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218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对于槽底不同标高的部分,要特别设置标志线,以保证施工的准确。

3、土方施工采取的措施

4、本工程施工对施工环境保护提出较高要求,在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槽,离开现场的车辆要冲洗干净后才能除去,在自卸车行走的范围内,安排人员清扫落地泥土,并用洒水车早晚各洒水一次。

5、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基坑内会汇集地下水和地表水,需设置临时排水沟和集水坑,采用潜水泵抽水。

6、为保证土方不超挖和欠挖,在接近基坑设计底标高时需跟踪测量控制标高和边界。

保证土方开挖的准确。

7、对超挖或基底土质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需将不良土层挖除后分层回填夯实。

8、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四周设施防护栏杆,采用48mm×

3.6mm钢管设置,高度为1.2m,设置两道水平钢管,外侧满挂密目网。

9、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观测点,施工过程中定时观察基坑土质变化和边坡稳定情况,每天向监理报告。

1.1.1.1.3.2开挖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土方开挖过程中,严禁挖掘机碰撞工程桩。

开挖过程中根据工程桩的位置确定放坡平台及放坡位置,严禁将工程桩置于边坡上用来挡土。

开挖过程中工程桩一旦露出桩头,立即将桩头周围的土方挖去(注意挖土机不得碰撞桩头),迅速减少地基地对工程桩的挤压。

土方开挖过程严格控制形成的坡度小于1:

0.8。

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密切注视工程桩的变形移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组织挖掘机进行反向卸载。

为避免扰动基土,挖土机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0mm时,采用人工清底塔吊配合转运,清底至设计标高之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勘测单位进行地基验槽,验槽合格后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

1.1.1.1.4土方开挖技术措施

基坑开挖以测量放线为准,严格按要求进行精心组织施工。

施工中配备专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及时控制开挖的边线和标高,在5m扇形挖土工作面内,标高白灰点不少于2个。

挖掘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障碍物,必须及时向甲方和现场监理人员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及时、准确、详细地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调整施工方案。

1.1.1.1.4.1质量标准

土方开挖时,检验基坑边线位置,土方开挖后检验边坡和坑底位置,检验开挖深度等。

主控项目:

标高:

±

30mm;

坑底长度:

+300mm,-100mm;

基底土:

观察土质均匀程度。

1.1.1.1.4.2预防超挖措施

1、土方开挖时根据坡度在基坑上口放出控制点,在开挖时用经纬仪随时观测。

采取预留100~150m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措施。

2、施工中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复撒灰线,将基槽开挖下口线测放到槽底。

测放槽底标高控制线,并随人工清底用水准仪监测控制开挖标高。

3、人工挖土分层均衡下挖,每挖1m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

4、施工人员换班时,要求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1.1.1.1.4.3监测措施

1、成立施工监测领导小组,对各施工监测内容进行分工,有专人负责;

2、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确保监测数据准确;

3、对各部分监测要编制详细方案及监测计划;

4、按照监测方案及监测计划要求准时准确进行监测;

5、及时收集整理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监测数值异常要及时向雇主及设计部门报告,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1.1.1.2土方回填施工

1.1.1.2.1材料准备

回填材料采用设计要求的素土、灰土回填。

施工中,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选料,对每批回填用土进行轻、重型击实试验,使用前分别取样测定其最大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密度等参数。

进入现场的填土须经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回填土为粘性土和砂质土时,在最佳含水量时填筑,如含水量偏大应翻松、晾干或加干土拌匀;

如含水量偏低,可洒水润湿,并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压实机碾压。

1.1.1.2.2其它准备

1、室内回填和外槽回填在结构完成并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

管沟回填在管线铺设完成并经质量验收后进行(可分段验收和回填)。

2、根据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3、回填前先将基底清理干净,清除积水杂物及其它不利于回填的材料,并采取截水措施防止表面滞水或施工用水流入填方区。

