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高考地理三轮复习 考前十五天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江苏省南京市高考地理三轮复习 考前十五天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高考地理三轮复习 考前十五天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地的相对高度÷
100米×
0.6℃
对河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发育河流;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①河谷处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②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
③水电站选址于落差大的河段;
④引水工程一般选择从地势较高处向地势低处
对农业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山区应针对不同坡度、高度确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对生活
①登山线路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②外出宿营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沿山谷徒步旅行时,一旦遭遇大雨或发现泥石流,要马上向与河谷垂直的高处转移
[考前押题]
1.读“世界某岛屿位置图”,完成
(1)~
(2)题。
(1)该岛位于( )
①南半球、东半球 ②北半球、西半球 ③北京的东南方向 ④北京的西南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岛南北相距大约( )
A.100千米B.200千米C.400千米D.600千米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数值变化可判断纬度为北纬,经度为西经70°
左右,因此该岛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北京的经纬度约为(40°
N,116°
E),与该岛的经度差大于180°
,因此该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第
(2)题,读图可知,该岛南北相距大约2个纬度,根据纬度1°
大约是111km,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C
(2)B
2.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C位于B的东南方向
B.北极航道中AB段的走向为东北—西南
C.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在D海域逆风逆水
D.从大连飞往鹿特丹的航班,最近距离的航向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2)关于北极航道与传统航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极航道较传统航道线路短
B.北极航道较传统航道通航时间短
C.北极航道较传统航道繁忙
D.北极航道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海陆分布判断,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可判断C在B的西南方向。
冬季,大西洋海域盛行西南风,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在D海域顺风顺水。
从大连飞往鹿特丹的航班,最近距离的航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选B。
第
(2)题,北极航道沿途国家少,纬度高,气候寒冷,冰封时间长,因此不及传统航道繁忙。
选C。
答案
(1)B
(2)C
3.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完成
(1)~(3)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西南,再向南
C.先向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再向西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
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80mB.170mC.450mD.120m
解析 第
(1)题,河流形成于山谷,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
第
(2)题,该地夏季日出方位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
该村庄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村庄东南方向有山地遮挡。
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方向有山地遮挡。
第(3)题,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200m≤陡崖相对高度<
400m。
选A。
答案
(1)C
(2)C (3)A
倒计时第14天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宇宙环境
1.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普通性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
②地球的物理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无特殊之处。
(2)特殊性——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①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②外部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
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三因素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
大气层
黑子
光球层
(1)影响地球电离层,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2)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耀斑
色球层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运动的规律
运动形式
自 转
公 转
绕转中心
地 轴
太 阳
方 向
自西向东
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各地相等,均约为15°
/时
不断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两者关系
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之间存在黄赤交角,该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①时间的计算。
a.地方时的计算:
东边的地区先看到太阳,故地方时较早;
每向东15°
,地方时加1小时,每向西1°
,地方时减4分钟,可借用公式计算:
T求=T知±
4分钟×
两地经度差(所求地点在东用“+”,反之用“-”)。
b.区时的计算: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则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且也是东早西迟,即向东加、向西减,可用公式表示:
1小时×
两地时区差。
试题常会要求计算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和世界标准时间(零时区的区时)。
在进行地方时或区时计算时,一般可用数轴法,如下图所示,画出全球的经度范围(或24时区),标出已知地点的位置、时间,然后按东加西减、每15°
对应1小时的法则,就可轻易求出另一地的时间。
若120°
E的地方时为12时,则130°
E的地方时为12时40分;
若东八区为10时,位于其西边的东三区则为5时。
②两条日界线。
a.一条日界线为国际日界线,它是人们为了避免日期混乱而特意设定的,以180°
经线为基础,但为了方便该线附近国家的生活,该线有三处弯曲。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
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应加一天;
由于国际日界线两侧的东西十二区位于同一个时区,故越过日界线后,区时不变。
另一条日界线是0时经线,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它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
b.在判断地球上某一日期所占的范围时,可先找出0时经线;
由0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界线为新的一天,由0时经线向西至国际日界线为旧的一天;
随着地球的自转,0时经线自东向西移,故新一天的范围逐渐扩大、旧一天的范围逐渐缩小。
(2)公转的地理意义
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四季与五带。
3.四节气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特点
节气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北半球夏至日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北半球冬至日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为90°
,向南北递减
4.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恰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
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考前押题]
1.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
(1)~
(2)题。
(1)导致该区域自东向西冬、夏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
(2)关于图中序号所在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所以冬夏季日照时数最多
B.②地冬季日照时数大于700
C.③地农业类型为灌溉农业
D.④地冬夏季日照时数差最小
解析 第
(1)题,根据经纬度可确定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所以东部阴天多,日照时数少;
西部晴天多,日照时数多。
青藏高原由东向西纬度位置相当,所以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差无几,海拔差别也不是很大。
第
(2)题,读图可知①地日照时数最多,原因是①地位于藏北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冬夏季日照时数最多,A正确;
②地冬季日照时数为600~700,故B错误;
③地农业类型为河谷农业,故C错误;
④地夏季日照时数为500,冬季日照时数为600,冬夏季日照时数差为100,而③地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小于100,故D错误,选A。
答案
(1)B
(2)A
2.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6月10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甲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乙机场时正值日落。
读图完成
(1)~(3)题。
(1)从甲机场飞行到乙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
A.7小时B.11小时
C.15小时D.23小时
(2)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3)飞机到达乙机场时,新的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7/24B.15/24
C.19/24D.17/24
解析 第
(1)题,飞机从甲机场起飞时为6月10日5时,正值日出,可算出当日甲所在纬线昼长为14小时,甲、乙两机场处于同一纬线上,故乙机场昼长也是14小时,飞机降落乙机场时为日落,可算出其日落时间为6月9日19时;
