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7088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docx

二.解答题

1.动物体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哪几方面?

(1)基础代谢产热包括饥饿代谢和标准代谢指饥饿、休息、温度适宜和消化道没有养分可吸收的情况下的产热量,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产热量。

影响因素:

性别、年龄、个体、营养状态、神经类型和内分泌机能等。

(2)体增热饥饿动物因采食饲料而增加的产热量称为体增热

(3)肌肉活动产热:

由于起卧、站立步行、运动、争斗和劳役等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

(4)生产过程产热:

畜禽的生殖、生长和生产肉、蛋、奶等产品,都在维持的基础上增加产热量。

2.动物体内的热量是以哪些方式散失的?

体热的来源和散失方式

体热的来源体热的散失

基础代谢产热传导散热

热增耗辐射散热

生产产热对流散热

运动产热蒸发散热

环境得热加温饲料和饮水

(采食和饮水、外源热)(排泄)

3.如何防制太阳辐射热对家畜的影响?

(1)搭盖凉棚

a.材料:

干草>铁皮(铝皮)>石棉瓦>胶合板>塑料板

b.颜色:

上白下黑

c.凉棚的朝向:

座北朝南,南低北高

d.凉棚的周围:

不能有反光面

(2)屋顶和棚顶喷水

(3)绿化

(4)改善饲养管理(舍饲制、夜间饲喂、早晚放牧、早晚使役青刈草、青贮料和精料饲养乳牛和肉牛)

4.家畜被毛(羽毛)在体热平衡中有何作用?

(1)保温作用:

减少体热散失低温时有利于维持热平衡(依靠毛的导热系数小和捕获的空气)

(2)隔热作用:

减少外界热进入体内

与被毛的颜色、光泽、厚度、密度、是否平整等有关。

(3)稳定体表蒸发:

干燥时减少蒸发,潮湿时保持一定的蒸发。

5.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动物种类:

大型动物的临界温度低,等热区宽,小型动物则反之。

(完全饥饿LCT:

阉牛18℃,猪21℃,鸡28℃)

(2)年龄和体重:

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动物的临界温度降低,等热区变宽。

(1~2kg的哺乳仔猪的LCT为29℃,6~8kg25℃)

(3)皮毛状态:

被毛绵密、皮下脂肪厚的动物,临界温度较低,等热区较宽;

(维持饲养、毛长1~2mm、刚剪毛的羊,LCT为32℃,毛长18mm为20℃,毛长120mm为-4℃)

(4)饲养水平:

饲养水平越高,动物的临界温度越低,等热区越宽;

(维持饲养、被毛正常的阉牛,LCT为7℃,饥饿时为18℃)

(5)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越高,动物的临界温度越低,等热区越宽;

(日产乳9.5kg的乳牛LCT为-6℃,19kg则下降到-18℃)

(6)管理制度:

群饲、较厚的垫草或保温良好的地面,都可使临界温度降

低,等热区变宽;

(4~6只、1~2kg的猪,LCT为25~30℃,如果个别测定,则为34~35℃)

(7)对气候的适应性:

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临界温度较低,等热区较宽,炎热地区的则反之;

(热带动物LCT:

20~30℃,寒带动物LCT:

-30~30℃)

(8)其它气象条件:

风速的增大、湿度的提高,都使临界温度提高,等热区变窄。

(乳牛无风LCT为-7℃,3.53m/s时,则上升到9℃)

6.高温条件下家畜是如何进行热调节的?

(1)提高非蒸发散热量:

皮肤血管扩张,皮温升高,非蒸发散热增加;

血液循环总量增加,血液含水量增加,皮肤和呼吸道蒸发散热增加。

(2)提高蒸发散热量:

汗腺分泌增加,呼吸频率增加

提高散热量的管理措施

喷水、淋浴、滚浴(猪)、浸浴(水牛)、加强通风、选用导热性良好的地面(混凝土地面、石板地面)、降低饲养密度等。

(3)减少产热量

首先表现为采食量减少或拒食,生产力下降,肌肉松弛,嗜眠懒动,以减少热的产生。

继而内分泌机能开始活动,最明显的是甲状腺分泌减少.

7.低温条件下家畜是如何进行热调节的?

(1)减少散热量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皮温与气温之差减少,汗腺停止分泌,呼吸变深,频率下降,非蒸发散热和蒸发散热都显著减少。

同时肢体蜷缩、群集,以减少散热面积;

竖毛肌收缩,被毛逆立,以增加被毛内空气缓冲层的厚度。

(2)增加产热肌肉紧张度提高,颤抖,活动量和采食量增大。

此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加强。

当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时,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

8.气湿对畜体热调节有何影响?

