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610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历史与文化Word文档格式.docx

南北朝以后开始出现行台省。

元之前的行台省一般都是应军事需要临时设置,未成定制。

元开始将行省的制度推行于全国,成为全国最高一级地方政区。

行省的正式名称是行中书省,与中书省(都省)为表里。

元统治者在首都地区设中书省(又称腹里),将西藏之外的其它地区分为10个行中书省。

今安徽境内分属3个行省,即中书省(腹里)、河南行省(前身为江淮行省)、江浙行省。

明朝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全国设置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两京(北京和南京)地区直属中央六部,称北直隶和南直隶,今安徽地域属南直隶西部地区。

清初承袭明制,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今安徽地域属江南省西部地区,设56个散州和县,涉及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7个府及徐州、广德、和州、滁州4个直隶州,计11个二级行政区划。

安徽建省经过

安徽建省实际是一个历史过程。

安徽建省的先决条件是行政区域归于一统,这是安徽建省的基础。

今安徽境内各级行政区划统一在一个大行政区范围内,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攻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今南京市)之时。

同年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创江南行省,后渐将今皖北地区纳入江南行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8月,撤江南行省,建南京,所属府、州、县直隶中书省,作为京畿直辖区,后改称南直隶,又称直隶南京,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地域,还涉及今河南、江西、山东、湖北、浙江5个省部分县,今安徽为其西部地区。

此后300多年里,今安徽地区所属府、州、县一直统一在一个一级政区范围内。

清初建置承袭明制,顺治二年(1645),改南京为江南省。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

世祖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

圣祖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

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

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

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安徽建省后的建置

安徽建省迄今300余年,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但随着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各级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变化很大。

清朝中后期实行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三级管理体制。

安徽共设54个州县(4个散州、50个县),除砀山、萧县原属江苏省直隶徐州(后升为府)外,其余分属凤颍六泗道的有凤阳、颍州两府及六安、泗州两直隶州;

属安庐滁和道的有安庆、庐州2个府及滁州、和州2个直隶州;

属徽宁池太广道的有徽州、宁国、池州、太平4个府及广德直隶州,计涉及2个省9个府5个直隶州。

中华民国初期,废府、州、道,民国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今安徽境内砀山、萧县属江苏省,其余60个县还含民国南京政府期间分别划入江西、湖北省的婺源、英山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划入江苏省的盱眙县及由泗县分设的泗洪县。

民国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体制。

1932年4月,实行首县制,全省分10个行政区。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因日军占领长江流域重要城镇,南北受阻,临时设置皖北、皖南行署区,行使省的权力,但规格比省小,后期又复置皖南行署,均为临时省级设置,省仍领导行署区,下领专区管县。

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

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

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

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

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

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

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省会驻合肥。

安徽位置,面积,气候,资源

位置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内陆,临江近海,地跨江淮,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面积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45%。

乡镇1850个,省会合肥市。

地形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中部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

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资源水资源:

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

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土地资源:

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动植物资源:

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

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矿产资源:

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

已发现各类矿产13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6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49种,保有储量居全国10位的矿产有38种。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省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1.92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

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等11种矿产保有储量和潜在价格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

繁昌人字洞遗址

人字洞位于繁昌县孙村镇癞痢山南坡,海拔高度100米,是一处发育在三叠纪岩层中经水溶蚀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类较为理想的生息场所。

洞穴堆积厚度约30米,宽8~12米,由于洞穴自然剖面呈人字形,故称人字洞,自上而下分为8层。

人字洞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经过多年的挖掘,考古学家在人字洞发现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型灵长类的丰富多样的脊椎动物化石;

尤其是发现了动物群中还有真马的存在,十分珍贵。

此外,在已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有10多件骨制品有加工痕迹,上面的打击点甚至极其细致的修理疤痕都清晰可见。

专家推断,这些石骨器应是古人类制作的工具,在距今200万~24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我国长江流域就已经有古人类的活动了。

人字洞,位于孙村镇西北2公里的癞痢山南坡。

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00—250万年)。

遗址为一洞穴堆积,堆积宽度约8米,厚度为31.5米。

经中科院专家发掘、研究后证实,该遗址是欧亚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人字洞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位于本县孙村镇西北2公里癞痢山南坡,海拔142.2米,东径118°

