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0861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6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模拟试题 含两套Word下载.docx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吸附净化但不能杀菌消毒,D错误。

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6O2-,也可以表示18O2-

B.比例模型

表示CH4分子或CCl4分子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硫的分子式:

S

解析 A.离子结构示意图

,则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所以可以表示16O2-,也可以表示18O2-,与中子数无关,故A正确;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因C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半径,而Cl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不能表示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故B错误;

CH2===CH2,故C错误;

D.S是硫的化学式,硫有斜方硫、单斜硫和弹性硫等同素异形体,固体硫磺的分子一般为S8,因此S并不表示硫的分子组成,不是硫的分子式,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 A

5.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乙醇代替CCl4

D.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

解析 A项,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若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溶液浓度仍然偏低,正确方法是重新配制,故A错误;

B项,稀释浓硫酸时,若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可能会导致溶液飞溅,易发生危险,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B错误;

C项,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可用CCl4作萃取剂,由于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乙醇代替四氯化碳,C正确;

D项,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AgCl,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

,D错误。

答案 C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

AgCl+Br-===AgBr+Cl-

B.NH4Fe(SO4)2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

Fe2++2OH-===Fe(OH)2↓

C.少量Ca(OH)2溶液与Ca(HCO3)2溶液反应:

Ca2++HCO

+OH-===CaCO3↓+H2O

D.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3ClO-+SO2+H2O===SO

+Cl-+2HClO

解析 A.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离子方程式:

AgCl+Br-===AgBr+Cl-,故A正确;

B.NH4Fe(SO4)2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

Fe3++3OH-===Fe(OH)3↓,故B错误;

C.少量Ca(OH)2溶液与Ca(HCO3)2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OH-===CaCO3↓+H2O,故C正确;

D.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离子方程式:

+Cl-+2HClO,故D正确;

故选:

B。

7.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

X

Y

Z

A.原子半径大小:

Z>

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

C.Y单质具有杀菌能力,Y与W可形成化合物WY2

D.W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单质反应,但不能与Z的氢化物反应

解析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W元素为C元素,X为N,Y为S,Z为Cl,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大小:

X,故A错误;

B.同一周期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大:

W<

Y<

Z,故B错误;

C.S单质具有杀菌能力,S与C可形成化合物CS2,故C正确;

D.C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烷烃、烯烃、炔烃等,可与Cl2单质反应,也可能与氯元素的氢化物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8.氢卤酸能量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HCl的ΔH2比HBr的小

B.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ΔH1>0

C.相同条件下,HCl的ΔH3+ΔH4与HI的一样大

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olH—X键放出akJ能量,则该条件下ΔH2=akJ·

mol-1

解析 A.由氢卤酸能量关系图知,ΔH2是气态卤化氢断裂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过程的焓变,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即ΔH2>

0,因为卤素(X)的非金属性越强,H—X键就越强,断裂需要的吸收的能量就越多,因非金属性Cl>

Br,所以H—Cl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H—Br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多,所以相同条件下,HCl的ΔH2比HBr的大,A项错误;

B.HF气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

HF(g)===HF(aq),-ΔH1;

HF(aq)===H+(aq)+F-(aq),ΔH。

两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总过程热化学方程式为:

HF(g)===H+(aq)+F-(aq),-ΔH1+ΔH<

0,即ΔH1>

ΔH,因电离过程吸收热量即ΔH>

0,所以ΔH1>

0,B项正确;

C.HCl气体和HI气体溶于水的过程都存在:

气态氢原子失电子形成气态氢离子,气态氢离子溶于水形成水合氢离子的过程,该过程的总焓变为ΔH3+ΔH4,所以相同条件下HCl的ΔH3+ΔH4与HI的一样大,C项正确;

D.根据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olH—X键放出akJ能量,有热化学方程式:

H(g)+X(g)===HX(g),ΔH=-akJ/mol。

由氢卤酸能量关系图知HX(g)===H(g)+X(g),ΔH2,则ΔH2=+akJ/mol,D项正确;

答案选A。

9.图为一种特殊的热激活电池示意图,当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即可工作。

该电池总反应为:

PbSO4(s)+2LiCl+Ca(s)===CaCl2(s)+Li2SO4+Pb(s)。

A.PbSO4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的电极反应:

Ca+2Cl--2e-===CaCl2

C.放电时Li+、K+向正极移动

D.用LiCl和KCl水溶液代替无水LiCl-KCl,可将该电池改为常温使用的电池

解析 A.PbSO4中的Pb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对;

B.负极活泼金属Ca失电子,其电极反应:

Ca+2Cl--2e-===CaCl2,故B对;

C项,放电过程为原电池,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项正确;

D.用LiCl和KCl水溶液代替无水LiCl-KCl,Ca是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故D错。

10.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c/mol·

L-1

v/mol·

L-1·

s-1   

T/K         

0.600

0.500

0.400

0.300

318.2

3.60

3.00

2.40

1.80

328.2

9.00

7.50

a

4.50

b

2.16

1.44

1.08

A.a=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解析 A.318.2K是每段反应速率变化都是0.6,bK时,每段反应速率变化都是0.36,因此推出328.2K是每段反应速率变化应都是1.5,即a=6.00,故A说法正确;

