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3627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Word文档格式.docx

(3)而且必须保持国际贸易收支顺差,才能使外国的的金银财富流入国内。

一国应该出口本国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投入少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生产效率低、劳动投入多的商品,即绝对优势论、绝对利益论或绝对成本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首先,斯密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为生产领域,从而对国际贸易问题采取了新的观点,这与重商主义相比是一大进步。

其次,关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最后,参加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的见解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开创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先河。

局限性:

它只能对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做出解释,说明的只是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情形。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有可能名词解释)和评价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效率较低,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仍有可能存在互利贸易:

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这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这一原理就是比较优势理论。

其核心是“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贡献: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各国可以普遍遵循的参与国际贸易的依据。

其次,从历史上看,比较优势理论对推动英国走向自由贸易起了巨大作用,

局限:

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和政策上的争议主要在于比较优势理论只是静态的分析而不是动态的分析。

分工所得和交易所得

交易所得:

贸易后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消费量的增加。

分工所得:

因专业化生产引起的消费量的增加,它等于贸易的总利益减去交易所得。

提供曲线、贸易条件的意义

提供曲线:

有时也称相互需求曲线,反映一国为进口其需要的某一产品而愿意出口另一商品的数量。

从另一角度看,提供曲线也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一国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贸易条件:

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商品的交换比率。

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的概念、内容及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概念:

一国应当出口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和廉价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和昂贵生产要素的产品。

内容:

劳动丰裕型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国际分工与贸易会导致贸易各国同质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所以理应是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里昂惕夫检验结论是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与H-O模型预期的结果相反。

解释:

1、统计误差说

2、人力资源要素说

3、研究与发展(R&

D)要素说

4、信息要素说

5、贸易保护说

6、要素密集度颠倒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主要观点:

1、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利润来自流通领域,与生产过程无关;

2、把货币(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3、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一国所得必为它国所失;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奖出限入,力争顺差,增加国家财富。

政策主张:

1、严格管制金银货币

2、实行对外贸易垄断,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

3、限制进口

4、促进出口

5、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本国幼弱工业的政策

保护贸易理论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政策主张、主要观点

批判:

1、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经济学

2、自由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

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

4、保护贸易政策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

1、保护对象。

主张保护国内工业,但不主张对所有工业品都高度保护,要区别对待。

农业不需要保护。

2、保护时间。

保护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

3、保护手段。

以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为主要手段。

1、对每一个国家来说,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2、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

3、私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

4、各国经济成长分为五个阶段: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的内容和评价

内容(主要论点):

1、世界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

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

3、“外围”国家必须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

评价:

积极方面:

1、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了开拓性贡献。

2、对“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分析是正确的。

3、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1、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分析不是很全面。

2、进口替代战略容易割断了国内外的联系,使发展中国家工业毫无竞争力。

产业内贸易的内容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类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产品。

三种类型:

1、消费上的替代性商品

2、生产中投入系数相似的商品

3、既具有消费替代性又具有技术类似性的商品

战略性贸易理论、管理贸易理论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战略性贸易理论内容:

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一国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性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本国具有潜在规模经济优势的产品出口竞争力,以获取规模经济和高额垄断利润,并借机打败竞争对手,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产业利润。

管理贸易理论内容:

一种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为手段,政府对对外贸易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贸易制度。

基本特点:

1、以立法形式使贸易管理法律化、制度化

2、在不放弃多边协调的同时,更多地采用单边管理、双边协调

3、管理措施以非关税为主,行政部门拥有越来越大的裁量权

4、跨国公司在管理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notsure)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技术差距论:

需求时滞,反应时滞,掌握时滞

特点:

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保护本国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国外市场

3、优化产业结构

4、积累发展资金

5、维护和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

进口关税的主要种类及其内容

按征收对象分:

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按征收目的分:

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按贸易待遇等级分:

普通税,最惠税,普惠税,特惠税,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差价税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及其内容

进口限额:

绝对配额,关税配额

进口许可证制:

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

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无定额的许可证

从进口商品的许可程度上看:

公开一般许可证,特种进口许可证。

自愿出口限:

歧视性政府采购

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外汇管制:

数量管制,成本管制

进口押金制

海关壁垒:

