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1923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试题四套汇编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类比

C.比喻

D.对比

9.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

B.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10.《米龙老爹》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C.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11.《报刘一丈书》中“权者”暗指()

A.宗臣

B.刘一丈

C.顾秉谦

D.严嵩

12.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A.《关山月》

B.《国殇》

C.《氓》

D.《短歌行》

13.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A.比喻夸张设问拟人

B.拟人比喻设问反问

C.拟人设问对偶比喻

D.对偶拟人夸张比喻

14.下列句中括号内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

况贤(于)隗者乎

B.受任于败军(之)际

臣闻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以)驱驰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B

15.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译文: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很难吗?

B.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

C.久不见若影

很长时间看不见你的身影。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除:

授予官职

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

不久

C.端士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

赠送

D.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课:

严重,严厉

17.对下列句子中双音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

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

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怎么)

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

18.七斤、八一嫂、赵七爷是鲁迅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阿Q正传》

B.《灯下漫笔》

C.《风波》

D.《药》

19.梁启超的《论毅力》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20.《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A.记事散文

B.寓言故事

C.神话传说

D.传记散文

二、文言文阅读:

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小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1.这段话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4分)

排比、对偶。

增强文章气势,极富文字的对称美与音韵的节奏美。

2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逐客的危害:

损害了秦国自己,增强了敌国的实力。

23.分析这段议论的论证方法。

前一部分运用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法。

前后两部分之间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二)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4~26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4.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诗中直接抒发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表现出直抒胸臆的风格;

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内心怀有强烈痛苦的诗人形象;

句式长短相间,随着诗人的情感波动而变化。

25.如何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

这首诗使用比喻手法有两处,一处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面上看来是写离开京城所要走的路途的艰难,实际上比喻仕途之艰险,常常事与愿违。

一处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直接以行路之艰难比喻人生道路之艰难。

26.如何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

整首诗的思维是跳跃的,思想是矛盾的,情感是变化的,诗人想摆脱目前的困境,但又有所不甘,所以有愤激,有茫然,有希望,有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这首诗在情感线索上的变化跳跃。

(三)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7~29小题。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

“相公倦,谢客矣。

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

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

门者怒日:

“为谁?

”则日:

“昨日之客来。

”则又怒日:

“何客之勤也!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日:

“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

又立向所立厩中。

27.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几种形象,分析其形象特征。

“干谒者”:

奴颜婢膝;

“门者”:

狐假虎威。

28.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袭:

盥栉:

熏染。

盥栉:

洗脸梳头。

29.文中“今世之所谓‘孚’者”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反语。

三、现代文阅读:

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30~32小题。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

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地走着,信步来至厅上。

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

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

”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贾政道:

“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喀些什么?

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

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

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

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无故这样,却是为何?

”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

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地站着。

30.从贾政训斥宝玉一事上,可以看出贾政是个怎样的人?

贾政期望宝玉走上仕途经济道路,能光宗耀祖。

贾政是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

31.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32.从这段文字看,贾政为什么要训斥宝玉?

因为宝玉讨厌贾雨村这类贪赃枉法的“禄蠹”,他不愿走仕途道路。

(一)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3~35小题。

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

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

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我在外面一直跑了十八年。

我从没有向人谈过我的姐姐。

只有偶尔在梦里我看见了爱尔克的灯光。

一年前在上海我常常睁起眼睛做梦。

我望着远远的在窗前发亮的灯,我面前横着一片大海,灯光在呼唤我,我恨不得腋下生出翅膀,即刻飞到那边去。

沉重的梦压住我的心灵,我好像在跟许多无形的魔手挣扎。

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

我只有一个渴望:

飞!

那些熬煎着心的日子!

那些可怕的梦魇!

但是我终于出来了。

我越过那堆积着像山一样的十八年的长岁月,回到了生我养我而且让我刻印了无数儿时回忆的地方。

我走了很多的路。

33.“但是我终于出来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表达了作者思想觉醒后自觉选择自己人生之路的欣慰之情。

34.作者姐姐的故事与爱尔克姐姐点灯的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借用传说中爱尔克姐姐毫无结果的等待,最后失望地死去这一欧洲传说作类比,因为爱尔克姐姐的命运和作者姐姐的命运是相似的:

她们都是希望破灭,绝望地进入坟墓的。

35.从这段文字看,作者从姐姐的死一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姐姐的死以及她的悲惨命运是封建家庭和礼教束缚、摧残的结果。

只有挣脱封建旧式家庭的束缚,冲破家的牢笼,才能有光明的出路。

(三)阅读全诗,回答下列36~38小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

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36.本诗的最后一句: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用此句主要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象征手法。

诗人用前半句中的“心”来象征着他一腔爱国主义的情感。

诗人满怀爱国的热情和美好的梦幻踏上故土,但亲眼见到的现实却让他产生失望之情。

在不停的追问和悲伤的哭叫声中,诗人呕出自己的心,才发现原来“祖国”仍在自己的心里。

诗人用此句再次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至爱情感。

37.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至痛至爱的复杂情感。

38.这首诗在抒发诗人的浓烈情感时采用了什么艺术技巧?

