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086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docx

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

陕西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6分)(A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凝固、液化、凝华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的能力。

难度:

较易

【解析】A、冰挂是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水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A错误;

B、云是由气态的水变为固态的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由气态的水变为液态的水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

D。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产生、超声波的利用、控制噪声的方法的

知识,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产生、超声波的利用、控制噪声的方法的辨别的能

力。

难度:

较易

【解析】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空是为了改变音调,故A错误;

B、吉他的发声是由于弦的振动引起的,故B正确;

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

故选:

B。

3.如图所示为多功能车用安全锤,以下关于安全锤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安全锤上配备的螺丝起子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要使手电筒中的三个LED灯工作时互不影响,应将它们串联

C.榔头的前端做得很尖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利用吸磁杆的磁性可吸引所有金属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杠杠的分类、并联、增大压强的方法、磁性等知识,考查学生对

杠杠的分类、并联电路的特点、增大压强的方法、磁性的特点的掌握。

难度:

较易

【解析】A、起子其实就是轮轴,属于省力杠杆,故A正确;

B、LED灯工作时要互不影响,应并联使用,故B错误;

C、榔头前端做的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错误;

D、磁铁只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不是吸引所用金属,故D错误;

故选:

A。

【易错警示】轮轴能绕着固定点转动,所以轮轴是杠杆的变形,其轮半径和轴半径分别为动

力臂和阻力臂,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轮轴是一种省力杠杆。

4.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大气压、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大气压的利用、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内部压强的计

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利用的理解和掌握。

难度:

较易

【解析】A、用吸管吸饮料,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到嘴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高压锅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坝下部比上部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5.下列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初中学生50m跑步的测试成绩一般是30s

B.在运动鞋底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掷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时间的测量、摩擦力、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平衡力的知识,考查

学生对时间的估测、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平衡力的判断的掌握。

难度:

中偏难

【解析】A、初中生50m跑步成绩一般是8s,故A错误;

B、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铅球在下落过程中是势能转化为了动能,故C错误;

D、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受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

误;故选:

B。

6.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

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

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信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热值、分子的运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内女的改变的知识点,

考查学生对燃料的热值的理解、对分子运动的认识、对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判别、对改变物体

内能的方式的掌握。

难度:

中偏难

【解析】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能闻到物体的气味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去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的人拉离带电体

B.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接在零线上

C.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

D.煤、石油、开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安全用电、家庭电路、核能、能源的分类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安

全用电的记忆、对家庭电路的连接、核能利用、能源的分类的掌握。

难度:

较易

【解析】A、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首先断开电源,再去救人,故A错误;;

B、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故B错误;

C、现在核电站主要是利用的可控的核裂变现象,故C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

C。

【易错警示】原子弹和核电都是利用链式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

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

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8.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A.L1与L2串联

B.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

C.当开关S2断开时,通过L1的电流变小

D.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电路的连接、串并联的判断、电流等知识,考查学生识别串并联

电流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的正确掌握。

难度:

中偏难

【方法技巧】串联与并联的判断:

在串联电路中: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只要有一点断开,整条电路都断开,各用电器之间相互

影响;

在并联电路中:

电流有多条路径;有一条支路断开,不影响其他支路的断开,用电器之间互

不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每空1分,每图2分,计19分)

9.(2分)LED灯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

按物质的导电性来分类,制作二极管的材料属于________体;要使LED灯发出的白光,可用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半导;绿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

难度:

较易

【解析】二极管的材料属于半导体;要使LED灯发出白光,要有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

蓝混合而成。

故答案为:

半导;绿。

10.(3分)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

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

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当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答案】运动;脚;上身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惯性的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难度:

较易

【解析】行走时被绊倒,身体向前倾倒,是因为:

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当脚被石头

绊住,脚的运动状态会突然改变,由运动变为静止,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人保持原来的运动

状态向前运动,结果人会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

运动;脚;上身。

11.(4分)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

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______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当于________镜。

【答案】倒立;凸透;虚;平面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凸透镜成像及平面镜成像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掌握。

难度:

中偏难

【解析】由图片可以看到:

水珠后面的人通过水珠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凸

透镜;水珠在水中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这里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故答案为:

倒立;凸透;虚;平面。

【方法技巧】凸透镜成像规律:

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

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

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12.(3分)图-1是小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2是他依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当R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欧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选填“a”或“b”)端滑动。

【答案】3;不变;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欧姆定律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的知识,考查学生对欧姆定律公式

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和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的掌握。

难度:

较易

【解析】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要求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故可以根

据图像2中任一组I-R的值可计算出电压:

U=IR=0.6A5=3V;

当R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电压仍保持3V不变,由U=IR

可知:

电压不变,电阻变大,需使电流变小,故应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使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P向b端移动。

故答案为:

3;不变;b。

13.(3分)如图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

图中的水银温度计在制作时,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水银和金属丝相连。

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流通过电磁铁的线圈产生________,电铃响起,发出报警信号,电磁铁的a端为______极。

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则报警温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磁性;S;降低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电磁铁继电器及安培定则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电磁铁继电器原理

的掌握及对安培定则的使用。

难度:

中偏难

【解析】当温度上升时,水银膨胀,水银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左边电路接通,电

磁铁的线圈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向左运动,右边电铃电路接通,电铃发声报警;电铃发声时,

由安培定则可知:

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

则报警器的温度讲降低。

故答案为:

磁性;S;降低。

 

14.(4分)⑴请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⑵如图-2,O为支点,请画出路灯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答案】如图: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透镜对光的折射的作图及力的示意图、力臂的作图,考查学生对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的作图,考查学生对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