海关估价、海关程序

技术性贸易壁垒

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考图形分析的可能性较大)

1、进口限额

2、出口补贴

世界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主要的区别

1、WTO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临时性的。

2、从管辖范围看,GATT主要管辖货物贸易;

而WTO还大量涉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并增加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调整的范围更加广泛。

3、WTO争端解决机制与GATT体制相比,速度更快,更具权威性。

4、WTO拥有的是“成员”,GATT拥有的是“缔约方”。

WTO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职能:

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

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

互惠原则(对等原则)

关税保护与关税减让原则

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透明度原则

公平贸易原则

市场准入原则

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

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原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其原因

原因:

联合一致,抵御外部强大压力

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经济权益和发展的需要

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带来各种积极经济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

维护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提高国际地位和加强对外谈判力量

形式:

按照组织性质和经济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划分:

优惠贸易安排(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按参加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部门经济一体化、全盘经济一体化

按参加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水平经济一体化、垂直经济一体化

关税同盟理论

允许进行贸易的各成员国之间就像在自由贸易区一样没有关税和贸易壁垒。

另外,它还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起协调作用。

静态效应

指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国家贸易、经济发展及物质福利的影响。

动态效应

指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贸易及经济增长的间接推动作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概念:

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

分析方法:

1、对表内各个项目逐项进行分析

2、对表内各项目局部差额进行分析

3、对国际收支总差额进行分析

4、对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和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

1、周期性因素

2、收入性因素

3、货币性因素

4、结构性因素

5、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

自主性交易:

指那些基于商业动机,为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生的交易,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属于自主性交易。

调节性交易:

指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各项目发生缺口时,为补偿这个缺口而需要进行的交易,如外汇储备的变动。

外汇的作用和表示方法

作用:

1、国际结算的主要支付手段

2、促进投资与国际资本的流动

3、一国干预经济的重要工具

表示方法:

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

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按制订汇率的方法划分:

基本汇率,套算汇率

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划分:

即期汇率,远期汇率

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

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汇率

按银行外汇付汇方式划分:

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按对外汇管理的宽严区分:

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外汇市场的功能和参与者

功能:

1、转移功能

2、信贷功能

3、套期保值

4、投机功能

参与者:

1、进出口商及其他外汇供求者

2、外汇银行

3、外汇经纪人

4、中央银行

外汇交易

1、即期外汇交易

2、远期外汇交易

3、外汇期货交易

4、外汇期权交易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内容及评价

内容:

绝对购买力平价:

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

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合理性:

1、解释了长期汇率变动的原因

2、引入了通货膨胀因素

3、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有参考意义

4、该理论把物价水平与汇率相联系,这对讨论一国汇率政策与发展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不足:

1、理论基础存在错误

2、将汇率的变动的原因完全归咎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

3、该理论的运用有严格的限制和一定的困难。

4、该理论的推论“一价定律”没有现实基础。

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

当出口品和进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总和大于1时,外汇市场是稳定的。

(当进口品和出口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时。

J曲线效应:

不仅国际贸易中的短期弹性可能比长期弹性小的多,而且在货币贬值之后,一国的贸易余额在得到改善之前,可能反而先要恶化。

这是因为贬值之后,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趋势可能比出口价格来得快,而进出口数量最初变化并不很大。

随着时间推移,出口数量上升而进口数量下降,出口价格赶上了进口价格,该国贸易余额中最初这种恶化被抑制并扭转。

经济学家把一国货币贬值后,其国际收支先恶化再改善的趋势

吸收分析法的内容及评价(如何影响收入和支出)

一定时期一国国际收支的差额为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差。

当国民收入大于国内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

当国民收入小于国内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

当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相等时,国际收支平衡。

评价:

意义:

把国际收支当作宏观变量,运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从总收入和总支出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来解释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

局限:

1、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

2、忽视了资本流动

3、忽视了相对价格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4、理论分析中没有明确回答在收入、吸收和国际收支之间哪一个是自变量、哪一个是因变量。

影响:

吸收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对收入和吸收的影响通过以下两个效应体现:

收入的间接效应(资源闲置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资源再分配效应)和吸收的直接效应(现金余额效应、货币幻觉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其他直接效应)。

金本位制的内容和铸币平价

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实行以金币流通为主的货币制度。

包括: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铸币平价:

当不同的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两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之比来决定。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逆差的自动调节及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自动调节(价格-铸币(黄金)流动机制):

金本位制下国家的货币供给由黄金或黄金为基础的纸币构成,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供给下降,相应地引起逆差国的国内物价下跌。

物价的下跌提高了逆差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出口同时抑制了进口,直到国际收支逆差被消除。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时,情况正好相反。

原因:

1、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2、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均衡。

3、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遭到了破坏。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1、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2、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4、国际收支的调节

6.小国关税情形及关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图形分析

在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的基础与所得

不同偏好下的贸易基础分析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小国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上图为小国情形,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国内价格)为Pw,征税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t。

生产效应:

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效应:

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贸易效应:

进口减少Q1Q3+Q4Q2;

税收效应:

关税收入为面积c;

净福利效应:

a-(a+b+c+d)+c=-(b+d)<

0,福利下降。

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分析

说明:

在自由贸易下,世界价格为Px=1美元,该国消费70X(AB),其中10X(AC)为国内生产,余下的60X(CB)是从国外进口。

30X(JH)的进口配额使国内X商品的价格升至Px=2美元。

如果政府在竞争性市场把进口许可证拍卖给最高出价者,财政收入效应为30美元(每一单位进口的X商品配额的拍卖收入为1美元)由面积JHNM表示。

随着D上移至D,给定的30X进口配额(J′H′)将引起X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至P=2.5美元,国内生产将升至25X(J′G′),国内消费也从50X增至55X(G′H′)。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1.生产效应:

①产量增加—从35X到40X;

(在一般均衡分析下从E到G)②资源配置的扭曲

与进口关税的生产效应是对称的

2.消费效应

3.收入分配效应

4.竞争效应:

与进口关税的生产效应刚好相反——关税虽然能够使本国国内生产者免于来自国外的竞争,但它也同时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比如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率低下,以及只能进行小规模生产等;

而出口补贴不仅可以使本国的生产者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某种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

5.宏观经济效应——改善国际收支

计算题

比较优势理论:

已知:

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1单位劳动力、6单位资本;

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1单位资本。

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3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B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计算:

用比较利益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分工?

(1)用比较利益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分工?

(2)计算两国分工后,同样的投入可增加的产出。

解:

(1)A国:

XA=1×

30+6×

10=90$,YA=2×

30+1×

10=70$。

B国:

XB=1×

60+6×

10=120$,YB=2×

60+1×

10=130$。

XA/YA=90/70 

XB/YB=120/130

XA/YA>

XB/YB

(A国X商品的机会成本9/7 

B国X商品的机会成本12/13)

所以根据比较成本理论,A国应生产Y,B国应生产X。

(2)160/70=2.29,250/120=2.08,

同样的投入,A国可生产2.29X,B国可生产2.08Y,分别增加0.29X和0.08Y。

H-O理论:

已知:

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3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进行分工?

解 

X:

6K/1L〉Y:

1K/2L

所以,X是K密集型,Y是L密集型

A国PK/PL=30/10〉B国PK/PL=10/60

A国是L丰裕,B国是K丰裕

A国生产并出口Y产品,B国生产并出口X产品

有效保护率:

已知一辆自行车的进口价为200美元,生产每辆自行车须投入价值120美元的型钢和价值20美元的橡胶。

计算:

当自行车、型钢和橡胶的进口税分别为10%、8%、5%时,自行车的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各是多少?

Te=(T-∑aiti)/(1-∑ai) 

a1=120/200=3/5 

a2=20/200=1/10 

a1+a2=140/200=7/10

t1=8% 

t2=5%

T=10%

Te=(10%-3/5×

8%-1/10×

5%)/(1-7/10)=15.67% 

名义保护率为10%,实际保护率为15.67%.

套汇:

假设有三种货币在三地的汇率如下:

纽约是2美元=1英镑,伦敦是400日元=1英镑,东京是180日元=1美元。

现在有一个商人用100万英镑进行套利,试描述其套利过程并说明套利活动对汇率的影响结果。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以英镑为货币单位)

(1)在伦敦用100万英镑换取40000万日元,(2分)

(2)在东京用40000万日元换取222.222万美元,(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