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491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最终发布稿Word下载.docx

(一)17个滨海单元·

(二)8个组团,4大板块·

14

(三)“三带四轴”的网络化结构·

16

四、市场开发·

17

(一)市场定位·

(二)市场开拓策略·

18

五、产品开发·

19

(一)产品开发原则·

(二)海洋旅游产品开发·

20

(三)城市旅游产品开发·

23

(四)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29

(五)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30

(六)旅游度假区建设·

32

(七)服务性产品体系建设·

33

六、保障体系·

36

(一)创新发展动力·

37

(二)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三)深化对外开放·

(四)加大投资和消费拉动力度·

38

(五)加强资源环境保护·

(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39

(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附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重点旅游项目·

40

前言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

“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10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011年初,国务院批复了《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省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和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日照6市及滨州市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的6.4万平方公里陆域,涵盖51个县(市、区)。

规划期为2011-2020年,近期规划目标到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重点是“十二五”时期。

本规划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近5年来,山东省旅游业在经济总量、GDP占比和人均花费水平三个方面都保持了稳定增长,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00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首次跨上1000亿元台阶,2008年又跨入第二个千亿元台阶,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山东旅游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旅游收入1557亿元,占山东省旅游总收入的5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64亿美元,占全省的68%。

全年接待国际游客240.5万人次、国内游客15594万人次,分别占全省的65.6%和44.6%。

青岛的国际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占蓝色经济区总量的接近一半,是蓝色经济区入境旅游的主体。

烟台和威海紧随其后。

在产业要素规模上,全省半数以上的星级酒店和旅行社分布在半岛蓝色经济区。

从等级和质量上看,该区域拥有全省19家五星级酒店中的14家,比重占到了74%;

2010年,山东共有12家旅行社被评为“全国双百强旅行社”,其中半岛蓝色经济区内7家。

还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2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中的18家。

蓝色经济区是山东旅游产业要素的聚集区。

(二)发展基础

资源丰富。

山东半岛有3345公里的海岸线,蓝色经济区内海岸地貌、海岛、气候、植被、温泉、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禀赋众多,综合条件相当突出。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调查分析后认为,山东海岸线上分布着各种类型的优质海滩,拥有国内最多和相对集中的沙质海滩,沙滩开阔而漫长,多处连续长度超过10公里,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多种选择,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山东沿海地区不仅具有中国大陆最好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众多的岛屿、沙滩和北部沿海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且拥有国内一流的文化资源,包括悠久灿烂的文物古迹,特色浓郁的渔家文化,独树一帜的近代开埠文化,具有异国风情的建筑文化,开放时尚的现代城市文化,多样性的文化旅游景观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吸引力。

区位与交通优势。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融环渤海经济区,南近长三角经济区,西连广大内陆地区,东与日本、韩国两个亚洲旅游客源输出大国一衣带水,旅游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山东省主要沿海城市陆、海、空交通立体发展,交通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青岛、烟台和威海航空交通发达,具有多条国际航班,另有通往周边邻国的海上航线。

比较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城市与区域经济较强。

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改革开放发展的前沿,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领先全省。

2010年,半岛蓝色经济区GDP总值为18724.9亿元,占到了全省的47.5%,人均GDP5.7万元,是省内其他10市平均值的1.7倍;

衡量经济社会外向程度的进出口总值,2010年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总和占全省的78.4%。

区内拥有一批韵味十足滨海“魅力之城”。

青岛是山东经济中心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总量、外向度在全省首屈一指,荣获远东唯一的“世界最美海湾”称号,并被认为是具有国际五星级水准的城市,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成功举办,使青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烟台是渤海湾黄金水道上的枢纽城市,产业结构完整,社会经济发达,在环渤海地区有很高的地位;

威海城市环境优美,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在国内有很好的口碑;

日照是一座“绿色、生态、和谐、宜居”的滨海新城,因出色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规划,2008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9年又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联合国人居奖”,旅游度假发展潜力巨大;

东营、滨州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资源环境条件优越,城市风貌独特,是极其重要的旅游载体。

旅游产业集聚已成规模。

蓝色经济区已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旅游资源特色和产业集聚优势。

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2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中的18个。

