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3749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1-

省技能劳动者约为330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28.7%。

全省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累计达291.2万人,其中高级

技能30万人,技师、高级技师5.9万人。

获得高级技能以上职业

资格证书的人数由“十五”期末的19.06万人增加至35.9万人,

增长88.4%;

具有高级技能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

总数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17.8%提高至22%,提高了4.2个

百分点。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强劲,高技

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机制不断完善,成长的社会环境显著改善。

1、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

作,目前,全省已经基本建立起面向全体劳动者、覆盖国民经济

各个行业门类,初、中、高各个技能等级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目前,全省有技工学校128所,其中,技师学院4所、批复筹建

技师学院2所,高级技校、技术学院18所,国家级和省部级重

点技校26所。

2008年全省技校在校学生已达16.1万人,每年有

毕业生5万余人。

此外,还有各类民办职业培训机构800余家,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0家,就业训练中心150个。

近3年来,

全省共培训各类技能劳动者465万人次。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职业院校教学

-2-

模式,在技工院校组织开展“创名牌专业、讲精品课程、做品牌

教师”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专业设臵,使教学内容与

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紧密衔接。

注重发挥行业和企业在培养高技能

人才发面的作用,通过开展技术攻关、观摩研讨、技能交流、名

师带徒和岗位技能培训等活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2、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改善。

2007年,省委办公厅、省

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明确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战略任务和

主要措施,奠定了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政策基础。

积极组织各

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拓宽高

专栏2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

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健全技能

为表彰优秀技术工人为企业

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大力表彰

和国家作出的突出贡献,原湖南省

劳动厅于1995年建立了湖南省优

高技能人才。

近3年来,有15

秀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设“湖南

省技术能手”一个奖项,每两年一

人被授予“湖南省技能大师”,届,现已历9届。

2人获“中华技能大奖”,8名高

2004年,省委组织部、省劳动

和社会保障厅、省人事厅、省总工

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会四部门联合表彰5位“湖南省技

能大师”,并给予重奖。

22人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

2006年10月,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颁发《湖南省技能大

称号,331人获“湖南省技术

师评选表彰办法》,明确规定:

能手”荣誉称号。

调整提高高

南省技能大师是省委省政府对全

省技能人才中品德高尚、技能精

湛、贡献突出的人员授予的最高荣

技能人才津贴标准和退休待

誉称号,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评

遇,鼓励企业设立各种荣誉称

选表彰10名,并给予重奖。

-3-

号,引导和督促用人单位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激励高技能

人才快速成长。

3、技能人才评价机制越来越科学。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在评价内容上,坚持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

在评价标准上,坚持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

在评价实施上,坚持行政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

在评价方式上,坚持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

在企业、大中专院校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广国家职业资

格证书制度,为高技能人才的

专栏3

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以国家职业

成长开辟一条职业通道。

突破

标准为基础,通过政府认可的职

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

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

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

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考核活动。

对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掌

对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

资格证书。

握高超技能、业绩突出的高技

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一种特殊

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是技能人

能人才,允许破格或越级参加

才确定其技能水平等级获得社会

技师或高级技师考评。

紧密结

认可的有效途径。

合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技能等级评价。

改进院校职业资格认证方式,引导各类职业院校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设臵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在职业技能鉴定中突出操作技能的考核。

4、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断扩大。

面向全体劳动者组织开展

技能培训,并给予政府补贴。

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每年培

养1万名新技师。

组织实施“技能扶贫培训工程”,每年培训15

-4-

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每人补贴培训费1000元;

实施“技能就业

计划”,面向所有农村劳动者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

40万人,人均补贴450元;

实施技能提升计划,依托企业对已就

业的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每人补贴培训费200元;

实施特别职

业培训计划,对就业困难群体,包括上岸定居渔民、退役军人、

困难企业职工、专业人员等组织技能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

过培训,全省技能人才数量每年递增15%以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细致的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仍难以适应我

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与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长

期存在。

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劳动力资源5294万人,从业人

员3910万人。

据预测,未来几年,我省每年将新增劳动力接近

100万人,目前还有未实现就业的失业人员近100万人,农村还

有1000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另外,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给就业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同时,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

的要求,就业难的矛盾将是各级政府长期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应不足。

全省技能劳动者只占城

镇从业人员的四分之一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9%约4个百分

点。

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不论是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装备

