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361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民经济跟社会发展Word文件下载.docx

  提升传统服务业

  整合壮大旅游产业

  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一)以枣薛中心城为龙头,优化城镇布局

  壮大枣薛中心城

  集约发展小城镇

  加快建设新农村

  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二)以“两带”建设为主轴,优化生产力布局

  建设枣薛经济带

  开发沿运经济带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承载能力

  构筑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建立功能完善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

  完善以防洪节水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建设“数字枣庄”基本框架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发展更富活力的开放型经济

  

(一)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二)深化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继续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六、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二)健全基本医疗保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繁荣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五)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七、建设富裕文明的和谐枣庄

  

(一)努力扩大就业,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三)建立社会救助体系,促进收入公平分配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五)建设平安枣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六)加强国防教育,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

  八、健全规划落实的支撑保障体系

  

(一)调整优化投资消费结构,增强持续拉动能力

  

(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三)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五)创新实施机制,保证规划落实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枣庄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十一五”时期对于我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至关重要。

编制和实施《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山东省“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从全市的实际出发,主要阐述政府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

《纲要》是“十一五”时期及到20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我市将通过制订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五化一优”发展战略,以“四个千方百计”为政府工作总抓手,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可以说,这五年是积极探索和实践跨越发展之路、国民经济整体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是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

是全市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五年。

经过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共同努力,以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为标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十五”以来,国民经济保持逐年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3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

第一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年均增长5.7%;

第二产业增加值404.4亿元,年均增长18.9%;

第三产业增加值167.8亿元,年均增长12.3%。

全市财政连年实现收支平衡,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16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7.9%,财政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3亿元、利税126.7亿元、利润67.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5%、45.5%、65.9%。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5.4亿元,比2000年增加217.3亿元,年均增长19.8%;

贷款余额258.6亿元,比2000年增加107.4亿元,年均增长11.3%。

  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6.7:

49.5:

33.8调整为2005年的9.6:

63.9:

26.5。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2005年总产量达到159.7万吨,比2000年增长22.5%。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工作卓有成效。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迅速发展,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扩大。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2家,建成农贸市场376处,建立埠外联销中心17处,85%以上的蔬菜和果品实现外销,5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3.8万人。

工业布局调整成效显著,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主导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批企业集团发展壮大。

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2.3%提高到10.3%。

服务业日益繁荣,旅游、金融保险、社区服务、信息通讯、中介咨询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1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838亿元,年均增长36.9%。

2005年投资建设千万元以上的项目606个,完成总投资21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55个。

金州玻璃、国泰化工、海化煤化工、华润三期、盛隆机焦、腾达不锈钢、新源热电、十电四期扩建、南郊热电、榴园水泥、泉兴水泥、上联水泥、北新建材、朝阳煤矿、东大煤矿、锦丘煤矿、何岗煤矿、盈泰食品、申济蒜业、丰源秸秆生态工程、京杭运河整治、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粮食储备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经或将预期按时建成,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的优势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外来资金478亿元。

其中实际利用境外资金达到3.1亿美元,年均增长22.7%。

5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13.2亿美元,其中出口10.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

民营经济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2005年,民营经济单位数达到9.1万户,年均增长13.3%;

从业人员40万人,年均增长8.7%;

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发展到45家;

民营经济纳税额26.1亿元,年均增长33%,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52.2%。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变化巨大。

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了市级行政中心西移,拉开了枣薛中心城区哑铃型组团式城市发展的框架。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高标准开发一大批住宅小区和特色商业区。

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0.2亿元,比“九五”增长82.8%。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11.1公里,比2000年增加477.4公里,港口吞吐量达到860万吨,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3.2万户。

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耕地总量基本实现动态平衡。

加大结构性污染治理力度,工业废气、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0.2%和95.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7%。

5年累计完成成片造林4.4万公顷,建成绿色通道1750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05年的35%。

  科技教育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能力不断提高,五年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802项,注册各类专利722件,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枣庄师专升格为枣庄学院,实现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市劳动技校升格为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在资源整合中加快发展。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高考本科录取6668人,比2000年增加4657人。

全市义务教育学制由八年顺利过渡为九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国家标准,高中在校生规模由2000年的4.2万人增加到8.1万人。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初步创立,城乡卫生面貌明显改观。

目前,全市居民期望寿命已达73.5岁;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17.53‰和9.76/10万,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健康水平。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采。

成功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农村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明显提高。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和老龄、红十字、残联、人防、气象、地震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1元,年均分别增长13.4%和8.7%。

全市农民累计减负1.6亿元,累计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5933.71万元。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6.3亿元,年均增长15.8%。

