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6617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8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

《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英语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

理解思维差异,增强国际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构成,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构成有机的整体。

1.职场语言洶通

职场语言沟通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掌握语言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正确理解职场中不同类型的语篇信息,就与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2.思维差异感知

思维差异感知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与运用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认识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的表达特点,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合理评判。

3.跨文化理解

跨文化理解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对外国文化的正确认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认知及对中外企业文化的客观了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多元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

4.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学习方案,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言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职场语言沟通目标:

在日常英语的基础上,围绕职场相关主题,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

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

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思维差异感知目标:

能理解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

能理解英语在逻辑论证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

在了解中西思维差异的基础上,能客观对待不同观点,做出正确价值判断。

跨文化理解目标:

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能了解中外文化及中外企业文化;

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

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

自主学习目标:

能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能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

能有效规划个人的学习,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能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程结构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出发,对英语课程进行分模块设计。

(一)课程模块

英语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模块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旨在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按主题组织教学。

职业模块是各专业学生限定选修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服务,是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按主题组织教学。

拓展模块是为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而安排的任意选修内容。

各地区与各学校可根据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专业需要及学生实际等,自主确定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

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在完成基础模块学习后开设。

(二)学时安排

英语课程总学时应不低于144学时。

其中,基础模块共108学时,6学分;

职业模块共36学时,2学分;

拓展模块学时不作统一规定。

详见表3.1。

表3.1模块、主题及学时安排

模块

主题

学时

基础模块

主题1:

自我与他人

主题2:

学习与生活

主题3:

社会交往

主题4:

社会服务

主题5:

历史与文化

主题6:

科学与技术

主题7:

自然与环境

主题8:

可持续发展

108

职业模块

主题1:

求职应聘

职场礼仪

职场服务

设备操作

技术应用

职场安全

危机应对

职业规划

36

拓展模块

自我发展

技术创新

环境保护

不作统一规定

四、课程内容

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分为三个模块,课程内容如下:

(一)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各学校应保证基础模块的开设。

基础模块教学内容由主题、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策略六部分构成。

1.主题

【内容要求】

基础模块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围,涵盖8个主题,包含若干内容,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依据。

主题范围、主题、内容要求构成了基础模块的教学内容(见表4.1)。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主题能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表4.1主题范围、主题和内容要求

主题范围

内容要求

人与自我

生活与学习

个人、家庭及社区生活饮食起居、穿着服饰出行问路、交通旅游求医就诊、健康护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校园生活、实习实训等

续表

人与社会

社会服务历史与文化科学与技术

庆典、聚会等活动

志愿服务

人类文明与多元文化

历史人物与事件时代楷模与大国工匠科技发明与创造

网络生活与安全

人与自然

自然环境

灾害防范

【教学提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与主题相关的语境,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建立关联,鼓励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意义探究,通过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差异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

在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新的知识结构,深化对主题内容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语篇类型

语篇类型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以及口头、书面等语体。

语篇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熟悉常见的语篇形式,把握不同语篇的结构、文体及语体特征和表达方式,提高使用不同类型语篇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基础模块应学习的语篇类型内容要求见表4.2。

表4.2语篇类型内容要求

类型

记叙类

个人简介、人物介绍、校园生活、社区生活、职场活动等

说明类

常见标识、节假日介绍、场所介绍等

应用类

公告、通知、简讯、假条等;

常规指令、日程安排等;

海报、广告、常见票据、电子邮件、信函等

议论类

与社会责任、合作意识和工匠精神等相关的内容

教师要认真研读和分析语篇,处理好语篇类型、文本长度和难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究。

除了课堂教学和教材所包含的语篇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语言学习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语篇类型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3.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等要素,是形成语言能力的知识基础。

基础模块应学习和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内容要求如下:

(1)语音知识

语音知识包括音标、重音、语调、节奏、连读等内容。

说话者通过语音的变化来表达意义和观点,传达意图、情感、态度等。

学生应通过语音知识的学习感知语音的表意功能,逐步学会恰当运用语音知识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基础模块的语音知识详见附录1,语音知识内容要求见表4.3。

表4.3语音知识内容要求

能根据拼读规则和国际音标拼读生词;

单词发音总体清晰、正确;

能朗读句子和短文,重音、语调、节奏等基本正确;

能根据重音、语调、节奏等变化感知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等;

能借助重音、语调、节奏等变化表达意义、意图和态度等。

语音知识的学习和语音能力的培养都应在语境中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所掌握语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组织多种形式的语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构建语音意识,发展语音能力。

