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1087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Word格式.docx

(1)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

(2)开展减灾工程建设。

(3)建立和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4)加强灾害保险与救援工作。

(5)开展防灾减灾科学研究。

(6)进行减灾宣传教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2)1952年6月20日胜利竣工的荆江分洪工程,符合我国防灾抗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方针。

(3)在荆江河段还采取了哪些防洪措施?

答案 

(1)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弯道多,且位于由山地进入平原的地段,水流不畅导致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河”,易发生洪涝灾害。

(2)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3)裁弯取直;

加固荆江大堤;

退田还湖。

解析 本题以荆江分洪工程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长江洪水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1)题,主要考查长江荆江河段洪水多发的原因,由图可以看出,荆江河段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洪水多发。

(2)题,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兴修的第一个大型防洪工程,1952年6月20日胜利竣工;

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对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有,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兴修分洪区、退田还湖等。

1.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和主要行动

2.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及分布

(1)防护林工程:

这些防护林工程属于“改变地表环境”的一类,主要有分布在海岸带的沿海防护林,北方风沙带及山地水土流失区的防风固沙林及水土保持林,河流沿岸的护岸林等。

(2)大库容水库、抗震系数较高的城市建筑及防止地面沉降等工程,这类属于工程性防御措施中的改变财物特性,提高抗灾性能一类。

(3)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防风暴潮和台风袭击的防潮大堤及分布在西南滑坡、泥石流频发区的格栅坝等工程,这类工程都属于“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一类。

通过这一系列减灾工程的建设,并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我国成功地抗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在减灾防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练习巩固1

 把各种减灾工程措施与主要针对的自然灾害类型进行连线。

答案 

二、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

1.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被联合国认为是“开展减灾活动最好的国家之一”。

2.成功抗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

3.建立和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4.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重点开展了以自然灾害监测、预测和综合减灾对策为主的一系列科技研究。

读“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黄河主要防洪堤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河段,为何该河段成为黄河防洪治理的重点?

(2)航空护林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在护林方面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可以防治哪些类型的自然灾害?

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小浪底以下的黄河下游 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下降,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一旦遇到暴雨,容易决口。

(2)东北、西南两大林区。

 监测、预警虫灾、火灾等,用于指导救灾。

(3)防治水旱灾害、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原因是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解析 从图中看出黄河沿岸的堤坝主要在下游河段,下游典型的地上河特征,是治理的重点。

航空护林站的作用主要是监测森林灾害。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可以防治水旱灾害、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已建立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练习巩固2

 关于我国减灾防灾主要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功抗御了所有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

B.建立和健全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C.长、中、短期地震预报的准确率极高

D.台风及风暴潮的预报时效已提高到24小时

答案 B

解析 我国减灾防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抗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建立和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短期地震预报准确率有明显提高,台风及风暴潮的预报时效已提高到2~3天。

1.减灾方针:

2.我国减灾防灾的成就:

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成功抗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建立和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1.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是(  )

①战胜自然灾害 ②提高减灾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 ③利用科技,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灾对策 ④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 C

解析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是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

对于自然灾害,人类只能尽力减轻灾情,而不能“战胜自然”“杜绝灾害”。

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减灾能力,以保障社会安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

增强全社会承受灾害的能力。

2.实施减灾防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

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

D.四川盆地大力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

答案 D

解析 充分认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及时空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灾对策。

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上海市生活生产用水量大,地下水开采量大,已导致地面沉降,所以要采取雨季回灌等措施阻止其继续沉降;

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减轻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带来的危害;

四川盆地由于多年耕作,自然植被较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较为严重,应注重植树造林、培肥地力,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沙尘暴影响很小。

3.云南东川小江流域是全国有名的雨洪型泥石流暴发区,素有“泥石流博物馆”之称。

云南东川小江流域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封山育林 ④打坝淤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 针对本区的泥石流灾害,其治理主要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同时治沙造田,积极防御。

4.下列有关减灾防灾中的个人行为,不妥当的是(  )

A.拯救生命优先是灾难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

B.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最要紧的是保持健康的心态

C.减灾防灾是社会行为,个人无能为力

D.在不同的灾难和瞬息万变的灾情面前,需要冷静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

解析 减灾防灾既是各级政府、科学家、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与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行动密切相关。

当灾害迫在眉睫或正在发生时,个人的行为是否积极、合理,往往决定了我们在灾害中能否生存,因此减灾防灾是关系到社会行动和个人行为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5.我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与减灾有关的卫星主要是(  )

A.“东方红”系列、“风云”系列

B.“资源”系列、“东方红”系列

C.“风云”系列、“资源”系列

D.“实践”系列、“铱星”系列

解析 卫星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表面和大气层,观测区域广,频次高,是对各种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的重要工具。

我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与减灾有关的主要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和“资源”系列资源卫星。

6.读“三北”防护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三北”防护林的建设符合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目标是(  )

A.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管理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

B.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C.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D.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灾对策

(4)有人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你认为对吗?

理由是什么?

