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260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浦江上山文化遗址,距今10000年左右;

南面是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

距今7000年左右。

(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

面貌,令人惊讶的是跨湖桥遗址的许多文化成就超过了1000年后的

河姆渡文化。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陈列厅。

跨湖桥文化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首先请大家了解8000年前跨湖

桥人生活的环境。

在我们面前场景中,近处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河

流,成群的梅花鹿、水牛和鹤,远处有绵延的群山。

可以看出,跨湖桥

人生活的古环境,自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据专家研究,据今8000年前,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整体气候回

暖,但在浙中山区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干冷,山地居民被迫向河口下

流地区迁徙。

古湘湖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孕育了跨

湖桥文化的诞生,在长达1000年的时间里跨湖桥人在此繁衍生息,

从事采集、狩猎和耕作。

这是跨湖桥遗址地形图。

跨湖桥遗址位于萧山城区西南部的湘湖

景区内。

遗址西南约三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交汇处。

跨湖桥遗址因附近有一座连接湘湖东西两岸的跨湖桥而得名。

跨湖桥文化的诞生与地貌变迁紧密相关。

这是遗址地貌变迁图。

遗址西侧是狮子山,北侧是寨岭庵,两座山的平均海拔仅100米左右。

遗址位置靠近水源,适宜跨湖桥人生活、繁衍。

这一地貌保持了近千

年的相对稳定,这也保证了跨湖桥文化的持续发展。

气候也与跨湖桥文化的诞生关系密切。

跨湖桥古环境气候总体属

于亚热带,温暖潮湿,平均气温为16摄氏度。

气候,往往决定了植被

的分布,图片上展示的榛树、松树等能适应温凉气候的高大树木。

2

下是以杜鹃花为代表的灌木丛,再往下是蕨类植物。

在低湿地带还长

着香蒲、垂柳和禾本科植物。

气候和植被又直接决定了动物的种类和

分布。

除了场景中看到的一些动物外,当时还有老虎,豹子等出没。

近海湾还发现了海豚的踪迹。

湖内有鱼、龟、蟹,鳄鱼。

天空飞翔着老

鹰、鹤。

在跨湖桥遗址发掘出土的许多动物的遗骨。

这组是八千年前

的龟甲。

这是一个鹿角标本,鹿角只有在公梅花鹿的头上才会有,它

长约70~80厘米,直径约17~18厘米。

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现以来,经历了三次考古发掘,

其中在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震惊中外的独木舟,经碳十四测

定,这条独木舟已有8000年的历史。

现在大家所见到的这个木桨,就

是当时连同独木舟一起发掘出土的。

独木舟可以说是我们跨湖桥遗址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在陈列厅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到遗址厅亲眼

目睹一下独木舟的风采!

这是独木舟的模拟操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尝试一下。

神秘的跨湖桥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我们面前的场景再现了跨

湖桥人的生活。

这里展示的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猪下颌骨标本,从这

块猪下颌骨上我们可以认定它属于家猪。

家猪的祖先是生活在山林草

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在被驯化的过程中,随着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改

变,下颌骨缩短,牙齿特征弱化。

下颌骨的缩短速度快,而牙齿尺寸改

变的速度慢,这样就造成一些牙齿被挤出牙床,形成错齿的现象。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块猪下颌骨标本,可以看到猪的牙齿排列明显扭

