛,充满激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社会经验不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此同时作出指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服务社会。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分层抽取大一到大四的非志愿者160名,志愿者160名进行测试,回收非志愿者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达91%,志愿者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达96%。
(二)调查方法
1、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使用心理学家通用的心理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采用无记名方法进行。
2、测量内容
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该量表有九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3、统计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在是否参加志愿活动上男女各自的差异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如表1.1),参加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如果从各个因子上分析女性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差异,从表中可看出参加志愿活动的女大学生和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女大学生在躯体化水平(p=0.000)上存在显著差异。
就大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已经开始走向社会,但是他们接触的社会毕竟相对比较少,对于女生来说在社会活动中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心理上可能会受到各种影响,如果自己无法调节就会表现在躯体上。
另一方面,志愿活动是一种无偿服务,在服务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不尊重自己的劳动,会觉得付出与得到不能持平,也会产生心理失衡。
表1.1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
是否参加
志愿活动
N
均值
标准差
T
Sig(双侧)
总分
是
100
165.7400
38.8203
1.206
.229
否
126
159.3651
39.9789
躯体化
20.6600
5.6106
3.596***
.000
18.2222
4.5815
强迫症状
20.1200
6.2073
-.127
.899
20.2222
5.8060
人际关
系敏感
17.1600
4.7027
.296
.767
16.9603
5.2739
抑郁
24.3600
6.5851
.486
.628
23.9127
7.0948
敌对
11.3900
3.0181
.693
.489
11.0238
4.5474
焦虑
17.6400
4.8357
.384
.701
17.3889
4.9217
恐怖
12.2700
3.7654
.979
.328
11.7857
3.6323
偏执
11.2900
3.5055
1.161
.247
10.7698
3.2128
精神病性
17.6000
5.0010
1.374
.171
16.6984
4.8154
生活习惯
13.2500
3.8464
1.750
.081
场景五:
深夜赏白梅分)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16.答:
分)7(字)150(不超过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
3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17.
(一)记叙文阅读答案示例:
15.场景二:
家中哭苦老场景一:
灵堂哭苦老场景四:
白梅赠爱徒场景三:
挥笔画梅花答案示例:
16.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宣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
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答案示例一:
17.“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
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横扫”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
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感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
”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
第③段用“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用“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福建福州:
二、阅读分)(20题。
16-20(三)阅读下文,完成点燃一个冬天睿游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
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
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
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女人没好气地骂着,“瘟天,又是下雨。
”“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孙老师笑了笑。
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
孙老师说:
”女人又咧咧地骂。
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
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瘟天!
女人望天,叹气。
”女人说。
“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火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
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
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
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
这声音渐行渐近。
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
?
“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A【这时孩子们来了。
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
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
么了。
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
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
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
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孩子们点头。
“天黑得早,早点回。
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
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
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
女人说:
”孙老师说。
“谁说的?
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
”女人“你不相信?
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
可我们放学很早的。
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
枉你还那么热心。
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
孙老师才回来。
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
”女人问。
”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看见了。
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
我批评了他们几句,孙老师放下柴火,说:
”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你看你。
唉。
“听见没有,下雪了。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
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
”“听见了,下就下吸。
”孙老师说: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
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能维持多久就多久。
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孙老师翻了翻身:
“你?
”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
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B【第二天一大早,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
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
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
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
”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
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
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
原来?
”“老师,够你们烧了吗?
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这时学生们又说: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
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够了够了。
都可以.汽燃一个冬天了。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中国卷》)分)(4.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上:
下午放学后:
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上:
第二天清早:
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17分)(3的好女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分)(3】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请简要回答。
B中【.文18A.请对【19分)(4】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
分)(6.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
20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三(答案二、阅读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16)分,概括合理均可2分,每处(4孙老师的女人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孙老师却不在意。
学生烤火取暖。
每空分,)(3答出两点即可)(支持丈夫或:
(理解丈夫勤劳顾家.对学生关怀备至17)言之有理均可分,l页2第否
苍鹰、蝴蝶、巨龙一旦逃离了人手,为什么便会显得更为逼真?
