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7066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

《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滑坡监测报告Word下载.docx

二、监测依据

本次监测工作依据和执行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及要求有: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三、工作组织与设备配置

3.1人员安排

本次工作共安排13人,其中项目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2人,外业技术员8人,内业技术员2人。

3.2设备配置

本项目投入的仪器设备主要有天宝GPS接收机12台、全站仪1台(套)、电子水准仪1台,计算机2台、汽车2部、其它测量器材若干,数据处理软件采用的天宝公司的TBC商用软件进行GPS基线处理,利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研制的科傻GPS数据处理软件完成网平差计算。

表1项目仪器设备一览表

仪器名称

数量

型号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检定证书编号

备注

GPS接收机

全站仪

1台

水准仪

GPS接收机主要精度指标为:

GPS接收机静态观测精度:

水平距离:

±

(5mm+2ppm×

D)

垂直距离:

(10mm+2ppm×

方向值:

±

(1弧秒+5/D)D—边长,单位:

km。

全站仪主要精度指标为:

测距精度:

(2mm+2ppm×

测角精度:

0.5″

观测距离:

5公里

水准仪主要精度指标为:

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中误差:

1mm

安平精度:

最短视距:

0.3m

仪器检定证书见附录。

四、监测方法及等级

4.1坐标系统的选择

根据甲方要求和监测工作需要,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以西安80坐标系统椭球为参考椭球,中央子午线为113°

25′,抵偿面高程面为600米,建立监测区域独立坐标系统,经测算能较好地解决监测区域的投影变形。

监测数据处理按一点一方位,即以基准点JC03为基点,方位选择基准点JC03、基准点JC01的方位角的方法。

基准点JC03坐标:

4259270.1019,449468.8907方位角:

19°

15′56.05”

高程系统采用1985黄海高程系。

4.2监测等级

按《工程测量规范》中四等精度执行,即水平位移监测的点位中误≤12mm,垂直位移监测的高程中误≤10mm。

4.2监测方法的选择

(分别叙述,1、基准网观测及数据处理,4个基准点与五盂高速2个五秒点联测组成基准网,建立监测工作区独立坐标系。

2、监测网观测级数据处理,以4个基准点和一条基线的4个监测点为一个观测时段,每个时段数据采集时间2个小时,共进行4个时段完成4条基线23个监测点的数据观测,即为一个观测周期,监测初期每两天为一个观测周期,后期每一周为一个观测周期。

根据测区地理条件和观测精度要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均采用GPS观测方法。

观测时,每个观测点上均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开机时时间,并固定相同的采样时间。

考虑到西安80坐标系控制点精度不能满足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基准点观测值联测西安80坐标系控制点,数据处理时选择经中央子午线平移和高程抵偿的相对西安80坐标系,经平差得到独立坐标系的坐标值,用联测的西安80坐标公共点,通过平移和旋转的办法得到最终值;

高程值采用通过闭合水准联测85高程系的点,经平差后得到的高程值。

使用的西安80坐标控制点如表2所示。

表2起算点数据

点号

X

Y

高程

GP36

4258937.350

449465.716

571.914

水准起算点

NT69

4260391.356

449836.892

617.448

平移起算点

NT68

4260095.824

449775.513

585.006

旋转方向点

每周期观测时,均用首次得到基准点的相对西安80坐标值进行较正,以保证监测点坐标值的统一性。

首次观测值用全站仪检测基准点和部分变形观测点的边长和坐标,用水准仪联测基准点高,以检查GPS观测值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每期观测的基准点均与首次基准点观测值进行比对,以评价基准点的精度及稳定性。

五、项目工期及完成的工作量

项目监测的期限为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我公司监测人员于XXX年XX月XX日进场,埋设监测基准点4个,其编号为JC01、JC02、JC03、JC04;

埋设变形观测点24个,其编号为_GC01至GC24。

我公司监测人员于XXX年XX月XX日,进行了基准点的观测工作,同时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基准点进行外业检测工作,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和比对工作。

在XXX年XX月XX日至XXX年XX月XX日,组织实施了XX个周期的监测工作。

进行仪器监测的同时,按监测周期到工程现场及周围进行巡查工作。

六、基准点的布设、观测、解算、精度、检测及稳定性分析

6.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网由4个基准点组成,并选择在滑坡区域外比较稳定的区域,具体位置见附图,即“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布点图”。

基准点埋石采用的是水泥浇灌观测墩,并设有强制对中标志。

6.2基准点的观测

2014年5月14日至2014年5月16日,我公司监测人员对基准点进行了连续3天的观测工作,同时联测了GP36、NT68、NT69西安80坐标控制点,同步观10小时,有效同步时间≥9小时,有效同步观测卫星总数≥10颗,每台仪器数据采样间隔为15秒,高度截止角为15度。

同时,以XXXX为起算点,采用闭合水准的方式,等级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联测了基准点。

6.3基准点的解算及精度分析

基准点解算使用的是天宝公司出品的GPS数据处理软件TBC,坐标系统为西安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3°

25′,抵偿面高程为600米。

1)复测边长的检核

3次观测解算的GPS基线边长见表3所示。

表4复测基线较差

起终点

5月14日

5月15日

5月16

基线较差Δd(mm)

起点

终点

S1(m)

S2(m)

S3(m)

S1-S2

S1-S3

S2-S3

JC03

JC01

2079.12759

2079.12769

2079.13022

-0.11

-2.63

-2.53

JC02

1589.73060

1589.72815

1589.73097

2.45

-0.37

-2.82

JC04

544.88362

544.88385

544.88322

-0.23

0.40

0.63

497.22917

497.23265

497.23269

-3.47

-3.51

-0.04

2590.02184

2590.02199

2590.02195

-0.15

0.04

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复测基线边长较差应满足:

