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1169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器学习算法总结决策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若一个决策不仅在树的根部有决策点,而且在树的中间也有决策点,则称为多级决策。

科学的决策是现代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我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常遇到的情景是:

若干个可行性方案制订出来了,分析一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大部分条件是己知的,但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每个方案的执行都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企业决策存在着一定的胜算,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这时,决策的标准只能是期望值。

即,各种状态下的加权平均值。

针对上述问题,用决策树法来解决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决策树法作为一种决策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之中,它是随机决策模型中最常见、最普及的一种规策模式和方法此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决策带来的风险。

所谓决策树法,就是运用树状图表示各决策的期望值,通过计算,最终优选出效益最大、成本最小的决策方法。

决策树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不同于确定型决策方法,二者适用的条件也不同。

应用决策树决策方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决策者期望达到的明确目标;

2存在决策者可以选择的两个以上的可行备选方案;

3存在着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如气候变化、市场行情、经济发展动向等);

4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简称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5决策者能估计出不同的自然状态发生概率。

2.2特征选择

2.2.1特征选择问题

1、为什么要做特征选择

在有限的样本数目下,用大量的特征来设计分类器计算开销太大而且分类性能差。

2、特征选择的确切含义

将高维空间的样本通过映射或者是变换的方式转换到低维空间,达到降维的目的,然后通过特征选取删选掉冗余和不相关的特征来进一步降维。

3、特征选取的原则

获取尽可能小的特征子集,不显著降低分类精度、不影响类分布以及特征子集应具有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

4、特征选择需要考虑的问题

a、确定选择算法,在允许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找出最小的、最能描述类别的特征组合,b、确定评价标准,衡量特征组合是否是最优,得到特征获取操作的停止条件。

5、特征获取方法

a、按照特征子集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穷举法(exhaustion)、启发法(heuristic)和随机法(random)。

穷举法需要遍历特征空间中所有的特征组合,所以方法复杂度最大,实用性不强;

启发法通过采用期望的人工机器调度规则,重复迭代产生递增的特征子集,复杂度略低于穷举法,但是只能获取近似最优解;

随即方法分为完全随机方法和概率随机方法两种,对参数设置的依赖性较强。

b、按照特征评价标准来分,根据评价函数与分类器的关心,可以分为筛选器和封装器两种,筛选器的评价函数与分类器无关,封装器采用分类器的错误概率作为评价函数。

筛选器的评价函数可以细分为距离测度、信息测度、相关性测度和一致性测度。

距离测度用距离来衡量样本之间的相似度,信息测度用利用最小不确定性特征来分类。

6、特征获取方法的选取原则

a、处理的数据类型

b、处理的问题规模

c、问题需要分类的数量

d、对噪声的容忍能力

e、无噪声环境下,产生稳定性好、最优特征子集的能力。

特征选择的一般过程可用图1表示。

首先从特征全集中产生出一个特征子集,然后用评价函数对该特征子集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与停止准则进行比较,若评价结果比停止准则好就停止,否则就继续产生下一组特征子集,继续进行特征选择。

选出来的特征子集一般还要验证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特征选择过程一般包括产生过程,评价函数,停止准则,验证过程,这4个部分。

(1)产生过程(GenerationProcedure)产生过程是搜索特征子集的过程,负责为评价函数提供特征子集。

搜索特征子集的过程有多种,将在2.2小节展开介绍。

(2)评价函数(EvaluationFunction)评价函数是评价一个特征子集好坏程度的一个准则。

(3)停止准则(StoppingCriterion)停止准则是与评价函数相关的,一般是一个阈值,当评价函数值达到这个阈值后就可停止搜索。

(4)验证过程(ValidationProcedure)在验证数据集上验证选出来的特征子集的有效性。

2.2.2信息增益

信息增益(Kullback–Leiblerdivergence)又称informationdivergence,informationgain,relativeentropy或者KLIC。

在概率论和信息论中,信息增益是非对称的,用以度量两种概率分布P和Q的差异。

信息增益描述了当使用Q进行编码时,再使用P进行编码的差异。

通常P代表样本或观察值的分布,也有可能是精确计算的理论分布。

Q代表一种理论,模型,描述或者对P的近似。

尽管信息增益通常被直观地作为是一种度量或距离,但事实上信息增益并不是。

就比如信息增益不是对称的,从P到Q的信息增益通常不等于从Q到P的信息增益。

信息增益是f增益(f-divergences)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1951年由SolomonKullback和RichardLeibler首先提出作为两个分布的直接增益(directeddivergence)。