(2)词汇知识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词汇是词和短语的总和。

学生应通过词汇学习积累词块,扩大词汇量,提高对常用词汇和词块的准确理解,并恰当运用。

基础模块应学习的词汇知识详见附录5,词汇知识内容要求见表4.4。

表4.4词汇知识内容要求

借助词典等资源,理解词汇在语篇中的意义;

了解常见词根和词缀;

掌握常见构词法,如合成法和派生法等;

利用所学词汇,就熟悉话题表达个人的交际需求;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1500〜1600个单词的基础上,学习300个左

右的新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累计学习1800〜1900个单词。

英语教学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词汇学习活动。

教师应根据主题内容,按照词汇之间的关系、词汇的习惯搭配等构建词汇语义网络;

指导学生借助词典等资源,学习词汇的用法,积累词块,扩大词汇量,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有效运用所学词汇知识,发展词汇应用能力。

(3)语法知识

语法指构词和造句的规则,是“形式一意义一功能”的统一体,与语音、词汇、语篇和语用知识紧密相连,直接影响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学生应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活动学习语法知识,掌握语法结构、语义和功能,并通过练习和活动加以巩固,学会在语境中恰当运用语法知识。

基础模块语法知识详见附录2,语法知识内容要求见表4.5。

表4.5语法知识内容要求

能理解和使用常见时态;

能理解和使用非谓语动词;

能理解和使用被动语态;

能理解和使用简单句式和基本句型;

能理解较为复杂的句式和句型;

能使用常用的语法项目表达意义与功能O

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法项目的使用,通过归纳等方式学习语法知识,并通过课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理解和表达意义。

(4)语篇知识

语篇知识是关于语篇构成、意义表达及使用的知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语篇结构,关注语篇意义,加深对语篇的理解,选择恰当的语篇类型进行表达与交流。

基础模块的语篇知识内容要求见表4.6。

表4.6语篇知识内容要求

掌握记叙文和说明文等常见语篇的结构及语言特点;

掌握常见应用文的基本格式、结构及语言特点;

了解语篇中段首句、主题句的作用、位置及行文特征;

了解语篇中常见的衔接和连贯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语篇类型、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形成语篇意识,处理好语音、词汇、语法与语篇的关系,提高理解语篇意义的能力,避免脱离语境单纯地讲授语篇知识。

(5)语用知识

语用知识关注的是在文本建构过程中真实的语言使用。

学生应通过学习,了解常见语言表达形式的语用功能,能够根据交际目的、对象、场合不同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实现有效交际。

基础模块的语用知识内容要求见表4.7。

表4.7语用知识内容要求

能在熟悉的语境中用恰当的语言传达个人意图;

能根据交际场合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的语言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

能根据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交际。

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强语用意识,积极创设情境,开展有意义的语言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常见文体结构、语言表达特征及其语用功能,使学生能够根据交际需求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有效交流。

4.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包括中外文化知识和职场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发展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

有助于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础模块的文化知识内容要求见表4.8。

表4.8文化知识内容要求

了解中外文化的多样性;

了解中外文化成就及其代表人物等;

比较中外传统节日和民俗的异同等;

理解中外文明礼仪的不同;

了解相关国家人文地理等信息;

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知识内容的层次性,把握难度和深度的递进;

基于语篇所承载的文化知识,通过探索、体验、比较、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化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加深对文化与思维异同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对待外国文化,吸收中外文化精华,自觉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还需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避免在交流时触及文化禁忌,造成文化误解,影响跨文化交流。

5.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展形成的,是语言功能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交际活动包括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语言交互等形式。

语言理解指学生通过听与读的方式理解他人运用语言所传达的信息;

语言表达指学生通过说与写的方式表达信息;

语言交互指学生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

基础模块的语言技能要求见表4.9。

交际

活动

语言

技能

要求

理解

能从话题熟悉、发音清晰的语篇中提取如时间、日期和数字等关键信息;

能理解日常活动中的系列指令,并作出回应;

能识别话题熟悉、发音清晰的简短语篇的主题;

能理解话题熟悉、发音清晰的简短语篇的主旨;

能从话题熟悉、发音清晰的语篇中,辨别出说话者的态度。

能看懂公共场所常见标识和告示;

能读懂主题熟悉的简短文本,如电子邮件、简历、使用说明、新闻简讯等;

能从主题熟悉的文本中找到特定信息;

能理解主题熟悉的简短文本的主旨;

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词义;

能根据主题熟悉的文本信息做出推论。

表达

能给出简单指令、方向指示等;

能简要描述人物、活动、事件和经历等;

能简要谈论计划、安排、习惯与例行事务等;

能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陈述;

能简单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

能根据提示或关键词转述文本大意。

能填写简单表格,如个人信息、问卷等;

能根据样例,仿写通知、电子邮件、个人履历等应用文;

