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思维该如何变.docx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思维该如何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思维该如何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思维该如何变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思维该如何变
同样是学习,为什么有的孩子在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却没有收获很好的学习效果呢?
本文分享了来自《学习的逻辑》中的核心观点:
学生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去学习”。
今天,伴随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正日益重要。
想要成为高效的学习者,家长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将学校、老师、课程、作业、教辅等,都视为供自己灵活调度的资源。
给大家分享来自《学习的逻辑》一书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
这本书,提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观点。
书中说,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已经走过了3个时代——天赋红利时代、资源红利时代、努力红利时代。
天赋红利时代,是指在几十年前,中国教育缓慢复苏、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市场尚未形成的时代。
那时候,能够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往往是一些比较聪明、有天赋的中学生。
资源红利时代,是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部分区域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时代。
在这个阶段,一线城市和重点高中的中学生占尽优势。
努力红利时代,就是资源弱势的小城市、县城学校为了应对大城市优质资源寻找到的突破口的时代。
军事化管理、高压教育、题海战术等在学校开始流行,而最早进入极限努力模式的学校和中学生,确实获得了红利将勤能补拙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现在,三种红利带来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而新的、可用的红利就是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的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通过调整思考方式、学习理念、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和学习辅助,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也就是说,谁越会学习,谁就越能学得好。
书中有一个核心观点:
学生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去学习”。
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不应该天天围着学校的课程设置转,不应该完全被老师和家长的安排牵着鼻子走,而是要自己掌握主动权!
把学校、老师、家长、还有课堂、教辅统统当成自己可利用的资源和工具,根据自己的需求充分调动起来!
这个观点,听起来有点“大胆”。
毕竟咱们经常教育孩子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完成作业……
这些我们通常认为孩子应该养成的“好习惯”,难道有错吗?
今天节选了书中“以我为学习中心”的部分,与大家分享...
01谁在掌管我们的学习?
——看清楚,谁在围着谁转
中学生们端坐在教室的课桌前,抬头看着黑板,或者低头写着练习作业,每日持续10~14小时之久,初中加上高中连续6年。
在此期间,谁在掌管着他们的学习呢?
统一的课程进度、学科安排、作业量……
学校几乎包办了孩子所有的有效学习时间
中学生们要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的进度上课。
比如数学,初一的学生需要完成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相交线与平行线等内容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则必须拿下集合、初等函数、三角形、数列等难点。
不仅学年、学期的进度有总体框架,每月、每周的进度也有精密计划。
一周内的前两节数学课要学完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和变形,后三节数学课则要完成基础测试和复杂题型的总结。
如果有学生没赶上进度——上课没听懂或者请了病假,老师会催促着他们找空余时间自学跟上,又或者会主动帮他们补习——这是中国老师辛勤敬业的表现。
总之,你必须按照学校安排的统一的进度去学习,基本不允许有例外情况发生。
每个学科分配多少学习时间也被学校严格规定。
在上课时间,学生按照课表上课,比如今天有一节英语课、一节语文课、两节数学课……自然,每个学科的时间分配也就固定了。
空闲的时间也会被巧妙地定下来。
班主任会召集所有学科老师开会,分配学科时间,以此给学生安排作业量。
由于作业经常是超负荷的,仅仅完成全部作业就会占据学生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所以在课程之外,每个学生每天学哪个学科,要学多长时间,也会被老师间接地包办下来。
作业类型基本也没有学生自我选择的空间。
老师会统一布置作业——通常会很多,班级里每个人要完成相同的练习作业。
有些是学校老师自行编制的题目,有些则是从外部购买的教辅书和试卷。
不论哪种情况,练习作业通常是按标准编制的——一部分基础题,加上一部分中等难度题、中高难度题,最后加一两道高难度压轴题。
不论你是班级里的第一名还是第五十名,你都要完成这样的作业。
其他项目,比如背诵、改错、计划制订等,也是类似的做法,都在围绕着学校和老师的安排进行。
显然,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被学校和教师安排着的。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
学生围着学校转,
这种模式便于教学管理,成本低……
主要是为了教学管理上的方便。
当所有人按照统一的进度学习,老师和学校就轻松了。
学校在中心位置不动,学生们围着中心点转。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负担降到最轻,而学生的负担却由此加重,同时学习效率降低。
这种做法成本最低。
每个人都知道,如果进行个性化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正在给一个60人的班级上课的老师们也知道。
学习知识点用一对一模式,而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时候则变成4~6人小组,显然比60人的集体教学更有效。
然而按照现有的教育条件,这样的模式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受到资源的限制——资金、场地、教师数量等,目前所执行的以学校为中心、所有学生围着学校转的模式是成本最低、最有可行性的。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学校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太差了,必须经受外部管理。
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校长和老师们会担忧,如果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太弱怎么办?
如果学生太懒散怎么办?
如果学生自己找不到正确的学习节奏怎么办?
年轻的学生身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绝不能把学习的管理权交到他们手上。
因此,根据现有条件,学生的学习似乎天然应该围绕着学校进行。
不过真的如此吗?
02“我”是学习的中心——高效学习,
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
虽然以学校为中心的学习有资源条件上的限制,但我们依然要意识到,单纯的学校中心模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无法实现真正的高效学习。
对于高效学习者来说,学习的中心必须是自己,而不可能是其他人。
学校中心模式的局限:
不够灵活自主,学习效率低
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现实中的学习场景,这都是我与学生交流时观察到的真实案例。
比如我昨天晚上刚背了英语单词,按照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今天早自习就要赶快复习一下,否则就进入快速遗忘阶段了。
但如果老师规定今天是语文早自习,或者统一默写数学公式,那我就没有选择了……
我刚学完一个数学单元,已经做了很多题了,来不及整理,晚自习时想要把那些题目好好思考、整理一下,做个结构化之类的。
但老师又发了几张新的试卷,要想做完就必须做到晚上12点——搞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一般作业都特别多——于是我就没时间做旧题整理了。
这样不就相当于被迫低效学习了吗?
