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0441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

《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98年考研政治真题试题解析理文档格式.docx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C

否定之否定运动的表现形式。

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B是从事物自我运动的内容而言的,D项是否定事物发展的循环论形而上学命题,均不符合题意。

4.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I

C.级差地租II

D.垄断地租

级差地租的含义及其两种基本形态的区分。

级差地租是指由土地自身的自然差别(肥沃程度或地理位置)以及对土地连续投资的收益差别所导致形成的地租;

绝对地租是指由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所导致形成的地租。

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

级差地租又可以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种形态,由土地的自然差别所导致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Ⅰ,由对同一地块连续投资所造成的收益差别形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Ⅱ。

据此分析,A、C、D项均不符合题意,选项B正确。

5.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思

二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正确选项为C。

A、B、D三项都是垄断组织的具体形式,但是选项A、D是二战前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B项是国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6.列宁说:

“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

这就是说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只有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达到尖锐化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才成为可能。

根据引文中的“经济上尚未成熟”等,可以推论出列宁这段话讲的是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因此选项B正确。

选项A、C、D均不符合列宁一国胜利的理论,其说法本身是错误的。

7.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同共产党人主张相近的国民党左派领袖是

A.邓演达

B.谭平山

C.廖仲恺

D.陈友仁

【答案】A

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贡献。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在农民土地问题上与共产党人主张是相近的,选项A正确。

B项谭平山当时是共产党领导人,C项廖仲恺于1925年8月被刺遇难,D项陈友仁主持的是外交工作,在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中有突出表现,都不符合题意。

8.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就敌我力量对比而言

A.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与装备上已接近国民党军队

B.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与装备上仍占明显优势

C.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超过国民党军队

D.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与装备上处于明显劣势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敌我力量对比的情况。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时,没有遵照战争的一般规律进行,即必须在力量对比上明显地超过对方,才能实施战略进攻。

当时,人民解放军并没有在力量对比上占有优势,国民党军队无论在人数上还是武器装备上都仍然占有明显的优势。

毛泽东作出这一战略选择,是基于不把眼光局限在数量与装备的对比上,而是放在更坚实、更广阔的人心向背上等各个方面作出综合考察的结果。

由此B项正确,其他项均不符合题意。

9.我国价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

C.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D.统一定价与分散定价相结合的价格制度

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体系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和先决条件是是否建立起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

价格既要以价值为基础,又要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

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可见选项C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特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领域、社会生活领域都存在着自己的特征,“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这些特征的总体概括和理性认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

选项A、B、C都是对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的描述,但只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具有片面性。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20分)

11.鲁迅说过: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答案】BDE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宗教迷信思想,乃至种种错误思想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有时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如鬼神观念)。

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像,也毕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有其客观的“原型”,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罢了。

因此,备选项B、D、E是正确的。

选项A否认认识从实践中发生,否认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对象性的关系;

C项错误地肯定鬼神是客观存在的,都是错误的。

12.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答案】ADE

量变、质变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展开的。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选项A、D、E都体现了量变质变规律,是正确选项。

选项B说的是矛盾的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处在对立统一之中;

C项是说事物发生前总有某些征兆,蕴含着现象表现本质的哲理,均不符合题意。

13.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

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

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价格总额

【答案】ABDE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要素:

(1)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

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等售商品总额×

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据此分析,C项不符合题意,选项A、B、D、E正确。

14.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E.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答案】ABE

平均利润的形成及其后果。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生产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也是不同的,这必然引起各部门之间的竞争,其主要方式就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从而使各部门利润率水平趋于平均,这时候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总量与各部门剩余价值总量相等,可以说,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据此分析,选项A、B、E正确。

马克思在考察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时,是以每个部门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前提的,实际上在各部门内部,总会有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一些企业,它们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也会获得超额利润;

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与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故C、D为错误项。

15.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

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E.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答案】ACD

垄断价格的实质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获得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

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即市场价格不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整个社会的商品价值依然是由生产他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上商品价格总额同价值总额仍相等。

因此选项A、C、D正确。

垄断价格改变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它并不是围绕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而是在垄断资本家控制下形成的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

价格围绕价值或生产价格波动只是价值规律在早期商品经济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表现形式,而垄断价格的出现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

可见B、E两项错误。

16.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除强占香港外,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有

