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9198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3)定期召开职业卫生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对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通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时,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

(5)亲自参加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以严肃处理。

(6)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领导责任。

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责: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须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本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为:

《安全卫生管理组织架构图》,其职责如下:

(1)组织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

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

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技人员、劳动者、工会代表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9)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3、(兼)职职业卫生主管职责

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协助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推动本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规标准。

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及管理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4、工作场所负责人、车间负责人职责:

(1)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工作场所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工作场所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进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8.职工职责

8.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8.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

8.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8.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8.5积极协助本岗位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分析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企业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岗前告知

1.1企业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1.2企业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企业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2、现场告知。

2.1企业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

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2.2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3、检查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

4、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5、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总则: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检查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健康监察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别制定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2)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3)本制度适用于热源厂所属车间、科室、班组。

2、申报

1、新项目立项前,项目负责主管科室申报建设项目的同时,申报项目工程预算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所需费用,说明“三同时”过程的详细清单。

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职业危害的评价。

2、厂专职安全员每年向公司安全处申报一次职业危害检测报告,每三年申报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申请报告。

每年在厂工作栏中向职工公布、存档。

并向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3、车间、科室每月书面上报生产安保科单位所属女职工孕期、哺乳期的健康状况,便于监督检查。

4、各车间班组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察觉有粉尘、毒物等有危害因素释放、泄漏时,必须第一时间上报上级主管领导,书面申请上级部门检测,检测后方可继续生产。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健康的管理水平。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医生,负责本企业日常的职业健康及职业病防治工作。

2、建立、健全接触有毒有害职业人员档案,积累各种动态资料,定期分析研究,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负责和参加上级卫生部门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职工的就业前(上岗)和定期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症者,通知有关部门及时调离岗位,并妥善安置,出现职业中毒者及时组织抢救,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区主管部门。

4、企业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对接触有毒有害职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后的结果,告知本人并签名(或部门负责人签名转告)。

6、本制度由卫生科负责解释。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维护制度

为了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监督管理,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定义

职业病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使用的防护设施。

3、防护设施检测

用人单位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

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

4、建立防护设施责任制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防护设施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4.1明确防护设施的各级管理责任人。

4.2制定并实施防护设施管理规章制度;

4.3制定定期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检查制度。

5、建立技术档案

用人单位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5.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5.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5.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5.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5.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6、日常维护

用人单位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7、知识培训和指导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8、擅自拆除或停用

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

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为做好企业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2、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

3、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4、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5、企业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6、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7、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

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报送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8、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9、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10、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公司应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提交卫生行政部门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设计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应有职业卫生专篇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

4、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在初步设计中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公司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卫生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5、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审查批复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质量可靠。

6、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公司应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当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项目部必须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委托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8、公司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竣工验收中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9、公司应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档案。

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维护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病诊断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为公司员工服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二、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

1.健康监护档案内容

1.1健康监护档案册。

1.2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报告。

1.3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

1.4职业健康体检复查人员名单及复查结果报告。

1.5职业病观察对象和职业禁忌症处理意见书。

1.6丛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2.职业病诊断档案

管理部门应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内容应当包括:

2.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2.2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

2.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所有资料;

2.4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结果报告单;

2.5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

三、保管

1.档案室切实做好七防,即防潮、防虫、防火、防盗、防尘、防鼠、防晒。

2.档案室严禁吸烟及存放易爆、易燃等易于导致火灾的危险品。

3.档案室要保持清洁卫生,档案资料摆放整齐,便于资料的管理和使用。

4.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业务,准确、及时地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服务。

5.对所保管的档案资料,要经常查看,发现破损和字迹不清的,要及时进行修补、复制,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

6.档案室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

四、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制度

一、总则

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3、本规程适用于荆门市五三方圆饲料有限公司所属车间、部门。

二、名词解释

1、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

对工业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

2、噪声:

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

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

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

3、有毒有害气体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瓦斯及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三、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制度

