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7527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的方法?

(小组讨论)

小结:

(1)用手捏。

如果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用火烧。

有头发烧燋的味道,说明土壤中有有机物。

(3)放入烧杯的水中。

有气泡冒出,说明有空气;

水面浮有杂质,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4)用玻璃棒搅拌,水变浑了,说明土壤中有泥土。

除了这些,同学们再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呢?

教师演示实验。

第二课时

一、研讨问题:

1、谈话:

通过以上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

2、学生讨论。

在学生研讨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根据探究活动中获得的事实来研讨问题,要求学生把研讨的结论记录在书中。

3、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评价。

4、学生根据自己得出的研究结果涂亮智慧星。

有多少就涂多少颗星。

二、拓展延伸:

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

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

4、小结保护土壤的小知识。

三、练习:

2、种子发芽

1、知道植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

种子是有生命力的。

种子都有胚根、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出植物的茎和叶。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能运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

能和同学们合作设计并做种子发芽的对比试验。

3、通过观察种子,训练学生认真细致观察植物体的习惯。

通过坚持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

1、学生自带浸泡过的蚕豆、菜豆、花生、向日葵等种子。

2、教师准备镊子、放大镜、解剖刀、白纸等工具和材料。

一课时

一、引入问题:

1、每小组学生战士浸泡过的种子。

请组内同学参观。

2、提问:

植物大多是有种子发育来的。

关于种子,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相机板书:

种子有什么样的结构?

种子是怎么得来的?

种子为什么会发芽?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

3、整理学生提问,引入今天课题。

二、探究结构: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潜心呀就水稻种子,使水稻产量翻了三倍,亩产平均800多公斤,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8次大奖。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把玉米等种子用神州飞船带入太空实验,再带回地球种植后期产量均大大提高。

看来,研究种子大有学问!

下面就来研究大家提出的其中一个问题:

种子的构造。

2、观察种子。

3、学生汇报。

4、整理信息。

(1)介绍胚根和胚芽,讲解: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小组讨论小结:

观察不同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不管什么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三、研讨问题:

1、研究学生提出的另一个问题:

一粒种子发芽后才能长成一株植物,那么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2、各小组讨论。

3、汇报讨论、推测的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需要水、土、空气、阳光……

4、小组商议:

你们小组准备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哪一个条件,需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试验进行探究?

5、各小组交流汇报。

6、分小组试验探究。

7、2——3天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在班上交流“探究的问题”、“实验的结果”、“发现的问题”等。

8、各小组小结,将大家共同的认识记录下来。

9、巴发芽的种子种在盆中,下节继续探究其他问题。

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

向地性。

2、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的生长有影响。

3、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想象力。

4、在亲历播种种子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教育。

5、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6、在长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毅力。

1、教师:

玉米种子4粒、装好培养土的花盆。

2、学生:

玉米或各种菜豆种子、纸巾、塑料袋、铁架台。

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提问:

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生长?

是向上呢还是向下?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对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进行研究。

2、(教师出示四粒种子和一个装有培养土的花盆)这样吧,让我们共同把这四粒种子分别按胚根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个方位种进花盆里。

猜一猜,这四粒种子发芽后,根会向哪个方向生长,并用笔画出你认为可能生长的方向。

(然后把花盆放在教室的窗台上,以备一周后观察。

3、学生汇报猜测情况。

二、设计实验:

1、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学生答做实验)

2、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法。

(教师作相应的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实验方法及步骤。

4、师生共同筛选认为科学的实验方法。

5、学生分组实验。

各小组分工合作,持续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一、验证猜想:

如果你完成了上面的实验和观察记录,就可以涂亮智慧星。

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谁来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向哪个方向生长?

2、学生汇报。

(有三种可能:

A、向下生长;

B、向有水的地方生长;

C、向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

3、现在我们共同种下取得种子一定发芽了,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们的根是向哪个方向生长的呢?

好吧,我们来看一看吧。

4、扩展与延伸。

谈话:

你预测对了吗?

