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物理中考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
《杭州物理中考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物理中考题及解析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长度、时间、速度.
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位移与总时间即可求解.
(1)根据v=,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
故AB错误;
(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
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
则平均速度为:
v==
=10m/s
故选: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求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严格按定义式求解.
3.(3分)(2014•杭州)关于比热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也越大,比热与热量有关
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热机、热值.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理学规定,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
根据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定义进行判断.
物理学规定,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
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与物体的温度、质量以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都无关,故D正确,C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概念,知道它们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必须牢记并理解比热容的本质.
4.(3分)(2014•杭州)加在某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则电动机线圈上消耗的电热功率为( )
P
P﹣
电功率的计算.
电能和电功率.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UI,发热功率P热=I2r.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故电流为:
I=;
发热功率:
P热=I2r=
;
对于电动机电路区分是纯电阻电路还是非纯电阻电路,可从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
电能全部转化内能时,是纯电阻电路;
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其他能时,是非纯电阻电路.
5.(3分)(2014•杭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
惯性.
运动和力.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在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而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其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尤其是要知道质量的大小是唯一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6.(3分)(2014•杭州)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
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弹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人的力大小相等,根据弹簧的拉力相等判断两种情况下人的拉力.
弹簧在两种情况下承受的拉力相同,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弹簧和将弹簧一端固定,两个人同时用力拉弹簧,效果一样,因为两个人拉时,某一个人拉相当于固定在柱子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人的力相当,所以两种情况下,拉力相等,所以乙图中每个人的拉力是甲图中每个人拉力,所以B选项正确.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弹簧和将弹簧一端固定,两个人同时用力拉弹簧,效果一样.
7.(3分)(2014•杭州)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p、F、f均不变
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不变、f变大
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ρL2dg,p不变、f变小
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f不变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摩擦力的大小.
重力、弹力、摩擦力;
压强、液体的压强.
(1)均匀正方形薄板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和体积公式、重力公式表示出其大小,根据面积公式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的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两种情况下薄板对桌面的压强;
(2)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C不正确;
压力的大小为:
F=G=mg=ρVg=ρL2dg,
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时,受力面积S1=L2,
此时薄板对桌面的压强p1=
=
=ρdg,
当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时,受力面积S2=L×
(L﹣)=
,
此时薄板对桌面的压强p2=
所以,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故A不正确;
(2)因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所以,在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B不正确,D正确.
本题考查了有关压力和压强、摩擦力大小的判断,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应用,要注意受力面积大小的计算.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
8.(2014•杭州)小胡同学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装满,碗就会沉入水槽底部,此时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碗所受到的浮力 小 (选填“大”、“小”、“不变”),水槽中的水面将会 下降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浮沉的应用.
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当物体下沉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据此比较浮力的大小,再根据F浮=ρ液gV排的变形公式判断液面的变化.
当碗漂浮时,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当碗下沉到水槽底部时,碗受的浮力小于重力,因此沉到水槽底部的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碗所受到的浮力小;
由F浮=ρ液gV排的变形公式V排=
可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因此沉到水槽底部的碗排开水的体积小,因此液面将下降.
故答案为:
小;
下降.
本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难度适中.
9.(2014•杭州)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Gh ;
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Gh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
应用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利用W=Gh求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铁球在C位置的运动趋势判断受力情况.
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W=Gh,
因为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弹性势能,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弹性势能增加量为E=W=Gh;
铁球在C位置受力不平衡,在弹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故B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小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
Gh;
小于.
本题考查重力做功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10.(2014•杭州)为测量规格“6.3V,0.1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蓄电池(输出电压约10V)、滑动变阻器(有“10Ω,2A”、“50Ω,1.5A”两种规格)、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1)如图1是小张测量时所连接的部分实物连线图,请你根据电路图补全实物连线图.
(2)实验中,小徐同学选择了规格为“10Ω,2A”的滑动变阻器,你预计会出现什么现象?
说明理由.
(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2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 0.08A ,电压表读数为 2.5V ,此时应如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才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电功率的测量.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
(2)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然后答题.
(3)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读出其示数,根据电压表示数与灯泡额定电压的关系分析答题.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电流等于灯泡额定电流0.15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U﹣UL=10V﹣6.3V=3.7V,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
≈24.7Ω>10Ω,由于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实验时电路电流将大于灯泡额定电流,灯泡可能被烧坏.
(3)由图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08A,电压表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2.5V,
电压表示数小于灯泡额定电压3.8V,要测灯泡额定功率,应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知道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为止.
(1)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现象:
小灯泡烧坏;
理由: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电路最小电流大于灯泡额定电流,灯泡有可能被烧坏;
(3)0.08;
2.5;
变小.
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路图、实验现象分析、电表读数、实验操作,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
11.(2014•杭州)如图为发光点S和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的位置情况.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两小题:
(1)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
(2)推导证明S′点和S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任意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将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
(2)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相关数学知识求证Rt△S′OO′≌Rt△SOO′即可解答.
从点光源S向镜面任意发出两条入射光线,其中一条垂直射向镜面,入射点分别是O2、O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将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点S′,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
(2)如图所示,NN′为法线,SO′为垂直于镜面的入射光线,
OM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得:
∠MON=∠SON,
又∵∠S′ON′=∠MON(对顶角相等),
∴∠S′ON′=∠SON,
∵法线NN′与镜面垂直,
∴∠S′OO′=∠SOO′,
又∵OO′为△S′OO′和△SOO′的公共边,
∴Rt△S′OO′≌Rt△SOO′,
∴S′O′=SO′,
考查平面镜作图,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同时考查平面镜成像物距和像距相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12.(2014•杭州)汽车超载是当前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根源.为了加强监控,各地均设置超载监测站.如图所示,已知某汽车的自重为2吨,其载重量为10吨.现让该汽车前轮开上电子地磅秤,其读数为5吨,后轮开上电子地磅秤读数为6吨,且前后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相等.问:
(1)该汽车的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强是否相同?