-5-

业,还是新兴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严重不足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高技能人才素质结构、分布与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通过调查发现,我省的技能人才队伍中初中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单一技能的多、复合技能的少,技术含量低的通用职业(工种)多,技术性强的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少。

要实施省委、省政府一化三基的战略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

的进程,高技能人才应占到技能人才总数的30%以上,但目前还只有22%。

即使按照现有技能劳动者的数量计算,高级技工缺口也近30万。

从技能人才的行业和地域分布来看,也严重不均衡,呈现出“两多两少”:

即国有大中型企业多,而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少;

传统加工类职业(工种)多,而一些新兴产业和现代制

造业、服务业少;

我省高技能人才也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长株潭衡岳等地区。

(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

阵地,技工院校的基础条件差、设施设备陈旧老化,高技能人才

培养规模普遍偏小;

技工院校未能完全享受职业教育的公平待

遇,在招生、建设投入等方面未能享受公办职业院校的同等地位;

职业院校缺乏办学特色,专业设臵趋同,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院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

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缺少弹

性,职业院校之间、专业之间的流动非常困难,技工院校的学历

-6-

证书不能互认。

企业是技能人才使用的主体,也应同时承担技能人才培训的责任,但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的发挥。

一些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使用,轻培养”,使技能人才知识更新、技能提升的渠道不畅。

2、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省在建立和完善培训、鉴定与使用、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出台了一些政策。

但是,政策措施不够配套,仍未形成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晋升、使用和待遇等方面相互配套和有效衔接的机制。

企业在劳动用工及工资分配、福利待遇上还未能充分体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越性,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差距较大,尤其是技师和高级技师待遇不高,影响了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使企业顶尖技能人才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3、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宽松。

技能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

用越来越大,但技能人才的成长环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

社会观

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人们普遍看重学历文凭,轻视职业技能,

“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影响了人

们的职业选择,让许多青年人把学技术当工人作为退而求其次的

无奈选择。

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比较单一,难以与其他人才

的成长相互沟通。

企业更看重资本和物的作用,忽视人、特别是

技术工人的价值。

4、高技能人才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

-7-

年来,我省各级政府一直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教育投入,职业教

育培训经费逐年增长,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费投入比例依然

偏低。

另外,政府的投入还主要用于初中级农民工培训,高技能

人才培养没有专项经费。

二是企业培训经费难落实。

在本次调查

企业中,2008年度用于技能人才的培训经费只占全年培训费用的

39.8%,大大低于国家要求占60%的水平;

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未能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足额提取企

业培训经费,也有一些企业因经济效益问题,培训经费难以落实。

三是社会和个人投入动力不足。

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上目前社会

分配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技能人才培训投资回报的周期性,回报效益不明显,影响了社会和个人投资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二、机遇与挑战

未来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省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实现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时期。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格局,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政府逐年加大投入,完善高技能人才政府表彰奖励制度,高技能人才的政治、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这些制度措施的

-8-

落实,使技能成才环境显著改善,高技能人才工作有了坚强的领导和保证,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技能成才。

(二)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强大的拉动。

近几年,我省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对高

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大幅度增长。

据我们调查,今后10年,

企业技能人才的更新比例达12%以上,加上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

才需求的增长,每年需新增高技能人才10万人。

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一些传统产业会逐步消亡,新兴产业会不断

产生,这种变化对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带来调整,同时,对高技能

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近半个世纪全球产业

结构变化背景下对就业变动的影响看,一方面生产部门的科技含

量大幅度增加,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生产领域从业人员数量呈

下降趋势,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

是服务部门,特别是生产服务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服务领域从业人员数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知识经济的兴起进一步加大了知识技能型人才

的需求。

据专家预测,未来20年,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行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主要有:

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

-9-

机电一体化、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技术和技能人才。

(四)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点给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课题。

周期性发展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受世界经济格局、经济运行机制影响将越来越大。

这一次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海啸给我们带来许多深刻的教训,其中一条就是我们在加大金融运行机制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包括机械制造装备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生产服务业等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这也是我国经济能够率先走出低谷的重要启示。

而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正是

需求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据调查,我省技能人才的70%左右集中在机械制造业。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冲击最大的还是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或初中级技工,高级技工仍然十分短缺。

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适度超前做出周期性安排,实现经济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这也是经济发展给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严峻挑战。

