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884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docx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

实验八RC一阶电路的响应

一、实验目的

1、研究RC电路在零输入、阶跃激励和方波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分析电路的响应。

二、原理及说明

1、一阶RC电路对阶跃激励的零状态响应就是直流电源经电阻R向C充电。

对于图8-1所示的一阶电路,当t=0时开关K由位置2转到位置1,由方程:

初始值:

可得出电容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上述式子表明,零状态响应是输入的线形函数。

其中τ=RC,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时间常数,它是反映电路过渡过程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τ越大,暂态响应所待续的时间越长。

反之,τ越小,过渡过程的时间越短。

图8-1

2、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即电容器的初始电压经电阻R放电。

在图8-1中,让开关K于位置1,使初始值UC(0-)=U0,再将开关K转到位置2。

电容器放电由方程: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对于RC电路的方波响应,在电路的时间常数远小于方波周期时,可以视为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的多次过程。

方波的前沿相当于给电路一个阶跃输入,其响应就是零状态响应,方波的后沿相当于在电容具有初始值UC(0-)时把电源用短路置换,电路响应转换成零输入响应。

由于方波是周期信号,可以用普通示波器显示出稳定的图形,以便于定量分析。

本实验采用的方波信号的频率为1000Hz。

三、仪器设备PC机、Multisim10.0;

四、实验方法:

1、打开Multisim10软件:

开始—>程序—>NationalInstruments—>CircuitDesignSuite10.0—〉Multisim

图8-2

2、绘制电路图

(1)、单击工具栏的:

PlaceBasic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图8-3电阻

图8-4电容

图8-5单刀双掷开关

单击工具栏的:

PlaceSource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图8-612V直流稳压电源

图8-7方波信号源

1、RC电路充电

●按图8-8接线。

●首先将开关扳向0,使电容放电,电压表显示为0.0。

●将开关置于停止位上1,按清零按钮使秒表置零。

将开关扳向1位开始计时,当电压表指示的电容电压UC达到表8-1中所规定的某一数值时,记下秒表时间填在表8-1中,

图8-8

注意:

开关断开的时间尽量要短,否则电容放电造成电容两端的电压下降。

表8-1RC电路充电

UC(V)

3

4

5

6

7

8

9

充电时间t1(s)

4.320

5.868

7.896

10.027

12.887

15.967

19.729

2、RC电路放电

将电容充电至10V电压,将开关K置于0点,方法同上。

数据记在表8-2中。

表8-2RC电路放电

UC(V)

9

8

7

6

5

4

3

放电时间t1(s)

7.558

9.214

10.938

13.387

15.783

18.892

23.144

3、用示波器观察RC电路的方波响应

①调整信号发生器,使之产生1KHz、VP-P=2V的方波。

②按图8-9接线。

按下面4种情况选取不同的R、C值。

⑴C=1000PFR=10KΩ⑵C=1000PFR=100KΩ

⑶C=0.01μFR=1KΩ⑷C=0.01μFR=100KΩ

用示波器观察UC(t)波形的变化情况,并将其描绘下来。

示波器参数设置

图8-9电路图

五、报告要求

1、描绘出电容充电及放电过程。

2、把用示波器观察到的各种波形画出,并做出必要的说明。

实验九二阶电路的响应

一、实验目的

1、观测二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分析电路参数对电路响应的影响。

3、观察零状态响应的状态轨迹,学习判断电路动态过程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1、含有两个独立储能元件,能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称为二阶电路,当电路中具有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时,就组成了简单的二阶电路。

如图9-1所示。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压、电流,可用二阶微分方程表达

图9-1图9-2

为便于分析并解答,现以电容C对R、L放电为例,具体分析图9-2所示电路,其对应的二阶微分方程为:

设初始值为:

,上式微分方程的解为:

式中A,B是由初始条件决定的常数,P1,P2是微分方程的根,且有:

令:

(称衰减系数)

(称固有振荡角频率)

(ωd称振荡角频率)

则:

显然,电路的响应与电路参数有关,当电路参数为不同值时,电路的响应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⑴当时,称为非振荡(过阻尼)放电过程。

其响应为

⑵当时,称为临界(临界阻尼)状态,其响应为

⑶当时,称为衰减振荡(欠阻尼)放电过程。

其响应为

⑷当R=0时,称为等幅振荡(无阻尼)过程。

其响应为

⑸当R<0时,为发散振荡(负阻尼)过程。

在一般线性电路中,总是存在电阻R=0和R<0的电路响应,可用接入负电阻的方法实现。

2、震荡频率ωd与衰减系数σ的实验测量方法:

当电路出现衰减振荡时,其响应为:

      

将uc(t)(或i(t))送入示波器,显示出电压(或电流)波形,如图9-3所示。

`

图9-3图9-4

3、动态电路的状态轨迹

按图9-4接线,US(t)阶跃信号如图所示。

将uC(t)信号接示波器,便可观察到电路的状态轨迹,如图9-5所示。

(a)欠阻尼

(b)临界阻尼

(c)过阻尼

图9-5

三、仪器设备

1、PC机、Multisim10.0;

四、实验内容

电路如图:

图9-6

1、观察R、L、C串联电路响应,调节电阻R值,记录不同参数时,电路响应波形。

实验电路可参照图9-6所示电路连接,R为10K电位计,C选1000pF电容,L为2.5mH。

(方波幅值选1V至2V,频率选1至3KHz)。

2、调整R值,将uC(t)接示波器,观察uC(t)轨迹并记录波形。

欠阻尼:

R=500L=2.5mHC=1nF

临界阻尼:

R=1kL=2.5mHC=1nF

过阻尼:

R=10kL=2.5mHC=1nF

五、报告要求

1、记录不同参数时电路响应波形。

2、总结二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特点及其参数对电路响应的影响。

3、分析电路动态过程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