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564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

《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晋中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3文档格式.docx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B.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7.自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

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

唯独1875年的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

这主要是为

A.总统的权力很小B.民主共和观念渐人人心

C.人权要求得到了完全实现D.共和派势力优势非常明显

8.“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

……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

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此观点旨在强调

A.华盛顿没有顺应历史潮流B.欧洲尚不适宜采用近代民主体制

C.华盛顿的选择会冲击君主制度D.华盛顿的选择有助于美国的稳定与发展

9.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后宣布成立的临时政府名单中,除了7人属于资产阶级共和派之外,还有两名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一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一名工人。

有学者说,“把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工人代表纳入一个政权机构,这在世界历史上无疑是破天荒的创举”。

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马克思主义传播日益广泛B.工业革命深化了政治改革

C.政体之争的结果已经明确D.巴黎公社的条件趋向成熟

10.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传统观点认为“这部宪法保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卷着剥削的自由”;

后来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又有学者提出对美国宪法不能简单地进行否定和肯定。

据此可知,对美国宪法的认识

A.随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C.缺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观察D.前期学者研究观点比较可信

11.杰斐逊曾经说过:

“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

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B.选民资格的确立

C.大法官的终身制D.国家权力的运行

12.黄牧航在《比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文中指出,“1873年为对付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担心这个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

1878年5月发生了刺杀威廉一世的事件,俾斯麦以此为由提出取缔社会民主党,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再次予以拒绝。

”这说明当时帝国议会出现这种现象

A.说明其权利大于联邦议会B.反映了其受到工业化影响

C.说明其支持社会主义运动D.是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13.长期以来法国教育被教会把持,而在1879至1899年期间,法国时任教育部长费里亲自选定中小学教材,如选用共和主义史家拉维斯反映爱国观点的《法国历史》作为历史课本;

选用民族主义作家戴鲁莱德的<

士兵之歌》作为全国中小学传唱歌曲。

费里这一做法

A.化解了共和派与保皇派的矛盾B.培养了科学理性的人才

C.消除了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巩固了民主共和的成果

14.从1865年开始,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第13、14、15条宪法修正案,在原则上废除了奴隶制度,赋予了黑人成年男子选举权。

但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

材料反映了美国

A.联邦制不利于推动民主建设B.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民权事业滞后于现代化进程D.黑奴制度难以废除

15.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利益集团)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

由此,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主张

A.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B.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C.抛弃邦联体制的重要内容D.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16.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世界人民共同选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社会的古代中国,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

但工商业发达的古代希腊却出现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

1788年6月21日,新罕布什尔州的代表大会以57比46的票数批准了“费城制宪会议”提出的联邦宪法,落实了需要9个邦批准的规定,美利坚合众国喷薄而出,成为一个法律实体。

—-麦克洛斯基《美国最高法院》

材料三: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顷向共和,南中各省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公权之全国,立为共和立宪国体。

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清帝逊位诏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三个原则(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民军起事”是什么事件,并从政治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

“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材料二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

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诸八议者(注:

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

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

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塞罗揭示了法律的什么属性?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

(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

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

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邢悦《国际关系:

理论、历史与现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9分)

(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

内朝一三省六部一内阁一军机处。

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49—1832年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7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1.C

行省是中书省的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故C项正确;

行省制是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的重大发展而非笼统继承,排除A。

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并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能彻底解决,排除B;

秦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排除D。

2.B

根据材料“政、刑、民、选署等诸多方面,都是郡国事务的重要事项”可知刺史职责明确;

由材料“非条所问,即不省(察)”可知刺史职权受到明确限制,故B项正确。

A项属于刺史制度的特点,但与材料强调刺史职权受到明确限制不符,故错误。

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而不是为削弱相权而设立,C项错误。

东汉时刺史才成为地方最高长官,D项错误。

3.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早期,梭伦在阿提卡地区实行改革,确立了民主制度,缓和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使阿提卡地区避免了残酷内战,A项正确。

结合史实可知,阿提卡地区实行民主制度,而不是共和制,B项错误。

阿提卡地区避免了残酷内战是因为民主制度的确立,而不是成文法的制定,C项错误。

梭伦在阿提卡地区的改革是大刀阔斧的,而不是属于温和的社会改革,D项错误。

4.D

罗马法的实质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民法尤胜于刑法”说明罗马法侧重于民事诉讼的处理,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说明罗马法内容的详实,故A项错误;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不是保障平民权益,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突出罗马法巩固统治的作用,故C项错误。

5.D

材料中的信息说明英王乔治三世时期出现国王直接干预政治,内阁首相权力受到国王的干涉,说明此时英国的代议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

此时议会仍然是权力中心,并没有受到破坏,故A项错误;

王权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就受到限制,国王权力逐渐下降,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代议制和经济的问题,故C项错误。

6.A

材料“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反映了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反映了18、19世纪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A正确;

英国并不是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故B错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不是17世纪,故C错误;

英国在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并不是18、19世纪,不符合材料“17世纪……下两个世纪”,故D错误。