奥帆赛举办地青岛,亚洲沙滩运动会举办地海阳和新兴的水上运动之都日照正在携手打造滨海运动休闲产品。

威海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乳山,荣成、文登等小城镇将这里构筑成幸福海岸。

烟台是国际葡萄酒城和世界著名的葡萄海岸,是我国葡萄酒文化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以葡萄酒庄和葡萄种植为主体的葡萄与葡萄酒旅游聚集带是半岛蓝色海岸上独具卖点和浪漫风情的高档休闲度假旅产品。

接待要素比较完善。

山东省半数以上的星级酒店和旅行社分布在半岛蓝色经济区。

从等级和质量上看,蓝色经济区内拥有全省19家五星级酒店中的14家,近20家5星级酒店正在建设。

(三)发展环境

旅游需求稳定增长,国民休闲度假成为趋势。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

旅游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世界性的旅游消费需求将持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中国国内旅游是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

现阶段我国国民旅游活动的特点是短程、短时、少花费、周末休闲;

旅游需求以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为主。

观光旅游在近期仍会是国内旅游的主体,但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度假旅游必将蓬勃发展,个性化旅游需求也必然会推动旅游业走向区域化和特色化发展。

旅游业地位进一步提高。

在国务院“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方针的指引下,全国共有27个省市区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重要产业,旅游产业规模、接待能力和发展实力全面提升。

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在中国经济更加强调国内消费拉动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

滨海地区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作为海洋产业的重要分支滨海旅游业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纵观全球,滨海地区早己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地中海地区长期是欧洲旅游的中心,加勒比海地区则一直是美洲的旅游中心。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滨海地区旅游开发热潮迭起,出现了“无处海滨不旅游”的局面。

在亚太地区,马尔代夫、关岛、塞班等海岛继夏威夷之后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阿联酋等亚洲国家的海滨旅游也得到全球关注,成为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国内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休闲度假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十一五”期间,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建立以及分时度假、游艇俱乐部等新业态的出现预示着滨海旅游的休闲度假功能正不断突显,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滨海旅游将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主流。

特别是2008年海南省确立“国际旅游岛”发展主题之后,沿海各省相继把滨海地区作为旅游发展重点地区,滨海旅游业也正在成为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的新亮点。

滨海地区是国际旅游发展的前沿地区,滨海旅游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国际化发展的主渠道。

蓝色经济区战略为山东半岛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意味着半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性的机遇。

未来一段时期内,半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发展速度都会明显加快,区域形象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蓝色经济区战略重视广阔海域的利用,将引导旅游业向海上拓展,从而扩大发展空间,丰富产品类型,强化区域特色。

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多种产业向海滨集聚,导致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条件;

二是沿海7市普遍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区域协同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三是旅游业转型发展亟需密集投入智力资源和制度资源。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遵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依托山东全省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综合优势,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统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效益,立足重要优势产业的基本定位,以海洋生态旅游开发、城市旅游开发和度假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旅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和集群化发展,在“好客山东”总体形象品牌的指引下,塑造“蓝色度假”的区域子品牌,使旅游业成为蓝色经济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把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水平的海滨度假旅游连绵带和国际海滨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通过旅游业的率先发展,拉动蓝色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引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对外开放发展。

(二)发展原则

统筹发展原则。

坚持海陆统筹,统筹海陆两类资源和空间,以海岸带和海上旅游开发作为发展的重点,强化集聚——扩散机制,构筑滨海旅游高地;

坚持城海互动,以城市为依托开发海洋旅游;

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坚持产业统筹,协同发展,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

率先发展原则。

旅游业发展率先进入国家战略体系。

强调对多种资源禀赋的整合、策划、包装,提出一批有特色、有分量的旅游项目,变分散为集中,提高旅游开发规模,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创新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业增速要持续高于总体经济增速。

开放发展原则。

积极推动对内开放,吸引省外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吸引国内大型旅游企业开设分支企业,加强同国内主流媒体、旅行社的合作,全面传播“好客山东”旅游形象,塑造半岛地区“蓝色度假”品牌,扩大和提升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全面参与国际旅游合作,探索旅游对外开放的新载体、新形式。

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可持续发展原则。

树立在动力、质量、公平三个方面的长期发展观念,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分类确定旅游开发的强度和方式。

在生态脆弱地区以及特定的自然保护区,严格限制开发强度;

