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4342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α-螺旋或球形结构、构型不同、功能不同

3、糖类在表面:

与脂质或蛋白结合成糖脂、糖蛋白、成为抗原

2、跨膜转运方式与其特点

一、单纯扩散:

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二、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转运的方式。

1、顺浓度差、电位差,不耗能2、需要膜蛋白的帮助3、具有选择性4、通透性可改变。

可分为通道转运、载体转运

三、主动转运:

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由生物泵完成。

特征:

1、逆电化学梯度2、耗能

四、入胞和出胞:

入胞:

细菌、异物的清除,药物、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

出胞:

激素、神经递质、酶的分泌。

3、兴奋、抑制、刺激、反应、兴奋性、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极化、超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的概念

兴奋:

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

抑制:

物质的活性程度或反应速率降低、停止、阻止或活性完全丧失的现象。

刺激:

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反应:

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兴奋性:

是指活细胞,主要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极化:

细胞是不良导体,膜内的细胞内液和膜外的细胞间液都是导电和电解质。

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学模型,可视为膜内负膜外正、电荷均匀分布的闭合曲面电偶层,此时膜外空间各点的电势为零。

对整个细胞而言,对外不显电性,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称为极化。

(网络资源)

超极化:

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反极化:

从0到+30,即膜电位变成了内正外负,称为反极化。

复极化:

动作电位在零以上的电位值称为超射。

下降支指膜内电位从+30逐渐下降至静息电位水平,称为复极化。

4、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三要素)。

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在强度、持续时间、强度对时间变化率三个方面达到最小值。

5、经典突触的结构、传递过程,神经-肌肉突触传递。

突触结构突触前膜:

轴突末梢的轴突膜;

突触后膜:

与突触前膜相对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突触间隙:

两膜之间为突触间隙,突触间隙有粘多糖和糖蛋白。

突触的传递过程1、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则会引起电压门控2+通道开放,2+由突触间隙进入突触小体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释放出来的神经递质经弥散很快到达突触后膜,并与突触后特异受体相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的改变,使突触后膜发生相应电变化。

2、如果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提高了突触后膜对的通透性,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经总和后,便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爆发动作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3、如果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提高了突触后膜对或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阻止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呈现抑制效应。

神经-肌肉突触传递:

当神经末梢处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立即引起接头前膜去极化,引起2+的通道开放,2+由细胞外流入轴突末梢,大量囊泡向轴突膜的移动并促使的释放。

当分子通过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表面,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结合时,会引起、通道开放,其总的结果是内流,出现膜的去极化,便产生终板电位,随着的不断释放,终板电位不断总和,当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就会引发整个肌细胞膜产生一次动作电位。

(同上1)

6、骨骼肌的微细结构与其收缩原理-肌丝滑行理论。

骨骼肌的微细结构骨骼肌是由大量的肌纤维组成,每个肌纤维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它们平行排列,纵贯肌纤维全长,在一个细胞中可达上千条之多。

每条肌原纤维又被肌管所环绕,且其排列高度规则有序。

肌丝滑行理论当肌细胞上的动作电位引起肌浆中2+浓度升高时,2+与作为2+受体的肌钙蛋白结合,引起了肌钙蛋白分子构象的某些改变,这种改变“传递”给了原肌凝蛋白,同时引起原肌凝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了某种扭转,其结果是肌动蛋白的作用位点被暴露,横桥将会立即与之结合,横桥一旦与肌动蛋白结合,向M线方向移动,拖着细丝向粗丝的中央滑行,引起肌肉的收缩;

同时横桥催化水解。

第三章血液

1、血液的生理功能

1.维持内环境稳定;

2.营养功能;

3.运输功能;

4.参与体液调节;

5.防御和保护功能;

2、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含义与生理意义。

晶体渗透压定义:

由晶体物构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意义:

1、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2、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体渗透压定义:

由胶体构成的渗透压为胶体渗透压。

1、维持血管内外水分平衡2、保持正常循环血量

3、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白细胞有颗粒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

它在致敏物质作用下能释放组胺、肝素等,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a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作用。

b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中性粒细胞:

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主要是吞噬外来微生物与异物。

无颗粒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的功能与中性粒细胞很相似,但其吞噬能力很弱

巨噬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和异物、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识别和消除衰老的细胞与组织碎片。