故选A。

7.B

从1789年到1875年,这期间已经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法国人民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对民主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对宪法保障下的民主政治也更加支持与理解,故B项正确。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赋予总统的权力很大,故排除A项。

C项表述过于绝对,人权要求不可能得到了完全实现,排除C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一票共和通过的,当时的保皇势力强大,故D项错误。

8.C

试题分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由材料“……没有……王冠……然而……多了一位总统……”等关键信息可知,华盛顿顺应了历史潮流,采取了近代民主体制,而这一选择冲击了君主制度,所以AB说法有误,答案选C。

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华盛顿

【名师点睛】乔治·

华盛顿是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大陆军(ContinentalArmy)的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

华盛顿也是美国的首都,是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

华盛顿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而命名的。

华盛顿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

9.B

【解析】工业革命发展促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导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权力提高,材料中“把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工人代表纳入一个政权机构”显然是工业革命发展带来资产阶级政治要求,故B项正确;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才表示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诞生,并不是广泛传播,故A项错误;

此时法国政权仍然处于政体纷争之中,故C项错误;

.巴黎公社诞生背景是普法战争的失败,故D项错误。

10.A

材料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分别从积极和消极的不同视角进行评价,评价历史事物不仅要放在当时历史环境还应该随着历史发展变化进行评价,说明对于该宪法评价随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故A项正确;

评价视角不同导致观点不同,故B项说法错误;

材料是从不同视角分析评价,并不是说明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观点,故C项错误;

传统观点属于革命史学观点,并不是全面的观点,故D项错误。

11.D

材料中“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避免了独裁专制。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相互独立与制约,这实际上是国家权力的运行,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意无关。

故选D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名师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立法权、司法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

2015年高考北京试卷考查了三权的“制约与平衡”。

预计在2016年高考命题中,仍有可能从邦联制、1787年宪法的内容、所体现的启蒙思想、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题型选择和非选择题都有可能。

12.B

资产阶级自由派政治权力的上升显然是工业革命在德国进行,促使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权力的意识提高,故B项正确;

德意志联邦议会是议会中享有较高权力,故A项错误;

资产阶级显然不支持社会主义运动,故C项错误;

帝国议会的现象不是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故D项错误。

1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就意味着共和派与保皇派矛盾的基本解决,故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培养科学理性人才”的问题,故可排除B;

依据材料可以看到费里这一做法减小了教会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并不能消除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可排除C;

依据材料中的“选用共和主义史家拉维斯反映爱国观点的《法国历史》作为历史课本”这一内容可知,费里这一做法有利于巩固民主共和的成果,故选D。

1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联邦制使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避免了中央过度集权的弊端,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的说法是错误,可排除;

B项的说法夸大了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故可排除;

美国国会对宪法进行修正,废除了奴隶制度,这是现代化的体现,但是在州政府的纵容下,在法律和事实上对黑人选举资格作了各种苛刻的规定,剥夺了多数黑人的选举权,这是民权事业发展滞后的体现,故选C;

材料中已明确表明,宪法已废除了奴隶制度,故可排除D。

15.D

【解析】美国建国初期实行邦联制,中央政府权力较弱,为此1787年宪法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材料“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属于有限权力,“贯彻公共利益”属于有效权力,显然这里的意思是说加强中央权力,故D项正确;

分权是中央政府运作的特点,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正义的信息,故B项错误;

材料目的就是提倡联邦制度,故C项错误。

16.

(1)中国:

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西方: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联邦制;

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

(3)辛亥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问,根据所学,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因此君主专制方面的特点主要是以皇权为中心,皇权至上,皇位独尊,皇位世袭。

中央集权方面的特点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根据所学得出,主要是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轮流坐庄),法律至上。

(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三个原则分别是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即地方服从中央,联邦政府是唯一的合法政府。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原则,总统及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第(3)问,根据材料出自《清帝逊位诏书》可知,“民军起事”是指辛亥革命。

结合所学可得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7.

(1)属性:

客观性、权威性。

影响: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法学的渊源。

(2)差异:

《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

侧重民法或经济方面);

相对公平。

唐律注重刑罚(或:

“以礼入法”);

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

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解析】

(1)问,“属性”,依据材料一信息“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得出;

“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得出:

(2)问,“差异”,依据材料二信息“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第七表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材料三信息“诸八议者(注:

流罪以下,减一等”得出:

《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相对公平;

唐律注重刑罚、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等。

18.

(1)宰相一职增多;

集体共议国政;

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

(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核心机构;

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

(3)政体:

君主立宪制。

事件: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制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

(1)问,“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反映宰相一职增多。

“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反映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

“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反映集体共议国政。

(2)问,根据所学可知,汉代的“中朝”是任用近臣,组成决策机构,加强皇权。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把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

明朝已经废除宰相,清代皇权达到顶峰。

第(3)问,根据材料的时间,结合所学可得出,英国在17世纪晚期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结合课本知识可得出在1649—1832年间的重要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