在生态人工化地区,适度提高开发强度,坚持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区域打造、生态保护“四位一体”。

坚持公平原则,强省与富民统一。

坚持质量标准,速度与效益兼顾。

集约发展原则。

集约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在产品和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时间安排等层面,突出重点,集中发展,开发现代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适应观光向休闲度假转移的市场变化趋势,重点开发新型综合性休闲度假项目、度假酒店集群和城市散客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度化,摒弃旅游开发小、散、乱、低的传统格局。

(三)功能定位

结合经济和社会功能,将该区旅游发展的功能定位为:

国际知名海滨旅游目的地和度假旅游连绵带。

依托半岛蓝色经济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便捷的立体交通,国际化发展趋势,建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面向东北亚、港澳台及俄罗斯等国际市场的知名海滨旅游目的地和度假旅游连绵带。

国内综合型高端休闲旅游目的地。

加强高端休闲旅游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国内综合型高端休闲旅游目的地。

国家5A级旅游区联合体。

发挥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山地、文化丰富”复合型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巩固现有5A级景区,继续创建5A级景区,以点连线促面,形成省内最大5A级景区集群,提升旅游产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类型最多、品质最高、要素齐全、特色显著的海滨度假旅游产业聚集带,全国温带地区最具活力和影响的海洋文化旅游体验区,中日韩旅游合作的“桥头堡”,中国-俄罗斯旅游合作发展的北方基地和主体功能区。

国内接待人次达到2.77亿左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942亿元左右,入境接待人次350万左右,入境旅游收入24.8亿美元左右,旅游总收入3110亿元左右。

到2020年,建成国际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显著,具有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东北亚地区最佳并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

国内接待人次达到4.4亿左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590亿元,入境接待人次490万,入境旅游收入43.2亿美元,旅游总收入5880亿元。

2020年后,进一步发挥蓝色经济区的综合优势,提升旅游产业总体素质,扩大市场影响范围,逐步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海滨度假旅游旅游目的地。

三、发展布局

立足城市,做强岸线;

依托海滨,进军海上;

东拓西联,开放发展;

地区分工,集聚成长,加快构筑17个滨海单元、8个组团、4大板块和“三带四轴”网络化结构。

(一)17个滨海单元

根据旅游资源的相对统一性、旅游功能体系的相对完整性、行政权属的相对独立性,把蓝色经济区海滨地区划分为17个单元,由南向北依次为:

日照南部海滨。

即日照岚山区和东港区涛雒镇一带,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区和生活配套区。

涛雒镇海滨沙滩品质较高,湿地发育好,已建成刘家湾赶海园等景区,具有较大旅游发展潜力。

日照北部海滨。

从日照城区向北至两城镇一带,拥有高质量的沙滩和礁石,设有山海天省级旅游度假区,渔家民俗旅游开发成规模、有特色、有活力,北部的太阳城旅游度假区开发初见成效,是日照市最重要的旅游地带。

胶南海滨。

北接黄岛区,南至董家口湾,岸线曲折优美,奇峰突起,海湾、沙滩和滨海岛屿众多。

有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琅琊台旅游度假区、大珠山风景区,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灵山湾旅游度假区。

青岛都市海滨。

即环胶州湾地区,涵盖青岛市属各区以及胶南、胶州的一部分地区,是青岛城市实施“拥湾发展”的主体区域。

拥有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凤凰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仰口旅游度假区以及一大批风景名胜资源。

即墨海滨。

南接崂山区,北至丁字河口,岸线曲折优美,海湾、沙滩和滨海岛屿众多。

设有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青岛市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鳌山湾旅游度假区。

海阳-莱阳海滨。

以海阳市为主体,拥有海阳省级旅游度假区,是亚洲沙滩运动会的举办地。

莱阳海岸湿地景观特征突出。

乳山-文登海滨。

以乳山银滩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主体,开发大乳山休闲养生度假区;

以文登南海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开发建设文登南海香水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荣成海滨。

岸线曲折漫长,自然环境优美,民俗文化独特,旅游潜力巨大,拥有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天鹅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一批知名风景名胜区,加快建设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