植物受地球引力的吸引,向地里生长,这叫植物的向地性;

植物幼苗向有光的地方生长的特性,叫向光性;

根还向着水湿方向生长的特性,叫做向水性。

(板书)这些都是植物根的生长特性,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4、根朝哪边长

1、指导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想,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

2、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胆设计对比实验,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3、在设计对比实验中,愿意与人合作、交流、形成注重证据的意识。

发芽的菜豆、锯末、浅盒、盛水容器、棉线等。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展示植物根的生长实例,问:

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的猜测,到处探究题目。

二、探究设计:

1、实验假设:

在土壤里水分分布不匀时,根是否总会向着水分比较多的地方生长。

2、设计方案,提出要求:

(1)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处理好刺激方向和根运动的方向的位置关系。

(2)方案设计要便于操作和观察,注意实用性、实效性和可重复性。

3、合作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展示实验方案,叙述实验过程,自我评价实验效果。

(2)合作研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根究实验设计,探讨改进及创新实验方法,使实验效果更好,更能证明根据又向水性。

(4)请学生观察评论教师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能产生的实验结果,以及改进和创新的设想。

总结延伸(四、五天后)

1、交流观察记录,发现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

2、实验的结论和推测是一致吗?

3、小结:

植物的根有向水性。

4、植物的根除了有向水性以外,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向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

请接着实验观察:

向对比实验中一个盒子里放入适合植物生长的肥料,另一个盒子中不放,过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盒子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5、茎向哪边长

1、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

2、到校园或大自然中细心观察植物茎的特点,推测茎的生长特性,并能自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细心观察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事实归纳分析出茎的向光性。

3、通过对茎的观察、推测、实验、记录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品质;

在实验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内容作一个大致的分工。

2、向阳处生长的繁茂的树枝图画或照片。

3、学生准备:

科学记录本。

4、小组活动材料:

硬纸盒、白纸、剪刀、小尺子等。

一、导入问题:

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水性和向地性。

那么,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2、平时生活中你对树枝的生长情况有何发现?

二、观察树枝生长情况。

(到校园实地考察)

1、划分小组观察区域。

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

(1)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2)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

(3)注意安全。

(4)不伤害树木。

3、小组活动。

4、交流情况。

三、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研究茎的相关性。

1、提出问题。

2、讨论方案。

3、交流情况。

4、小组交流。

5、课外进行实验观察研究。

6、指导做好观察记录表。

四、拓展与总结:

1、整理记录并分析出茎有向光性。

2、农业种植倡导“合理密植”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

3、植物茎的向光性对植物自身生长有何意义?

你有何启发?

6、植物怎样“喝水”

1、指导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运输水分,并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运输水分。

2、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学会周密思考。

3、体会到植物也和人一样有生命需求,有生存的本领,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

1、各种植物采集的根。

2、一株新采集的根部完整的、茎较粗的植物。

3、小量筒。

4、红水、施用眼、胶头滴管、小刀。

一、引入问题:

同学们,我们校园里种了许多花草、树木,我们在给花浇水时主要是把水洒在土壤里,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2、大家都认为植物已靠根“喝水”,那么你们建过的根是什么样的呢?

二、观察植物的根。

1、根究竟是不是同学们说的样子呢?

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老师准备了很多根,现在分发到大家,请仔细观察植物的根是一样的吗?

有哪些不同?

有哪些相同?

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书本上的表格里。

2、分发材料,分组观察记录。

3、汇报与交流。

4、归纳整理:

植物的根是不一样的。

有的根很粗,侧根细(叫直根);

有的根粗细差不多(叫须根)。

根的共同点是:

根很长、很多,根的尖端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根毛)。

5、提问:

(1)根很多、很长,对植物喝水有什么好处?

(2)根毛壁薄,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

三、实验证明根能喝水:

从根的特点上看,根具备喝水条件,但是根长在土壤里,我们看不见,根到底能不能喝水呢?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1、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证明根能喝水呢?

2、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方案。

3、交流和指导。

4、各小组制作实验装置。

5、预测一下:

试管里的水将会怎样变化?

可能会看到哪些现象?

四、课外探究:

请大家将装置放在教室的窗台上(要向阳),定时观察,并认真做好记录。

1、上节课,同学们做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和交流并说明。

3、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根能吸收水份,并输送到植物的全身。

4、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5、学生推测。

二、观察探究:

1、你认为茎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2、学生猜测(也可以边说边画)。

3、学生汇报交流。

4、演示:

将根横切与纵切。

5、学生将根切开后仔细观察。

6、讨论:

这些构造可能有什么作用?