以免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4、施工前,应抄平做好水平标志(皮数杆)。

如在基坑边,根据每层填土厚度画出水平控制线。

1.1.1.2.3工艺流程

基坑底部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粑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1.1.1.2.4工艺要点

1、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杂物、积水清理干净,符合回填的虚土应压实,并经隐检合格后再回填。

如含水量偏低,可洒水润湿,并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重型压实机碾压。

2、回填前应先验收地下车库外墙防水及保护层,待合格后方可下土回填。

3、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及防水保护层。

结构两侧和顶板500mm范围内以及地下管线周围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填。

基坑回填采用机械压碾时,宜薄填、慢行、先轻后重、反复碾压,并按机械性能控制行驶速度,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

人工夯填时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

4、分层铺土:

为了控制铺土厚度,在边坡或外墙上划出每层虚土铺放的厚度线,每层土虚铺厚度控制在400mm,蛙式打夯机150~200mm,振动式打夯机为300mm,人工打夯不大于150mm。

各层虚铺厚度都要拉线找平,与外墙上的虚铺厚度相吻合。

每层摊铺后,随之粑平。

5、基坑回填应分层、水平夯实;

地下沟槽两侧应水平、对称同时回填;

基坑回填标高不一致时,应从底处逐层填实;

基坑分段回填接茬处,已填土坡应挖台阶,其宽度不小于1000mm,高度不大于500mm。

6、夯打密实:

夯压的遍数应根据土的性质、压实系数及所选机具来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要保证压实系数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叉,每层夯压后都应用环刀取样,试验合格后才准许进入上层施工。

基坑回填碾压过程中,取样检查回填土密度。

机械碾压时,每层填土按基坑土长度50m(且不应大于1000m2)取一组;

人工夯实时,每层填土按基坑长2.5m(且不应大于500m2)取一组;

取样点不少于6个,即中部和两边各取两个点。

遇有填料类别和特征明显变化或压实质量可疑处应增加适当点位。

基坑回填碾压密实度应满足地面工程设计要求。

7、留接槎规定:

填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填土的接槎距离不小于500mm。

8、找平和验收:

填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

应先回填深基坑(槽),待回填至与浅基坑(槽)标高一致时,再一起回填。

自检合格后按规定报验。

1.1.2钢筋工程

本工程钢筋为HPB300、HRB335、HRB400、HRB500。

本工程剪力墙暗柱、地下室框架柱及基础地梁主筋接头均采用直螺纹技术或焊接连接,所有进场钢筋在抽样复试合格后进行使用。

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钢筋制作——弹承台、地梁、底板钢筋线——钢筋就位绑扎——垫细石砼垫块——插柱墙筋。

1.1.2.1承台底板钢筋绑扎

1.1.2.1.1承台(底板)钢筋工艺流程:

弹线→钢筋吊运至工作面→安装承台(底板)下铁→放混凝土垫块→支设底板、承台上铁马凳→安装承台、底板上铁和柱、墙体插筋→调整钢筋→安放侧向保护层垫块→隐检

1.1.2.1.2承台(底板)钢筋施工要点

1.1.2.1.2.1弹线

绑扎之前,根据结构承台(底板)钢筋网的间距,先在垫层或底板防水混凝土保护层上弹出黑色墨线,放出墙、柱等位置线和后浇带的位置边线。

为了醒目便于日后定位插筋方便,在各边线每隔2.0m划上红色油漆三角。

墙柱拐角处各划一个红三角,并将边线延长。

1.1.2.1.2.2铺筋顺序

下网应先铺短向、后铺长向,上网则刚好相反,承台(底板)在基础梁处的附加筋则应与下层筋一起铺设。

1.1.2.1.2.3接头位置

底板所有钢筋接头建议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下层筋在板跨中1/3范围内连接,上层筋在支座范围内连接,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大于50%,钢筋接头均应避开应变较大的后浇带处。

