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238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5160文档格式.docx

1688年政变以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机构急剧扩大,雇员——政府所需的这个人员,也急剧的增多,这个时候,国王、贵族就利用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恩赐官职权,这个权是从中世纪以来就有的,利用这个恩赐官职权来在政府各个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企图这样来控制议会、影响政府,由此也就导致这个文官制度中间弊羰丛生。

为此议会曾经多次颁布法令,禁止比如说税务人员、邮政人员、从王室领取薪俸的官员、从王室领取养老金的官员,禁止他们介入党派的政治活动,禁止他们参选议员,但是收效不大。

文官系统的腐败、渎职和效率低下,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财政的混乱是世人关注的焦点。

在反对党辉格党人的强大压力下,1780年,议会下院成立了两个调查小组,详细调查政府的财政帐目和文官的经济收入,并将调查结果写成27份报告,揭露了文官制度的种种严重弊端,要求进行改革。

1782年,议会经过对调查报告的激烈辩论,通过11项决议,颁布了第一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法案,这些决议和法案的出台,标志以廉洁高效为主要目标的文官制度改革起步。

最初的改革首先从整顿财政机构入手,1785年,议会通过议案,废除早已不起作用的赋税审计员,设立审计署,以加强对各部门财政帐目的审核和对财政人员的监督。

下院还于1810年成立闲职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革除了一批挂名闲职,使文官的年薪俸支出减少20多万镑,议会对文官的薪俸也作了整顿,统一薪酬方式,缩小同类岗位的收入差距。

财政改革也在这一时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文官录用与晋升的改革没有进展。

十八世纪末,在公众反对恩赐官职制的强烈呼声下,关税部门曾试图实行文官录用的试用期制,因遭内阁反对而搁浅,文官晋升改革更是举步维艰。

当时文官的晋升完全凭资历而不是依据政绩,冗员长期无法淘汰,文官工作效率极端低下。

1832年议会改革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议员们要求更深入、全面地改革文官制度,特别是改革文官的录用和晋升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首先从东印度公司起步,英国征服印度以后,公司一直代表政府对印度进行统治,公司董事会长期控制着英印殖民政府的人事大权,恩赐官职、买官卖官无所不为,国内政界人士对此早已不满。

1833年公司更换其统治印度的特许状时,就有人建议通过有限竞争考试选拔公司办事员,以限制恩赐官职的弊端,这一建议因公司董事会抵制而未能付诸实施。

到1853年公司更换特许状时,议会通过一项新的特许状法令,剥夺了公司的恩赐权,规定英印政府官员职位应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仕。

在此之前,1853年初,亚伯丁内阁的财政大臣格莱斯顿指示查理·

屈维廉和斯坦福·

洛斯科特调查研究国家文官制度状况。

时任财政部助理秘书的屈维廉毕业于海莱伯理文官学校,对文官制度状况有深刻了解,他和洛斯科特于同年底提出一份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通称为洛斯科特—屈维廉报告。

报告罗列了当时文官制度的种种弊端,揭露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深刻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建议,目的在于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文官队伍。

首要的是关于文官的选拔录用问题,报告要求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实行书面竞争考试,要求成立由国王钦定的三人文官委员会,主持考试事宜。

文官的晋升是报告关注的第二大问题,报告要求根据文官的才能和勤奋程度晋升,因此要对官员平素的表现严加考核,否则就不能改变要升大家一起升的不合理现象,不能激励官员的积极进取精神,更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报告还认为,文官应区分为高级、低级两大类,要求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才能的高级行政官员应以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毕业生的水平为录取标准,而主要从事日常具体事务、工作带有例行公事性质的低级文官,对他们以一般中等教育水平为录取标准即可,对两类文官都要注重考察他们的文理科教育的基础训练,而不能只着眼于某项专门技能,这一点很重要,是考虑到文官,特别是未来高级文官的工作性质提出来的。

