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267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

《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一轮 信息技术基础 第1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docx

浙江高考一轮信息技术基础第1单元信息及信息的获取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

[浙江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1.信息及其特征

b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a

3.信息的获取

b

4.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

b

5.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b

说明:

信息技术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称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以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

a—识记:

能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b—理解:

对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技能,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相应的操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运用。

c—应用:

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是指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

电视上的重大新闻消息,报纸上的足球比赛结果和生活消息。

2.信息是需要④________的,而不同人对信息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3.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各种⑤________和⑥________。

例如: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表示春天来了;秋风扫落叶,大雁南飞,五谷丰登,表示秋天的到来,这是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而人的表情,则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等信息。

4.信息必须通过⑦________才能体现。

例如:

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信息,磁带可以承载声音信息,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信息。

5.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⑧________之上。

例如:

我们看新闻,可以读报纸,信息的载体是文字和纸张;可以看电视,信息的载体是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也可以上网看,信息的载体是因特网。

6.信息必须依附于⑨________。

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载体。

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

7.信息是可以⑩________和⑪________的。

这是指经过分析、综合和提炼,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也可以将信息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8.信息是可以⑫________、⑬________和⑭__________的。

信息生成后,可以用各种载体来存储、保存和传播,所以我们能通过书籍、录音、影像看见或听见已产生的事件。

例如:

通过阅读史书,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历史。

【自我校对】 ①数据 ②信号 ③消息 ④感知

⑤表现 ⑥反映 ⑦载体 ⑧不同的载体 ⑨载体 ⑩加工 ⑪处理 ⑫被存储 ⑬保存⑭传播

1.(2015·浙江3月学考)小沈在外出差时,收到某银行通知,最近有一款理财产品可购买,等他有空想买时,发现已过了募集期。

这一事件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价值性D.共享性

B [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特征的理解。

此题主要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

2.(2015·浙江3月学考)通过12306网站购买火车票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

这主要是为了(  )

A.发挥信息的共享性B.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C.便于信息的交流D.体现信息的时效性

B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特征之一为真伪性,身份认证是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

1.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实例:

“口说无凭”,交易时人们往往会签订合同,合同就是信息的载体。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2.可加工性:

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实例:

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和处理,比如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可以通过扫描仪扫描成电子图像,再通过OCR软件识别出该电子图像中的文字,将文字复制到Word中进行编辑处理。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实例:

我们虽然没看到三千年前发生的事情,但是可以通过史书记载获知;虽然没亲眼看到三千千米外发生的事情,但是可以通过新闻报道等获知。

4.共享性:

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实例:

教师授课,学生学到知识,教师不会失去知识。

5.时效性:

信息具有时效性。

实例:

俞洪按照车上的GPS导航规划的路线开车经常开错路,他更新了导航后,就很少出错了。

6.真伪性:

信息具有真伪性。

1.小张可以在手机微信上欣赏同学发布的假期旅游照片,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时效性B.共享性

C.真伪性D.可加工处理性

B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

通过微信查看同学发布的照片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

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

A.电视中播放的G20峰会“最忆是杭州”节目

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某同学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D.报上刊登的广告

B [注意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分,B是信息的载体。

]

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B.天气预报网站上发布的各大城市的PM2.5值

C.存有图片文件的U盘

D.电视里直播的球赛

C [U盘是信息的载体,不是信息。

新闻、PM2.5值、直播的球赛都是信息。

]

4.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在新闻联播后及时播报第二天和未来48小时的天气情况,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

A.真伪性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D.可加工和处理性

B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③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保存和传播。

④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⑤信息具有时效性。

⑥信息具有真伪性。

从“每天晚上”“第二天”和“未来48小时”等关键词可知,本题主要体现信息的时效性。

故选B。

]

5.某用户微博的相关统计如图所示:

图中的“围观”数主要体现了该用户微博信息的(  )

A.安全性

B.真伪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

C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

微博“围观”是指在微博平台上许多微博用户都关注同一个话题或者事件,“围观”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

考点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在信息的①________、整理、加工、②________、传递和③______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控制信息等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以④________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⑤________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⑥________的应用是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计算机以处理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计算精度高和通用性强等特点,大大扩展和延伸了人的信息功能。

另外,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工具,在信息的存储、处理、传播等方面,是任何其他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

⑦________的发展和应用是第五次信息革命的第二个重要标志,全球性的通信网络使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迅捷且宽广,加快了信息交流。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信息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展望未来,随着微电子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新业务、新产品将不断涌现。

现代通信技术将朝向⑧________、智能化、⑨________和个性化发展,信息的数字转换处理技术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网络技术将向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将向⑩________和⑪________发展,操作使用将更方便。

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化、构件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成倍地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功能,以帮助人们突破信息交流屏障,实现即时的虚拟现实,为全球化虚拟制造、服务、流通、研究与发展、终身学习和娱乐提供新的平台。

【自我校对】 ①采集 ②利用 ③存储 ④微电子技术 ⑤通信技术 ⑥电子计算机⑦现代通信技术 ⑧数字化 ⑨网络化 ⑩网络化 ⑪智能化

1.(2015年10月浙江学考)下列应用中,使用了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的是(  )

A.用视频监控系统监测景区内游客拥堵情况

B.在字处理软件中通过语音输入文字

C.某字典软件通过拍摄自动输入英语单词,并显示该单词的汉字解释及例句

D.用数码相机拍摄练习题并通过QQ以图片方式发送给同学,与同学交流解题技巧

C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中OCR技术的应用,OCR扫描识别功能,光学字符识别,只有C选项符合。

]

2.(2016年4月浙江学考)小华扫描报纸得到“paper.jpg”文件,使用OCR软件进行字符识别,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字符识别过程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B.若扫描分辨率太低,可能会影响OCR软件的识别率

C.识别结果“paper.TXT”的文件大小一定比“paper.jpg”大

D.从“相似字”中选择“1估”,可对识别结果中的“佑”字进行修正

C [此题综合考查OCR技术,txt文件不一定比jpg大,所以选C。

]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古代信息技术:

如烽火台、造纸术、印刷术等。

(2)近代信息技术:

如电话、电报、广播等。

(3)现代信息技术:

如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

(4)信息技术前沿:

如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的实用化、云技术、互联网等。

1.目前有些三维电脑游戏在保持趣味性、交互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画面的逼真度和玩家的沉浸感,可以使玩家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电脑游戏用到的技术主要是(  )

A.虚拟现实    B.网格计算

C.字符识别D.机器翻译

A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前沿的应用。

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

]

2.耐克创意副总裁表示,明年将正式推出有“自动系鞋带”功能的NikeMag运动鞋,并表示自动绑鞋带所用到的PowerLaces技术研发虽仍在初期阶段,但将来有望用到其他的鞋类产品之上。

“自动系鞋带”体现了信息技术中的(  )

A.网络技术B.多媒体技术

C.生物技术D.人工智能技术

D [本题属容易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自动系鞋带”属于人工智能技术,故选D。

]

3.跳伞时受重伤或死亡的可能性极大。

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训练。

实地训练跳伞遇到的困境是:

后勤保障困难、耗费时间多、成本投入大。

为此,我国空军使用了降落伞模拟器在室内进行机组人员的训练。

这是采用了信息技术中的(  )

A.机器人技术B.数字地球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D.人工智能技术

C [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使用降落伞模拟器在室内进行机组人员的训练属于虚拟现实技术。

]

4.某银行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把守银行金库大门。

该系统利用人的相貌特征代替传统的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