1.1.2.1.2.4网片绑扎

1、底板钢筋层数较多,绑扎时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注意布筋位置,上下网口交点呈线,间距符合要求,必要时加设钢筋梯格筋(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以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2、摆放钢筋除按线摆放外,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含水平段长度)应满足设计所要求的最小锚固要求,且满足保护层要求。

3、网片在变标高处,板筋应伸入到对方板内40d,满足设计要求。

4、下网钢筋绑扎时应边绑扎边垫垫块,垫块采用C40减石子混凝土垫块,100×

100×

50mm,间距600mm,梅花型布置。

5、底板钢筋网片的所有交点均要全部绑扎牢固,相邻绑扎点成八字形。

所有绑扎丝头均朝向混凝土内部。

6、上网钢筋绑扎前,用石笔在马凳铁上按钢筋间距画线分档,然后按间距线摆放上层网片钢筋。

1.1.2.1.2.5承台(底板)马凳设计及放置

承台(底板)钢筋较粗,单根钢筋重量大,施工中的垂直、水平运输都存在一定困难,施工中要尽量减少二次搬运,以提高工效。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地下室承台底板厚度较厚,普通支架较难满足要求,因此计划采用钢管做成桁架形式进行支撑必要时采用型钢支架。

1.1.2.1.2.6分层验收

由于底板较厚,在绑扎好基坑或下层钢筋时增加过程验收,对于马凳的使用应严格按方案放置,且保证底板上层钢筋的稳定及混凝土的浇筑。

1.1.2.2地梁钢筋绑扎

1.1.2.2.1支撑

为方便地梁钢筋绑扎,先搭设一个方向的临时支撑架(采用钢管搭设,梁高1000mm时临时架高1200mm),另一方向可不搭设临时脚手架,待一个方向地梁绑扎完毕并落地后,可将另一方向梁纵向筋放置在先绑好的地梁钢筋上进行钢筋接头连接及绑扎。

1.1.2.2.2地梁钢筋绑扎

先绑扎一个方向,再绑扎另一个方向。

先绑扎的地梁,绑扎时,在临时支撑架上铺梁上层筋、套箍筋,连接上层筋接头,然后穿梁下层筋、连接下层筋接头,箍筋与梁上下层筋按分档线绑扎牢固。

待梁筋绑扎完毕后,拆除支撑架,将暗梁就位。

再用同样的方法绑扎另一方向地梁。

1.1.2.2.3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直螺纹制作、连接,剪断折弯确保钢筋尺寸制作质量。

1.1.2.2.4地梁钢筋绑扎

地梁钢筋绑扎时在垫层上弹出主筋位置线,在主筋上画出箍筋位置,主筋在搭接绑扎时,绑扎不少于3道,箍筋与主筋绑扎时箍筋开口交叉布置不得在同一方向并保证135度弯勾,满足抗震要求,严格控制钢筋搭接锚固长度及骨架的大小尺寸。

1.1.2.3钢筋保护层控制

由于底板下桩伸入承台50mm,底板底层钢筋只能提到桩头上皮,保护层50mm,在钢筋底篦子下填垫块,垫块尺寸100×

100mm埋入垫层50mm,垫块位置间距1000mm呈梅花型布置,有桩头的位置不加垫块。

1.1.2.4柱、墙体插筋控制

柱、剪力墙在基础底板、承台、承台梁上生根,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插筋位置的准确性和稳固性。

在垫层上放线时,应放出剪力墙及柱子的外边线,并用红漆在外边线上做好标识,插筋时应严格按照外边线位置放置,并留出保护层厚度,为了增加插筋的稳定性,钢筋上篦子面,墙每边加一根通长钢筋,柱子加一个箍筋,钢筋Φ14,点焊在承台上皮筋,墙、柱筋与加筋点焊固定。