(1)气湿对蒸发散热的影响

高温时主要靠蒸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He与(Ps-Pa)成正比;

高温、高湿的环境抑制蒸发散热。

(2)气湿对非蒸发散热的影响

低温时主要靠非蒸发散热并力图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潮湿空气的导热性和热容量都比干燥空气大,又善于吸收长波辐射热;

此外,被毛和皮肤吸水、导热性提高,降低保温能力。

高湿使非蒸发散热增加,使畜体感到更冷。

9.为什么说高温、高湿、无风是最炎热的天气?

10.为什么说低温、高湿、有风是最寒冷的天气?

温热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相辅相成:

高温、高湿、无风——最炎热;

低温、高湿、风速大——最寒冷

相互制约:

高温、低湿、有风;

低温、低湿、无风

 

一、名词解释

1.红斑作用:

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隆起的现象。

2.色素沉着作用:

在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共同作用下,皮肤颜色变深的现象。

3.光周期:

光照时间与黑暗时间交替循环变动的规律。

例如:

16L:

8D1L:

3D

4.长日照动物:

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如马、驴、禽类等。

5.短日照动物:

在秋季日照逐渐缩短的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如绵羊、山羊等。

6.生物节律:

动物体内生理反应、生化过程、行为习性等的周期性变化

解答题

1.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

1.杀菌作用:

原理:

紫外线可改变细菌细胞DNA的结构,使DNA失去正常的功能,从而影响细菌的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甚至引起核蛋白变性。

照射剂量足够大时,可使蛋白凝固,细菌因此而死亡。

杀菌力最强波长:

253.7nm

应用:

空气、物体外表的消毒以及对于表面感染的治疗

2.抗佝偻病、软骨症作用:

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作用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而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液中的钙、磷达到饱和,保证骨骼的正常钙化过程的作用,因而紫外线具有预防和治疗佝偻病、软骨症的作用。

效果最好波长:

283nm、295nm

最强波长:

297nm应用:

兽医理疗

4.增强抗病能力:

紫外线的照射刺激了血液凝集素的凝集,使其滴定效价增高,因而提高了血液的杀菌力,增强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作用:

能增强皮肤对光线的吸收能力,防止大量的光辐射透入组织深部造成损害,同时还使汗腺加速排汗散热,避免机体过热。

6.光敏性皮炎:

动物吃了三叶草、苜蓿等光敏物质后,皮肤出现红肿、瘙痒、水泡等症状,称光敏性皮炎。

7.光照性眼炎:

紫外线对眼睛过度照射时,可发生结膜炎和角膜炎,称光照性眼炎。

8.皮肤癌: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使皮肤表层的基底细胞肿胀,发生癌变——皮肤癌。

2.红外线的生物学作用

1.光热作用:

适量的红外线照射,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

局部取暖

2.消肿作用:

由于红外线能够加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局部渗出物易被吸收清除,因此红外线具有消肿作用。

注意:

急性渗出结束后使用

3.镇痛作用:

由于红外线对感觉神经有镇静作用、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因而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具有减轻作用。

4.日射病:

波长600~1000nm的红光和红外线能穿透颅骨,使脑的温度升高,引起日射病。

5.损害眼睛:

波长1000~1900nm的红外线长时间照射在眼睛上,可使水晶体及眼内液体的温度升高,引起羞明、视觉模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眼睛疾病。

6.形成烧伤:

当皮肤表面温度超过40℃,皮肤表面变性,形成烧伤。

3.光照对产蛋的影响

延长光照则产蛋量增多,缩短光照则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

许多试验发现,成年鸡在每日光照10~12h环境中即可达到较高的产蛋量;

进一步延长光照可使产蛋量进一步增多,但变化幅度不大,超过17h不但无益,反而使产蛋量减少。

每日少于10h,产蛋量会下降,光照时数愈短,下降幅度愈大,降至8h以下,产蛋就完全停止。

4.蛋鸡生产中的光照制度—渐减渐增光照制度

时间控制

0~3日龄:

23L∶1D或24L∶0D

4日龄:

16L∶8D

5日龄~20周龄:

25分钟/周↓

21~32周龄:

40分钟/周↑

32~72周龄:

0~3日龄全光照:

熟悉环境;

渐减:

推迟开产期,使母鸡达到体成熟,提高产蛋率;

渐增:

增加光照刺激,提高产蛋率。

5.蛋鸡生产中的光照制度—恒定光照制度

恒定光照制度

0~3日龄:

23L∶1D或24L∶0D

4日龄~20周龄:

8L∶16D

21周龄~32周龄:

40分钟/周↑

32周龄~72周龄:

16L∶8D

肉仔鸡的光照方案:

自然光照:

以自然光为光源。

人工光照:

以电灯为光源。

连续光照:

24L:

0D或23L:

1D

间歇光照:

1L:

3D

间歇光照的优越性:

饲料效率提高、增重加快、节约电力

注意事项:

适宜的饲养密度,足够的槽位。

一、名词解释

1.灰尘传染:

病源微生物附着在各种固态微粒上所造成的疾病传播。

固态颗粒:

地面灰尘、饲料粉尘、皮屑、毛屑、粪便颗粒等。

2.飞沫传染:

病源微生物附着在各种液态微粒上所造成的疾病传播。

液态颗粒:

打喷嚏、咳嗽、鸣叫时从鼻腔、口腔喷出大量飞沫。

二、解答题

一、减少和消除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措施

1.合理进行场址的选择、场区规划和布局;

2.合理设计排水系统、清粪系统和粪尿处理设施;

3.加强畜舍的卫生管理;

4.合理组织畜舍的通风换气系统;

5.做好畜舍的保温、防潮工作;

6.使用垫料和吸附剂;

(麦秸、稻草、沸石、磷酸氢钙)

7.提高饲粮的消化率。

二、消除或减少畜舍中微粒的措施

1.植树种草,全面绿化;

2.饲料加工厂远离畜舍并设防尘设施;

3.分发草料、清粪、翻动垫草等应趁家畜不在舍内时进行;

4.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转;

5.采用颗粒饲料、湿拌料、进气口安装空气过滤器等措施;

6.禁止在舍内刷试畜体、干扫地面。

三、减少畜牧场微生物的措施

1.选好场址,远离传染源;

2.设置必要的防疫设施;

3.畜舍、设备和人员要定期消毒;

4.保证通风换气系统的正常运转;

5.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

6.必要时使用除尘器、过滤器。

四、微粒对家畜的危害

(一)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

1.刺激皮肤,使其发炎、发痒;

2.堵塞皮脂腺,使皮肤干燥,保护功能下降;

3.堵塞汗腺,影响皮肤正常散热;

4.使皮肤的感受能力下降。

(二)危害呼吸系统

1.粒径>10µ

m,阻留在鼻腔,刺激,感染;

2.粒径5~10µ

m,进入气管和支气管;

3.粒径<5µ

m,到达细支气管和肺泡随呼吸排出;

吞噬溶解;

停留在肺组织;

进入肺泡间隙、淋巴组织和淋巴管、阻塞淋巴管引起尘肺病。

五、氨对家畜的危害

1.损害家畜的粘膜系统

使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甚至发生咽喉水肿、支气管炎、肺水肿等;

表现:

流泪、灼痛、咳嗽。

2.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引起呼吸中枢神经反射性兴奋;

3.导致组织缺氧和贫血;

4.降低机体抵抗力和生产力;

(易感染结核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

5.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引起接触部位的化学灼伤,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出血,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

氨的卫生标准:

牛舍:

20mg/m3;

猪舍:

25mg/m3;

雏禽舍:

10mg/m3;

成禽舍:

15mg/m3

1.导热系数(λ):

当物体厚度为m,两表面温差为1℃时,1h内通过1m2面积传导的热量(w/m·

K)。

2.总传热系数(K):

当舍内外温度相差1℃时,每小时通过1m2面积的畜舍外围护结构传导的热量(w/m2·

℃)。

用途:

设计或判断畜舍结构保温隔热性能

3.总热阻:

当结构两侧温差为1℃时,通过1m2面积,传出1J热量所需的小时数(m2·

℃/w)。

4.蓄热系数(S):

当表面温度波动1℃时,1m2外围护结构在24h内吸入或散发的热量(W/mm2·

K)。

材料的蓄热系数大,吸收和容纳的热量多,因此,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波动小,其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迟。

5.集中采暖:

由一个集中的热源(锅炉房或其它热源),将热水、蒸汽或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舍内或舍内的散热器。

6.局部采暖:

由火炉(包括火墙、地龙等)、电热器、红外线灯、保温伞等就地产生热能,供给一个或几个畜栏。

7.风压换气:

当风吹向建筑物时,迎风面形成正压,背风面形成负压,气流由正压区开口流入,由负压区开口排出所形成的自然通风。

通风量:

风向、风速、进排风口的面积

气流分布:

进排风口的形状、位置及分布。

8.热压换气:

舍内空气被畜体、采暖设备等热源加热,膨胀变轻、上升,在畜舍上部形成高压区,畜舍上部如有开口,空气就会排出舍外;

下部因冷空气不断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区,舍外较冷的新鲜空气不断渗入舍内,如此循环,形成的自然通风。

9.正压通风——送风或进气式通风

用风机将舍外新鲜空气强制送入舍内,使舍内压力增高,舍内污浊空气经排气口(管)排走的换气方式。

10.负压通风——排气式通风或排风:

用风机抽出舍内的污浊空气,使舍内压力低于舍外压力,新鲜空气通过进气口(管)流入舍内而形成的舍内外空气交换。

11.入射角:

窗户上缘外侧或屋檐一点到畜舍地面纵中线所引直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要求:

大于25°

用途:

确定窗户上缘高度

12.透光角(开角):

窗户上缘外侧(或屋檐)和下缘内侧分别向畜舍地面纵中线所引两条直线形成的夹角。

大于5°

确定窗户上下缘高度。

13.采光系数:

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同舍内地面面积之比,用1∶X表示。

14.常换法:

及时清除湿污垫草,换上新鲜垫草。

15.厚垫法:

一次性铺设较厚垫草,然后每天增铺新草而不清除湿污部分,直到饲养期结束后一次清除出去。

二,解答题

1.畜舍由哪几部分构成?

各有何要求?

一、地基及基础

1.基础:

指墙没入土层的部分,是墙的延续与支撑。

作用:

将畜舍本身重量及其舍内所承载家畜、设备、屋顶积雪等重量传给土层。

尺寸:

比墙宽10~15cm,深度取决于畜舍的荷载、地基的承载力、土层的冻胀程度及地下水的情况。

坚固、耐久、抗机械作用、防潮、抗震、抗冻能力。

2.地基:

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那部分土层。

(1)天然地基(天然土层):

砂砾、碎石、砂土适合;

黏土、黄土、回填土不适合。

足够的承重能力、组成一致、压缩性小而均匀、膨胀性小、地下水位在2m以下、并且无侵蚀作用。

(2)人工地基:

经加固夯实处理的土层。

二、墙壁

1.墙壁:

将舍内外分开的主要外围护结构。

砖墙:

总重的40%~65%,总造价的30%~40%,冬季总散热的35%~40%

2.墙壁的分类:

承重墙、隔墙、外墙<

纵墙(主墙)、端墙(山墙)>

内墙

3.墙壁的要求:

坚固、耐久、抗震、耐水、防火、抗冻;

结构简单、便于清扫和消毒、良好的保温与隔热性能。

4.墙壁的防潮措施

勒脚:

外墙墙身与舍外地面接近的部位称为勒脚。

散水:

沿舍外墙四周地面所作的一水泥斜面。

墙裙:

舍内墙的下部抹的水泥面层。

防潮层:

墙与基础间设置的防潮材料。

三、畜舍的屋顶和天棚

1.屋顶的作用:

防止降水和风沙侵袭并隔绝太阳辐射。

2.对屋顶的要求:

不透水、不透气、较高的保温隔热能力。

3.天棚:

顶棚、天花板

4.对天棚的要求:

不透水、不透气、结构简单、轻便、坚固耐久有利于防火、表面平滑。

四、窗户

1.窗户的作用:

通风和采光。

(注意与防寒、防暑的矛盾)

2.窗户的位置:

墙、屋顶;

3.窗户的大小:

按采光系数设计。

五、门

1.门的作用:

供家畜出入及生产过程的进行,分外门和内门。

2.要求:

保证家畜的进出;

保证请粪和运料的顺利进行;

意外时能将家畜迅速撤出;

严密保温外开、无门槛、无台阶、无尖锐突出物。

3.大小:

外门宽1.5~3.0m(羊舍2.5~3.0m),高2.0~2.4m。

人行便门:

宽0.8m,高1.8~2.0m。

4.数量:

一栋舍至少2个门。

5.位置:

大门位于端墙,并正对中央通道。

六、畜舍的地面

1.地面的作用:

畜床、生产场所,对舍空气环境、卫生状况和使用价值有影响。

2.对地面的要求:

坚实、致密、平坦、有弹性、不硬、不滑;

有足够的抗机械、抗消毒能力;

对地面的要求:

温暖、不透水、易于清扫与消毒;

有一定坡度(马、牛:

1%~1.5%;

猪3%~4%)

3.满足地面要求的措施:

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材料;

采用多种材料作复合地面;

铺设厩垫。

2.按密闭程度,畜舍分为哪几种类型?