报告于1854年2月提交议会后,在政府议会内外引起广泛反响,除财政大臣格莱斯顿等极少数人清楚表明赞同外,大多数人包括两党的头面人物亚伯丁、帕麦斯顿、罗素等对报告中所提改革方案都持怀疑甚至抵制态度。

自由党议员罗素甚至讥讽:

现在是女王任命大臣,大臣再任命他的下属,将来考试委员会将代替女王了。

贵族议员们更是坚决反对,因为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官员就剥夺了他们恩赐官职的特权,堵住了他们在政府部门安插亲信的路子。

由于众多高官和议员的反对,《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被从议会撤了回来,束之高阁。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情况有了转机,通过战争,政府机构的混乱状况充分暴露,陆军部的官员既庸碌无能又玩忽职守,前线缺乏最基本的药品和其它后勤供应,粮食不能及时运到,致使前线士兵因伤重或饥饿而大批死亡,亚伯丁内阁因此倒台。

1855年2月,自由党人帕麦斯顿就任首相,他本心并不支持改革,但为了平息被前线败局激怒了的公众舆论,满足自由主义势力对改革的要求,又尽量不去触动贵族势力,这个被马克思称之为圆滑灵巧的策略专家帕麦斯顿于1855年5月21日不经议会讨论,径直以枢密院命令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

法令决定任命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测验被推荐到文官低级职位上的年轻人的资格条件,给考试审查合格者颁发证书,分配到用人部门,经短期试用后再正式任命。

这个改革法令明显的不彻底,它没有按《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要求的规定公开竞争考试,只要求在被推荐的低级文官侯选人中进行有限的竞争考试,而且由各部门自己去进行,这就为营私舞弊打开了方便之门。

1868年,自由党人格莱斯顿执掌内阁后,继续推进改革,力争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文官,为排除阻力,他仿效帕麦斯顿也绕开议会,于1870年6月4日直接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规定以后所有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按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考试,文官必须具备的合格条件,由委员会在财政监督下独立决定。

院令还把考试分成两类,分别定出不同录取标准,由此文官也就随之分成了高级、低级两大类。

此后,文官的等级又统一为五级,即管理级、行政级、办事员级、文字助理级和打字员级,分工明确、保证效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程西钧)“除了上面讲到的两次枢密院令以外,从那以后一直到当代,还有过无数次的文官调查委员会、财政部的决定、枢密院令等等,对文官的晋升标准、工资、年龄、组织管理、行为规范等等细节进行不断的改革、补充和修订,使文官制度日臻完善。

比如在公开竞争考试中间,规定增加口头的复试,坚持把文官的政绩作为文官晋升的首要标准,比如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上的中立,不许参选议员、不许介入党派的政治活动,文官必须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等等。

但是有关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在上面讲到的两次枢密院令里边都已经规定了下来,特别是在后一次枢密院令,所以一般都是把后一次枢密院令,也就是1870年6月4日格莱斯顿政府所颁布的枢密院令作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后确立的标志。

十九世纪中叶的文官制度改革尽管很不彻底,但对英国政府官员的工作效率和廉洁从政还是有促进作用,通过考试公开竞争明显改善了文官质量,也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在录用文官中的徇私舞弊行为。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身为首相的帕麦斯顿举荐一名亲信参加文官考试落榜,帕麦斯顿当即派人到文官委员会索要该生考卷,以便了解是怎样落榜的,结果碰了壁,得到的答复是:

只能和别人一样到委员会去看,不许把考卷拿回家,帕麦斯顿不好违反他自己颁布的命令,只得让他的亲信去寻别的工作。

1928年,有3名文官涉嫌在对外贸易中假公济私,遭到政府一专门委员会的调查警告。

1936年,空军部一名高级文官在和某公司谈判时借机向该公司谋求要职,受到免职处分。

在1870年,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的影响下,美国也步英国后尘改革了文官制度。