能用简短语言介绍自己;

能简要介绍活动、事件和经历等;

能用简单的语言,就熟悉话题表达感想与看法。

交互

能通过问候、告别、介绍、致谢等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

能用简单的英语就熟悉的日常话题进行交流;

能在他人帮助下,表达想法或观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谈,但有时候需对方进行重复和澄清;

能用简单的语言与他人交换观点。

能在对方帮助下记录简短信息;

能通过短信、电子邮件或便签等,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

能在对方帮助下或借助相关资源,就合作任务进行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单一语言技能的训练,也要关注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

教师应结合实际,基于日常生活和职业情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还要借助泛听、泛读等课外实践活动来实现。

6.语言策略

语言策略包括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发展策略。

策略的有效使用,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语言技能迁移,提高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效率和效果。

(1)语言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所釆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常用的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等。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计划、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

认知策略指学生为完成具体语言学习活动而釆取的步骤和方法;

交际策略指学生为争取更多交际机会、维持交际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釆取的策略;

情感策略指学生为调控学习情绪、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而釆取的策略。

基础模块的语言学习策略要求见表4.10。

策略

元认知

明确学习英语的目标和需求;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制定计划和安排预习、复习;

通过多种渠道查找语言学习所需信息和材料,拓展所学知识;

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需要调整目标与计划;

反思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归纳和总结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

认知

通过构词、分类、联想等手段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借助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

通过快速浏览,理解语篇大意;

通过扫读,获取文本具体信息;

根据标题、图片、图表和关键词等信息,预测和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

利用笔记、图表等方式,收集、整理信息;

利用基本的语篇衔接手段,组织信息。

在交际中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

在交际中能注意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

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辅助交际;

借助语音、语调、重音和节奏的变化进行有效交流;

通过解释、澄清、重复或举例等方式清除交际中的语言障碍,维持交际。

情感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主动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使用英语时能大胆尝试,不断修正错误;

有合作学习意识,愿意与他人分享学习资源;

针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或急躁情绪,能釆用有效方法进行调整;

对英语学习保持主动和积极的态度,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

(2)语言技能发展策略

语言技能发展策略指学生在语言活动中为促进语言技能发展而釆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语言技能发展策略分为理解、表达和交互三种策略。

理解策略指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在信息获取过程中所釆取的规划方案、执行手段、评估措施和补救办法;

表达策略指为提高语言表达质量而釆取的中介语交际、计划、补偿

和监控策略等;

交互策略指用来寻求澄清、进行规划和修补误解所釆取的行动和步骤。

基础模块的语言技能发展策略要求见表4.11。

表4.11语言技能发展策略要求

能利用数字、日期、人名、专有名词等识别出文本话题;

能根据常见文本结构特征,推断出语篇的意义与功能;

能根据语篇和话题,推断出相关词语的意义;

能借助相关资源,辅助语篇理解。

能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作出合适的语言表达;

在交际过程中,能使用不同词句,对信息进行澄清和解释;

能借助言语与非言语手段,澄清个人意图。

能请求他人注意;

未理解时能要求对方重述;

未理解时能要求对方加以解释或澄清;

能使用简单的技巧发起、继续或结束一段较短的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发展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并尝试使用各种策略,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适时反思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调控自己的情绪,利用多种资源开展语言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效运用语言技能发展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技能的迁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职业模块

职业模块是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适应学生相关专业学习需要而安排的限定选修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选择相关主题,营造职场氛围,设计和开展职业场景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理解职场中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信息,了解中西方语言用词、结构和篇章逻辑的不同;

在对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和学习策略运用,就与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有效交流,提升职场语言沟通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企业文化,增强职业意识,促进其未来职业发展。

职业模块依据与职业领域相关的通用职场能力设立8个主题(见表4.12)。

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相关主题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

表4.12职业模块主题及学习安排

教师在教学中要在认真研读和分析语篇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语篇类型,理解职场中不同语篇的结构特征和表达方式,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职业模块应学习和掌握的语篇类型见表4.13。

表4.13语篇类型内容要求

职业信息、职场事件、职场经历等

产品介绍、常见职场标识、工作流程、职业场所介绍、安全规定、使用说明、活动安排、职业规划等

职业场所的公告、通知、宣传册、求职信、简历、商务信函、日程表等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继续学习200个左右词汇,使其进一步巩固语音、语法、语篇和语用等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了解中外职场文化和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职业场景,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语言学习活动,将课内外语言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并有效地加以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模块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任意选修内容,是对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的拓展。

拓展模块可在完成基础模块后开设,供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不同需求的学生选修。

有关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可参考表3.1。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根据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的课程内容,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运用英语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