B.升高温度,降低浓度,有可能v保持不变,故B说法正确;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的反应速率小于318.2K的反应速率,说明b的温度低于318.2K,故C说法正确;

D.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一半时所用的时间短,故D说法错误。

11.糖类、油脂、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将2mL1mol·

L-1CuSO4溶液与4mL0.5mol·

L-1NaOH溶液混合后,再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用量不足

C.用玻璃棒蘸取牛油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液体,滴入沸水中,若有油状液体浮在水面,则说明皂化反应已经完全

D.某实验小组探究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顺序依次是:

①滴入稀硫酸;

②加热;

③冷却后将溶液等分于两支试管中;

④一支试管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⑤另一支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少量碘水

解析 饱和(NH4)2SO4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是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导致蛋白质以固体形式析出,为盐析过程,物理变化,A错误;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须在碱性环境下具有弱氧化性,而题给信息中可知NaOH溶液的量不足,B正确;

牛油与氢氧化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混合液,二者都溶于水;

若向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入沸水中,若有油状液体浮在水面,说明牛油没有完全水解,C错误;

④一支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银镜出现;

⑤另一支试管中直接滴加少量碘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若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它会与碘反应,影响后续实验;

D错误;

正确选项B。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属于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电离只克服离子键

B.干冰是分子晶体,溶于水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也破坏了共价键

C.N2和CCl4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H2O、H2S、H2Te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中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

A项,NaOH中含共价键和离子键,熔融时电离只克服离子键,氧氢的共价键未断裂,正确;

B项,干冰是分子晶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破坏了共价键,生成新的共价键,正确;

C项,N2和CCl4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

D项,水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更大,H2S、H2Te分子间不存在分子间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即分子间作用力顺序是H2O>

H2Te>

H2S,故D错误。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60gSiO2中所含Si—O键数目为4NA

B.100mL1mol·

L-1AlCl3溶液中所含Al3+的数目为0.1NA

C.常温下,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2NA

D.密闭容器中,1molI2和1molH2充分反应生成HI分子总数为2NA

解析 A.因为在SiO2中,每个Si连接4个O,60gSiO2中有1molSi,因此Si—O键的数目为4NA,故A正确;

B.铝离子要水解,所以100mL1mol·

L-1AlCl3溶液中所含Al3+的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

C.pH=1的硫酸溶液,氢离子浓度为0.1mol/L,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为0.1NA,故C错误;

D.碘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不能进行到底,则生成的HI分子总数小于2NA,故D错误。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均可以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C.分子式为C4H11N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有8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D.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有乙酸剩余

解析 A项,苯与溴水发生萃取,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溴水褪色原理不同,A正确;

B项,乙烯和乙醇与氧气物质的量比均为1∶3反应,则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B正确;

C项,分子式为C4H11N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C4H9-NH2中丁基有4种,因此C4H9-NH2有4种;

C3H7-NH-CH3中丙基有2种,因此C3H7-NH-CH3有2种;

C2H5-NH-C2H5有1种;

C2H5-N(CH3)2有1种;

共8种,C正确;

D项,乙酸乙酯的制备是在浓硫酸作用下进行,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证明乙酸是否过量,D错误。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pH相同的氢氟酸和盐酸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盐酸消耗的体积多

B.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氨水和NaOH溶液,n(OH-)相等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与镁反应,开始瞬间醋酸产生H2快

D.c(H+)=c(OH-)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解析 A.HF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pH相同的HF和HCl,c(HF)>c(HCl),pH相同的HF和HCl分别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酸的浓度越大消耗的酸体积越少,所以消耗酸的体积:

HF<HCl,故A正确;

B.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c(OH-)相等,n(OH-)=cV,溶液体积未知导致无法计算n(OH-),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速率与c(H+)成正比,醋酸是弱电解质而HCl是强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盐酸,c(H+):

醋酸<盐酸,则开始反应速率:

醋酸<盐酸,故C错误;

D.只要水溶液呈存在c(H+)=c(OH-),该溶液一定呈中性,故D错误;

A。

16.近些年,地表水和地下水域中的高氯酸盐污染及其降解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关注。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一定条件下温度、酸碱性对其降解的影响(初始质量浓度均为100mg/L),测得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pH=7.5、温度为35℃时,0~60h内高氯酸盐的降解平均速率为1mg/(L·

h)

B.当pH=7.5时,高氯酸盐降解最适宜温度为30℃

C.当温度一定时,随pH的减小,高氯酸盐的降解速率不一定增大

D.当降解时间为100h时,pH=7.5、温度为28℃与pH=7.3、温度为30℃两种条件下高氯酸盐的降解率可能相等

解析 A.在pH=7.5、温度为35℃时,0~60h内高氯酸盐的浓度改变量约为100mg/L-60mg/L=40mg/L,所以降解平均速率为2/3mg/(L·

h),故A错误;

B.由图①可知,当pH=7.5时,高氯酸盐降解最适宜温度为30℃,故B正确;

