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8185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法制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一些青少年吸毒,往往就是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第四,刻意模仿心理。

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为了获取知识、适应环境,都离不开模仿。

可以说,模仿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但这种模仿也可以对不良行为模仿。

在实际情况中,成人吸毒常常成为青少年有意或无意模仿的对象。

青少年在对待吸毒问题上的这些心理动因,导致其行为的随意性。

为此,帮助青少年建立自我防范机制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和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吸毒是违法行为,这一点可能有不少青少年学生都知道,但为什么他们敢于藐视法律,其答案很简单,法律意识薄弱。

于是,方法是现成的,只要向他们宣讲一下法律教材,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行了。

而事实上,这种作法往往效果不大。

要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进行普法宣讲固然重要,但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形成,更多地是从具体的日常生活行为中累积起来的,即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

青年时期是个体法律责任能力形成的时期,它与青年生理的成熟期、智力的成长同步进行,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就需要与这样的生理成熟期、智力发展期和责任能力形成期相适应,有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

根据这一特点,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

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人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基础。

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

如今学生在校时间每周为5天,这就意味着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增加,可以增加社会性活动,交友即是青少年主要的社会活动,由于不知道如何择友,极易结交不良伙伴,在不良伙伴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不良

兴趣。

无数案例证明,青少年吸毒常常是因为受到不良伙伴的引诱。

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生活准则(包括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及相关的一些法制观念)的教育,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准备。

第二个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

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

我们说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所谓社会化,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学会自觉维护和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德。

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的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如吸毒犯罪。

上述两个层次,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步骤。

它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这样一个基础,法律意识是很难形成的。

当今社会上一些成年人法制观念不强,其原因也在于此。

法律意识的形成,就可以主动将自己置于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以法律为准绳辨别是非、选择行动,从而在行动上切实做到自我防范。

青少年吸毒,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而因吸毒引发的犯罪问题,将逐步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

毒品的蔓延告诉我们,对青少年吸毒的早期预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这需要社会各方面联手,以营造一个良好早期预防环境,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泛滥,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

【篇二:

法制德育课教案10】

第十九周德育课教案:

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知识与技能:

未成年人的涵义;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教材中所给的小字资料、小栏目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讲述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如果理解、掌握了此内容,也就掌握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精神。

教法建议

教师首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入手,说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特殊性,证明他们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平时自己对现在或以往学生的了解、观察,特别是结合一些典型的正反面事例来讲述,这样可能更具针对性,更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便于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法院或者上网调查近年来本校、本地区范围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或事例,已备课上使用。

使学生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本框知识的理解,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对于青少年来讲,可能更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些。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

文字资料:

弱智儿遭虐待死亡(见扩展资料)

图片:

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

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

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

(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包括如下内容:

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

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

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

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板书)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案例分析:

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见扩展资料)

学生分析:

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

社会的不良影响;

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

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

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

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年份犯罪比例以1987年为100备注

1987年1991年1997年13.6/万21.9/万30/万100%161%220%1

另: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

比1986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板书)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此项原则的意义:

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

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

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

宪法规定?

quot;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

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

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小结:

(用课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

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

两个具体知识: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作业:

学生以周记形式,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学习这节课的感受。

【篇三:

法制德育课教案3】

第二周德育课教案:

青少年学法刻不容缓

一、导入

谈到小明为泄私愤竟纵火一事,此案审判长、龙岗法院的侯庆山法官认为,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偏执性,处理问题时也易盲目、冲动、不计后果,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

从这一点来说,本案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据了解,小明只有小学文化。

据他的老师介绍,小明是个个性很强、很有孝心、不善言表的学生,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曾主动提出停学。

社会知识欠缺和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在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的情况下,触犯了法律竟然不自知。

侯法官认为,小明是犯了罪,但他主观恶性并不大,社会危害相对较小。

对这样的未成年犯罪人群,在严肃审判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进行深刻反思,使他们能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美好人生。

除司法工作人员应对其帮教外,家庭、学校、政府以至全社会都有义务来关心、帮助、教育他们,尽力将其改造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青少年法制学习刻不容缓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日前记者从某市公安局获悉,在8月25日至30日一周,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近日在该市的石景山分局和东城分局先后在三天内打掉了两个盗窃犯罪团伙,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其中7名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

8月中旬,朝阳分局连续打掉两个骑摩托车抢夺作案的犯罪团伙,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破获骑抢案件24起,被抓获的7名犯罪嫌疑人中有6人不满16岁,有2人是在校学生。

为此,警方呼吁,青

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二)青少年法制学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专家指出,初始犯罪年龄与犯罪率有很大关系。

11岁开始犯罪的为65%;

12--15岁开始犯罪的为54%;