墙体钢筋在距承台1000mm的位置绑扎一道水平钢筋,柱子在距承台1000mm的位置绑扎一道水平箍筋在柱子校正好后,采用8号铅丝固定牢固。

1.1.2.5柱、墙钢筋绑扎

1.1.2.5.1柱、墙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放线→施工缝处理、插筋清理→吊运钢筋至工作面→搭设钢筋绑扎操作、定位架→柱、墙钢筋连接(直螺纹)→接头验收并作出标记→柱、墙钢筋绑扎并校正位置→安装门洞模板、专业预埋→检查验收。

1.1.2.5.2柱、墙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1.1.2.5.2.1墙体和暗柱钢筋连接

直径≥Ф22mm墙体和暗柱钢筋采用滚压直螺纹套管连接,小于Ф22mm的钢筋,采用搭接或焊接连接,焊接、搭接接头的错开长度,接头的百分率、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和现行规范(GB50204-2002)要求,并及时将水平定位卡具绑扎就位。

1.1.2.5.2.2柱钢筋的施工工序:

套箍筋→焊接(安装)立筋→在柱对角筋上划箍筋位置线→在距柱顶上皮10cm设置→柱定位卡具→往上移动箍筋绑扎。

箍筋角部主筋应采用缠扣绑扎,绑扎接头伸向柱中。

绑扎柱的箍筋,应垂直于受力钢筋,并使箍筋弯钩的重叠区,沿受力方向间隔错开设置。

对尺寸较大的框架柱应搭设临时操作架,并作钢筋临时定位使用,并设临时支撑,防止钢筋位移。

考虑到本工程墙体厚度及高度,在钢筋安装前,应搭设临时操作架兼作钢筋临时定位用,钢筋安装操作架的搭设方法见下图。

(1)墙体钢筋在绑扎前,应清除施工缝处混凝土软弱层,并清除钢筋上裹的混凝土浮浆;

并根据所放墙体位置线按1:

6的坡度对位移钢筋调整。

(2)清理完施工缝、钢筋后,分别安装内外排立筋各2-4根,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与模板上口设置水平定位卡具(见后钢筋的位置保证措施)。

接着在水平筋上画好立筋分档标志,根据需要墙体搭设钢筋临时定位支架,然后绑扎其余钢筋。

(3)剪力墙钢筋搭接:

墙体水平筋、立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相邻水平筋接头在竖向上每隔一根错开1.3×

Lae,且大于500,同一截面内钢筋绑扎接头面积占全部钢筋截面面积的50%,立外排钢筋依次就位。

(4)墙体钢筋的绑扎站在一侧逐点绑扎另一侧钢筋,并将外排钢筋的绑丝向内排方向顺入。

(5)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结筋按照设计要求梅花型布置,分别与里外排钢筋分别绑扎。

(6)墙上孔洞应按照结构和各专业施工图纸进行预留,洞边U形钢筋应用三根绑丝与墙筋绑扎牢固,禁止后开洞和在墙筋上绑焊。

1.1.2.5.3柱、墙钢筋定位控制

当钢筋较密时,应提前审核图纸,自内向外分层绑扎,对于主筋应符合搭接及锚固要求,钢筋连接应按同截面50%错开,上、下接头分别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利于箍筋绑扎到位。

柱分档箍筋间距:

在柱的对角钢筋上用粉笔自混凝土面50mm起画箍筋间距,其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注意部分柱子为全高加密,间距100mm),当分档排到直螺纹套安上时,采用上下加密方法避开箍筋设置在套管上。

柱子主筋与箍筋绑扎时,为绑扎牢固宜采用缠扣绑扎,并且绑扣的多余绑丝须朝向构件内部。

梁箍筋间距分档:

起步箍筋距柱边、框架梁边50mm开始设置,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150、200mm(根据图纸要求设置),主次梁交接处沿主梁附加箍筋间距50mm、每侧共3道,按以上间距在已支好的梁底模板上画出箍筋分档线。