Δd≤2

σ

上式σ为基线观测中误差,按观测仪器标称精度计算,即:

σ=

a为仪器固定误差,为5mm;

b为仪器比例误差,为2PPm;

D为基线长度,单位为km。

根据表4和《工程测量规范》精度要示,计算出的基线复测较差限值为

Δd限=6.32mm。

表中复测基线较差均小于规范要求的限值,精度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2)闭合环误差检核

由于基准点是用1个时段同步观测,因此基准点GPS观测网只有同步环,没有异步环。

3次观测解算的同步环中闭合差最大的为JC01-JC02-JC04,闭合环全长为5.214km,其坐标分量闭合差和环全长闭合差分别为:

=0.027mm,

=0.234mm,

=0.177mm,ω=0.293mm

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以下各式精度要求:

ω=

ω≤

上式中,n为闭合环边数,ω为闭合环全长闭合差。

根据上式和闭合环长度,计算得到闭合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的限值为:

闭合环各坐标分量和环线全长闭合差均满足规范要求。

3)点位误差的检核

3次观测中最弱边边长中误差最大的为0.477mm,最弱边相对误差最大的为1/761204;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最大的为0.886m,高程中误差为0.766m。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基线误差m≤σ,基线边长为0.544km,计算得σ=2.24mm,实基线相对中误差限制为1/40000,点位中误差限值为12mm,高程中误差限值为10mm。

以上实测解算的各项精度指标均高于限制,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6.4基准点的检测及稳定性分析

XXX年XX月XX日,我公司监测人员对基准点进行了检测工作,使用XX型号的全站仪,对4个基准点的相邻点边长进行了检测,并以XX点为测站,为XX定向,检测了XX、XX点坐标值。

同时,用XX型号的水准仪联测了4个基准点的高差值。

GPS测量首次观测值边长与全站仪检测边长比较如表5所示。

表5GPS首期观测值边长与全站仪检测边长比较

GPS解算点位边长

全站仪检测边长

较差

JC01-JC02

JC02-JC03

JC03-JC04

GPS首次观测坐标值与全站仪检测坐标值较差如表6所示。

表6GPS首期观测坐标值与全站仪检测坐标值比较

第一次GPS观测值(m)

全站仪坐标检测值

比较值(mm)

△X

△Y

GPS首次观测点高差与水准检测的高差比较如表7所示。

表7首期高程观值与水准检测值比较

首期高差(m)

水准高差(m)

两期高差之差值(mm)

2014年5月14日至2014年5月16日,我公司对基准点连续3天GPS观测,以评价基准点是否稳定,表8和表9为首期观测值与二期和三期的比较。

表8基准点稳定性检测结果1

第一次(m)

第二次(mm)

H

△H

1

通过以上各值的比较显示,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均小于《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的限制,说明基准点测量方法正确,精度完全满足监测精度的要求,基准点稳定。

通过表8和表9的比较可见,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比较差值较小,均在规范要求的限差范围内,因此取第一次观测的结果作为基准点成果。

表10基准点成果表

X(m)

Y(m)

H(m)

稳定

为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在变形点监测的过程中,每期观测的基准点均与首次观测值进行比较,以检查基准点是否稳定,检测结果均在限差范围内,说明整个观测周期内,基准点是稳定的。

七、监测结果数据分析

变形监测点每周期监测工作结束后,立即对观测手簿进行检查,经检查、复核正确后,进行坐标解算。

计算中以各监测点的零周期(首次)为初始值,以后监测点各周期的坐标及高程值相对于初始值之差即为各监测点各周期性的总水平位和总垂直位移的大小;

以各观测点的前一周期为初始值,以后观测点各周期的坐标及高程值相对于初始值之差即为各观测点各周期性的次水平位移和次垂直位移的大小。

计算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填写各周期的监测成果表。

由于滑坡区域活动规律性不强,但随时都存在潜在威胁,整个滑坡监测区域总体上趋于缓和,但是局部地段变形也比较明显.(监测区域XX区滑坡情况严重,主要集中在XX,XX监测点周围,(分析原因)。

截止XXXX年XXX月XXX日,XX点累计平移XXmm,沉降为XXmm,XX点累计平移XXmm,沉降XXmm;

其中XX月XX、XX、XX三日(XX期—XX期)平均沉降量超过XXmm,)-括号中如果有这种情况,应分析一下原因,并叙采取的应急措施,比如新增监测点,跟踪监测,及时上报等。

各变形监测点的监测情况如下(本表为每个监测点的累计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量,以及总变化率等)

表11监测数据总结分析表

(2014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监测点

累计位移

(mm)

累计沉降

监测周期

(d)

平均位移

(mm/d)

平均沉降

图1各监测点平移和沉降变化趋势图

(这是个例子,可以根据表中数据用EXEL中的数据表来生成)

以上数据显示,滑坡监测区域总体上趋于缓和,但是局部地段变形也比较明显.但位移和沉降量和变化速率在规定的监测范围内,其他各监测区域监测点数据均在规定监测值范围内。

(根据监测结果具体阐述一下,我这里没数据无法具体说明)

八、结论

综上所述,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通过对五盂高速公路XX段滑坡区域跟踪监测XX个月时间,整个滑坡监测区域总体上趋于缓和,局部地段沉降较明显,各监测区域监测点数据均在规定监测值范围内。

各阶段的数据分析报告详细见每期成果数据报告.

九、附件

附:

1.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点布点图

2.滑坡区域每期监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