)纸扎的燕子、1(因为它们仿佛有了灵魂,有了生命力。
“我”为什么把风筝仙女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2(,并给“我”带来了快乐。
,它恍如理解“我”因为风筝仙女的淳朴打动了“我”分)4(你觉得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写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
请写出一点并作简要分析。
20.运用了排比,连用“她那?
忽然?
”的句式,把风筝仙女神秘的脸、飘逸的衣服、怡然的态势这一形象,描摹得更加细腻、丰富。
分)6(’放风筝”有何看法?
请说出理由。
‘钻戒你对文中“21.,也不曾碰风筝线,更不可‘钻戒’放风筝”并不能体会到真正的乐趣。
放风筝的乐趣要靠自己亲手“放”才能获得,而“钻戒”既不碰到“蜈蚣”“ZXXK]学科网:
来源[能去追赶风筝,仅是接过线盒拎住而已,所以他无法体会到放风筝的真正乐趣。
分)14题(13-17(深圳)(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
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汉,留武汉工作,结婚,生了我。
他的奋斗,换来了理想的大学合适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
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
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
我仍记得,父亲接我放学后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
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亲的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
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亲嚎啕着,跪地不起?
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
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
对于父亲也是,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
?
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
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慌:
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
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刚搬进新房不久,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的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
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
“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
”?
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
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
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
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
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
也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父母。
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任。
父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
但我知道,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
⑴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
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
⑵父亲一直在弥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的温暖、明媚!
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渐渐意识到:
该轮到我了!
期)11第2012选自《读者》(作者:
马家越分)3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我”所领悟到的父亲表情和眼神中的“难于言说”的情感包括哪些?
(13.【答案】⑴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母亲永远的走了,父亲深深为深爱的母亲离别而心痛。
⑵意识到有一天自己也像母亲一样,没有儿子在身边。
⑶遗憾自己没来得及报答母亲。
⑷意识到承当起母亲留下来的责任。
分)2段“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这个句子加点词的词性并解释它在句中的含义。
(11写出第14.【答案】动词,这里是?
冲淡?
的意思,夜色因为有了满满的圆月亮照射,而不再黢黑,有了薄薄的光亮。
3段划线句子运用何种人物描写方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7第15.分)【答案】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表达了父亲对奶奶深深的思念、没有好好报答甚至曾经让奶奶生气的愧疚。
分)3段划线的句子(8请品析第16.【答案】这一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疑问的句式,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层层深入对父亲没机会报答奶奶这类现象进行了评价思考。
表达了这样深刻的思想:
人们都追求的出外闯荡干出大事业再衣锦还乡,但这样的抱负比起父母亲守侯盼望游子的亲情,简直微不足道;
而且让人悲哀的是,很多父母是看不到孩子成功的那一天就离开了人间的。
作者对我们在成功与亲情之间的选择进行了反思,表达了无奈的质疑。
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温暖了万千家庭;
也有人说,父母、子女之间,身体与身体的距离不等于心灵与心灵的距离。
读完上文,请结合你和父母的关系,17.分)3谈谈你的看法。
(但是,甚至空间距离越发增加了心灵的贴近。
不等于心灵的距离,父母子女之间虽然身体与身体的距离,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儿行千里母担忧,【答案】远离毕竟违背了父母希望儿女绕膝的亲情需要,毕竟牺牲了父母对天伦之乐的享受,毕竟造成了父母对远方游子的牵挂担忧。
再说,做儿女的如果心灵没有距离,哪里会舍得让自己的父母思念儿女呢?
如果能够身体无距离的生活在一起却拒绝了,那么这是心灵没有距离吗?
广东茂名
(二)阿来的如花世界迟子建①阿来与花,是否有着前世的姻缘?
至少,我没见过像他那么痴迷于花的男子!