它与微积分中的增益不同,但可以从Bregman增益(Bregmandivergence)推导得到。

在信息增益中,重要性的衡量标准就是看特征能够为分类系统带来多少信息,带来的信息越多,该特征越重要。

因此先回忆一下信息论中有关信息量(就是“熵”)的定义。

说有这么一个变量X,它可能的取值有n多种,分别是

,每一种取到的概率分别是

,那么X的熵就定义为:

意思就是一个变量可能的变化越多(反而跟变量具体的取值没有任何关系,只和值的种类多少以及发生概率有关),它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大(因此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政策法规信息量非常大,因为它变化很多,基本朝令夕改,笑)。

对分类系统来说,类别C是变量,它可能的取值是

,而每一个类别出现的概率是

,因此n就是类别的总数。

此时分类系统的熵就可以表示为:

信息增益是针对一个一个的特征而言的,就是看一个特征t,系统有它和没它的时候信息量各是多少,两者的差值就是这个特征给系统带来的信息量,即增益。

系统含有特征t的时候信息量很好计算,就是刚才的式子,它表示的是包含所有特征时系统的信息量。

问题是当系统不包含t时,信息量如何计算?

我们换个角度想问题,把系统要做的事情想象成这样:

说教室里有很多座位,学生们每次上课进来的时候可以随便坐,因而变化是很大的(无数种可能的座次情况);

但是现在有一个座位,看黑板很清楚,听老师讲也很清楚,于是校长的小舅子的姐姐的女儿托关系(真辗转啊),把这个座位定下来了,每次只能给她坐,别人不行,此时情况怎样?

对于座次的可能情况来说,我们很容易看出以下两种情况是等价的:

(1)教室里没有这个座位;

(2)教室里虽然有这个座位,但其他人不能坐(因为反正它也不能参与到变化中来,它是不变的)。

对应到我们的系统中,就是下面的等价:

(1)系统不包含特征t;

(2)系统虽然包含特征t,但是t已经固定了,不能变化。

我们计算分类系统不包含特征t的时候,就使用情况

(2)来代替,就是计算当一个特征t不能变化时,系统的信息量是多少。

这个信息量其实也有专门的名称,就叫做“条件熵”,条件嘛,自然就是指“t已经固定“这个条件。

但是问题接踵而至,例如一个特征X,它可能的取值有n多种

,当计算条件熵而需要把它固定的时候,要把它固定在哪一个值上呢?

答案是每一种可能都要固定一下,计算n个值,然后取均值才是条件熵。

而取均值也不是简单的加一加然后除以n,而是要用每个值出现的概率来算平均(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值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固定在它上面时算出来的信息量占的比重就要多一些)。

因此有这样两个条件熵的表达式:

这是指特征X被固定为值xi时的条件熵,

这是指特征X被固定时的条件熵,注意与上式在意义上的区别。

从刚才计算均值的讨论可以看出来,第二个式子与第一个式子的关系就是:

2.2.3熵

在信息论中,要对符号进行编码,一个符号的熵就是要表示这个符号所需要的最少二进制数位数;

这是一个极限;

这也是信息压缩的基础;

条件熵,当两个符号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或者两个随机变量不互相独立的时候,对于A,B两个随机事件,非独立,知道A的情况,B的不确定性减少。

举例来说,假设S是一个关于布尔概念的有14个样例的集合,它包括9个正例和5个反例(我们采用记号[9+,5-]来概括这样的数据样例),那么S相对于这个布尔样例的熵为:

注意,如果S的所有成员属于同一类,

,例如,如果所有的成员是正的

,那么p-就是0,于是

另外S的正反样例数量相等,

S的正反样例数量不等,熵介于0,1之间,如下图所示:

//根据具体属性和值来计算熵

doubleComputeEntropy(vector<

vector<

string>

>

remain_state,stringattribute,stringvalue,boolifparent){

vector<

int>

count(2,0);

unsignedinti,j;

booldone_flag=false;

//哨兵值

for(j=1;

j<

MAXLEN;

j++){

if(done_flag)break;

if(!

attribute_row[j].compare(attribute))

{for(i=1;

i<

remain_state.size();

i++)

{if((!

ifparent&

&

!

remain_state[i][j].compare(value))||ifparent){//ifparen记录是否算父节点

if(!

remain_state[i][MAXLEN-1].compare(yes)){

count[0]++;

}

elsecount[1]++;

}}

done_flag=true;

if(count[0]==0||count[1]==0)return0;

//全部是正实例或者负实例

//具体计算熵根据[+count[0],-count[1]],log2为底通过换底公式换成自然数底数

doublesum=count[0]+count[1];

doubleentropy=-count[0]/sum*log(count[0]/sum)/log(2.0)-count[1]/sum*log(count[1]/sum)/log(2.0);

returnentropy;

}

举个例子:

A事件是:

季节{春,夏,秋,冬},B事件是:

天气{下雨,下雪,晴天,多云};

那就可以画出一个二维表格,最直观的是夏天&

下雪的概率<

冬天&

下雪的概率;

当我知道天气是下雪的时候,我就有很大的概率认为季节是冬天;

这说明:

我知道了B事件的情况,对A的不确定性减少了;

如果A,B是独立的,比如,A事件是季节{春,夏,秋,冬},B事件是交通的情况{堵,不堵},我知道B的情况,对A的不确定性并没影响。

上面说的是概念性的理解,如果用数学公式对应起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已知B的情况,A的概率有没有变化?