曲,我们把它看作是家猪的证据。

跨湖桥人驯养的家猪是长江流域最

早的家猪。

从场景里我们看到,跨湖桥人住在木构建筑中。

木构建筑是跨湖

桥人主要的建筑形式。

在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成排的柱洞,柱洞就

3

是房屋立柱时留下的痕迹,考古学上常以柱洞来判断房屋存在的可能

性。

这是2002发掘出土的独木梯残存部分,长52厘米,直径15厘米。

独木梯是一种原始的楼梯,斜靠在地面和干栏式建筑的架空层之间。

独木梯的发现可以作为干栏式木构建筑的一种直接证据。

与河姆渡遗

址相比,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带榫卯的建筑构件比较缺乏,这可能是由

于建筑类型的不同,也可能是因为考古发掘的偶然性。

但是可以看出

跨湖桥先民已具有的先进的木作技术。

各位领导,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张跨湖桥遗址分布的沙盘模型

图,跨湖桥遗址的分布符合人类文明的总体路径从山地洞穴向河口,

平原发展的事实。

电子翻书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阅览一下。

跨湖桥人在距今7000年左右,突然消失了,遗址也遭到了废弃,

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考古学家对发掘区的地层结构等做了分析,

研究表明,跨湖桥遗址是被海侵所湮没。

海侵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对

地层的淹没和破坏。

这次海侵对跨湖桥人的生活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推测,跨湖桥文化随着遗址的湮没走向了衰落。

朋友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件是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玉器,

叫玉璜,做工十分精致,是跨湖桥先民装扮自己的饰品。

而大家眼前

的是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小孩头盖骨,这也是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件

头盖骨。

下面让我们去了解8000年前的跨湖桥人!

这里设置了台阶,寓

意是,我们仿佛置身在一条小船中,随着上涨的潮水飘荡到了八千年

前跨湖桥人生活的地方!

这张是长江下游地区众多考古文化陶器图形对照表。

长江下游地

区主要分布着六种史前文化,按年代的早晚分别是我们的跨湖桥文化、

4

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

每种文化

都有代表性的陶器器型。

每出土一件文物,考古工作者就能知道它属

于哪种文化。

对照图表我们发现,年代越早,器形越简单,越晚,就越

复杂。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陶釜的数量最多,约占出土

陶器总数的52.6%,以夹砂陶为主。

大家请看,这就是陶釜,是一种用

于水煮食物的炊具,它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煮饭用的锅,通常与底部

的陶支架配合使用,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的陶釜器壁上发现了锅巴,经

分析是淀粉类食物,说明跨湖桥人的食物包含了稻谷类。

这里展示的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器,这些是修复的陶罐。

陶罐

占出土陶器总数的16.9%,比陶釜的数量要少,大多是泥性夹碳黑陶,

用于储存食物和其它物品。

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器物时,发现了一件奇特的陶釜,它当时已经

被烧坏了,倾斜在泥土中,里面有一捆类似于植物的枝茎,枝茎间不

带泥巴,与陶釜的底部接触也很清爽,釜的外壁有火烧的痕迹,经专

家分析,很可能是丢弃的煎药罐。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原始

的煮茶遗迹。

由于年代久远,这捆植物枝茎已经无法鉴定。

无论是煎

制中药还是煮茶,朋友们,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能有这样的生活水平,

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大家再来看这件陶器,它叫陶甑,它的底部带有许多小孔,它是

干什么用的呢?

陶甑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蒸笼。

与陶釜配合使用,放

在陶釜的上方,陶釜里放上水,利用蒸汽来蒸熟食物。

在距今6000多

年的西安半坡遗址中,也曾发现了陶甑,所以说跨湖桥人把中国人使

用蒸汽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大家在来看这边,这边展示的是出土的一些骨器,这是骨椎,骨

5

锥是类似于匕首的短武器或狩猎工具。

这两件叫作骨哨,由动物的肢骨制成,有单孔的,也有多孔的。

哨可能是跨湖桥人用以模仿动物叫声,引诱并捕杀动物的拟声工具,

也可能是作为乐器来使用。

各位想象一下,在八千年前物质生活极为

贫乏的远古时代上空,就已经响起了悦耳的骨哨声。

这件可以说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骨器中的精品——骨针。

跨湖桥

出土的骨针十分精美,其中一枚最大直径只有两毫米。

针孔直径居然

小于1毫米,采用双面钻孔技术,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这细小的针孔

在八千年前是由何种加工工具穿打而成的呢,这是跨湖桥文化留给我

们的另一个迷!