5′46″,北纬31°

3′23″。

地貌为长江下游平原喀斯特残丘,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00-250万年)。

遗址为洞穴堆积,平均宽度8米左右,出露地表厚度31.5米,自上而下可分为九个自然层,三个沉积单元。

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县文物所配合国家“九五”攀登专项安徽课题组对人字洞遗址进行5次大规模正式发掘。

发掘深度7米,面积约50平方米。

出土具有明显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制品100余件,骨制品10余件。

该石制品由6种不同岩石制成,石制品基本上是小型的,以刮削器为主。

此外,还出土灵长类、啮齿类、食虫类、食肉类、龟鳖类、鸟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等脊椎动物化石标本5000余件,种类达75种。

人字洞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将对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地质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遗址的发现,将亚洲人类的历史提前30-70万年,为研究人类起源多地区说,为亚洲可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提供了新线索和依据,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先后有英、美、法、德、日等7个国家的考古专家前来参观考察

和县龙潭洞遗址

又名和县猿人遗址,或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在安徽巢湖市和县境内.在县城西北45公里的陶店乡汪家山北坡。

地居长江下游,位于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之间中间地带。

构成洞穴的地层系寒武系白云岩,洞穴高出海平面23米。

1973年冬,陶店乡农民兴修水利时,发现龙潭洞内埋藏着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省、县考古工作者联合考查,于1980年11月4日掘出一具完整的猿人头盖骨,一块左下侧下颌骨碎片和三个零星的牙齿。

这个头盖骨,中等大小,脑壳厚,额骨低平,眉骨粗隆,从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尚未愈合推测,和县猿人头盖骨为20岁左右的青年个体。

并发现有粗陋的石器、骨器和火烧的骨片、灰烬等遗迹。

在同一洞穴堆积层中,还发现哺乳类动物化石25种,加上鸟类、爬行动物化石共有50多种。

其中有北方生长的肿骨鹿、剑齿虎、巨河狸;

南方生长的剑齿象、中国狨、鬣狗等。

龙潭洞遗址的动物化石,种类多,分布密集,是一个南北之间过渡性的动物组合,这为研究古代气候、古动物群等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也为研究地质、水文等学科提供了实物资料。

经专家初步鉴定,和县猿人头盖骨系三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属中更新世。

它的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与发展,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类的共性和差异,以及探索中华文化渊源和长江阶地的发育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1981年9月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定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8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和县猿人”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蚌埠双墩文化遗址神秘的刻画符号

双墩遗址距今7000多年,位于蚌埠市北郊原吴郢乡(今小蚌埠镇)双墩村北侧,南距淮河约5公里,是一处台形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有2万平方米。

1985年发现,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375平方米。

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大量的螺蚌壳,既有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又有大批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为探索7000年前先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大量信息,显现出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刻画符号是双墩遗址的最为重要的发现。

符号共计600多个,主要发现在碗底陶片上,构成了双墩文化遗存的重要内容,为史前刻画符号又增添了一套新的时代早、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结构独特而新颖的符号种类,从符号的刻画形状来看,可分为象形和几何形两大类。

从符号的使用率来看,有些符号反复出现或与其它符号构成组合符号。

这就形成了双墩刻画符号自身的特征,与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发现的刻画符号相比,一部分单体和象形类符号的形体结构与其有一定的相似性,而重体和组合体符号的猪形、鱼形、杆栏式房子形、花瓣形、蚕丝形、太阳形、和几何类的横形、竖形、叉形、勾形、十字形、三角形、方框形、圆圈形等符号多与其它文化遗址符号有一定的形似性。

如组合符号的鱼形和双弧线形或与方框形组合等、三角形和鱼形、花瓣形组合等、方框形和蚕形、花瓣性、勾形组合等重弧线形和横线形或圆圈组合等、半框形和一道或二道横线形组合等、十字形和圆圈形组合等符号与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符号的区别就比较大或大相径庭。

双墩遗址还出土了少量的泥塑艺术品,其中一件人头像为夹蚌末红褐色粗陶,采用捏制、堆贴加刻画的方法,两颊各戳印着5个排列整齐的小圆窝,额头上刻画重圆纹,是一幅渗透着稚嫩气息的纹面孩童的形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一件非常难得的艺术珍品。

意义墩刻划符号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的刻划符号,也可以称之为是处于前文字阶段的符号体系。