当A,B独立,

说明没有变化,当AB不独立的时候,即两者存在某种相关性质,换句话说就是B确定的前提下,A的概率分布与在总体上看不一样。

信息论中有熵,用来表示时间的不确定性,这个跟这个事件的可能值数目,还有取每个值的概率,比如有A事件{1,2,3,4}每个取值等概,那么熵为2;

如果A{1,2}每个取值等概率,熵为1;

当取值数目一样的时候A{1,2,3,4},

,那么这个熵小于2;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数据压缩方面,对于小概率事件就要用长的编码,大概率事件用短编码,这样最后平均每个事件的编码就比较小!

而对于等概率事件,这种策略就没法使用,就没法实现数据的压缩;

熵说的就是这种下界。

反过来,当我们说一个事件熵很大,就意味着

1这个事件的取值范围很多

2(或者)这个事件中每个取值的概率比较均匀

以上两者都代表着这个事件的不确定性很大,所以我们又说熵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度量

那么什么是条件熵呢,为什么

小于等于

呢?

上面说了,知道了B,1:

首先A的取值范围会缩小,为什么?

拿上面一个例子来说,我知道了天气是下雪,那么几乎可以说A的取值只能从{春天,冬天}里选择;

2:

A中每个取值的概率分布会发生变化

的概率分布不同;

数学证明

即已知B的结果,A的不确定性减少;

要表述A这个事件的编码数更少;

在决策树中,我们关心的是H(结果|属性)的关系,即已知某属性,结果的不确定性还有多少;

我们需要知道,哪个属性能使得结果的不确定性减少最多。

2.3决策树的生成

2.3.1ID3算法

如果学习的任务是对一个大的例子集作分类概念的归纳定义,而这些例子又都是用一些无结构的属性值对来表示,则可以采用示例学习方法的一个变种──决策树学习,其代表性的算法是昆兰(J.R.Quinlan,1986)提出的ID3。

ID3算法是由Quinlan首先提出的。

该算法是以信息论为基础,以信息熵和信息增益度为衡量标准,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归纳分类。

以下是一些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定义2.2:

若存在n个相同概率的消息,则每个消息的概率p是1/n,一个消息传递的信息量为

定义2.3:

若有n个消息,其给定概率分布为

,则由该分布传递的信息量称为P的熵,记为

定义2.4:

若一个记录集合T根据类别属性的值被分成互相独立的类C1C2..Ck,则识别T的一个元素所属哪个类所需要的信息量为Info(T)=I(p),其中P为C1C2…Ck的概率分布,即

定义2.5:

若我们先根据非类别属性X的值将T分成集合T1,T2…Tn,则确定T中一个元素类的信息量可通过确定Ti的加权平均值来得到,即Info(Ti)的加权平均值为:

定义2.6:

信息增益度是两个信息量之间的差值,其中一个信息量是需确定T的一个元素的信息量,另一个信息量是在已得到的属性X的值后需确定的T一个元素的信息量,信息增益度公式为:

ID3算法计算每个属性的信息增益,并选取具有最高增益的属性作为给定集合的测试属性。

对被选取的测试属性创建一个节点,并以该节点的属性标记,对该属性的每个值创建一个分支据此划分样本。

  ID3的输入是描述各种已知类别实例的列表。

例子由预先定义的属性值对来表示。

归纳推理产生的结果不是以往讨论的那种合取表达式,而是一棵决策树(也称判别树,并可转而表示为决策规则的一个集合),用它可正确地区分所有给定例子的类属。

  树中的每一非叶节点对应一个需测试的属性,每个分叉就是该属性可能的取值;

树的叶节点则指示一个例子事物的类别。

ID3的显著优点是归纳学习花费的时间和所给任务的困难度(取决于例子个数,用来描述对象的属性数,所学习概念的复杂度即决策树的节点数等)仅成线性增长关系。

当然,ID3只能处理用属性-值对表示的例子。

在ID3中,每一个例子用相同的一组属性来表示,每一个属性又有自身的属性值集,如"

颜色"

