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808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docx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据有关地图绘制的相关知识,回答

(1)~

(2)题。

1.用长、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最接近

A.1∶5500000B.1∶5000000C.1∶4500000D.1∶6000000

2.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国地图B.上海地图C.四川省地图D.世界地图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如果在“1995年土地利用情况”图中量得王村到张庄的水平距离为6cm.则该地图比例尺约为

A.1:

30000B.l:

60000C.1:

240000D.1:

400000

4.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人类使用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0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

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6..下列地图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等高线图    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问题。

7.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均为数字式B.比例尺甲大于乙

C.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8.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C.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D.若比例尺放大l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9--11题。

9.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线表示山谷

B.CD线表示山脊

C.E处为悬崖

D.F处为山顶

10.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图中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A.水稻种植业

B.林业

C.游牧业

D.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11.如果要在图中河流①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拦河大坝,使海拔在250~300米之间的土地能够得到引水灌溉,则拦河大坝最佳的位置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关于图中S、T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位于山谷中                

B.T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S点的海拔比T点高            

D.在S点一定能看到T点

13.图中,箭头指示海拔增大的方向,则经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的绘制,都正确的是

读下图,完成题。

14.下列景观示意图与该等高线图相匹配的是

15.右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谷、山谷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D.山脊、山谷

17.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平原、盆地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丘陵、平原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B.②③

C.①②D.①④

读图,完成题。

18.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B.55m

C.60mD.65m

19.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0.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B.40m

C.90mD.65m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21--24题。

2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

A.1∶30000B.1∶2000C.1∶40000D.1∶20000

22.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

A.1倍B.2倍C.3倍D.4倍

23.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B.乙C.丙D.丁

24.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尽可能连接居民点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B.C.D.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示意图(下图),该地区城市化水平正不断提高,回答下列各题。

25.火情瞭望台建设的最佳组合地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⑥

26.随着城市化迅猛发展,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旅游业

B.扩大水田面积,压缩山地牧业发展

C.发展水力发电,增加能源供应

D.对农幅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图1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27、28题。

27.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29.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

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

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

30.读“等高线地形图”,它们的图幅和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其中表示范围大、相对坡度小的一幅是

 

二、综合题

3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1.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4)小河流向方。

计划把水从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

为什么?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

,理由是。

32.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1)A为地形,理由是(水系特征)

B处地形为,理由是;

C处地形为,理由是。

(6分)

(2)a、b两支流中,水流较急的是,理由是。

(2分)

(3)图中河流干流上拟建一水电站,请在图上用“=”符号标出最佳坝址。

理由是

(3分)

 

(4)计划在甲村与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丙处还是丁处在施工上容易?

为什么?

(2分)

(5)图中等高距为米。

(1分)

(6)图中乙村在甲村的方向,丙地在丁地的方向。

(2分)

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竞技项目,它的雏形便是在高山探险过程中通过陡峭的冰雪岩石地形时,利用岩壁的突起、凹陷、缝隙等自然条件进行攀登,并发展成一种登山的基本技术,并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华北某些城市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和地形剖面图(图中阴影区域为城市区域)。

(单位:

米)

(1).图中a、b、c、d、e五条虚线,可能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_。

(2).在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__米。

(3).地形剖面图是沿左图中剖面线AB、MP、RQ中的_______进行绘制的。

(4).甲、乙两河段,通航条件较好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活动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34.读图,回答问题。

(12分)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港区方案,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考虑:

(1)若选择A、E方案,其有利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2)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理由是什么?

(3)C、D方案相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方案较合理,原因是什么?

35.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D处是________(地形),判断的理由是。

(2)若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_______。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

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_______处,选择该处的优点是________、

、。

(4)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合理的是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在M、N、L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图中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可能是(  )

A.鲁B.浙C.青D.吉

36.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米。

(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

在L1、L2、L3、L4四条引水路线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

试说明理由。

答:

(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两个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2分)

37.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A为_______________,E为_______________。

(地形类型)(2分)

(2)图中a、b、c中,哪一条支流的位置画错了?

(1分)

(3)疗养院位于___________(南北)坡。

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理论上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____________℃以下。

(2分)

(4)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

为什么?

(2分)

(5)甲乙两村哪处更容易形成城市____________,分析其优势自然地理条件。

(3分)

38.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请根据图中信息简述理由。

(6分)

 

(2)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6分)

 

(3)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4分)

(4)某同学私自外出,在B处迷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

(4分)

 

39.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共11分)

材料1:

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

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

“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在  处。

(填数码)(1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_____________

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