为什么?
(2)该汽车是否超载,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理由.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计算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简单机械.
(1)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和车轮的重力相等,两车轮的受力面积相等,根据p=比较两车轮对地面压强之间的关系;
(2)分别以汽车前轮和后轮为支点建立杠杆模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等式,联立等式即可求出车受到的重力,然后与汽车的自身和载重相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m后=6t=6000kg,m前=5t=5000kg,
所以,由F=G=mg可知,前轮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力,
因前后轮对地面的受力面积相同,
所以,由p=可知,前轮对地面的压强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强;
(2)以汽车前轮为支点建立杠杆模型,示意图如图甲,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后L=GL1﹣﹣﹣﹣﹣﹣﹣①
以汽车后轮为支点建立杠杆模型,示意图如图乙,
F前L=GL2﹣﹣﹣﹣﹣﹣﹣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G=F前+F后=(5000kg+6000kg)×
10N/kg<(2000kg+10000kg)×
10N/kg
所以,该汽车不超载.
方法二:
以汽车整体为研究对象,汽车保持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设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为F,作用G总=F
汽车对地面的总压力F总=F前+F后.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等于汽车对地面的总压力,所以G总=F=F前+F后,
=(5000kg+6000kg)×
10N/kg,
答:
(1)前轮对地面的压强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强,因前后轮对地面的受力面积相同,前轮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力;
(2)该汽车不超载.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分别以汽车的前后轮建立杠杆的模型得出等式是关键.
13.(2014•杭州)如图甲是一个电子拉力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电压表量程为0~3V,a、b是一根长为6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30Ω,电源电压U=6V.
(1)要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电路中R0至少应为 30Ω .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 0 V.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R0=45Ω,通过计算说明,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0.8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
此拉力器的量程为多少?
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1)根据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
(2)根据电路图分析答题.
(3)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阻值,然后求出弹簧的伸长量,再求出拉力大小;
最后由图象求出拉力器的量程.
(1)电压表示数为3V时,
电路电流:
I=
=0.1A,
此时电阻R0的阻值:
R0=
=30Ω;
(2)由图示可知,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所测电压为零,电压表示数为0V.
(3)电路电流:
=0.08A,
与电压表并联电阻的阻值:
RaP=
=10Ω,
弹簧的伸长量:
L=
×
10Ω=2cm,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此时拉力为:
200N;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拉力器的量程为:
0~600N;
(1)30Ω;
(2)0;
(3)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200N,此拉力器的量程为0~600N.
本题考查了求电阻、电压、拉力与拉力器量程问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图乙所示图象.
14.(2014•杭州)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3)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二: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A、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此选项错误;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此选项正确;
C、通常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此选项错误;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错误.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态变化条件、特点、种类的掌握和应用,是热现象考查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基本规律.
三、综合题
15.(2014•杭州)某家用饮水机(见图)通过电热使水加热到95℃时,饮水机从加热状态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如水温降到85℃时,则重新加热,使水温重新上升到95℃.如此反复,使水温始终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饮水机工作过程,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水桶容量
20L
热水箱容量
1L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440W
保温功率
40W
(1)若水中含有少量硝酸盐,反复加热,会使其中的部分硝酸根离子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NO2﹣),在此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
从+5到+3
(2)反复加热,会导致水中的溶解氧越来越少.你认为长期饮用这种水,是否会导致人体缺氧?
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否,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空气中的氧气 .
(3)其实饮水机在加热时,并不是对整桶水进行加热的,只是对饮水机内热水箱中的那部分水加热.为了比较“切断电源8小时后一次加热至95℃”和“8小时内保温状态下反复加热”两种情况下消耗的电能多少,在没有电能表的情况下,除本题提供的信息外,还需测量哪两个或三个量?
水从室温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 、 水从85℃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 、 开始保温到下次加热的时间 ( 水从室温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8小时内水从85℃上升到95℃的加热总时间 ).(饮水机部分技术指标见表)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电和热综合题.
(1)根据在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解答;
(2)根据人体获得氧气的来源进行解答;
(3)根据W=Pt可知,要比较两种情况下消耗的电能,除表格中知道的加热功率和保温功率外,好需要知道加热时间,据此进行解答.
(1)硝酸根离子NO3﹣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NO3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得:
x+(﹣2)×
3=﹣1,则x=+5;
NO2﹣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NO2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得:
2=﹣1,则x=+3;
所以,此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到+3;
(2)反复加热,会导致水中的溶解氧越来越少,但人是通过呼吸运动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所以长期饮用这种水,不会导致人体缺氧;
(3)要比较两种情况下消耗电能的多少,由W=Pt可知,需要知道水从室温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和水从85℃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开始保温到下次加热的时间,或者是水从室温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8小时内水从85℃上升到95℃的加热总时间.
(1)从+5到+3;
(2)否、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空气中的氧气;
(3)水从室温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
水从85℃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
开始保温到下次加热的时间(水从室温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8小时内水从85℃上升到95℃的加热总时间).
本题涉及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