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995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1Word文档格式.docx

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

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

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

并只提两个小要求:

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

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

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

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2、细要求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

为此,我对学生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

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

我就编了一首儿歌一二一,坐整齐,小手背到后面去,安安静静不说话,老师请讲话。

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我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3、强训练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

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

如为养成学生的文明行为,我按学校的要求要说话要轻,走路要轻,不推别班的门,室内不乱喊乱叫,不随便撕纸,外出做操要走整齐,同学之间不踢不挖不咬,天天跟踪知道他自己意识到才罢休。

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提高了。

4、常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

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我对他们的表扬有时是一种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

5、勤引导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就要班主任老师的指引和教育。

刚开始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

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学校的生活,我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教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管理的想法是目标近一点、范围小一点、内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二)、创造与孩子相处的轻松氛围。

把微笑送给学生。

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拥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

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

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

(三)、给予孩子班级管理的机会。

在班级管理中,成立了班委,让班委的同学参加班级的管理,让班委的同学参加纪律管理、卫生管理,以后我还将使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组不同层次的管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轮流担当小组组长、值日班长都有机会与同学接触,与老师交流、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四)、及时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勾通工作。

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

一年级有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我精心准备了开家长会的内容,精心布置了教室,营造了与家长和谐交流的氛围,在会上我从一切为了孩子的角度去改观一些家长的态度,向家长介绍了孩子的学校情况、学校对孩子的行为要求,对家长进行了教育观念和辅导孩子的培训,认真疏导,细致说理,耐心地同家长分析了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实效明显。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孩子们小,我给他们的宽容多于严厉所以我班学生的纪律不太好。

2、由于农村条件差,受生活条件的影响,至使教育效果不好。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随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一定要严肃孩子们的课堂纪律。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评纪律星、创新星、才艺星等活动让孩子们活而不乱,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2、用耐心与爱心感来感化和教育孩子。

一、前言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构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

综合素质必须提高。

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2001年11底全区在职教师共4255人,专任教师3494人,中学1454人,小学2040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649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

但是,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

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管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养一批观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

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

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招聘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

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

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

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

人员、架构必须调整。

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

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

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

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

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

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

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

一个面向:

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

六个转向:

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

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

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

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

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

学校管理目标:

坚持“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培养专家型管理干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办学管理风格,队伍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培训质量目标:

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达标率达100%,优秀率达80%,满意率达90%。

到2005年,完成200名“启明星”的培训工作,对所有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进行轮训提高。

硬件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适应我区教育发展的设备一流、设施完备的教师进修中心。

四、主要措施

(一)符合教师需求的课程规划,是进修学校改革成功的一半。

建设新型教师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进修需求,按需设课。

注重课程的层次性、可操作性,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注重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开设自选课与必修课且以自选课为主的课程模式,并将每年的继续教育课时数转化为学分制,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明晰进修学校架构,并进行人员调整。

调整进修学校内部架构,进修学校内设理论部、实践部和后勤部三个部门,理论部负责制定课程(了解教师所需,聘请专家,设置科目,查阅讲义,考评课程效果,写分析报告并制定新的课程方案),并与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包括国内外)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实践部负责教育实践(联系实践基地,选定指导老师,考评实践效果,跟踪调查),并与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建立共建关系;

后勤部负责财务、教室、教材等一系列后勤工作。

(三)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自我提高。

将教师进修与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教师取得相应学分且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外出培训(国内外)和在职学历深造的奖励。

(四)硬件建设是必备的客观条件。

配备可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可容纳100人的网络教室各一,讨论式教室和授课式教室若干,视频多媒体教室2间。

建成与国内著名师大远程教育网相连接的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基地。

(五)经费投入,是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1999年第53号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

具体经费来源包括:

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

从地方筹集的教育基金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所办学校,其教师继续教育所需费用由办学者负责。

五必须突破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难点:

1.“按需设课、按需施教”的“需”较难把握,每个人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他所认为的“需”可能与上级部门认为的“需”有一定的差异。

2.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选择和聘用。

一方面大多数教育专家大多从事理论研究或进行过少量的实践指导,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且授课仍以讲授式为主;

另一方面所需培训教师的专业多而散。

符合我们要求的专家并不多。

3.教室的配备和功能不足。

解决方案:

进修学校人员配备必须是,有相当理论基础和教育实践经验,善于与人沟通,具备一定的策划能力,可以达到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的人,这样可解决难点1、2。

难点3需由局统筹解决。

中央最近颁布的《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提出了今后四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工作方针,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一是立意高远,举起了今后四年领导班子建设的总纲;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突出了发展第一要务;

三是坚持以民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四是更加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论,体现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公平性和科学性;

五是注重干部的梯次结构,更加符合基层干部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一、我市在领导班子建设上的探索和实践

1、坚持理论武装,提高执政能力。

理论武装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

要完成省委提出的“两抓两放”的目标任务,只有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提高认识,才能培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才能审时度势,顺势而谋,不失时机地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近年来,我们把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武装作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坚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牢固树立并认真践行科学的发展观,提高干大事、创大业的能力。

去年以来,特别是把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理论、强素质、谋发展的气氛更加浓厚。

2、坚持观念创新,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配强一个班子就是建成一个堡垒。

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我们结合全市干部工作的实际,以观念创新为前提,树立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相衔接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提出了“在了解人中了解事,在了解事中使用人”的思路和“有思路、能干事、团结人、作风好”的用人标准,把干部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去考虑,树立了“无功就是过,无为就是错”的观念和“选人用人为发展,选准用好干部促经济”的思想,以实绩选干部,凭公论用干部。

