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或者说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行动。
这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意义:
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实践的基本特征:
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实践的结构:
主体、客体、中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根本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分化和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3.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
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
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他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要面对的永恒主题。
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么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吕、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的严重失衡。
恩格思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
马克思也认为应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包括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
四种思维方法。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二者既区别又联系。
①二者是有区别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引的那种性质和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那种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是斗争的同一,是包含对立差异的同一;
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辩证法要求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4、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①二者是有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离不开个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5、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方法论上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认识的本质与结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
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
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
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
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
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
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
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
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
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
5、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理由是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要达到理性认识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
第一次飞跃的条件是要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感性材料进行辩证思维的加工。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理由是认识的需要和要求,实践的需要和要求。
而第二次飞跃的条件主要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现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与激发作用。
由于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所以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7、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其公式是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②意义: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
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其公式是群众——领导——群众。
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是统一的,特殊——普遍——特殊、实践——认识——实践、群众——领导——群众是一致的。
五、运用认识论理论说明真理的属性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备多重属性,主要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3、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历史和多维性的特征。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
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
这种矛盾,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
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既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六、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分析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其基本原理是要提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于人的发展方面,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发展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2、以人为本的“人”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作为价值观,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把对客观规律的运用服从于以人为本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七、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原理分析全球金融危机
1、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2、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
而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
危机的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生产力这种强制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暂时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
但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发展。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3、华尔街金融危机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根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一次次缓和这些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扩及全球范围,具有传播更快、周期更短、破坏性更强的特点。
华尔街金融危机凸显了金融资本贪婪和欺诈,攫取最大利润是由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造成的,而不是什么道德批判的问题。
美国往往借金融全球化之机,运用汇率、美元、债券、抵押债券等种种金融手段向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
4、中国政府面对美国金融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主张。
(1)金融危机,责任在美国,是美国政府缺失监管和华尔街放纵金融投资甚至欺诈的结果,是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金融体制所造成的恶果和灾难,西方尤其是美国政府应该对此深入反思、承担责任,任何嫁祸他人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
(2)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本国经济的一稳较快增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救市”的最大贡献。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相互依存日益加深,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根在美国,但是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单独解决这次由美国波及到世界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世界各国应该同舟共济,抱团取暧,共度时艰,反对“购买美国货”之类的贸易保护主义。
(4)发展中国家是这次危机最大、最无辜的受害者,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义务,做出更大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战胜危机走出困境,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八、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更多地归结为工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资本家则被看成是没有参与劳动,完全是不劳而获。
今天我们逐步认识到管理也是一种劳动,因此劳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当然是体力劳动。
但除此之外,策划、管理、组织等活动也创造价值,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才创造价值。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通过深化对马克思的关于“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的认识,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1.当代劳动的内容、形式和结构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①现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得服务型劳动种类增加,比率上升;
②科技型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③管理型劳动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④以上分析表明,随着分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总体劳动”和“总体工人”的范围也在扩大。
这表现在:
一方面,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在增加,从直接生产劳动到间接生产劳动;
另一方面,创造价值的劳动领域在增加,从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2.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加强。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它们参加商品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