属性可取值是{红、绿、兰}等。

构造决策树的目的是为了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分类。

决策树形式的分类规则适用于任何的对象集C。

如C是空的,那么它无需分类,对应的决策树也为空;

如C中的对象是同一类的,那么决策树就一个叶节点,即该类名;

如果C集中的对象属于二个不同的类别,那未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对象的属性,随后按其可能值把C划分成一些不相交的子集C1,C2,…,Cn,其中Ci是含有所选属性的第i个值的那些对象集。

对每一个这样的子集又可以用同样的策略处理,最后的结果是一棵树。

ID3(Examples,Target-attrlbute,Attrlbutes)

创建树的root节点

如果Examples都为正,返回label=+的单节点输root

如果Examples都为反,返回label=-的单节点输root

如果Attrlbutes为空,那么返回单节点输root,label=Examples中最普遍的Target-attributes值

否则开始

AAttributes中分类examples能力最好的属性

Root的决策属性

A

对于A的每个可能值vi

在root下加一个新的分支对应测试A=vi

令Examples为Examples中满足A属性值为vi的子集

如果Examples为空

在这个新分支下加一个叶子结点,节点的label=Examples中最普遍的Target-attributes值

否则在新分支下加一个子树ID3

(ExamplesTarget-attribute,Attributes-{A})

结束

返回root

  下面给出一个关于人分类的例子(对象)集,并预先定义了指定的一组属性及其可取值:

高度{高,矮},发色{黑色,红色,金色}和眼睛{兰色,棕色}。

这里,将人分为两类,分别以+、-来指示。

 高度  发色 眼睛     类别

       矮     黑色   兰色      -

       高     黑色   兰色      -

       矮     金色   兰色      +

       高     金色   棕色      -

       高     黑色   棕色      -

       矮     金色   棕色      -

       高     金色   兰色      +

       高     红色   兰色      +

  如我们首先选取"

发色"

为树的根节点,即可获得图6.11所示的决策树。

  相应于"

黑色"

,"

红色"

和"

金色"

三值都有一个对象子集。

随后我们再测试"

这一分支,又按属性"

眼睛"

把其所含的对象集划分成兰色和棕色二类。

至此,所有叶结点相应的对象子集只含同一类的对象,我们就可以用相应的类别名(本例中的+和-)来取代各子集,得到一决策树。

  一个对象所属类的判别从决策树的根开始,首先依据根节点指示的属性(发色),选择与该对象属性值相应的分支;

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下去,一直到达叶节点。

有时判别一个对象的类别,由于从根到叶节点的路径较短,只要测试少量的属性。

如上例中,若"

的值是"

或"

,则对象就可以直接归属相应的类别,而不必再去判定其它属性的取值;

若为"

,则再测试一次"

的值(而不必考虑"

高度"

)就可以进行判别。

  若不存在这样的二个对象:

它们在每个属性上都具有相同的值,却属于不同的类别,那么这种生成决策树的过程是可行的。

产生这种归纳学习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一系列有用的属性来测试一个对象集,以使生成的决策树是最小的。

ID3采用了香农(Shannon)信息论中的方法以使分类时期望(平均)的测试次数最小。

  一个决策树可看成一个信息源,即给定一个对象,可从决策树产生一个该对象所属类别的消息(比如类别"

+"

-"

)。

决策树的复杂程度与借助这个消息所传递的信息量密切相关。

若决策树传递的不同类别消息的概率用P+(对应于"

类)和P-表示(对应于"

类),那么这个消息的期望信息量为:

          

对给定的物体集C,我们可以把这概率近似地表示为相对频率,此时P+和P-分别等于C中类别为"

的对象所占的比例。

  从C集对应的决策树中得到消息的期望信息量记为M(C),并定义M({})=0。

  对于上述例子,C集有八个例子,三个为"

,五为"

,则

    

  这是一个局部决策树,A为构造决策树时下一个可能选取的属性,Ai为属性A的值且是互斥的。

属性A将集合C划分为若干个子集合{C1,C2,...,Cn}。

设M(Ci)是值为Ai的子集Ci所对应决策树的期望信息量,则确定以属性A作为树根的决策树的期望信息量B(C,A)可通过权值平均而得到:

      B(C,A)=∑(A值为Ai的概率)*M(Ci)

同样我们把Ai的概率用相对比例来代替,即在所有对象中具有Ai值所占的相对比例。

  我们希望待选的测试属性能使决策树获得最大的信息增益即M(C)-B(C,A)为最大值。

因为M(C)为判别一个对象的类属所要求的总的期望信息量,B(C,A)为按属性A构造局部决策树后还需要的期望信息量。

二者的差越大,说明测试这个属性所能传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