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办年度农业生产工作总结可编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乡镇农办年度农业生产工作总结可编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农办年度农业生产工作总结可编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笼家禽20万余羽,出圈黑山羊1000余头。
三、未雨绸缪,在做好防火、防汛、防灾害上下功夫森林防火方面根据县委精神和木材采伐指标任务,我乡做好了20**年度我乡木材采伐指标计划,针对一年两头重防火二至八月重防汛的工作特点,农办迅速制定森林防火应急预案,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及大屯营水库河坝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在清明节期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火灾的发生。
未造成重大责任事故。
年初,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重点对全乡4座小二型水库及5条支渠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我乡安全度汛。
四、完善制度,在村级财务、村务公开上抓落实进一步加强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账委托乡代管机制,加强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规范创新财务公开,严格规范财务事项报账管理程序,进一步提高村级民主理财水平,加强征地补偿费、财政专项资金、一事一议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监管。
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保证了各村财务清理的准确、顺畅。
顺利完成了一事一议项目工程的验收工作。
五、立意标新,在发展农业招商项目上绘蓝图
元宵节期间,农办一班人进行了靳江河流域争取世界银行贷款1300万项目的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大,在规定的时间里,农办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了世行贷款的申报材料。
此外今年新增天里、河西、宗一花卉苗木基地1000余亩。
成立谷丰苗木合作社1个,韶河村蔬菜基地项目、仙茶美主席故乡茶原生态茶叶基地的洽谈工作有序进行,以花明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花明种粮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建立了“XX县振兴湘米工程-大屯营绿色高档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打造大屯营乡农业的第一大特色-米乡。
当好“xx”优质米的摇篮。
六、狠抓落实,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全覆盖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文件精神,针对大屯营乡食品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主要做好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
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
食安办做好事前防范,加强事中监督,落实应急措施。
凡农村家庭在非营利性场所举办的较大规模宴席均实行申报备案,确保农村居民饮食安全。
二是:
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监管。
学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是食安工作的头等大事,乡食安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商店监督检查,整顿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在抓好校园内食品安全工作的同时,对全乡各类学校附近进行集中整治,保证学校师生的食品安全。
三是:
严格控制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全面整治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生产、流通及使用秩序,以种养殖业,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业等重点环节,使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饲料添加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七、常抓不懈,在全力推进水利普查工作上不放松乡农办、水管站先后2次组织进行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各水利普查员业务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水利普查工作中,全体普查员对靳江河、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堤防、农村供水、塘坝、灌区及地下取水井等10类工程。
作了一次彻底的清查;
对城乡居民生活、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等用水单位,灌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公共供水企业进行了清查登记,对河湖取水口、地表水水源地、入河湖排污口、有治理保护任务的河流湖泊进行了清查登记。
目前水利普查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
(一)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做到无抛荒、无双改单现象;
(二)美化乡村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努力打造宗一村千亩小水果基地;
(三)抓实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抓好佳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建设项目;
(四)抓好农电整改及电信化工作,为所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服务;
(五)搞好梅湖、天里两个村的国债国土综合治理工作,为所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服务;
(六)兴修水利,积极着手筹备水利普查工作,搞好山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争取世行贷款的契机,着实抓好河湖治理工作,确保靳江河流域两座机坝顺利完工,争做水利建设重点乡镇;
(七)坚决完成上级交赋的改水改厕工程任务,并突破建设沼气池100座。
(八)做好防汛抗旱及森林防火工作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对全乡水利设施进一步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附送:
乡镇农办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乡镇农办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部(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名副其实“莲花之乡”的发展战略,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把握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致力于推动“四区”、“四园”、“五大工程”战略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X年工作总结
1、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省委“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XX县201X年确定新农村建设村点50个,其中6个中心村含村点19个,基础村点12个,自建点19个,涉及农户2504户、11031人。
一是全力推动村庄整治,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观。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把农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而又能做到的事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大力推进“六改四普及”。
一年来,全县共投入各级资金4600多万元,拆迁废旧房屋、栏舍
3.6万平方米,硬化道路12000多米,整理路基18000多米,完成改水2500多户,改厕2460多户,改水、改厕率达98%以上,新增绿化树苗35000多株,新建休闲场所18处。
各村点对村庄周围、农户庭院和公共场所进行了见空插绿和移植补栽。
通过建竹篱、绿篱、花格式围墙等方式对破旧园墙进行了整治,利用粉刷、勾画等方式对旧房房相进行了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始终把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
挖掘传承本土文化精品,整合生态资源,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鼓励新农村建设点、农业产业化基地、家庭农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和商贸的互动式发展。
重点打造了路口镇湖塘村古村落旅游景区建设,修复古民居21幢。
形成了琴亭镇莲花村的莲籽、南岭乡四桂村的蓝莓、六市乡海潭的水晶梨、坊楼镇富树的花果苗木、三板桥乡湖塘的白鹅、闪石乡暖水村的铁观音等一大批种养专业村,涌现了神泉的桃园、琴亭的莲花、坊楼和高洲的油菜花等多个农业观光基地。
基本形成了“乡有特色产业、村有特色品种、户有特色项目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新农村建设村点农民增收明显走在全县前列。
三是着力抓好中心村建设,中心村建设顺利推进。
我县按照尊重农民意愿、保留乡村风貌、体现地域特点、融入现代生活的要求,紧紧围绕土地利用、院落布局、建筑风貌、环境美化、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等八个方面,聘请省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了《中心村建设规划》,完善“五图二表一书”,不断提升科学规划布局。
围绕中心村建设,整合各部门项目资源优先配套中心村建设。
硬化主干道路8000多米,拆除废旧栏舍
1.8万多平方米,拆除空心房6幢,完成房相改造
1.6万平方米,新增路灯120余盏。
基本达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优化、民居美化的“四化”标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各中心村能挖掘历史、凸显底蕴,在古色、红色、绿色上做足结合文章、做好特色文章,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特色村、亮点村。
比如,路口镇湖塘村的古民居,坊楼镇新枧村的红色文化,三板桥乡清水村盈联一条街,南岭乡岭水村的农家乐,湖上乡南村和良坊镇布口镇的生态游等。
2、启动新一轮农村清洁工程。
今年以来,XX县高度重视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围绕强化“两个保障”、开展“两项治理”、突出“两个建设”、健全“三个机制”、推行“三种模式”的工作思路,扎实稳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
强化“两个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
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挂帅”;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
建立了县级领导挂点到乡,县直单位挂点到村的帮扶机制;
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和乡(镇)村干部分级负责、分片包干,形成了上下负责、层层互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
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四个一点”即财政奖补一点,乡镇配套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社会支持一点。
目前全县共投入清洁工程资金48
5.4万元,其中县级财政下拨200余万元,各乡镇财政投入230万元,农民自筹3
4.4万元,社会资金21万元。
开展“两项治理”。
一是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河流垃圾治理。
将319国道、莲吉公路和境内主要河流按位置区域划分至沿线乡镇负责,各乡镇按照“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管理”的原则,同时同步清理交通主干道存量垃圾、河道漂浮物和沉积垃圾等,沿河沿线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农村陈年存量垃圾治理。
从4月份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县、乡、村党员干部群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陈年垃圾大清理活动。
重点对道路两侧、集镇、村庄、河流等区域的陈年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实现“零垃圾”全覆盖目标。
通过集中整治全县共清理陈年垃圾
1.5万余吨。
突出“两个建设”。
一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全县已建大型垃圾填埋场1个,在建大型焚烧炉2个,新建小型焚烧炉95个,新建垃圾中转站75个,垃圾池512个,为农户配置垃圾桶
3.4万个,购置垃圾清运车274辆,农村垃圾处理初步实现了全覆盖、常态化运行。
二是突出保洁员队伍建设。
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每300人左右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选聘保洁员847名,做到定人定责,实行统一管理,建立了一支负责清扫公共场所卫生,收集农户垃圾的保洁队伍。
健全“三个机制”。