各有何特点?

一、畜舍的类型

畜舍的类型:

开放舍;

半开放舍;

有窗式畜舍;

密闭式畜舍

二、不同畜舍类型的特点

(一)开放舍(凉棚式或敞棚式畜舍)

1.定义:

指一面(正面)或四面无墙的畜舍。

2.作用:

遮阳、避雨及部分挡风作用。

3.特点:

用材少、施工易、造价低。

适用于炎热及温暖地区

(二)半开放舍

指三面有墙、正面上部敞开、下面仅有半截墙的畜舍

2.特点:

冬天将敞开部分用卷帘、塑料膜封闭。

加铺垫草。

3.利用:

饲养成年家畜。

(三)有窗式畜舍

通过墙体、窗户、屋顶等围护结构形成全封闭状态的畜舍。

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能力,便于人工控制舍内环境。

防寒较易,防暑较难。

适合各种家畜。

(四)密闭式畜舍(无窗式畜舍)

指畜舍内的环境条件完全靠人工调控的畜舍。

舍内环境容易控制;

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

省人工、生产效率高;

3.应用:

适用于电能丰富、劳动力短缺的国家。

3.如何提高畜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

一、加强畜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

(一)屋顶、天棚的保温隔热设计

1.屋顶失热多的原因:

面积大于墙壁;

温差大于墙壁。

2.提高屋顶、天棚保温能力的措施

(1)设置天棚:

形成空气缓冲层,铺设锯末、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矿棉等保温材料;

(2)保证屋顶和天棚的结构严密、不透气;

(3)采用新型合成材料:

玻璃棉λ=0.06,聚苯乙烯泡沫塑料λ=0.05,

石棉水泥隔热板λ=0.09,铝箔波形纸板λ=0.063;

(二)墙壁的保温隔热设计

1.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普通粘土砖λ=0.81,空心砖λ=0.58,加气混凝土λ=0.12,膨胀珍珠岩混凝土λ=0.07

2.确定合理的保温隔热结构

修建空心墙:

充填锯末、炉渣、珍珠岩

修建空斗墙:

空气间层

承重能力及坚固性不如实心墙,但自重轻、省砖、较易保温。

3.减少门窗失热

(1)外门设门斗,设双层窗,单层窗钉塑料膜;

(2)单框双层玻璃;

(3)南侧窗多,北测窗少;

北测窗面积=(1/2~1/4)×

南侧窗面积

(4)南侧窗为立式,北测窗为卧式。

4.降低畜舍净高;

5.精心施工,防止墙体受潮和透气。

沟缝严密,灰浆饱满,设防潮层、墙裙、散水和勒脚等措施。

(三)地面的保温隔热设计

1.地面隔热的特殊意义

2.几种常用地面

三合土地面:

保温隔热性能好,但仅用于产生水分少,又无重载通过的畜舍,如鸡舍、羊舍。

水泥地面:

坚固、耐久、不透水,但既硬又冷。

改进:

畜床加木板、厩垫或垫草。

(四)选择有利保温的畜舍形式与朝向

1.畜舍形式

严寒地区采用封闭舍;

炎热地区采用棚舍或无窗舍;

冬冷夏热地区采用开放舍或半开放舍

大跨度舍保温性能优于小跨度舍

2.畜舍朝向:

座北朝南

4.冬季加强防寒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二、加强畜舍冬季的防寒管理工作

1.增加饲养密度,提高舍内温度;

2.防止舍内潮湿,减少外围护结构散热和通风换气散热;

3.铺设垫草,减少畜体散热;

4.控制气流,防止贼风产生;

5.利用温室效应,提高畜舍温度;

6.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5.如何进行畜舍屋顶的隔热设计?

(一)屋顶隔热

1.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

2.确定合理结构,建多层结构屋顶

3.充分利用空气的隔热特性建造通风屋顶:

4.增强屋面反射:

(屋面用浅色、反光材料)

6.畜舍采用的蒸发降温措施有哪些?

五、采取降温措施

1.喷雾降温:

喷雾机——适用于干热地区空气蒸发降温。

2.喷淋降温:

喷头——用于畜体蒸发降温。

3.屋顶喷水、地面洒水

4.蒸发垫(湿帘)降温:

吸水、透气的蒸发垫,风机,加水装置

7.考虑防暑,如何进行畜舍的通风设计?

8.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