在已支好的梁底模板上画出箍筋分档线,摆放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并连接纵筋接头,重点检查主次梁钢筋绑扎次序,梁端钢筋的锚固长度。

1.1.2.5.3.1墙体钢筋的定位控制

墙体采用竖向梯子筋及水平控制筋做法。

梯子筋采用Ф16的钢筋为立筋,Ф12的钢筋为横向支棍,要求模板的支撑筋分三道(端头刷防锈),距板的顶、底各50mm一道,居中加一道,长度为所使用部位墙截面尺寸减2mm。

1.1.2.5.3.2暗柱钢筋的控制

柱受力钢筋根据设计图纸柱主筋的间距焊制钢板定位框,放置在柱上口端部。

柱主筋定位框采用-8×

60钢板焊接而成。

1.1.2.6梁钢筋绑扎

1.1.2.6.1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支梁底模→画梁钢筋间距→放梁箍筋→穿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穿梁其它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支梁侧模和顶板模→绑板下铁、专业预留预埋→绑板上铁。

1.1.2.6.2梁钢筋绑扎工艺要点

梁柱和变截面节点处钢筋较密,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采取放大样加工梁筋(如下图),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

梁筋在绑扎时,接头位置、错开、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应特别注意节点钢筋的安装顺序。

当梁内钢筋需分层设置时,采用与主筋同规格且大于Ф25的钢筋做分隔钢筋。

绑扎箍筋时,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º

,平直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10d,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及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梁上开洞加筋应按照图纸要求放样准确,并及时标示在现场,防止遗漏后补。

梁主筋直径大于等于20时采用机械连接,其它采用闪光对焊。

1.1.2.6.3梁筋的定位控制:

当梁高超过800mm时,在梁每侧端头处增加两根Ф20钢筋斜撑作为梁定位卡子。

在柱、墙钢筋绑扎完毕后,设置专人按照轴线定位逐个进行校正,并使用Ф20钢筋及8号铅丝固定。

在梁筋双层筋处设置Ф25@3m垫棍,长度同梁宽。

1.1.2.7板钢筋绑扎

1.1.2.7.1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弹好钢筋线和预留洞口线→吊运至工作面→按线绑下铁→水电做管线→支设上铁马凳→绑上铁→放砂浆垫块,调整钢筋,→清理并自检→隐检→进行下道工序。

1.1.2.7.2板钢筋绑扎施工要点

1、清扫模板上的施工杂物。

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位置。

2、为保证预留洞的位置,将其位置预先画在楼板模板,并按画好的位置,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采用顺扣绑扎,绑扎应牢固,采用顺扣应隔行变换方向,保证钢筋不位移。

4、楼板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位置,双向板的放置顺序,板钢筋的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放置马凳时,马凳与下铁绑扎牢固。

钢筋马凳长度应为200mm的整数倍,马凳的两脚与置于板下层钢筋之上,混凝土垫块垫在马凳两脚与下层筋交叉处。

6、楼板上预留洞加筋按照设计要求及时绑扎到位,见下图。

1.1.2.7.3板钢筋绑扎要求

楼板钢筋绑扎短向在下,长向在上,上下层相同。

梁与板相交处加掖,锚入梁板内长度满足最小锚固长度。

1.1.2.7.3.1钢筋连接接头位置

柱在通道长度内不允许搭接,结构板筋接头尽量避开抗荷载部位,必要时按同一截面50%错开。

1.1.2.7.3.2钢筋定位做法

沿通道方向设置楼板工字筋马凳,间距2000mm,马凳采用Φ12钢筋制作。

1.1.3模板工程

通过比较并结合本工程结构特点、工期和质量要求,我们对本工程地下结构模板选择如下。

结构部位

模板选型

支撑(加固)体系

底板、承台、地梁

砖砌模板

地下室墙

覆膜木模板

φ48钢管、穿墙螺栓加固

框架梁

碗扣脚手架早拆成套体系

地下室顶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