三、湖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围绕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等环节,不断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培养一支规模宏大、

-10-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工作原则

我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适应市场需要、服务本地经济、培训技能人才的工

作理念,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素质;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专家督导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市场引导的作用;

——坚持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服务群众的工作宗旨,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

——坚持提高人才地位、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不断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战略目标

1、近期目标

到2010年,全省高技能劳动者达到350万人,高级工水平

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数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以上,其中,技师、

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5%以上。

2、中期目标

到2015年,我省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400万人,高级工水

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8%,其中,技师、高

级技师6.5%以上。

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结构与我省经济发

展水平和速度相适应,与企业需求相衔接。

实现广大劳动者“人

-11-

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目标。

3、长远目标

到2020年,全省技能劳动者总数突破450万人,其中高技

能人才总数不少于135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30%,其中技

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9%以上。

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形成技能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格局。

(四)主要任务

1、培养一支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结构合理,能够适应我

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今后十年,全省每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5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

能培训55万人,技能提升培训50万人。

——实施“百千万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依托技工院校、

高职院校和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每年为企业培养不少于500名高级技师、2000名技师、10000名高级工,由政府提供培训补贴,

带动全社会每年培训高级工及其以上人员10万人。

——实施“技能扶贫培训工程”。

依托各类职业院校、职业

培训机构,面向城乡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5

万人,每人由政府提供全额培训补贴,实现技能培训1人,转移

就业1人,脱贫解困1户。

——实施“技能就业培训计划”。

培训机构,面向所有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组织开展技

-12-

能培训,每年培训40万人,每人由政府提供培训经费70%的补

贴,为技能人才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计划”。

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就业困难的特殊群体,由政府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并提供全额的培训补贴。

——实施“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依托企业职工培训中心等

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组织企业在岗员工,开展新知识、新材料、

新工艺、新设备等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使其适应岗位要求。

2、建设一个以技师学院为龙头、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各

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协调发展为目标,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技

能人才培养体系。

到2010年,全省建成5所技师学院,25所高

级技工学校。

到2015年,全省建成技师学院达到10所,高级技

校25所,通过整合资源,技工院校总数保持在100所左右,校

均办学规模得到提升;

重点建设好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示范基地,5个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特色明显、面向社会、

资源共享的区域性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各类民办职业培训机

构与社会培训需求相适应。

到2020年,要建立起能全面健全覆

盖城乡各类劳动者、满足社会各方面培训需求的职业教育培训体

系。

3、健全一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

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科学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

-13-

职业技能鉴定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深入探索适应技能人才成

长特点和规律的考核评价方式,提高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提

高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运行的规范化和效率。

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

对职业的影响,不断开发新的职业领域,使职业资格证书保持旺

盛的生命力。

4、完善一套以业绩贡献为导向、与技能等级相联系、能够

激发责任感和创造活力的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以充分发挥

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积极作用为目标,不断提高高技能

人才的经济地位。

要全面落实高技能人才各项保障和工资待遇,

引导企业尽快建立与技能人才贡献业绩相挂钩的薪酬福利制度,

定期公布不同职业(工种)、技术等级的工资指导价位,引导企

业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薪酬;

完善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机制。

5、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制造、崇尚技能成才、鼓励技能创新,

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坚持党管技能人才的领导原

则,完善技能人才工作格局。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建立政府表彰与企业奖励相联系的高技能

人才奖励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对为我省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重奖。

广泛开展职

业技能竞赛,促进更多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通过全方位的社会

宣传,扫除重学历轻技能的落后观念,使“劳动光荣、技能成才”

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

会氛围。

-14-

四、湖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一)完善培养机制

1、发展壮大各类技工院校。

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

术学院)、技师学院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各类技工院校的政策扶持,发挥其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示范作用。

以技工院校为载体,面向新生劳动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技能培训。

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创办或联办技校。

技工院校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适度规模发展。

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在招生、学历、升学、收费、税收等方面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搭建开放有序的职业院校招生平台。

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招生平台,将所有经政府批准的职业院校(包括技工院校)纳入招生网络。

同时,对面向高中毕业生招收的高级技工班、预备技师班,允许技工院校利用高招网的生源进行招生。

打通技校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与学历证有效衔接的通道。

技工院校的高技班、技师班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在使用、工资福利等方面分别享受大专学历、本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