A.协定关税

B.投资设厂

C.设置租界

D.驻扎军队

E.领事裁判权

【答案】ACE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在中国攫取的权益。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驻扎军队和领事裁判权等权益,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对这些权益有了更详细、更苛刻的规定。

可见选项A、C、E正确。

B项“投资设厂”是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首先攫取的,D项“驻扎军队”是各国列强通过1901年的《辛丑条约》获得的。

均不符合题意。

17.促成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主客观因素有

A.国内外时局的新变化

B.列宁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C.党开展了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D.党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E.党对中国国情有了初步的认识

促使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主客观因素。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提出革命纲领的主观因素有:

①党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②党对中国国情有了初步认识。

客观因素有:

①国内外时局的新变化;

②列宁和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但要注意的是,当时我党还没有意识到党内的“左”右倾的问题。

因此C项错误,选项A、B、D、E正确。

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独立自主

E.党的建设

【答案】BCE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在中国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必要条件。

据此分析,选项B、C、E正确。

A、D两项都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三个基本方面中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19.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防务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权力。

“一国两制”是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制定的一项战略方针,是在“一国”的前提下,港、澳、台地区可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

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保持财政独立,自行制定适合于香港经济、贸易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因此A、C两项错误,选项B、D、E正确。

20.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阐述的发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美两国关系的指导方针是

A.坚持用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局

B.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

C.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础

D.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正确处理两国间的分歧

E.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答案】ABCDE

1997年度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江泽民在1997年10月访美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阐述了发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美两国关系的指导方针。

选项A、B、C、D、E都是江泽民此次讲话中阐述的指导方针。

三、简答题。

(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21.简述中共十五大对党章总纲的修改及其意义。

【答案】

(1)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分)

(2)这对于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地走有中国待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旗帜写进党的纲领,这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8年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序言,使之法律化。

22.简述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分)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目标。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是我们今后较长时间为之奋斗的纲领性目标。

四、辨析题。

(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2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1)一定的社会形态是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体。

(2)人类历史是人自觉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人们必将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变革陈旧的社会形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形态。

(3分)

(3)但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生产力,从而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及其客观性。

解题本题分两个层次:

首先阐明社会形态的概念,这是答案要点的理论基础。

其次指出社会形态的演变有其历史必然性。

这里要说明社会形态的演变,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形态的客观性是由生产力的客观性所决定的。

24.股份制形式实现了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1)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方式。

股份制形式借助竞争和信用两大杠杆,把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实现的是资本集中,不是资本积聚。

(2)资本集中只改变社会资本的组合,不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1分)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股份公司与资本积累、资本集中的关系。

解答本题分两个层次:

首先从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分入手,确定股份制在二者中的归属;

其次,辨明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分别对社会资本总额有何影响,即二者都实现了单个资本的增长,但资本积聚是与资本积累一致的,它同时也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只是对现有资本的重新组合,不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25.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1)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或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2)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劳动者,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

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分析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独创性发展的具体体现。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或官僚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回答时分两个层次:

首先应指出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包括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其次说明小资产阶级的性质及其归属。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1)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普遍遵循的原则,但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2)道德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也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因此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只能是为人民服务。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要提倡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防止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之中。

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只能是为人民服务。

回答时分三个层次:

首先指出等价交换的地位和适用范围;

其次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集中体现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例外;

最后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正确处理市场交往规则与意识形态倡导的关系。

五、论述题。

(共2题,22分)

27.试从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认识能力。

(12分)

(1)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主义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特征。

(4分)

(2)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

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出来。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同时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

(3)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全面改善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

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体的局限性;

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5分)

认识的主体及其形成和发展。

主体和客体的范畴是认识论的中心范畴,认识主体问题是当时哲学界的热点之一。

认识的目的、内容、发展水平以及认识向实践的转化都离不开主体的能动作用。

推动这个问题深入研究的原因,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主体的创造能动性的意义与作用的增长。

回答时首先要解释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然后简述认识主体的形成及增强认识主体能力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改革开放实践的要求,分析增强认识主体能力的基本途径。

28.试述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作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

(10分)

(1)在这一著作中,毛泽东以苏联经济为鉴戒,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学说。

(2)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3)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两类矛盾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应不同,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

(4)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5)这一理论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加了新内容,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政策。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运动规律,提出了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提出了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