我与他多次同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新疆、黑龙江,还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或是阿根廷,当一行人热热闹问地在风景名胜前留影时,阿来却是独自走向别处,将镜头聚焦在花朵上。
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千姿百态,赏花和拍花的阿来,也是千姿百态。
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
印象最深的是他屈膝拍花的姿态,就像是向花儿求爱。
②未认识阿来之前,读了令他名声大噪的《尘埃落定》,判定写它的人一定是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
比起他的小说,阿来不高大,但他气质不俗,面上总是洋溢着平和的微笑,走起路来微微踮脚,富有喜剧色彩,整个人就像一首精短的抒情诗,与他热爱的花朵相得益彰。
他幽默,睿智,豪爽,率性,与他同行,就是与快乐同行。
记得在阿根廷,一个月色很美的夜晚,在一家乡村旅馆里,阿来请全团的人喝酒,他喝兴奋了,歪戴着帽子,拍手舞蹈着,唱起藏族的《祝酒歌》,那是我那一年听到的最动人的旋阿来如果不写小说,一定是个出色的歌手。
他的歌声深情而忧郁,把我们深深感染了,大家4.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起家乡的歌谣。
那个夜晚的阿根廷的月亮,一定成了扩音器,把来自大地的歌声,播撒到了天庭。
③阿来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
他常带上钟爱的相机,带上书和茶,独自驾车出游。
他的博客和微博,像花园,也像森林氧吧,你走进那里,总能清新之气。
他的作品,也是这样的充满了生机,大气而唯美,绝无顾影自怜的小伤感,更无貌似深刻的装神弄鬼。
他有一支看到花儿的影子,嗅到植物的开阔而富有韵致的笔。
众生在他笔下,都是平等的。
如果说好小说是露珠的话,阿来的文字幻化成的就是露珠,熠熠闪亮,有着经典的光泽。
《尘埃落定》之于阿来,是一顶沉重的桂冠。
如果是一个心在庙堂的作家,可能会就此迷路,不知所向,失去创造力。
而阿来是个被山峦照耀着的作家,是被河流滋养着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本身就是一座山,就是一条河,在他自己的疆域驰骋,永不疲倦,留下艺术的脚步。
所以我们能在《尘埃落定》之后,仍然能听见《空山》的回音,能看见闪光的《格萨尔王》。
④阿来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的藏区,有藏族血统。
记得他在墨西哥,为母亲买了一串珊瑚项链。
他提着项链对我说,一串好的珊瑚项链,就是一个藏族女人的梦。
阿来写过诗,他的话充满诗意。
他对藏族的感情,除了融汇到作品里,还体现在他的言论上。
记得他写过一篇关于西藏的文章,没有那种强加于人的说教,他褪去了西藏那层“外人”幻想的神秘色彩,还原了一个历史的西藏,现实的西藏,文化的西藏。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把一个越来越形容词化的西藏,客观地厘清,成为一个名词的西藏。
这样的西藏立场,深刻,全面,充满人性。
⑤阿来喜欢读书,今年我们在意大利参加首届中意文学论坛,在听完阿来的演讲后,同样饱学诗书的清华大学教授格非,高度赞扬他的演讲。
说从同行者的发言中,能看出他们的边界在哪里,而阿来的却看不到,他是不可限量的。
我想,他骨子里流淌着藏族血液,在山里长大,早年有过“游走”经历,对历史有着独到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文学有着自觉的审美追求,的确,他的天空是没有边际的。
⑥中国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作家并不多,阿来是其中的一个。
走向世界,在我眼里,并不仅仅是你的作品被翻译的语种多,更不是你的译本多么闹。
真正的文学,还是有它自己的尺度,有它自己的价值。
阿来的作品,因为唱诵畅销。
因为在这个时代,那往往是政治的投机或是商业的迎合所带来的热着本民族独有的歌谣,因为那股与生俱来的神性色彩,因为作品漫溢的人性光辉,真正代表了中国文学。
要知道,不论什么样的出版商,在面对着能给读者带来心灵泉水的作品时,都不会无动于衷的,而阿来的作品就具有这种品格。
⑦虽然认识阿来很多年了,但交往并不多。
相信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忧伤,有他的脆弱,有他在文学之路上的困惑和彷徨,那是每个好作家都必然经历的。
写他的这篇印象记时,恰好读到阿来写果洛的一篇散文,我非常喜欢其中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