1871年3月,美国成立了文官制度改革委员会,多曼·

埃顿被任命为委员会主席。

1877年,海斯总统派埃顿亲自到英国调查,之后,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于1883年通过《文官制度法》,确立了美国的文官制度,其基本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英国文官制度在许多方面直至当代还在继续完善,1968年,工党威尔逊首相成立富尔顿委员会。

调查文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为加强对文官的管理、培养,1968年成立文官部。

1970年又设立文官学院,撒切尔夫人任首相后,又撤销文官部,把对文官的管理集中于内阁,实际上是她直接掌握。

文官作为一个管理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行为必须要反映社会绝大多数群体的利益,也就是所谓公共利益。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文官的选拔问题及管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使用和监督监督者的问题,英国文官制度虽仍存在种种弊端,但毕竟是历史的进步,有不少值得肯定的东西,如通过考试和考核业绩来控制文官的选拔晋级,以保证国家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以多种监督机制防止行政官员贪赃枉法、玩忽职守等,这一切对英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52集欧洲1848年革命

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当时的欧洲犹如一堆干柴,任何一点儿火种都会燃起熊熊烈火。

1845年至1846年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1847年又爆发了全欧洲性的经济危机,这一切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各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1848年至1849年,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和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

在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于1830年被推翻,建立了金融贵族的统治,史称七月王朝。

金融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反对任何民主改革,奉行极端保守的政策,这不仅使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也严重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1847年夏,资产阶级以宴会为名,举行全国性的集会,鼓吹革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1848年2月22日,巴黎爆发革命。

2月23日,革命者同前来镇压革命的政府军进行了激烈的街垒战,工人、市民和学生唱着《马赛曲》,高呼“革命万岁”、“共和国万岁”,冲进波旁宫,取得胜利。

起义者反对保留君主制,宣布既不要国王,也不要摄政王,并驱散了立法会议。

国王路易·

菲力浦的半身铜像被推翻,国王的宝座等被焚烧,在革命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国王及其家族被迫逃往英国。

这场革命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但是二月革命胜利果实却被资产阶级窃取。

在新成立的临时政府中,不仅绝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而且重要的职位也都由资产阶级担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于沛)“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参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工人阶级不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而是作为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且在这场革命中,创造了街垒战的武装斗争的新形式。

二月革命推翻了金融贵族的统治,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强大压力下,资产阶级宣布建立法兰西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5月10日,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新政府成立,工人代表完全被排除在新政府之外,资产阶级开始武装镇压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反抗。

工人领袖布朗基·

阿尔贝等相继被捕,国家工厂被解散、工人团体被取缔,工人忍无可忍,在6月下旬举行起义,六月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殊死斗争。

6月23日,4万余名工人以及一些激进知识分子举行了起义,起义者修建了将近600个街垒,最大的街垒约有5层楼高,起义者同资产阶级军队浴血激战,在市政厅广场和先贤祠广场战斗尤其激烈。

但是,无产阶级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的指导,起义者孤立无援,使六月起义遭到血腥镇压,数万人被屠杀、监禁或流放。

六月起义被镇压后,资产阶级右翼进一步强化其反动统治。

1848年11月,颁布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宪法。

同年12月,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

波拿巴出任法国总统。

路易·

波拿巴是金融巨头和大工业资本家的代表,极力想恢复帝制,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1851年12月1日,路易·

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法兰西为帝国,他成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法国进入第二帝国时期,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起来的共和制被颠覆了。

从此,路易·

波拿巴在法国实行帝制统治达18年之久。

德意志革命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爆发之前,德意志处在严重的封建割剧之中,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来,使德意志各邦人民深受鼓舞。

靠近法国巴登、符城堡和巴伐利亚、萨克森各邦很快成为革命的中心。

1848年3月,普鲁士首都柏林爆发了武装起义。

工人、市民和大学生在王宫广场筑起街垒展开激烈的巷战,打退了国王军队的进攻,取得了柏林三月革命的胜利。

国王腓特烈·

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开国民议会、制订宪法,并任命资产阶级自由派首领康普豪森组阁。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了德意志革命运动,他们明确指出:

这场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并在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它作为无产阶级的喉舌,使德意志和欧洲各国人民受到鼓舞,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848年5月,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召开。

1849年3月,议会通过帝国宪法,该宪法虽然只有有限的自由民主内容,但也不为普鲁士等各邦君主所容。

菲特烈·

威廉四世公开拒绝帝国宪法和议会授予他的德意志皇帝的称号。

德意志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护宪斗争,后发展成武装起义。

1849年7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被解散,德意志1848年革命失败。

十九世纪中叶,奥地利仍然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法国二月革命胜利后,正在争取自由和民主的奥地利人民受到鼓舞。

1848年3月13日,在首都维也纳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示威群众高呼自由、民主、打倒梅特涅政府等口号,并筑起街垒,同前来镇压的政府军展开激战。

逢勃发展的革命运动使奥地利皇帝被迫将梅特涅首相免职,做出改组内阁、制订宪法、召开国民议会等让步。

但是,新政府却继续执行专制、独裁政策,不仅剥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选举权,而且下令解散国民军中央委员会,被激怒的维也纳工人、市民和学生,在5月15日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同政府军展开决战,新政府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收回命令。

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及其皇室成员被迫逃出维也纳,资产阶级惧怕革命运动继续发展,极力向斐迪南一世献媚取宠,表示要解散革命武装,欢迎皇帝重新回到维也纳。

5月26日,维也纳再次爆发人民起义。

8月12日,奥地利皇帝在资产阶级的欢呼声中回到维也纳,此时,匈牙利也爆发了革命运动。

为了支援匈牙利人民的革命斗争,维也纳人民在10月6日再次举行武装起义,迫使斐迪南一世第二次出逃。

10月下旬,斐迪南一世纠集数万大军围攻维也纳。

11月1日维也纳失陷,奥地利1848年革命失败,在奥地利重新恢复了封建专制统治。

十九世纪中期,分裂的意大利处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各个邦国的法律、货币和度量衡各不相同,关卡林立,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贵族与奥地利统治者相勾结,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种种特权,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变革、反对国家统一。

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是国家统一的主力军。

1848年1月,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人民发动起义,揭开了意大利革命的序幕。

广大农民强有力的支持使起义者接连获胜,资产阶级自由派建立了自己的临时政府,革命迅速发展,很快在全国出现了革命的高潮。

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王国、托斯卡纳公国以及教皇国先后颁布宪法,成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内阁。

1848年3月18日和22日,米兰和威尼斯先后举行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起义,宣布成立共和国。

同年11月,罗马爆发人民起义。

1849年2月5日,罗马制宪会议开幕。

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加里波第提出成立罗马共和国,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支持。

2月9日,以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家马志尼为首的罗马共和国成立,教皇政权被推翻。

1849年4月,意大利境内的革命运动分别被镇压,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王国等组成反革命联军,绞杀革命。

7月罗马共和国被颠覆,8月威尼斯陷落,意大利1848年革命结束。

十九世纪中期,匈牙利处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

在法国二月革命和奥地利革命的影响下,匈牙利也掀起了革命高潮。

1848年3月14日晚,在比尔瓦克斯咖啡馆,诗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裴多菲朗诵了激动人心的《民族之歌》:

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是时候了,现在干,还不算太晚,我们向上帝宣誓,我们宣誓,我们不再做奴隶。

这首诗被称为匈牙利自由的第一个吼声。

3月15日,在裴多菲的领导下佩斯爆发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起义,起义者提出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十二条》政治纲领,鲜明地表达了匈牙利人民要求自由、平等、博爱、和平、团结的愿望。

这时,匈牙利议会中的反对派代表科苏特提出民族独立,建立匈牙利独立政府、实现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制度等要求,同时还决定派出由100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维也纳,要求奥地利皇帝批准,在革命迅速发展的强大压力下,奥皇被迫同意成立匈牙利民族政府。