近几年提拔的干部都是实绩突出、民意好的干部。

由于用人导向正确,全市上下出现了竞争向上、竞相发展的好局面。

3、坚持第一要务,建发展型班子。

发展是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

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在加快发展上。

我们按照建设甘肃东部经济强市、加快推进小康建设的要求,紧紧抓住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机遇期,树小康观念,建小康班子,打小康基础,出小康思路,干小康业绩,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班子建设的新路子。

立足全市经济发展需要,把识人、选人、用人的视野和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和企业改革上来,坚持选项目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建创业型队伍,以选好配强“一把手”为重点,选拔了一批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增强了发展意识,能够用强烈的发展理念来思考和部署工作。

5、坚持求真务实,提高为民办事能力。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一切关呼群众利益的事情,都要通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来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不能求真务实,为民办事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近年来,我们按照“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落实是不称职”的要求,求经济发展之真,务建设甘肃东部经济强市之实,形成了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的良好风气。

去年以来,我们针对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等老企业破产、债权债务和下岗职工增多等多年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多次深入企业调研,采取一企一策,分块激活的办法,加快资产重组,调整经营理念,帮助老企业走出了困境。

同时,筹资900多万元,解决了两户企业,1300多名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吃饭问题。

经过改制的东运集团,成为陇东最大的民营运输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打造“阳光政府”,我们在全市上下推行了政务公开,规范了行政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省上的充分肯定。

继去年“一线三点”工程之后,今年我们又在城市建设中,把解决老百姓的行路难、居住环境差作为为民办实事的突破口,实施了“六纵九横”工程。

为了认真贯彻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又确定实施了市上领导干部每人负责协调落实一个大项目,抓好一户企业的改革改制,培养一个抓党建促经济的先进典型的“三个一”工作方法,用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对落实《纲要》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有以下几个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1、如何确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问题。

在目前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级都在探讨如何建立完善以经济升位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也就是说,要把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衡量干部实绩最关键的标准,这个大方向是对的。

但如何把握评价尺度,确保全面准确地评价每一名干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比较难的。

比如,如何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把经济发展指标与社会发展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一些短期内显现不出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工作,如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开拓进取、敢闯敢干,但在工作中偶有失误的领导干部,与责任性不强、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干部,如何区别对待的问题;

对同一个班子中,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贡献大小,如何准确认定的问题;

对干部的显能力与潜能力、实际水平与发展潜力等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建立完善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入手。

建议省上在制定实施意见时,要明确领导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标准,建立群众评价机制,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下负责的问题。

为了确保工作连续性,树立长远目标,克服短期行为,要明确规定一届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干满一届,不宜频繁调整。

对班子成员的政绩评价,要区分情况,准确论功,对有贡献的人给予足够肯定,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对锐意改革、大胆闯、大胆干的干部,要尽可能创造一个比较宽松、宽容的环境,不能一出现失误就“一棍子打死”,要让他们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胆量,放得开手脚,迈得开步子。

2、如何突出领导班子抓第一要务的问题。

第一要务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职责,必须把领导班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标准。

近年来,我市各级领导班子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精心组织,强力实施,相继建成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全国全省竟相发展的势头相比,有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抓第一要务中还存在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主要是认识还不到位,对第一要务和项目工作的规律性研究掌握的不够;

抓项目的力度不大,重点不突出,特别是对全市经济具有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工业项目和龙头企业项目研究得少,引进的少,制约项目建设的资金、环境、机制等关键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也不够紧密。

在我们XX乃至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五个统筹”是原则、是方向,但加快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搞好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和经常性建设。

建议省上在实施意见中要把第一要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经济发展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主要指标。

3、如何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问题。

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增强班子活力的主要途径。

近几年,按照中央和省上的要求,出于班子结构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在县区和市直部分班子中重点选拔配备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领导班子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但目前我市干部队伍中,特别是县处级和科级干部中,大多集中在40岁左右的年龄段,且学文、学农的干部多,懂经济、会管理的项目型干部少。

完全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资格和结构要求,配备班子有一定的难度,提拔的个别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或多或少存在着任职资格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要求,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

这些同志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缺乏必要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实践锻炼,工作中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群众公认程度不是很高。

从实践当中看,过分强调班子结构,对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党派做硬性规定,不利于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影响了选人用人工作的质量,弱化了班子的整体执政能力,在群众中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实际上,群众看领导班子只看能力不看结构,工作需要也不管结构。

因此,建议省上在制定实施意见中,对市州地以下班子配备中不宜过分强调结构性要求。

4、怎样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纲要》通篇体现了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我们认为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都要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这个关键来进行,要找准提高执政能力的结合点和着力点。

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主要是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目前,至关重要和迫切的是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干大事、创大业的能力。

在我们西部贫困地区干部队伍中,由于受传统观念、本人阅历及知识水平的制约,思想观念滞后、工作思维守旧单一、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

建议省上在制定实施办法中,要明确提高执政能力的途径和措施,加大领导干部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武装和业务水平;

加大交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力度,转变观念,开阔视野。

5、如何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

干部能“下”是党政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管理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

干部能“上”不能“下”,始终是困扰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制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瓶颈”。

目前现有的制度对于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往往只是强调调整,没有对调整后的干部如何合理安排使用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实际上,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本人素质和能力的问题,也有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基础和组织用人不当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找到“下”的出路,使“下”的干部出路畅通,“下”有去处、“下”有作为。

建议省上在制定实施意见时,建立与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相统一的干部能“下”机制。

同时,对下来干部的思想疏导、安置使用和跟踪教育培养工作,都要作出明确规定,对思想表现和能力素质有提高、工作起色比较大的干部,要建立及时重新起用机制。

对确实不胜任现职,又无发展潜力的干部要用比较优惠的办法予以妥善安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