三、小结:

1、根据我们的研究,讨论总结:

植物的根是怎样“喝水”的。

2、汇报交流。

3、写出结论。

4、想一想:

我们以后该怎样对待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自由研究

1、通过调查、查询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动手试验和进行长期观察活动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寻求各种方法,尝试不同做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一般生长在土壤中,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温度)、水和空气。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植物离开土壤还能不能生长?

通过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联想生活中长黄豆芽、绿豆芽等实例,引出无土栽培的话题。

二、在远离大陆的海岛、沙漠、高原,守卫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解决吃菜问题。

同学们想不想学习无土栽培技术?

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无土栽培技术:

简易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的本质是利用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可避免土壤传染的病虫害及连作障碍。

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还具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并省肥、省水、省工。

无土栽培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效益高,目前发达国家温室作物生产90%采用无土栽培,温室无土栽培西红柿亩产量达到了3-4万公斤,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西红柿亩产量达到1.3万公斤,亩纯收入1.5万元。

所谓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由栽培槽和供水系统两部分构成。

在实际生产中栽培槽用木板、砖块或土坯垒成高15-20厘米、宽48厘米的边框,在槽底铺一层聚乙烯塑料膜。

可供栽培两行作物。

槽长视棚室建筑形状而定,一般为5-30米。

供水系统可使用自来水基础设施,主管道采用金属管,滴灌管使用塑料管铺设。

有机生态型基质可就地取材,如农作物秸杆、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木材加工的副产品等都可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为了调整基质的物理性能,可加入一定比例的无机物,如珍珠岩、炉渣、河沙等,加入量依据需要而定。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肥料,以一种高温消毒的鸡粪为主,适当添加无机化肥来代替营养液。

消毒鸡粪来源于大型养鸡场,经发酵高温烘干后无菌、无味,再配以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等,使肥料中的营养成分既全面又均衡,可获得理想的栽培效果。

无土栽培属于高效农业,一次性设备投资较大,营养液的配制、调整与管理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需专门培训才能掌握。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从"

万物土中生"

到"

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

再到"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标志着植物营养研究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中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科技进步,从而使原属于耗能型无机农业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走向生态型有机农业。

我国以无机化肥营养液为营养源的无土栽培,早年仅限于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小面积种植,经推广后,到1993年全国无土栽培面积约有43公顷。

长期如此缓慢发展,其原因与投资多、成本高、不易掌握、效益不稳等有关。

但营养液无土栽培近年有些农业示范园区作为代表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展示。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研究组郑光华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93年北京海淀区农科所有关科技人员加入研究,经数年多次试验总结制定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于1996年正式定名为"

该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源及栽培基质,是我国首创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

自1993年起到1999年,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63公顷,占全国各类无土栽培总面积的60%,充分显示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所具有的生命活力及其在精品农业中的作用。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现正在各地推广,但所需的有机基质及配套设施都没有标准化的商品供应,应用这项技术的单位,只好采取小生产自给自足的办法,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拼凑生产所需基质及设备,必然与原技术要求有一定距离,故投产后有好有差,达不到应有的生产指标,影响了该技术应有的生产水平及扩大发展速度。

因此,要走向现代农业生产,必须采取产业化生产方式,生产出标准的有机基质及设施商品,以发挥其应有的质优、高产、高效益的效果。

早在1994年起,我站在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中,时感所需物资有商品供应之需要,并开始探讨实现商品化的途径。

自2000年起,在北京市海淀区科委立项扶持下,加快了上庄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北京上庄创新种植中心致力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变,进行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商品化的研究并开发出有一定标准的成套商品,经不断完善,现商品化程度可做到实施"

傻瓜化+交钥匙"

工程,以期为我国现代农业无土栽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技术内容

配制适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植物营养基质:

利用农业副产品及废弃物(作物秸杆、禽畜粪等有机物质)或天然有机物质(草炭)为主材,加入部分无机物质(炉渣、珍珠岩等),混配成有机基质,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源"

,是贮存与调节养分、水份的"

库"

,是支撑植物地上部生长的"

基"

建立适合低耗四节要求的植物栽培设施:

栽培槽用泡沫聚苯复合固化的轻质板材,制成L型槽周边框,于其中铺塑料薄膜与地面土壤隔离,于其上放置基质。

供水系统由进水主管道、计量水表、支管、截门、滴灌带等部件相联组成,满足特定生产方式要求。

可根据原有的栽培设施如大棚、温室、日光温室进行菜、花、果生产,以及庭院、楼顶开展绿化建花园、菜园、药园等的需要,进行设计并组装完整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工程。