1、所有上岗工作前职工必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公司综合办公室、职卫办主任确认未有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

2、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带好防尘口罩;

噪声源岗位带好耳塞。

3、带有职业危害的岗位,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二小时到通风处休息15-20分钟。

4、实施作业前要确认工作现场或使用的物料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如存在职业危害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前有权拒绝作业。

5、对不穿戴防护用品者应停止其作业并处50元罚款。

、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1、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指导受害人员及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现场,抢救受害人员,减少和消除严重危害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

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当机立断,迅速处理。

3、预案启动条件:

本单位内发生高毒物品职业中毒事故。

4、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

总指挥:

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

公司副经理(主管职业卫生)

成员:

公司内各部门经理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5、应急指挥部各成员职责

(1)总指挥职责:

a全面负责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b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

(2)副总指挥职责:

a在总指挥的直接领导下开展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b负责自己主管范围内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和落实。

c负责组织调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现场抢险工作。

(3)指挥部成员职责:

a了解、收集事故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b负责具体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安排、检查和落实。

c保持与政府主管部门联系,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情况。

d负责审查事故新闻宣传报道,组织新闻发布会。

e负责处理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办理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7、高毒物品危害事故预防的主要措施

(1)在可能发生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的工作场所设臵报警装臵,配臵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2)定期对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臵警示标识和中

文警示说明。

(4)高毒物品生产、储运、装卸等工作场所应配备应急柜,并存放以下必备物品。

a足够数量的防毒面具、防护服、眼镜、手套、胶靴等,存放在应急柜内,并有醒目的标志,便于随时取用;

b各种型号的防爆工具。

(5)有条件的单位可设臵急救室。

急救室应有一定的床位,配备救护车、担架、吸氧器、供氧式呼吸器、气管切开包、导尿包、静脉切开包、洗胃器、洗眼器具、各种型号的注射器、常用急救和解毒剂以及心电图机或监护仪等,还应配备供现场抢救用的急救箱。

(6)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按规定选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7)各单位生产与生活性供热、供水及排污、排放系统必须分开,不得连通。

7、应急救援的处理措施

(1)当发生高毒物品危害事故时,最早发现人员应立即在第一时间报警(报警电话:

119、120),并迅速通知单位调度室、说明事故危险程度、类别等情况;

同时上报区安监局。

(2)各单位调度室接到报警后,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

通知专业救援抢险队赶赴事故现场。

(3)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点,立即采取相应的工艺控制措施;

停止导致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4)消防、抢险、救护各专业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应当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伤员,如有立即将其救出事故现场。

医护人员将伤员送到安全地带救治,及时与专科医院了联系,做好病人的护送工作;

(5)安全部门在协助事故抢救同时,设法保护事故现场;

保卫部门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指挥受伤群众向安全地带疏散;

环保部门立即查明化学物质性质、可能产生毒物性质及泄漏量、范围,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6)指挥部负责人到达现场后立即听取事故状况、危害程度、是否得到控制、有无扩大蔓延,根据现场确定是否请求支援,并及时向公司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报告;

(7)事故控制后,根据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失情况,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撤消警戒。

调集各有关抢修力量进行抢修,恢复生产。

8、高毒物品危害事故现场医疗措施

(1)迅速将中毒者撤离危险区,静卧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注意保温,解开衣领、裤带及妨碍呼吸的一切物体,鼻子朝天、头后仰,患者意识丧失时,应除去口中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必须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清水彻底清洗眼、耳、皮肤等受污染处。

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

(3)除中毒症状外,还应检查患者有无外伤、骨折、内出血等情况。

搬运时使患者侧卧或仰卧,保持头位低;

(4)患者停止呼吸时,应进行人工呼吸,吸氧等;

(5)使用解毒剂;

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6)与专科医院联系,做好病人的护送和救治工作。

9、预案关闭条件:

当导致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发生的因素得到控制和受害人员得到有效救治时,高毒物品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关闭。

10、各单位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预案演习,及时总结演习经验,对不足项进行修改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