处理和呈递抗原;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

B淋巴细胞主要是参与体液免疫。

4、机体血管内的血液既能保证畅通流动,又能防止渗血和出血。

阐述其原因。

5、人类血型系统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鉴定血型有何临床意义。

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0四型。

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

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

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

6、简述血液凝固的过程与其机制。

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第二步凝血酶原的激活凝血酶原→凝血酶

第三步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内源性凝血途径:

完全依赖于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就能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过程。

外源性凝血途径:

除血浆中凝血因子外,还需要由组织损伤所释放的凝血物质参与途径。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心动周期的概念。

说明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与其生理意义。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评价指标:

心输出量

2、心输出量的概念与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

影响因素:

a、每搏输出量:

当心率不变时,每搏输出量增加,可使每分输出量增加;

反之则减少

b、心率: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则心输出量增加。

但心率过快,反而使心输出量减少。

因此,在心率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

3、心肌细胞有那些生理特性,与心脏机能有何联系?

与骨骼肌比较有何差异?

生理特性:

不会发生强直收缩

自律性:

A、正常起博点与窦性心率

B、潜在起搏点与异位节律:

对于心脏内的其他自律细胞,在正常时并不自动发生兴奋,但其保持着自律的特性;

传导性:

房室交界处的兴奋传导速度最慢,形成了一个时间延搁,称为房室延搁,其使心室收缩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充盈血液,有利于射血。

收缩性。

4、简述心动周期中心脏所伴随的各种变化与相互联系。

(参考)

①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单方向流动是怎样实现的?

血液能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有瓣膜。

心脏中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是从心房流到心室;

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是从心室流向动脉;

静脉血管中也有静脉瓣,使得血液能按照一定方向留回心脏。

②动脉内压力比较高,心脏是怎样将血液射入动脉的?

心脏接受静脉回流的血液后,心室肌收缩,使心室内压力升高,当超过主动脉压力时,主动脉瓣开放,心脏内血液射入动脉。

③压力很低的静脉血液是怎样返回心脏的?

静脉血的压力低不影响它返回心脏,因为静脉血回心主要是依靠心脏的抽吸作用。

而不是靠压力的。

动脉血才是靠压力运行的。

5、试述淋巴液生成与回流、淋巴循环生理意义。

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

每天组织液中约有75-200g蛋白质由淋巴液回收到血液中,保持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在较低水平,有利于毛细血管对组织液的重吸收。

(2)运输脂肪:

由小肠吸收的脂肪,80%90%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

(3)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每天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的液体总量约2~4L,其中约3L经淋巴循环回到血液中去。

即一天中回流的淋巴液的量大约相当于全身的血浆总量。

(4)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与其它微粒:

这一机体防卫和屏障作用主要与淋巴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和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有关。

6、分析影响动脉血压与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博输出量:

每博输出量增大,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高低反映了每博输出量的大小。

2.心率:

心率加快时,舒张压收缩压

3.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升高,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高低反映了外周阻力的大小。

4.动脉管壁弹性:

正常情况下,相对恒定的;

动脉管壁发生硬化时,收缩压舒张压使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关系:

正常情况下,是相适应的。

异常情况(大出血或患脓毒血症)下,动脉血压下降。

第五章呼吸

1、名词解释:

呼吸:

气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组成:

肺呼吸、气体运输、细胞呼吸

胸内负压:

指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即胸膜腔)内的压力。

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它始终低于大气压,故亦称“胸内负压”。

肺泡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Q)之比()。

肺活量:

一次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氧解离曲线:

表示氧气压强和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胸式呼吸:

由肋间肌舒收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膈式呼吸):

由膈肌舒收引起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

血氧容量:

100血液中,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

血氧饱和度:

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

2、为什么说膈肌的舒缩运动在肺通气中起重要作用?

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胸廓的上下径,膈肌舒张可缩小胸廓上下径可分别引起吸气和呼气

3、什么叫胸内压?

胸内压有什么特点?

它是怎样形成的?