一是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制定下发了《201X年XX县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XX县农村清洁工程督查评比方案》、《“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和文明卫生户创评等一系列文件与制度,明确了工作范围、目标任务,形成农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清洁工程深入有序开展。
二是健全督查机制。
采取常规督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等督查方式,实行“一月一排队、一月一通报”的督查机制,不定期对各乡镇村保洁机制运行情况进行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和工作进展,并在县电视台和手机报上予以曝光,强势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健全考评机制。
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核范围,每月对评比出前三名和后三名的乡镇分别奖励和惩罚3万元,连续两次排名后三名的乡镇,其分管领导年终不得评先,并且约谈乡镇长;
连续三次排名后三名的乡镇,其年终综合考评不得评先。
推行“三种模式”。
一是在乡镇相对集中的村庄、集镇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由各行政村将生活垃圾清运到垃圾中转站,再由乡环卫所负责统一转运至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二是在乡镇偏远村庄的推行“户分类—保洁员收集—转运焚烧”的垃圾处理模式,尽量做到了垃圾不出村,节约运输处理成本;
三是在部分乡镇试点推行“户分类—村收集(转运)—乡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农户将分类的垃圾定点投放垃圾桶内,保洁员将收集的垃圾集中运至乡镇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
3、扎实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
全县“财政惠农信贷通”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部门和合作银行积极作为,密切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截止目前,全县累计为351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7280.4万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的7000万信贷任务。
同时,创新工作举措,定期组织银企对接工作座谈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现场为新型农、林经营主体解决贷款难问题。
4、稳步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
201X年,我县精心筛选81个项目向省市申报,涉及全县13个乡镇81个行政村,项目覆盖占全县行政村的5
1.6%,全年预计财政奖补资金375万元。
一是调整完善项目规划。
结合各乡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完善各村点的项目规划。
二是加强与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整合各方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是依据“以奖代补”的政策要求,不断完善财政奖补的范围、标准、程序和资金管理办法。
截止目前,已完成两批38个项目村点的验收工作,拨付奖补资金18
6.5万元,其它项目村点正在有序推进,稳步实施。
5、“顺利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做好了201X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电大远程教育和农大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学员招生工作,共计52人,对于我县基层农村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6、其它中心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深入开展“结穷亲、助民富,争做龚全珍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活动,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二是认真开展“三大工程”大走访活动,深入推进201X年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
三是抓好了机关党建工作。
以党员干部做好“五个表率”为目标,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坚持领导带头、全体跟进,用党建促进日常工作。
四是抓好了综治、信访工作。
不断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做好“民情家访”和“民情夜访”工作,推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深入发展,确保了政治、治安和思想的稳定。
五是抓好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精准扶贫等主题实践活动。
结合实际,坚持真心为民,真情帮扶,深入路口镇路口村、街头村、良坊镇黄源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帮助挂点村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
六是抓好了计生、招商引资、农村信息化等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认真开展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同时圆满完成农村信息化XX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等任务。
七是深入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环境保护等各项涉农工作调研。
八是履行了综合协调职能。
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和谐稳定繁荣为目标,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做好了对农口部门的各项协调工作。
先后起草制定了《XX县201X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XX县201X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涉农文件,出台了对各乡镇的考评细则,为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看到了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有偏差,以为是政府行为,参与建设积极性不高。
二是资金投入渠道狭窄。
绝大多数村庄限于依赖新农村建设资金的30万元,自我筹资的能力较弱。
三是乡、村两级垃圾处理、保洁资金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机制跟不上。
四是工作进度不均衡。
乡镇与乡镇比,村与村比,无论整体效果还是工作进度新农村建设都存在明显的快慢差异。
五是“财政惠农信贷通”存在风险管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