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5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0.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年来,全市各级发放救灾救济款物3600万元,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亿元。

开展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859.1万元解决了24.2万人的饮水难问题。

村村通油路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700公里,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大力实施政务公开和机关效能监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深入开展“平安枣庄”创建活动,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全国率先建立接壤地区宗教共管协作机制,民族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依法治市扎实推进。

国防建设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把上级精神和枣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的结果。

5年来,市委、市政府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决策部署。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推动加快发展,把更新观念作为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措施,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经济工作,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优势,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维护群众利益,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到实处,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始终坚持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平安枣庄”、“诚信枣庄”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诚信法治的市场环境、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在全市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成效,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实施政府工作提速,不断完善激励干事创业的机制和制度,不间断地抓重点、促全面,确保了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

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

经济结构层次低,第一产业和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快,高新技术产业薄弱,缺少能够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企业集团;

经济外向度低,利用境外资金总量少;

部分市属企业仍然比较困难,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财政收入虽然增幅很大,但各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艰巨;

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

职工平均工资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全新战略机遇,又面临重大的战略转型任务。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跨越发展的机遇期。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的重要部署,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当前我市正处在人均GDP由2000美元到4000美元过渡的经济腾飞阶段,面临着发展水平、发展地位跃升的重要战略机遇。

综合分析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等因素,“十五”末全市人均GDP已达到2110美元,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加速起飞的关键时期;

处在消费需求加速升级的阶段和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回报阶段。

“十五”期间,投资建设的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在建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投产并产生效益。

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市仍将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继续拉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作为资源型城市,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社会结构将面临全面、深刻的转型和整体性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基本建立走向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三是应对挑战的竞争期。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发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经济综合竞争力还不强,体制机制、产业结构、人才素质、科技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还不够大,产业集聚程度和配套能力还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在认真分析当前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围绕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要求,提出“十一五”及到202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城市经济转型为主线,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五化一优”战略(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服务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优化经济环境),突出“五大重点”(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民营经济、高新技术、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三个增加”(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业增加),推动“三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20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完成“十一五”及到2020年的任务,必须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在工作中坚持以下指导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注重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统筹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以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为主线。

坚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结合,推进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与发挥资源优势相结合,大力促进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由资源型产业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逐步摆脱对资源的依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着力点。

坚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繁荣发展服务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

  --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全方位扩大开放,抓住国际国内资本、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断完善政府推动、领导带动、企业联动的招商引资机制,千方百计创新招商方式,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大项目推进、跟踪落实和长效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

  --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基础。

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优势就是发展优势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适宜投资创业和居住生活的发展环境。

  --以自主创新为动力。

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富民为首要目标,依法科学履行政府职责,促进充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和享受社会公共产品的提高上。

完善社会管理和协调机制,加快建设文明枣庄、平安枣庄,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今后五年,我市将进入工业化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推进、市场化迅速提升、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城乡人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的新阶段、新时期。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十一五”期间,人均GDP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现GDP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四个翻一番的目标。

即2010年GDP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15%;

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财政收入再翻番,达到64亿元,年均增长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20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8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3.5%。

  结构调整呈现新格局。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61∶3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8%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2%,经济外向度达到7%以上,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逐步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各项改革取得新突破。

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逐步退出,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事分开,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上来;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完善和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对外开放跃上新台阶。

五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8亿美元,年均增长25%,其中出口总额达到35亿美元,年均增长28%;

到2010年,全市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亿美元,其中出口10.8亿美元。

五年累计引进外来资金超过1140亿元,年均增长12%;

其中累计利用境外资金达到14亿美元,年均增长35%。

  城乡建设塑造新形象。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2.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32万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功能,加速新城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生态市建设,城市基本实现生态化、园林化,城市空气良好率达到320天以上。

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39%。

区市驻地和中心镇建设得到加强,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

科研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0%,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完备,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00元,年均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00元,年均增长7%;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29平方米;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实现全覆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0%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比2010年再翻一番多,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5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和谐程度大幅度提高,在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市提前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全面繁荣、市场体系完善、科技教育发达、民主法治健全、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的新枣庄。

  结构调整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十一五”期间枣庄经济工作的重心。

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重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由资源开发向综合利用资源转变,由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扩张的基础上,逐步降低资源型产业比重,到2010年,煤炭开采洗选和水泥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12%左右,比“十五”期间下降6.9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强基础工业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经济增长全局的带动作用;

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三化一转移”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和标准化进程,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效益、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快农业市场化、科技化、产业化进程,重点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农村所有制结构。

种植业。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大力实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到2010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95万吨左右,粮经比例稳定在50∶50。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增强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