技术特点

栽培的植物营养源,大部或全部来自农业本部门的副产品及废弃有机物质,资源丰,能再生,为传统无土栽培从无机化走向有机化开辟了道路,不仅可解决土壤障碍问题及在非农耕地开发农业生产,更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市场需要,同时对缓解人口众多所造成的资源短缺及环境恶化有重要作用。

植物营养的供应,有机基质是重要营养源,需加添的营养元素,可施用固态肥料,可省去营养液的配制及供应系统,故设备大为简化,较无机营养液无土栽培投资节省70%以上,在经济上为大量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营养供应可根据所需生产的农产品等级,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如生产绿色AA级农产品可全部施用有机肥,生产绿色A级农产品可施用有机肥加部分无机化肥。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设施的商品化,可加速推广该项技术,可使得该栽培技术更简明,施肥配方化,管理规格化,技术易掌握。

宜发展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增加规模效益。

应用领域及效果

应用于设施园艺栽培,可有效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生产特种、珍贵的花、果、菜,产品质优、高产,可达绿色食品标准,在瓜、果、叶菜类上均表现味浓纯正,外观形正色亮,仅用眼、鼻感官就可鉴别,产量一般比土壤栽培高50%左右,有些超过一倍以上。

可将城市建筑顶部及水泥砖地变成绿岛,建成花园、菜园、药园,起到美化环境、降温、环保作用,这将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

还可产生经济效益,提供鲜艳花卉、名贵药材、无污染蔬菜。

发展城市观光农业,调节人民生活情趣,更有重要特殊意义。

有机基质还可用于家庭养花、种菜的栽培基质,自己动手搞起阳台绿化,调节生活情趣,更是其乐无穷。

亦可在荒山、荒漠、海岛、矿坑等不毛之地开发农业生产。

三、在查阅资料后思考几个问题:

1、无土栽培是怎么回事?

2、哪些织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

3、怎样进行无土栽培?

4、尝试能否用海绵代替土壤栽培职务?

四、根据自己学习的无土栽培方法,选一种自己熟悉的职务进行无土栽培实践活动。

 

7、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1、能说出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并能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2、能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观察学习用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

3、能积极地与同学们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

1、学生准备:

各种各样的铅笔、钢笔、圆珠笔、削笔刀、卷笔刀、文具盒、笔袋、橡皮、蜡笔、水彩笔、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各种纸、改正液、透明胶等。

2、教师准备:

各种学习用品一套。

一、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

1、提问:

你带来了哪些学习用品?

2、你常用到那些用品?

3、你还知道那些学习用品?

4、什么是学习用品?

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指导学生将学习用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1、你能给这些学习用品分类吗?

按什么标准分?

可以分几类?

2、小组交流、讨论分类方法,然后动手分。

3、教师归纳小结。

三、指导观察各种学习用品,提出研究问题。

面对这些学习用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学习用品,用看、摸、挤、按、捏、用、试等办,

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能提出几个问题?

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多。

3、小组交流讨论,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

5、学生将归类的问题记录在书上。

四、课外研究:

课外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8、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探究:

1、能发现使圆珠笔芯伸缩的原因是有弹簧,通过实验能发现弹簧的特征。

2、能举例说出与弹簧有类似特点的物体,会做物体弹性实验,并能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知识:

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什么是弹力和弹性。

情感:

能举例说出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好处。

教学重点:

认识弹簧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认识弹簧的特征。

教具准备:

圆珠笔、气球、篮球、足球。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一、 

导入。

1、谈话,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笔就是圆珠笔,说说你喜欢用那种圆珠笔?

为什么?

2、针对你喜欢的圆珠笔,你能提出哪些研究的问题?

3、这节课我们研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方便地伸缩?

二、研究笔芯能伸缩的原因。

1、先按压几次笔芯能伸缩的圆珠笔,猜想是什么原因?

2、要验证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学生说出方法后,让学生将圆珠笔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3、当学生发现有小弹簧后,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里面的弹簧在起作用?

怎样验证?

4、导入,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方便地伸缩呢?

弹簧究竟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

用手拉,弹簧会变长。

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

用力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