结合图中经度可算出乙机场日落时,甲机场为6月10日12时,从甲机场飞行到乙机场经历的时间是7小时。
第
(2)题,6月1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①图正确。
②图中北极地区为极夜,③图中南极地区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不可能是6月10日;
④图中全球昼夜平分,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第(3)题,飞机降落乙机场的时间为6月9日19时,通过计算可知45°
W为6月9日24时,新的一天经度范围从45°
W向东至180°
,跨225°
,占全球15/24。
答案
(1)A
(2)A (3)B
3.下图是2016年6月8日某地理爱好者观察某地一物体的日影变化并绘制的日影变化曲线示意图。
(1)该地位于( )
A.60°
NB.70°
NC.60°
SD.70°
S
(2)当该地日影最长时,太阳的方位是( )
A.东北B.西北C.正北D.正南
解析 第
(1)题,该地6月8日全天都有日影,应发生极昼现象,应该位于北极圈内。
第
(2)题,结合上题的判断,该地位于北极圈内,日影最长时是日出之时,极昼地区太阳在极地方向升起和落下,北极圈内地区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和落下。
4.下表示意我国成都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
(1)~
(2)题。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今日
07:
03
18:
08
明日
04
07
(1)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2)此季节( )
A.塔里木河正值汛期B.江南黄梅成熟
C.南极科考正忙D.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解析 第
(1)题,成都两日昼长都短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第二天昼长缩短,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第
(2)题,由上题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再进一步分析两日昼长都为11小时几分钟,根据成都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此时最可能处于冬季。
A、B两项都是夏季现象,D项是春季气温回升小麦生长旺盛,C项是北半球冬季现象。
答案
(1)A
(2)C
倒计时第13天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一、地壳物质循环
1.三类岩石:
A变质岩,B沉积岩,C岩浆岩。
2.四种作用:
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
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外力作用的比较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使地表趋于平坦
相互关系
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②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③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2.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
类 型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
对地貌的影响
原 因
褶皱
背斜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一般成山
岩层向上拱起
有时成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一般成谷
岩层向下弯曲
有时成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泰山、华山、峨眉山万佛顶、庐山等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构造盆地或谷地,如东非大裂谷、吐鲁番盆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3.外力作用与地貌
(1)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常形成瀑布、峡谷等地貌;
流水堆积常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2)风力作用:
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地貌;
风力堆积常形成沙丘、沙垄等地貌。
1.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
(1)~(3)题。
(1)图中地层,形成最早的是( )
(2)关于飞来峰景观的形成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D.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
(3)图示时间最可能是( )
A.上午B.半夜C.下午D.傍晚
解析 第
(1)题,沉积岩层埋藏越深,形成时间越早,图中右侧海拔0米以下的B所示岩层是海拔0米以下岩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在右侧海拔0米以上的岩层中,C所示岩层又在B所示岩层之下,因而形成时间更早。
第
(2)题,由图可知,飞来峰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结合图所示的岩层状况可推知该飞来峰应为沉积岩层推移上覆之后被外力侵蚀而形成的(其岩层与图中右侧沉积岩层相吻合),而推移上覆则是由于岩层的水平挤压使得岩层断裂,之后继续受水平挤压而出现的(据图中岩层分布可知)。
第(3)题,图示为河谷地形,图中河谷上空有云层和降水,说明此时河谷的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此时吹山风,为夜晚。
答案
(1)C
(2)A
(2)B
2.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
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
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
(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A处 因为A处是边石坝凸起部位最高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B处 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C处 因为C处受凸起部位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D处 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
(2)关于边石坝黄白相间的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碳酸钙淀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⑥
解析 第
(1)题,根据题干中“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信息,结合剖面图可知,A处是边石坝凸起部位最高点,当水流翻越A处时,水体变得最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而且沉积速度最快。
第
(2)题,边石坝黄白相间的纹理,说明其所在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很可能位于季风气候区,所以①正确,②错;
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碳酸钙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④正确;
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泥沙沉积多,⑤正确;
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少,雨季短,碳酸钙沉积量大,⑥错。
答案
(1)A
(2)B
倒计时第12天 大气运动规律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A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表现形式为a选择性吸收、散射和b反射。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图中字母
性 质
意 义
地面辐射
B
长波辐射
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大气辐射
C
大气逆辐射(c)会使地面增温
3.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2)下垫面因素:
影响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
(3)其他因素:
其中气象因素的影响最大。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原理: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图示:
①填图:
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②画图:
用箭头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2.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水平气压梯度力。
(2)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比较。
受力情况
风 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规律: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恰好相反。
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冰原气候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旱季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①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风,叫季风。
②成因
③典型地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
三、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 锋
暖 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推移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图示
天气
过境前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湿度骤降,天气转好
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我国典型天气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
②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③冬季暴发的寒潮;
④一场秋雨一场寒
①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②一场春雨一场暖
2.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等压线状况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低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高
示意图
气流运动
水平
气流
逆时针辐合
顺时针辐散
垂直
上升
下沉
天气现象
常出现阴雨天气
常出现晴朗天气
我国典型天气现象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②锋面位置:
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方即低压槽常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③天气:
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1.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