威海城市海滨。

拥有环翠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刘公岛风景名胜区等。

烟台城市东部海滨。

即烟台芝罘岛以东至烟威交界处的漫长城市海滨。

拥有莱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养马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烟台北海旅游度假区,海滨防护林带绵长,风景名胜资源和城市景观丰富多彩,规划建设双岛湾和环翠北海两个旅游度假区。

烟台城市西部海滨。

即烟台芝罘岛以西的套子湾城市海滨。

拥有金沙滩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夹河口海滩湿地资源。

蓬莱-龙口海滨。

旅游知名度高,开发比较成熟。

蓬莱不仅拥有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一个5A级旅游景区,其海岸有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之美誉;

龙口因拥有南山村和南山旅游度假区而享有盛誉。

长岛群岛。

长岛的资源与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旅游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潜力巨大,有着极其重要的区域地位。

招远-莱州海滨。

西北端以沙质海滩为主,西南端为泥质滩涂,旅游开发较为薄弱。

目前,莱州正在规划建设东海神庙文化旅游项目,招远在开发海滨旅游度假区。

潍坊北部海滨。

滩涂资源丰富,滨海湿地景观发达。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新城,规划设有大型旅游度假区。

东营海滨。

即东营市所属海滨,是黄河三角洲的主体海滨。

拥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黄河水城和生态旅游度假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

滨州北部海滨。

包括沾化、无棣二县,是黄河三角洲的组成部分,泥质滩涂和河口湿地景观发达,拥有无棣贝壳堤与湿地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8个组团,4大板块

以上述17个海滨单元为基底,把蓝色经济区旅游业进一步整合为8个组团和4大板块。

8个组团分别是:

日照组团以日照北部海滨(阳光海岸)为重点,以日照南部海滨为补充,涵盖或辐射至五莲县和莒县。

青岛-烟台南部组团包括青岛市和烟台市的莱阳、海阳,以青岛都市海滨为重点,以南北两翼为补充。

随着丁字湾海上新城的建设,北翼能够一直延伸至乳山海滨。

青岛市要加快环城旅游带建设,旅游产业体系要逐步涵盖胶州市、莱西市、平度市的广大地区。

威海东部组团包括荣成、文登、乳山三市,以长达千里的海滨为主体,以内陆地区的众多景区(点)和一系列待开发的海上岛屿为补充。

烟(台)威(海)城市组团包括威海城市海滨、烟台城市东部海滨和烟台城市西部海滨,涵盖或辐射两市所有直属各区和栖霞市。

蓬(莱)长(岛)龙(口)组团以蓬莱、长岛、龙口为主体,未来发展能向西延伸至招远、莱州,向东融入烟威城市组团。

潍坊双城组团以潍坊城市和滨海新城为两核,以昌邑、寿光为补充,可辐射至潍坊所属各区市。

东营组团以广袤的黄河口湿地为核心,以东营城市为依托,涵盖东营所属各区、县。

滨州组团以沾化、无棣两县为主体,未来发展涵盖滨州城区,并逐步向内陆腹地辐射。

4大板块分别是:

南部板块:

包括日照组团、青岛-烟台南部组团和威海东部组团的乳山部分,具有综合旅游度假功能,以城市旅游度假为主体特征。

北部板块:

包括威海东部组团的大部、烟(台)威(海)城市组团、蓬(莱)长(岛)龙(口)组团和莱州海滨,自然旅游、文化观光、城市度假等功能并重。

西部板块:

包括东营组团和滨州组团,以生态旅游度假为主体特征,兼具文化观光、城市度假功能。

中部板块:

包括潍坊市全域,是连接南部板块、北部板块和西部板块的枢纽板块,以文化观光旅游为主体,兼具休闲度假功能。

(三)“三带四轴”的网络化结构

“三带”,即逐步形成海洋旅游带、海岸旅游度假带和内陆腹地旅游带。

海洋旅游带。

以海域和海岛旅游开发为基础,通过建设邮轮游轮码头、开辟区域性游轮线路,形成一条贯穿南北的海洋旅游带,提供“海上看半岛”、“游轮旅游”、“海岛度假”等新型旅游生活体验。

海岸旅游带。

在现有海岸旅游的基础上做延伸性开发,形成以城市、旅游度假区为发展主体,以近岸腹地的风景名胜区、温泉旅游点、高尔夫俱乐部、乡村旅游点、葡萄酒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