这是一个关于纺织的缩比场景。

关于纺织我们在后面有详细的介

绍。

下面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陶器。

陶器是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这里复原了跨湖桥人的制陶场景。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器器壁出现环状均匀规则弦纹,而这件出土的木

质陶轮底座,揭开了这些弦纹的谜底,同时也证实了跨湖桥人已经掌

握了慢轮修整制陶技术。

什么是慢轮修整制陶技术呢?

我给大家简单

的介绍一下,慢轮修整制陶技术就是将未干的陶胎放在自由旋转的转

盘上,用一手转动转盘,另一手用木器、骨器接触要修整的陶胎,从而

导致在陶器器壁留下环状规则弦纹。

制陶的另一种方法是泥条盘筑法。

就是先把泥搓成泥条,然后一圈一圈由下而上螺旋盘筑使陶坯成形的

方法。

陶里手和陶拍就是辅助的制陶工具。

彩陶也是跨湖桥文化的亮点之一。

它是泥与火的艺术体现。

你们

看这就是彩陶,它是红色的。

彩陶出土的数量很少,约占出土陶器总

数的2%,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迄今没有一处发现

如此丰富的彩陶。

在比较完整的陶器上,我们可以看到红衣普遍只施

6

于肩部以上的部分。

为什么呢?

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材料比

较珍贵稀有,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没有桌、椅,器物只能放在地上,人

们的视线只能看到肩部以上。

所以古人仅仅在人们能够看到的地方加

以修饰。

这些陶器,在今天看来很简单,上面也没有复杂的纹饰,但在

八千多年以前,跨湖桥先民能够利用火对泥土进行烧制,并且能够绘

制出简单图案,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是黑光陶罐,陶罐口沿有七道规

整的弦纹,表面光滑有黑色光泽,体现了跨湖桥先民较高的慢轮制陶

技术和烧制水平。

在远古时代,艺术与宗教总是结下不解之缘。

大家请看,这块彩

陶片上印有太阳纹,跨湖桥文化时期,太阳一天中的东升西落,一年

四季中的高低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冷暖效应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

乃至于生命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再来看这件,双耳扁腹陶罐上刻着

“田”字形的符号,而这件木锥上也有两个刻画符号,一个是“二八”形

的符号,一个是三撇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呢?

现在已经无

法考证。

除了这些,火烧遗迹堆积而成的台形建筑的出现等等都说明

了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出现了崇火拜日的宗教观念,从而幻化出许多美

丽的幻想。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展厅的第三部分:

农业起源的探索。

大家请看,

这个场景复原了当时跨湖桥人举弓狩猎和采集果实的景象。

说明当时

的人已经学会制造弓箭。

跨湖桥发现的木弓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木

弓,木弓长121厘米,出土时形状完好,采用韧性良好的桑木边材制

作,最为珍贵的是,弓身表面涂有生漆,因此也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

的漆器。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复制品,原件正在脱水处理。

大家眼前的

展柜里,展示了跨湖桥出土的一些石器和骨器。

这是骨镞和骨镖。

镞和石镞在古代都是作箭头使用的,镞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弓箭的杀伤

7

力。

骨镖是一种捕鱼时投掷的工具,尾部系有绳索,在渔猎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这里展示的是遗址出土的部分植物果实,有稻谷、酸枣、菱角

等,它们是跨湖桥先民主要采集和加工储存的食物。

在跨湖桥1990

年的第一次挖掘中,许多灰坑都存有大量形态完整的橡子。

这就是橡

子坑的图片。

这种橡子坑的制作相当考究,先挖出筒状和袋状的坑,

口部和边壁用木料搭成框架结构。

许多橡子坑被二次利用过,坑口形

成焦积的锅底状灰烬,说明它不可能是一般的储藏坑,而是针对橡子

的食性进行加工时留下的遗迹。

大家知道,橡子包含鞣酸味涩,必须

进行加工才能食用。

那么跨湖桥人时如何将鞣酸去除的,这也是跨湖

桥人留给我们的一个迷。

跨湖桥先民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实用的石器和

木器。

大家请看,这里展示的是一组石器:

石凿、石锤、石斧等。

是石斧制作流程图。

第一步是采料,第二步用石头用力敲击石料,第

三步用石头细打石料,把它敲成一定的形状,然后进行磨光,最后捆

绑上木柄就能够使用了。

这一件是石锛,乍一看和石斧非常相似,但

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石斧使用时,斧刃与柄平行,;

而石锛使用时,斧刃

与柄成直角。

这张是农业文明分布图,从图上大家可以看出,世界农业起源有

三大中心。

第一个中心是西亚伊拉克及周边地区,这里是大麦、小麦

的起源区,这一区域后来诞生了著名的两河流域文明并衍生出古埃及

和古印度文明;

第二个中心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粟、稻起源区,诞

生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

第三个中心是美洲墨西哥一带的玉米起源

区,诞生了玛雅文明。

由此可见,农业起源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我们

跨湖桥遗址的稻作农业正是起源于长江下游。

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起

8

源中心的观点目前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旁边展柜展出的是精美的木器,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有木盘、木

柄,同时还出现了可以与现代江南地区编织工艺相媲美的席状编织物。

这里有的狩猎和采集互动游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一试身手。

关于农业起源,目前国际上主要有3种理论。

第一种是人口压力

论,这种观点认为旧石器时代末期,随着人口的增加,部分人口必须

迁移,他们带走了原来熟悉的植物种子在异地播种,就产生了农业;

第二种是发现论,也就是说原始人发现某种植物适合驯化,其优越性

也立刻得到了体现,农业就诞生了;

第三种是竞争宴享论,这种观点

认为农业诞生于资源丰富的地区,植物栽培并不源于饥饿,而是为了

满足口腹之欲,于是开始了植物的驯化。

稻谷遗存在跨湖桥遗址中分布比较广,在遗址地层中淘洗出1000

余粒碳化的稻粒。

从粒形上分析,跨湖桥稻谷的颗粒比较短,50%以

上的稻谷明显不同于普通野生稻,是人工驯化后的栽培稻。

因此有理

由认为,跨湖桥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最早开始栽培水道的地区之一。

这是跨湖桥出土后,淘洗出的碳化稻粒的标本图片。

跨湖桥先民还发明了实用的骨器,这件器物就是其中的一件—

—骨耜。

骨耜是一种翻地工具,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犁,由动物的肩胛

骨制成,插绑在木柄上使用。

这是一幅骨耜装柄使用的插装法示意图。

农业就在跨湖桥人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逐渐发展起来。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展厅的最后一个部分——聚焦跨湖桥。

这是跨湖桥遗址挖掘、微缩模型,上面是在挖掘现场拍摄的照片。

跨湖桥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多个源流

谱系。

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首次发现发掘后,在2001、2002年又进

9

行了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这一发现也引起了中外考古学家的关注。

这个展板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外专家对跨湖桥文化的研究成果,

有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跨湖桥》考古报告,有复旦大学与博物馆学系做

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信息解读脚本》,还有跨湖桥文化研究论文集以

及历年各种学科专家学者研究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和出版

的专著,其中,包括学术界著名的《自然》杂志。

跨湖桥遗址发现、发掘到跨湖桥文化的命名,风雨兼程20年,这

张跨湖桥遗址大事年表记载了这段漫长、艰辛的历程。

2004年12月16日,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代表考古界宣布了

跨湖桥文化,对这一文化进行正式命名。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意义重

大,对浙江乃至长江下游文明起源问题有着及其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对浙江史前考古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纺织的出现也是跨湖桥人类活动的一大亮点。