老师,我的经历特别搞笑。
我们学校管得特别严,完全没时间做自己的事。
像数学、物理等学科,学校布置的作业太难了,而我的基础特别差,需要补充中低难度的练习,所以我好几次向老师提出不想听课,想自己学习,并且更换一些作业资料,都被老师严肃批评,然后拒绝。
我就一直学得很被动,成绩很不理想。
结果有一次我生病了,将近一个月被迫在家自学,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的成绩突飞猛进(因为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把落下的、没听懂的课学会了)。
等到病好了回学校以后,我又进入了那种听不懂课的节奏里,我的成绩被快速打回原样。
很明显,如果单纯地将学生放到以学校为中心的轨道上运行,那么就会出现大量类似于上述案例的低效学习情况。
如果学校的课程体系做得较为完善,那么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会略微减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
因为学生内心在想什么,大脑处于何种状态,基本上不可能被外界即时监控到,也不可能获得及时调整。
试想一下,60名高中生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基本变化,其中有一名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发现自己基础很差,连勾股定理的计算都不清楚,因而有大半练习不会做。
此时,老师能否立刻感知到这名学生不适合做现有练习,然后给他重新布置一些关于勾股定理计算的复习题呢?
这是不可能的。
只有学生自己才有可能做及时调整。
学习高手的思维:
以自我为学习的中心
学校、老师、课程、作业、教辅……都是供自己灵活调度的资源
学习高手有很多类型。
有些人纯粹因为先天智商太高,不需要精密的学习方法,按照普通人的方式随便学学也就学好了;
也有些人曾经就是普通人,但由于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不断地努力学习,最终变成了学习高手。
在这里,我们主要看一看后一种高手是怎样学习的。
假设在一所二流或者三流中学里,有一名擅长高效学习的优秀高中生叫作卢标,他是怎样学习的呢?
在高一上学期开始时,卢标选择进行高一数学必修1课程的预习——尽管数学老师没有要求预习。
与此同时,化学老师布置了预习的作业,但卢标直接无视了。
因为在他的学习体系里,对于某门课程是否应该预习有自己的标准。
在课堂上,卢标有时会非常认真地听课,有时又会完全不听课,自己看书或者写作业。
他有时在看课本,有时在看老师发下来的资料,有时又会把课本和资料扔到一边,去书店买回3~5本教辅书,每本教辅书都看一点、做一点,然后留下大量空白——看起来每本教辅书都有很大比例的浪费,但这是他独特的教辅书使用方法。
课后,老师布置了海量的作业,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按时完成。
在写作业之前,卢标先整体性地浏览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判断其中一半左右的作业过于简单了,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而他的判断通常是正确的。
于是,他选择忽略这部分作业,只进行中高难度题目的练习。
在一段时间里,卢标制订计划进行物理学科的集中冲刺,将所有物理题型按照结构化方式整理,深入挖掘物理的学科逻辑,想做到透彻理解。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同一时间内,他将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时间压缩到最短,仅仅保证上课听讲和完成作业,甚至连作业都没有全部完成。
而在另一段时间里,他又会选择进行英语阅读理解的集中冲刺,在几天或者一两周的时间里高强度地大量练习,这样他在物理等学科上的学习时间就会主动减少——这称为脉冲策略。
在章节结束后的复习阶段,老师习惯于发海量的练习题作为复习手段,但卢标选择回顾自己整理的笔记,不以老师布置的练习题为中心,而以自己做的知识点与题型结构化为中心。
他对老师布置的题目采用“分层处理”的技巧,大部分题目看而不做,小部分题目动手做完并深入理解后,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卢标的学习便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的。
学校、老师、课程、教辅资料、作业,都只不过是他的工具和辅助资源。
这些辅助资源环绕着他,根据他的需求随时变化,做到自由取舍。
真正的学习高手,就应该向上面的假想人物——高中生卢标——那样学习。
在他的学习世界里,他便是学习的中心,一切资源都随他调动,依据他的需求或进或退、或增或减,十分灵活。
尽早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越是高手,越需要自主;年级越高,越需要自主
总体来说,以学校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比较适用于那些不那么愿意学习、对学习没有什么想法的学生。
由于基础学习意愿和学习习惯的不足,这些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规划和调整改善,他们需要一种强大的外力去束缚和规范自己,逼迫自己认真学习。
而越是优秀的学生,越需要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自我学习规划、执行和调整。
这一规律广泛地呈现在我国的教育体系里。
优秀学生相对缺乏的县城、三四线城市里,学校往往采取高压的军事化集中管理模式——典型的学校中心模式;
而在二线以上城市的重点中学,管理逐渐变得人性化,对学生的施压减少,给学生的自主空间变大,逐渐向学生中心模式微调。
到了人大附中、上海中学、深圳中学、华师一附中、成都七中等国家级重点中学里,学校对学生的约束就进一步缩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进一步扩大,基本上呈现出学校——学生双中心模式,或者直接为学生中心模式。
具体表现为,对于那些有想法、愿意进行自主学习管理的学生,学校会与其沟通放权。
比如,学生觉得老师讲课的节奏和自己的不匹配,想自己学习,大部分老师会同意;如果他想集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