16--21岁开始犯罪的为46%。

成年犯罪中早年发生犯罪的比成年后开始犯罪的多七倍。

理论上来说,预防好青少年犯罪,可减少6/7犯罪。

今年1--5月份,在校中学生犯罪情况(含职高、寄宿、中专)共计25件、41人,其中未成年人32人,成年人9人,女性5人,

占整个未成年人犯罪的25%。

占所有案件的2.19%。

学生主要集中在职高、寄宿学校。

涉嫌犯罪的职高生有20名,寄宿生有10名,中专生有4名,普通中学生有7名。

犯罪类型多为抢劫、寻衅滋事等,没有高智商犯罪,基本没有预谋。

地域相对集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多相识。

抢劫物品多为随身听等小件物品,也有手机。

校园内、学校附近犯罪的比较多。

分析犯罪原因: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相当薄弱。

2、青少年法制教育应当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因为要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懂法守法是“做人”的底线。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也是千家万户和老百姓关心的大事。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引导、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通过法制教育,培育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也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青少年学生

的法制教育,坚持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与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丰富青少年一代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工作。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国将进一步改革开放,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挑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

这种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在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的伟大复兴中,青少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

他们的法律素质如何,不仅是关系各种人才整体素质的高低问题,而且也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江泽民总书记要求,“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个五年普法规划中,都将青少年列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劳动者;

造就一大批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合格人才,担负起兴国强国重任。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引导和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课题。

我国青少年所占人口比重很大,仅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就有两亿四千多万人,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青少年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程度加剧,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应当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学法、不懂法,法治观念淡薄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

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需要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增强明辨是非,抵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的能力,以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贯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个案分析

(一)宿舍偷窃

付*,男,2000级学生。

该生于

2002年4月28日晚在学生宿舍偷窃同学的手机一部。

鉴于该生事发后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较深刻的检讨,根据《深圳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修订稿)》第八条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付*留校察看处分。

付*趁同学已睡觉之机,见某同学的手机就放在书架上,顿起贪念,顺手牵羊将其占为己有。

事发后,该生在悔过书中写到:

偷东西,表面上看是我个人品质的败坏,但深一层看,它会造成许多其它不良影响:

第一,这种行为影响了我和同学们的感情和彼此之间的信任;

第二,造成校内的不良反应。

一些同学会以此为戒,而一些同学则可能会仿效我,就像我当初一样。

所以在此,我衷心希望有这方面想法和行为的同学不要抱侥幸心理,天网恢恢,是逃不过法眼的。

要以我为戒,记住:

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付同学的教训是深刻的,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不注意世界观的改造,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很容易抵抗不住诱惑,作出违纪甚至犯法的行为。

偷窃是违纪犯法的行为,可因作案价值的大小和情节的轻重不同而受到纪律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二)案例:

争执打架

张*,男,2000级学生。

2001年10月7日晚饭时间,该生在深圳大学荔山餐厅一楼与管理学院学生李**发生争执,其后,张*出手打了对方。

事发后,该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较深刻的检讨,多次看望了对方并道歉,及时承担了对方的医疗检查费

用。

该生严重违反学校纪律,本应严厉处罚,考虑到其认错态度较好,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经研究,决定从轻处理,给予张*记过处分。

像张同学和李同学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争执,继而动武,实属不智。

生活中难免有点磕磕碰碰,互相礼让也就过去了,实在过不去了,也应通过正常途径加以解决。

高校扩招使更多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面对暂时存在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的拥挤现象,学校会尽最大的努力加以改善,同学们也应加强自律,互谅互让,珍惜学习机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

与此同时,为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行有目标、做有规范,认真学习学校有关学籍、学位、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条例和规定,也应是每一位同学的必修课。

(三)案例:

盗用上网账号

李**,男,1999级学生。

该生盗用他人上网账号,致使他人经济损失达数百元,并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鉴于该生事发后能主动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学院对该生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做一个合格的网民,应坚决不做侵犯别人或集体利益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

除遵守国家规定的制度外,还应遵守公用机房的规章制度。

在校内上网,为了杜绝和避免账号被盗用,用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查询网络流量,可尽早判断账号是否被盗;

2.经常修改密码,不应采用生日、学号、电话号码等数字信息作为密码,密码应包含字母、特殊字符和数字,长度在6-8位;

3.勿将密码授予他人使用或多人共同使用同一账号;

4.在使用公共机房计算机上网时,要特别注意账号及密码安全,切勿保存密码,离开时关闭浏览器。

互联网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影响越来越大,成为联系全社会的共同纽带。

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像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爱护计算机网络,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2001年11月22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

学联、全国少工委、全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同学们,请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网络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训是惨痛的,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每个同学都应该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自觉主动接受法制教育,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