胸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在呼吸过程中始终低于大气压,为负压若大气压为0,则胸内压=-肺回缩力。

形成机理:

胸膜壁层表面由于受到胸腔和肌肉的保护,作用于胸壁上的大气压影响不到胸膜腔。

而胸膜腔脏层却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影响;

肺泡内气体对脏层产生向外作用力和肺的弹性回缩力。

4、呼吸膜由哪几层结构组成?

有什么生理意义?

至少包括6层:

泡表面活性物质层、极薄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间质层、基膜层、毛细血管内皮层

生理意义:

1、降低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

2、调节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内压;

3、减少肺泡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仅供参考)

5、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有哪些特点?

1、反应快\可逆\不需酶的催化\受2的影响

2、该反应是氧合,不是氧。

3、1分子可以结合4分子O2。

4、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与的变构效应有关。

6、简述哺乳类动物S型氧离曲线的重要生理意义。

a.氧离曲线的上段特点:

较平坦,表明2的变化对氧饱度影响不大。

对于缺氧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b.氧离曲线中下段特点:

较陡,当2稍降,便可迅速释放大量的O2意义:

对于组织活动供氧十分有利。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可以被动物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过程。

吸收:

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化的分类:

1、机械消化:

又称物理性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经消化道运动被研磨粉碎,并与消化液混合形成食糜过程;

口腔内消化。

2、化学消化:

利用消化液中各种消化酶将营养物质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过程。

胃和小肠。

3、微生物消化: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过程。

反刍动物的瘤胃和单胃动物的大肠。

胆盐的肝肠循环:

胆盐和胆汁酸排到小肠后,绝大多数可由回肠末端粘膜吸收入血,95%经过肝门静脉回到肝脏再形成胆汁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之间的反复利用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自动节律性;

3.有较大的伸展性;

4.紧张性收缩;

5.对化学的,温度和牵拉刺激敏感,但对电刺激不敏感。

3、胃液分泌的调节与其特点

一、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

1.头期胃液分泌持续时间较长,分泌量大、酸度和消化力都较高。

2.胃期胃液分泌:

胃期胃液分泌的酸度很高,但胃蛋白酶含量却比头期胃液分泌少。

3.肠期胃液分泌:

肠期胃液分泌的量不大,消化力和持续时间都不如头期。

二、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1.盐酸2.脂肪3.高渗溶液

4、胆汁的主要成份、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胆结石的形成原因

成分:

胆汁是一种具有苦味的有色粘样液体,由水分、无机盐(钠、钾、钙等)、胆汁酸、胆固醇、胆色素、脂肪酸、卵磷脂等

作用:

a能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形成微滴,从而增加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b胆酸盐是脂肪酶的辅酶,增强脂肪酶的活性;

c为胰脂肪酶提供适宜的;

d胆盐还可以将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带到小肠上皮细胞,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

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分泌调节:

神经调节:

食物→刺激胃和小肠

迷走迷走反射→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

↓↑

胃泌素释放

体液调节:

Ⅰ.胃泌素促进肝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促进肝胆汁分泌。

刺激胃酸分泌→刺激十二指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

Ⅱ.促胰液素:

作用于胆管系统增加3-的含量和水的分泌量,但不影响胆酸盐的分泌。

Ⅲ.胆囊收缩素:

促进胆囊胆汁大量排放;

刺激胆管上皮细胞,增加胆汁流量和3-的分泌。

.胆酸盐:

促进肝胆汁的分泌

胆结石形成原因:

5、消化道各段的消化特点?

6、消化道各段的吸收特点

口腔和食管:

不被吸收。

胃:

可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

小肠:

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胆盐和维生素B12;

大肠:

吸收水分和少量盐类;

7、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的吸收形式与吸收过程

蛋白质的吸收:

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

氨基酸吸收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载体和钠离子参与,经血液途径被吸收。

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了二肽和三肽的转运系统。

糖类:

可被小肠上部粘膜迅速吸收。

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已糖的吸收很快,而戊糖则很慢。

在已糖中,半乳糖和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最慢。

单糖的吸收是消耗能量主动过程,它吸收与蛋白质相似。

8、举例说明消化功能的整体性?