1848年3月18日深夜,在科苏特等人的积极努力下,通过了35条反映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要求的法令,被称为1848年法令,法令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独立的匈牙利民主政府,废除农奴制、废除劳役制和什一税,宣布数百万农奴获得解放。

匈牙利革命使奥皇斐迪南一世又恨又怕,1848年9月,他任命耶拉契奇为镇压匈牙利革命的总司令,向匈牙利发起进攻。

在科苏特的领导下,匈牙利人民英勇奋战,为民族解放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一些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的匈牙利士兵,绝大多数在短期内回到祖国,加入科苏特领导的国防军,为民族独立和祖国解放而战,维也纳在11月被攻陷后,形势对匈牙利十分不利。

12月2日,维也纳发生宫廷政变,斐迪南一世被弗朗西斯·

约瑟夫皇帝所代替,弗朗西斯·

约瑟夫野心勃勃,同时还兼任匈牙利国王,上台后立即进军匈牙利。

1849年1月,佩斯一度失陷,不久匈牙利军队大举反攻,取得胜利。

4月14日,匈牙利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结束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匈牙利独立,科苏特为国家元首。

匈牙利独立后,奥地利已经无力单独镇压匈牙利革命,加紧勾结沙皇俄国。

5月9日,沙皇尼古拉一世发表宣言,将出兵匈牙利。

5月21日,奥、俄两国皇帝在华沙会晤,密谋镇压匈牙利革命的计划。

5月下旬,俄国数十万大军向匈牙利发起进攻,匈牙利军民奋起反击。

7月31日,裴多菲在同俄国、奥地利联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匈牙利因受内外夹击,同时也由于革命阵营内部右翼分子的叛变,使匈牙利革命最终失败。

匈牙利革命的失败,标志着欧洲1848年革命的结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于沛)“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在《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揭露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第一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

1848年革命是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虽然失败了,却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的发展,这场革命还使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无产阶级受到锻炼,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53集德意志统一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给德意志人民带来了民主自由的国家理想,拿破仑战争摧毁了有近千年历史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激发了德意志民族建立自己强盛的民族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

经过几十年的坎坷与曲折,德国由一个落后衰弱、四分五裂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统一强盛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起源于查理曼帝国分裂后的东法兰克王国,由于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于962年继查理在帝之后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自十五世纪起,德国逐渐有了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美称。

神圣意为这个国家享有教皇的保护,罗马意为它可以与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媲美,并且是其后继者。

但这一帝国徒有虚名,帝国既没有中央政府机构,也没有常备军、财政与税务机构,帝国的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

十六世纪,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造成了帝国天主教派与新教派的对立。

十七世纪的三十年战争给德国社会与经济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帝国中央政权进一步削弱,各诸侯国的独立倾向剧增。

到十八世纪,形成了普鲁士与奥地利两大邦国争霸的局面。

到十八世纪末,德国仍是一个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国家,它包含着近三百个诸侯国与自由城市,1700多个直属帝国骑士领地,德国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是对主要由德意志民族居住的欧洲中部地区的总称。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着许多不同民族的居民,其中包括大量的波希米亚的捷克人、匈牙利的马扎尔人以及伦巴第的意大利人。

普鲁士王国分为相互独立的两部分,一部分包括普鲁士首都柏林,沿波罗地海向东延伸的格但斯克港和矿产丰富的西里西亚地区;

另一部分为莱茵河畔的西普鲁士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景德祥)“德国长期分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德意志皇室不是着力于加强其在国内的统治,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而是专心于对外扩张,而各诸侯国家也把自己的国家利益凌驾于民族利益之上,对建立一个具有强大中央政权的民族统一国家不感兴趣。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欧洲爆发革命与反革命的民族战争。

由拿破仑统帅的法国军队所向披靡,先后打败了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攻占了维也纳、柏林。

1806年8月6日,在拿破仑的强迫之下,奥地利皇帝兼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