C.当温度一定时,随pH的减小,高氯酸盐的降解速率不一定增大,例如,pH=9.0时的降解速率低于pH=10.0时的降解速率,故C正确;

D.由图②中的变化趋势分析可得,当降解时间为100h时,pH=7.5、温度为28℃与pH=7.3、温度为30℃两种条件下高氯酸盐的降解速率可能相等,大约都是0.6mg/(L·

h),所以D正确。

17.向两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的A2和2mol的B2发生反应:

A2(g)+2B2(g)2AB2(g) ΔH。

维持两个容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AB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

Ⅳ点不在曲线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点和Ⅱ点反应速率相等

B.Ⅳ点时反应未到达平衡v(正)<

v(逆)

C.Ⅰ点时,A的平衡转化率为40%

D.将点Ⅱ所对应容器冷却到600K,可变成点Ⅰ

解析 A2(g)+2B2(g)2AB2(g)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根据图示,相同温度下,压强为p1时,达到平衡AB2的体积分数大于压强为p2时的体积分数,所以p1>

p2,Ⅱ点比Ⅰ点温度高、压强大,所以反应速率Ⅱ点大于Ⅰ点,故A错误;

Ⅳ点对应的温度下,达到平衡AB2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逆向进行,所以Ⅳ点时反应未到达平衡v(正)<

v(逆),故B正确;

=0.4,x=0.5,Ⅰ点时,A的平衡转化率为50%,故C错误;

将点Ⅱ所对应容器冷却到600K,点Ⅱ在压强为p1的曲线上向左移动,故D错误。

18.常温下,用0.10mol·

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

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两者溶液的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②所示溶液中:

c(K+)+c(H+)=c(HC2O

)+c(C2O

)+c(OH-)

B.点③所示溶液中:

c(K+)>c(HC2O

)>c(H2C2O4)>c(C2O

C.点④所示溶液中:

c(K+)+c(H2C2O4)+c(HC2O

)=0.10mol·

D.点⑤所示溶液中:

c(OH-)=c(H+)+c(HC2O

解析 A.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K+)+c(H+)=c(HC2O

)+2c(C2O

)+c(OH-),A错误;

B.点③为KHC2O4溶液,pH<

7,HC2O

电离大于其水解程度,则c(C2O

)>

c(H2C2O4),B错误;

C.点④溶液中存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2C2O4和KHC2O4,由物料守恒可知,c(K+)+c(H2C2O4)+c(HC2O

)=

=0.1(mol·

L-1),C正确;

D.该点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K2C2O4,由质子守恒得c(OH-)=c(H+)+c(HC2O

)+2c(H2C2O4),D错误。

19.工业氧化铍可生产金属铍、制作铍合金及特殊陶瓷。

由绿柱石(含3BeO·

Al2O3·

6SiO2及铁等微量元素)和方解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为原料生产氧化铍的工艺流程如下:

Be与Al性质相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浸渣”受热后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CaSO4

B.利用“碱溶渣”可回收金属铁

C.“水解,调节pH”反应的主要离子是BeO

D.上述流程中“碱、水”宜使用廉价的氨水,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铍矿物(绿柱石-3BeO·

6SiO2及铁等微量元素)和方解石熔炼,然后加入稀硫酸,SiO2、Al2O3分别与CaCO3反应生成CaSiO3、铝酸钙,BeO和熔融方解石反应生成铍酸钙,Fe元素被氧化,然后加入稀硫酸溶解,浸出液中含有BeSO4、Al2(SO4)3、Fe2(SO4)3,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碱、水”,调节溶液pH除去铁离子,然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含有BeO

、AlO

,再调节溶液pH,得到Be(OH)2沉淀,煅烧氢氧化铍得到工业BeO,以此分析。

20.已知I2+SO

+H2O===2I-+SO

+2H+;

某溶液中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Cl-、I-、CO

、SO

、Fe2+、Ag+、NH

、Na+,现在进行以下系列实验

①通入一定量的Cl2,在标况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224mL,无其他明显现象

②取①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4.66g白色沉淀

③取②反应后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气体1.12L(标况)

A.由①可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I-

B.溶液中是否有Na+,需要通过焰色反应确定

C.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Cl-,可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D.该溶液中肯定含有CO

、Na+、NH

,至少含有SO

中的一种,可能含有Cl-、I-

解析 ①通入一定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为CO2,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O

,即CO

的物质的量为224×

10-3/22.4mol=0.01mol,无其他明显现象,即原溶液中不含Fe2+和Ag+;

②取反应①后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

氧化成SO

,因此原溶液中SO

至少存在一种,SO

总物质的量为4.66/233mol=0.02mol;

③取②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此气体为NH3,原溶液中存在NH

,即物质的量为1.12/22.4mol=0.05mol,根据溶液呈现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A.I2+SO

+2H+,推出SO

的还原性强于I-,由①通入氯气的量是一定量,可能是过量,也可能不足,氯气先与SO

反应,因此I-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故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故B错误;

C.如果原溶液中存在I-,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故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故D正确。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1.(6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机物转化关系(部分相关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Ⅰ.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Ⅱ.A可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G为高分子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F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