将炽热奔放的情感内敛于严谨的形式之中。

四、作文:

50分。

39.题目:

谈“学无止境”

要求:

A.议论文;

B.字数:

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沽。

(略)

2018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

第1题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 )

A.反驳论证方式B.反驳论点C.反驳论证过程D.反驳论据

第2题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史论B.辞赋C.小说D.奏疏

第3题议论文的三要素是指( )

A.论点论据论证B.归纳演绎比较C.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立论驳论结论

第4题《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将兵的特点是( )

A.行军无部伍行阵B.谨于法度C.士吏治军簿至明D.正部曲行伍营阵

第5题《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 )

A.人物的语言B.人物的行动C.人物的背影D.人物的画貌

第6题《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

A.客观的求真笔法B.夸张的漫画笔法C.含蓄的暗示笔法D.犀利的怒斥笔法

第7题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

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

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反问对偶拟人对偶B.反问比喻拟人对偶

C.设问比喻拟人夸张D.设问对偶比喻夸张

第8题《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A.列夫·

托尔斯泰B.莫泊桑C.欧·

亨利D.契诃夫

第9题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

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A.比喻拟人设问夸张B.拟人比喻设问夸张

C.拟人对偶反问比喻D.对偶拟人反问比喻

第10题《论毅力》一文贯串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B.类比法C.归纳法D.对比法

第11题“易安居士”是指( )

A.苏东坡B.李清照C.王安石D.辛弃疾

第12题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

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不远吗!

B.会须杀此田舍翁

一定找机会杀了这个乡巴佬。

C.敕有司资倍送于永嘉长公主

敕令有关部门所给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

D.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其社稷之臣也

如今见其引征礼义来抑制君王的私情,这真是辅佐陛下的栋梁大臣呀1

第13题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4)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A.对偶排比拟人比喻B.拟人比喻排比夸张C.拟人排比对偶比喻D.拟人比喻排比对偶

第14题《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 )

A.美国B.俄国C.法国D.英国

第15题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B.之二虫又何知

这两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我自从束起头发在房中读书。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茫茫万顷的江面。

第16题《米龙老爹》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 )

第17题《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小品文B.说明文C.记叙文D.议论文

第18题《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A.回顾式写法B.闭锁结构C.开放式写法D.片段写法

第19题对下列句子中双音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第20题柳永是( )

A.南宋婉约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

C.北宋婉约派词人D.北宋豪放派词人

21-29小题,共30分。

阅读《氓》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试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21题从这两节诗中选出相应诗句说明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的根本原因和前天的直接原因。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表明当时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这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的根本原因。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前夫的“二三其德”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第22题解释这段诗句中下面字的含义。

说:

汤汤:

渐:

爽:

同“脱”,解脱。

汤汤:

水盛貌。

渐:

浸湿。

爽:

差错。

第23题将这段诗句中的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

其叶沃若:

二三其德:

它(桑)的叶子茂盛润泽。

三心二意坏品德。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试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第24题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等,运用排比,相同的句式紧密排列,给人感觉一气呵成,感情强烈,气势充沛。

第25题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隐:

作:

兵:

小康:

消失。

作:

起。

兵:

指战争。

小康:

康,安。

依礼而治的小安社会。

第26题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

“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小康”是“天下为家”;

在人事制度上,“小康”则是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小康”则是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

“小康”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小康”是“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

在社会治安上,“小康”是“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下列试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27题描写西域的寒冷有何用意?

诗中处处写雪,写严寒,意在突出表现边塞将士处境的艰难及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并希望武判官将诗带回京城,使朝廷真切地感受到西域气候之恶劣,从而达到替边塞将士传递心声的目的。

第28题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首诗中夸张的句子有“……狐裘不暖锦衾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几句。

这种夸张的手法把突如其来的寒冷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中成功地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句。

这种比喻带着奇妙的想象,把艰苦的西域从军生活,染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表现了为了保卫国家、甘于奉献的乐观豪迈的情怀。

第29题诗中哪几句写人寒冷的感受?

狐裘不暖锦衾薄。

30-38小题,共30分。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

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

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

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头顶;

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

一次是和他呕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

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第30题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要说明辛亥革命虽然已进行了多年,但农村的封建势力仍没有从根本上受到摧毁和动摇,还存在着复辟的危险。

第31题从这段文字的描写来看,赵七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是一个顽固守旧派的代表,是一个迂腐而又深谙韬晦之计的、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

第32题这段文字是通过什么方法刻画赵七爷这个人物的?

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阅读诗歌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

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

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个俄罗斯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楼里传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

“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么?

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在等着你?

“我知道,”姑娘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

……我准备好了。

我要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第33题分别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都象征着什么?

“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或当时的俄国民族解放运动);

“门槛”象征着横在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一个姑娘”则象征着勇于献身的女革命者。

第34题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通过一个富吁诗意的梦,通过一组象征性的形象,作品描写了一个女革命者立志投身革命、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35题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这位女革命者什么性格特征?

具有不怕艰难困苦、敢于面对死亡、勇于献身的高尚品格。

阅读《日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

黄省三经理!

潘月亭石清,这是谁?

他是干什么的?

黄省三经理,我姓黄,我是大丰的书记。

李石清他是这次被栽的书记。

潘月亭你怎么跑到这里来。

(对李)谁叫他进来的?

李石清不知道他怎么找过来的。

黄省三(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

我不能没有事。

经理,我给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潘月亭岂有此理!

这个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