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1、排泄概念与其途径

生理学上将代谢终产物、摄入过多或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1.呼吸器官:

排除2和少量的水

2.消化器官:

排出肝脏代谢物;

肠粘膜分泌无机盐,经肠腔随粪便排出。

3.皮肤:

通过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氨、少量的尿素和氯化钠等

4.肾脏:

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物(含氮化合物代谢物、脂肪代谢产生的非挥发性酸的盐),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2、尿的生成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3、肾糖阈与葡萄糖吸收极限量,葡萄糖的重吸收特点

肾糖阈: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浆葡萄糖(血糖)浓度.(此时,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

正常值:

180100。

葡萄糖吸收极限量:

尿葡萄糖排出量刚能随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而平行增加时的肾小球葡萄糖滤过量。

(此时,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均已达极限)。

正常值:

男:

375;

女:

300。

葡萄糖的重吸收特点:

1.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在近端小管重吸收(尤其是其前半段)。

2.机制:

与+重吸收相伴联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3.饱和现象:

近端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4、酸碱平衡的概念与其调节

概念:

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与比例,维持体液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

调节:

主要依靠血液缓冲作用、肺呼吸作用和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作用来调节。

第八章神经系统

1、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

纤维直径:

纤维粗,内阻小,局部电流大,传导快

髓鞘:

朗飞氏结,跳跃传导

温度:

温度高,代谢增强

2、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绝缘和屏障作用;

4、营养性作用;

5、摄取和分泌递质

3、神经冲动传导兴奋的特征,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特征

神经冲动传导兴奋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神经干中包含许多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但在传导兴奋冲动时,总是互不干扰;

3.双向传导:

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兴奋冲动均可沿纤维向两端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

在合适的条件下,连续高频的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的幅度、数目、速度等不变;

5.非递减性: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时,不管传播距离有多远,时间有多长,其动作电位的幅度和速度,始终不变。

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兴奋在中枢传递时所需时间较长现象称为中枢延搁;

3.总和;

4.后放:

在一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5.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4、产生感觉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感觉传入路径和大脑皮层

5、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A适宜刺激:

每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B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能将适宜刺激的能量转化为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叫做换能作用。

C编码作用:

感受器能将刺激的质和量等信息转移到传入神经的电信号系统,即神经冲动的序列中,这一过程称为编码作用。

D适应现象:

当感受器接受长时间的持续刺激时,其冲动发放频率将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适应现象。

6、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A特异投射系统:

由丘脑接替核发出的纤维,以点对点的方式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主要机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产生传出神经冲动。

B非特异投射系统:

指丘脑的髓板内核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

作用普遍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动物的醒觉。

7、膝腱反射与跟腱反射

膝腱反射:

叩击膝关节下的股四头肌腱,使之发生反射性收缩,这称为膝腱反射;

跟腱反射:

叩击跟腱使则小腿腓肠肌发生反射性的收缩,这称为跟腱反射。

8、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特征

A对侧支配性:

一侧皮层主要支配对侧躯体肌肉,头面部肌肉除外

B.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刺激一定的部位,引起一定部位皮层的收缩。

C.从运动区的定位来看,总体安排是倒置的:

下肢代表区在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部肌肉代表区在底部(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仍为正立而不倒置)。

9、谈谈你对学习与记忆的认识

第九章内分泌

1、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

内分泌系统:

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系统。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经体液传递而发挥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2、激素的分泌方式与其作用的一般特性

(1)远距分泌:

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

(2)神经分泌:

体内某些神经细胞,除具有一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等)外,还兼有分泌激素的特征,即它们能够把神经冲动转变为由激素中介的化学信息,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内分泌,亦简称神经分泌。

(3)旁分泌:

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靶细胞以传递局部信息。

(4)自分泌:

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通过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一般特性:

1.信使作用:

当它作用于靶细胞时,只需要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促进或抑制靶细胞内原有生理生化过程。

2.特异性:

每种激素只作用于各自相应的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称为特异性。

3.高效性:

虽然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但其作用显著。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拮抗、允许作用)

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新陈代谢的调节:

A.氧化产热作用。

B.促进物质代谢a.促进糖代谢:

升高血糖

b.促进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

胆固醇的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C.蛋白质代谢:

甲状腺激素处于生理量时,加速蛋白质生成。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甲状腺分泌过多时,则加速蛋白质分解

2.促进生长发育成熟的作用:

在人类和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对骨和脑的发育尤为重要。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不但影响中枢系统的发育,对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