跨湖桥遗址不但发

现了纺织用的木制的定经杆和骨质纬刀,还发现了陶纺轮、线轮等纺

织工具。

现在大家看到的线轮出土时槽间还残留有缠绕的纤维线圈。

这些文物的出土表明,距今8000—7000年前,跨湖桥人已经采用水

平踞织机的原理进行原始的纺织工作。

这里是一个互动项目,有关跨湖桥文化的知识问答,有兴趣的朋

友可以体验一下,来加深对跨湖桥文化的理解。

历史,总在不经意间被后人所发现。

跨湖桥文化是跨湖桥先民留

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同时,神秘的跨湖桥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尚未

解开的迷,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观众朋友,展厅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在

这个电子留言台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下面请大家到遗址厅参观!

10

接下来我们参观遗址厅。

遗址厅总面积为1700多平方米。

在这里,

各位将看到我们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独木舟。

这条独木

舟是在2002年发掘出土的,经碳14测定,它已有8000年的历史,是

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

考古工作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带着神秘的色彩。

在考古工作者的

努力下,我们今天才有幸看到历史创造的一个个奇迹。

那么,考古发

掘过程是怎样的,考古学家又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这里的展板对考古

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

这些是陈列厅展示的跨湖桥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遗址厅,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遗址厅

呈圆形,近处是跨湖桥遗址发掘现场的模拟场景。

考古工作者正在工

作,有的清理出土文物,有的拍摄照片。

背景是风景秀丽的古湘湖。

边是根据跨湖桥人生活而制作的大型壁画。

远处就是我们的独木舟,

文保工作者已经对独木舟进行了一系列脱水保护。

由于在保护中对于

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独木舟只能放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房里

向大家展示。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近距离的一睹独木舟的风采。

请留意脚下台阶。

独木舟自2002年发掘以来采取的是原地保护的方法,现在大家

看到的就是当时出土的真实场景。

我们现在的遗址厅在水下5米。

独木舟残长5.6米,最宽处53厘米,平均厚度为2-3厘米,由整颗

马尾加工而成。

舟体东北侧基本完整,两头略窄,舟头上翘,宽约29

厘米。

而另一端舟头已经在当年萧山砖瓦厂取土时被破坏了,非常的

可惜。

独木舟被发现时并不是孤立摆放的,在独木舟的周围有规律的分

11

布着木桩和桩洞,船头底部附近还压有一根横木,因为独木舟脱水的

需要,这些迹象被暂时掩盖了。

现象表明,独木舟当时是被固定在由

这些木桩和横木构成的架子上的。

考古学家还在独木舟的附近发现了

三支没有使用过的木浆,专家根据这些推测,这里当时很可能是一个

木作加工场或木作修理场。

那么独木舟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

古跨湖桥人已经学会利用火焦

法制作独木舟。

简单地说,就是把整木对半剖开,一面涂上一层湿泥,

然后用火烘烤另一面,然后用石斧石锛把炭化部分砍凿下来,再修整

挖掘成形。

大家请看,在独木舟的东南侧有一片大面积的黑焦面,在

西北侧有小面积的黑焦面,这些都可以作为火焦法的证据。

人们或许要问,这么轻巧的独木舟是如何使用的呢?

实际上独

木舟的使用可以分为单艇和边架艇两种方式。

单艇独木舟是在较窄的

河道中使用的;

而边架艇则是在较广阔的江河湖海中,把多架独木舟

捆绑在一起使用。

这便是人类舟楫文化的起点。

江南,历来是鱼米之乡。

独木舟和遗迹的发现证明了我们的祖先

在8000年前就已经会驾舟而行,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

作独木舟的国家之一。

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

回首八千年,跨湖桥先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弓箭,掌握了慢轮

制陶技术和水平踞织机原理,这里还有南中国最早的彩陶、家猪,以

及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这就是有着8000年文明史的跨湖桥

文化。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再次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观。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