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双墩刻划符号与汉字的起源有直接关系,但是其主要思维特征和某些符号的构成方式与汉字系统有明显的相关性,符号的丰富内容为古汉字起源与中国文字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厘清与说明以往史前陶器符号研究中的各种争议与分歧,提出了可靠的依据,

对汉字起源的探讨有重要义。

专家们指出,双墩刻划符号记录的内容为双墩遗址时期的原始社会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探讨中华文化关于宇宙观、大禹治水等重要思想观念和历史传说的形成提供了难得的线索;

对研究早期文字的形成和汉字起源问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

潜山薛家岗文化遗址

薛家岗遗址简介在天柱山麓,潜水之滨,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遗址。

遗址距离潜山县城仅7公里,位于王河镇永岗、利华两自然村的交界处,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

遗址四周溪流回纡,松竹苍秀,景色优美,最适宜于人类生息繁衍。

1979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先后对薛家岗遗址进行了6次发掘,揭露面积2千多平方米,出土文物近3千件。

为探寻薛家岗文化分布情况,考古工作者先后在皖鄂交界及江淮之间又发现多处薛家岗文化同类型遗址。

因薛家岗遗址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文化层堆积厚,遗迹遗物丰富和文化内涵深邃,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远古文化——薛家岗文化的典型代表。

薛家岗文化的时代约在距今5000-6000年之间。

其早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时期,这时的生活用具多,生产工具少,石器制作工艺粗劣,钻孔技术不发达,说明这时期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除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外,不可能有多少剩余,氏族成员之间社会地位还是平等的,他们过着集体劳动的公有制生活。

到了薛家岗文化的中、晚期,已经显露出阶级社会的萌芽:

一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数量增多,种类齐全且制作精美。

质料坚硬的石质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提高,必然推动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这时的“薛家岗人”除维持较低生活水平之外,可能有所剩余,他们过着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二是出现了贫富分化。

石质生产工具和玉饰切割工艺达到成熟阶段,陶器手轮兼制,器形规整,厚薄均匀;

小件玉器钻孔精细,这就需要有熟练的手工业劳动者才能完成。

因此,我们认为这时的“薛家岗人”有一部分已脱离农业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有了分工,商品交换和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可能开始出现。

所以,“薛家岗人”早期公有制生活,这时已逐步为私有制所取代。

三是“薛家岗人”有着较高的审美欣赏水平,如陶器造型优美,纹饰图案形式多样;

石器尤以石铲和奇数多孔石刀最具特色,穿孔周围绘有规整的花果形图案,这是目前国内外绝无仅有的。

另外,他们还有意识地制作了玉石、骨料及象牙品以作为头饰、颈式和肢饰等,说明这时期“薛家岗人”佩带玉饰风气盛行。

薛家岗文化上受黄河下游诸多文化影响,晚期又综合了长江下游地区各文化因素,通过交流、发展,终成为安徽唯一自成系统的一支重要部族文化,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被学术界广泛关注。

作为薛家岗文化典型代表的薛家岗遗址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及文物部门,认真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遗址的保护;

另一方面,潜山县旅游局、文物部门正在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开辟成为新兴的旅游景点,薛家岗遗址已规划为遗址公园,恢复模拟一部分原始社会的人类生存、生活实景,以向世人展现“薛家岗人”的原貌。

目前,潜山县博物馆已辟园地,利用薛家岗遗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直观形象的展示了薛家岗文化面貌。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即薛家岗新石器文化遗址,至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位于潜山县城南7.5公里处的河镇乡利华村与水岗村交界处。

该处已出土的一千多件古文物(详见出土文物概况介绍),可供参观凭吊,对研究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晚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理想场所。

  该遗址坐落在潜河边上,高出附近农田3-7米,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六万多平方米。

在已经开挖过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们从土质结构上可以看到五个自然层。

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唐、宋文化层,第三层为殷商文化层,第四、五层为新石器文化层。

从四、五层叠压关系和随葬品的组合变化来看,新石器时期的潜山人,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的流浪生活,逐渐走向定居,并且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生活、生产用具。

这里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在此定居,既便于饮水、耕作、养殖,也便于上山避灾。

这一具有独特环境的定居点,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命名为“薛家岗文化”,被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为我国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之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此外,在潜山县城内的天宁寨,亦发现了一处新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在五六千年前,己有另外一个氏族,在潜山定居了。