答案 

(1)东北 西北 华北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

农业垦殖、战争、统治者大兴土木。

(3)D

(4)对。

 “三北”防护林所处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容易形成沙尘暴或受沙尘暴影响;

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滞尘等作用;

“三北”防护林对风沙来说,就好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沙尘暴的危害。

因此,“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

解析 本题以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我国“三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成因及“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

我国“三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破坏严重,极易出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环境问题,而“三北”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滞尘等作用,对减轻沙尘暴侵袭、沙漠化扩大和水土流失有重要作用,这也体现了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灾对策的基本目标。

教材P88活动

提示 1.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主要险种有:

水稻保险、小麦保险、棉花保险、生猪保险、奶牛保险、养鱼保险和禽畜保险等。

2.

(1)向企业或家庭介绍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洪涝、旱灾等,预测灾害发生后的经济损失。

(2)说明自然灾害保险主要是通过保险公司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以索赔的形式提供货币支付,使得投保的单位或个人得到经济补偿,可大大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由此使企业或家庭乐于投保。

教材P92活动

提示 

(1)要明确减灾防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之间的区别,即“硬件”与“软件”之差异。

(2)到有关部门调查访问或上网查询所在省区在减灾防灾方面采取了哪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如山东省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引黄济青、南水北调、修筑黄河防洪大堤、建设沿海防护林等;

采取的非工程措施有灾害监测网络系统的建设,进行减灾防灾的大力宣传等。

[基础过关]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每年都给我国造成很大的损失,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

B.面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需统一行动

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

D.中央统一决策,地方部门要分工协作

2.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3.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

答案 1.B 2.D 3.B

解析 第1题,面临重大灾害,应当采取中央统一决策,地方部门分工协作的方式,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御灾害。

第2题,“非工程性防御工作”是关键信息。

完善法律法规、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

第3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主要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海防林工程的作用是防风抗灾和固岸;

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的作用是防洪;

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和兴建大亚湾、阳江核电站是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下图是2014年11月11日20时至11月12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时段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最高的地区是(  )

A.桂东B.粤西C.琼东D.湘南

5.该时段图示地区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天气可能是(  )

A.强降水天气B.大风天气

C.干旱少雨天气D.低温天气

答案 4.A 5.A

解析 由图可读出气象风险最高的地区是桂东,地质灾害主要和强降水天气有关。

6.下列属于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是(  )

①建立了10多个减灾研究机构 ②中短期地震预报 ③风暴的预报时效提高到2~3天 ④形成气象监测预报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 中短期地震预报,风暴的预报时效提高到2~3天是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就。

7.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沿江修建大堤可以提高防洪能力,有利于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B.适当改变地表环境,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强度

C.防灾工程一般不可能获得经济效益

D.改变财物的特性,可提高抗灾性能和灾害损失

解析 自然灾害防御投资可对已有资源和财产起到保护作用,防灾工程可减少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防灾工程的产出是一种特殊的增值,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地诱发大量地质灾害;

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薄弱,一旦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宣传活动在汛期开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类地质灾害中,____________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3)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增强防灾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________系统;

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________体系。

答案 

(1)提高防灾意识

(2)地震

(3)破坏植被 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植树造林和护坡等工程措施

(4)监测预警 政策法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对地质灾害应采取的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宣传活动可以提高人们防灾意识,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法律法规是减灾工作的重点任务。

[能力提升]

9.我国运用植树造林相结合治理泥石流、治沙造田较为成功的案例是(  )

A.云南东川B.黄土高原

C.东北三江平原D.云南路南

答案 A

解析 我国针对云南东川的泥石流灾害,其治理主要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同时治沙造田,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0.“十二五”期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

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  )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

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可以起到的减灾作用有(  )

A.改变地表环境,提高灾害强度

B.控制灾害与人口的直接相遇

C.改变水循环,提高抗灾能力

D.消除旱灾灾情

12.下列哪一措施能起到改变地表环境、减轻灾害强度的作用(  )

A.加固房屋,提高抗震强度

B.修建防洪大堤

C.植树造林

D.挖掘机井

答案 11.C 12.C

解析 修建水库可以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提高抗灾性能;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能力;

挖掘机井、加固房屋属于改变财物特征;

修建防洪大堤属于阻隔灾害与人口、财产的直接相遇。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2110平方千米,夏季平均3900平方千米,秋季平均345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1290平方千米,容积减少57亿立方米。

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水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圩堤溃决,损失惨重。

(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7、8两月降水不多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1998年洪水水位高于1954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以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山、江、湖”的综合开发治理,请你为此献计献策:

①在山区应以治理________为重点,实施________工程;

②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_______;

③在湖区实施________工程。

(4)该省的鄱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该省可以实施的减灾策略有哪些?

请列举四例。

答案 

(1)亚热带季风 副热带高气压(或反气旋) 长江干流水入湖

(2)流域内毁林开荒,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塞河流(湖泊),抬高河(湖)床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弱

(3)水土流失 封山育林 梯度开发 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4)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报;

大力推进减灾系统工程;

实行减灾分区管理;

减灾要与资源开发、环境建设统筹规划;

加强减灾法制建设,提高全民减灾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 由降水量柱状图可判断该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7、8月份因受副高控制降水少,但因此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湖泊面积仍继续扩大。

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中游围湖造田,河道、湖泊泥沙淤积严重,湖面缩小,湖泊蓄洪能力降低。

减灾策略可依据所学知识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