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987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多媒体显示

械(xiè

)轩(xuān)舆(yǔ)犀兕(xī sì

)鼋(yuá

n)罨(tuó

鲋(fù

) 梓(zī)褊楠(piá

 ná

n)

多音字:

请说之(shuō)长木(zhà

ng)公输盘(bān)见我于王(xià

n)

禽滑厘(gǔ)

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2.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示例: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

(2)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

(3)子墨子曰;

“壮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4)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5)子墨子曰:

“然胡不已乎?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

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7)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的虚伪。

“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8)公输盘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

子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出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之意。

3.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

合作探究1-1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子墨子:

指墨翟。

前一个“子”是其学生对他的尊称;

后一“子”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

  起于齐:

自鲁国出发。

起:

起身,出发。

  夫子:

先生,这里公输盘是对墨子的尊称。

 

 何命焉为:

(有)什么教导呢?

命:

教导,告诫。

焉为:

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

  侮:

欺侮。

臣:

墨子的自我谦称。

 藉:

凭借,依靠。

说:

同“悦”,高兴,愉快。

请献千金:

请让我献给你千金,(作为杀人的报酬)。

“请”在此为表示敬意的副词。

金:

量词,前期秦朝以二十两为一金。

义:

崇尚仁义 

 固:

本来,从来。

  请说之:

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

说,陈述,解说。

  何罪之有:

有何罪。

这里的“之”字,没有实义。

  2.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明确:

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探究质疑13-16自然段

见:

拜见。

争:

同“诤”,直言相劝。

类:

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

 然:

(既然)这样。

 胡:

为什么。

  已:

停止。

  见(xià

n):

引见 

  文轩:

装饰华美的车。

  敝舆:

破车。

  褐:

粗布衣服。

  粱肉:

指好饭好菜。

  何若:

什么样的。

  犹……之与……也:

好像……同……相比。

   文梓:

梓树。

  长木:

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国小而穷。

  善哉:

好呀。

  虽然:

即使这样。

2.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

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伺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

精读品析17-22自然段

牒:

书板,木札。

  

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

机变,巧妙的战术。

  诎(qū):

(办法)穷尽。

  所以:

用来......的方法。

寇:

入侵。

  距:

通“拒”抵御。

  守圉(yù

):

守卫,圉通“御”,抵挡。

    

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文:

彩饰。

  轩:

有篷的车

  2.墨子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

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

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守有余,公输盘起东心,子墨子预守备。

“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子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13~16)(17~22)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



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词穷;

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

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

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

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机智善辩。

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

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

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3、谈谈你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看法

墨子:

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

顽固、阴险、狡诈。

在民间传说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争取楚王宠信,又要标榜自己有“正义感”。

楚王:

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4、课堂小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阴险、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

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

教学后记

18《孟子》两章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

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齐答;

“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

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

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1-2自然段,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环]围。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结果攻城失败。

“环而攻之而不胜”。

(板书) 

④ 

原因何在?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合作交流3-4自然段

⑺[池]护城河。

   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

[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固]巩固。

(13)[国]国防。

  (14)[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15)[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下同。

(16)[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17)[至]极点。

  (18)[畔]通“叛”,背叛。

 (19)[顺]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1)第三段中: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战争结果如何?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为什么?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方法?

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

双重否定句;

排比修辞;

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3)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

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

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天时、地利、人和)(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

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

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5)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得道,施仁政) 

探究质疑

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

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

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 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4、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

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主预习2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

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

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

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请走进《孟子·

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1、发:

起,指被任用;

2、举:

被举用,被选拔;

3、士:

狱官;

4、苦:

使...痛苦;

5、劳:

使...劳苦;

6、饿:

使...饥饿;

7、拂乱:

使...颠倒错乱;

8、所以:

所做的事;

9、动:

使...惊动;

10、忍:

使...耐得住;

11、曾益:

增加,曾同“增”;

12、空乏:

资源缺乏,使...受贫困之苦;

13、恒:

常;

14、过:

犯过失;

15、衡:

同“横”,梗塞,不顺;

16、作:

奋起,有所作为。

17、征:

征验,表现;

18、入:

国内;

19、出:

在外面,国外;

20、拂(bi):

同“弼”,辅弼。

精读品析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证明了什么?

  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证明了生于忧患。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

目的是什么?

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6、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

请列举几例。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

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

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温馨提示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

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

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才能从奋斗中来。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19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苟得 

() 

辟() 

 

一箪食() 

一豆羹() 

蹴尔() 

不屑() 

乡为身死() 

三、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