]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坐落在潜河边上,高出附近农田3-7米,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六万多平方米。

从已经出土的一千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来看,其石器大都经过通体精磨,刃部非常锋利。

有一把石挫,光泽晶莹,可以照见人影。

尤其是石刀,有一、三、五、七、九等奇数刀孔,更属国内罕见。

石器有盆、碗、壶、杯等,大都为当时人民的生活用品。

陶器尤为精美,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外表为素面磨光,少数有弦纹、刻划纹、针刺纹、堆纹等。

折腹壶、鸡冠耳手碗等,形式多样,制作甚为精细。

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陶球,其中最大直径9厘米,最小直径1.8厘米,表面有孔眼1-36个不等。

球内装有小陶丸,摇之有声,清脆悦耳,球面以相互交错的针刺纹为装饰,大球镂有十四个对称圆孔,内有七个小丸,亦摇之有声。

这些珍贵的陶器,告诉了人们,早期的潜山人已经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艺。

有研究者认为,这种陶球是一种原始的“乐器”。

出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

有玲成剔透的玉环、玉管、玉琼等。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器物中,以孔眼石刀上的红色花果图案最具有代表性。

它构图严谨、线条匀称,布局优美,是薛岗氏族特有的器物。

在第三层中出土了许多具有殷商时代特征的青铜器,如箭镰等,为研究安徽省及长江北岸青铜器文化造型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致于唐、宋时期的文物就更多了,有唐朝的砖、瓦、当,宋代的瓶、碗、纺锤等许多生活用品,这说明此时的潜山人己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能,这些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经过整理分类,有的放在省博物馆保存,有的在潜山文物所陈列室内展出,供游人参观。

意义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与黄河流域诸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料,对研究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晚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理想场所。

薛家岗遗址距今5000多年,因其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文化层堆积厚,遗迹遗物丰富和文化内涵深邃,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远古文化--薛家岗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家岗文化也是安徽唯一自成系统的部族文化,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含山凌家滩文化遗存

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距今5300年,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

凌家滩遗址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在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的100处重大遗址之一。

1985年秋天,凌家滩村村民万传仓的母亲去世,万为其母在村北面的土岗上挖墓穴时,从地下挖出玉环、石锄、石凿、石铲等一批玉器、石器。

消息传到当时的长岗乡乡政府,时任乡文化站站长的李余和同志闻讯后,及时赶到村庄,宣传国家对出土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依法收缴了这批文物。

同时上报县文化局和文物所,经由县文物所转报安徽省考古研究所。

自此,一座在地下埋藏了5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重要遗址掀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凌家滩玉器选料、设计、磨制、钻孔、雕刻、抛光等工艺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

有专家怀疑当时出现了金属钻孔工具。

现介绍其中最重要的几件文物:

玉龙:

扁圆形、首尾相连,吻部突出,头部雕出两角,龙须、嘴、鼻、眼部十分清楚。

虽然中国史前考古学上发现过不同的龙的题材,但凌家滩出土的5300年前的圆雕玉龙,强烈而鲜明地表现出中国龙的传统特征,与人们想象中龙的形象十分相似。

有理由推测中国后来流行的龙的形象和观念起源于凌家滩,所以有人称凌家滩发现的玉龙为“中华第一龙”。

玉鹰:

呈展翅飞翔状,鹰首侧视,眼睛以对钻孔眼表现,鹰的胸腹部的八角纹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太阳,鹰双翼展开呈猪首状,外表健美,性情凶猛,象征勇敢和力量。

这件玉鹰可能是凌家滩先民部落的徽帜标志;

也可能是祭祀用品,因为鹰与八角纹组合在一起就是太阳鸟,象征太阳神。

玉鹰双翅作猪首形,表达太阳鸟飞上天,把祭品献给上苍。

玉人:

为浮雕,第一次展示出原始人类完整的形体特征,凌家滩先民长方脸、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大耳,大嘴,其体形和五官表现出蒙古人种所特有的特征。

头上戴的圆冠和腰部饰有斜条纹腰带,表明当时已有发达的纺织技术;

玉人上唇留有修剪过的八字胡,说明当时已有剃须工具;

玉人臂上饰满玉环,说明当时人们已有审美观念,知道佩戴首饰来装饰自己。

玉璜:

凌家滩出土了大批各式各样的玉璜,而又以其中的虎首玉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