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15351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和答案评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个人部门B.非金融企业部门

C.金融部门D.政府部门

C(1分)教材P69

4.按照决定方式的不同可将利率划分为【】

A.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B.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

C.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D.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B(1分)教材P90

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B.实际利率

C.名义利率D.市场利率

B(1分)教材P91

6.从货币数量角度阐释汇率决定的理论是【】

A.国际借贷说B.购买力平价理论

C.利率平价理论D.货币分析说

D(1分)教材P105

7.下列关于浮动汇率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明显降低

B.汇率对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作用

C.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状况自发决定

D.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增强

A(1分)教材P111

8.按照交割方式的不同可将金融市场划分为【】

A.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B.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C.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D.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B(1分)教材P126

9.下列关于优先股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具有优先认股权

B.在公司破产清算时具有优先求偿权

C.具有股息的优先分配权

D.风险小于普通股

A(1分)教材P122

10.我国证券交易所实行的是【】

A.竞价交易制度B.做市商交易制度

C.报价驱动制度D.限价驱动制度

A(1分)教材P158

11.下列属于商业银行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业务是【】

A.贴现B.转贴现

C.再贴现D.银行承兑汇票

B(1分)教材P143

12.金融互换合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A.资产组合理论B.套利定价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绝对优势理论

C(1分)教材P195

13.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通常是【】

A.股票市场B.货币市场

C.基金市场D.衍生工具市场

B(1分)教材P131

14.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不包括【】

A.价值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

B.高杠杆性

C.低风险性

D.构造复杂,设计灵活

C(1分)教材P179

15.投资银行最为传统与基础的业务是【】

A.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B.证券承销业务

C.并购业务D.资产管理业务

B(1分)教材P252

16.历史最为悠久的保险险种是【】

A.火灾保险B.海上保险

C.利润损失险D.航空保险

B(1分)教材P261

17.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交存中央银行的部分是【】

A.现金漏损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超额存款准备金D.派生存款准备金

B(1分)教材P278

18.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货币供给将会【】

A.增加B.减少

C.不变D.不确定

A(1分)教材P298

19.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

A.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政策工具→最终目标

B.政策工具→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C.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暇终目标

D.中介指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C(1分)教材P315

20.最早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是【】

A.德国B.英国

C.日本D.美国

D(1分)教材P319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属于现代消费信用典型形式的是【】

A.预付贷款B.分期付款

C.赊销D.预收贷款

E.消费信贷

BCE(2分)教材P79

22.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具体体现是【】

A.垄断货币发行权

B.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代理国库

BC(2分)教材P204

23.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

A.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B.提供支付结算,完成货币收付

C.优化资源配

D.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

E.促进产业集中

ACDE(2分)教材P250

24.治理通货膨胀可实施的货币政策操作有【】

A.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

B.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C.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降低再贴现率

E.提高利率

BCE(2分)教材P307

2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B.不动产信用控制

C.消费者信用控制D.信用配额

E.优惠利率

ABCE(2分)教材P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经济范畴的信用

教材P67经济范畴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其基本特征。

27.远期汇率

教材P101远期汇率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外汇交制,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

28.中央银行票据

教材P144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2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教材P3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30.菲利普斯曲线

教材P316显示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的曲线。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年3月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新发行单位面值为1元的A基金,规定了两档认购费率:

一次认购金额在1万元(含1万元)——100万元(不含100万元)之间,认购费率为%;

一次认购金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认购费率为1%。

(1)投资者王先生用50万元认购A基金,请计算其可以认购的基金份额。

(3分)

(2)2013年8月10日,王先生赎回其所持有的全部A基金,当日基金单位净值为元,赎回费率为%,请计算王先生的赎回金额。

教材P176

(1)认购份额=认购金额×

(1-认购费率)÷

基金单位面值=500000×

(%)÷

1(2分)=492500(份)(1分)

(2)赎回金额=(赎回份数×

赎回日基金单位净值)×

(1-赎回费率)=(492500×

)×

(%)(2分)=443250×

%=(元)(1分)

32.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7%,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乳,通货-存款比为8%,试算货币乘数。

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希望货币供给量减少1260亿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央银行应该回笼多少基础货币?

教材P284

(1)货币乘数=C/D18%(3分)C/DR/D8%17%5%

(2)中央银行应回笼的基础货币=1260+÷

(2分)=350(亿)(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3.简述金币本位制的基本特点。

教材P59

(1)黄金为法定币材,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分)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

(1分)

(3)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34.简述利率在徽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教材P93

(1)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2)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3)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35.简述影响金融工具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教材P120

(1)偿还期限,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呈反向变动关系:

偿还期越长,流动性越弱,偿还期越短,流动性越强;

(2)发行人的资信程度.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呈正向变动关系:

金融工具发行者的信誉状况越好,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反之,流动性越弱;

(3)收益率水平。

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呈正向变动关系:

金融工具的收益率水平越高,流动性越强;

反之,流动性越弱。

36.简述欧式期权与笑式期权的区别。

教材P193

(1)欧式期权是只允许期权的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行权的期权合约,笑式期权则允许期权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前的任何时间执行期权合约。

(2)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更为有利,卖方则要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因此美式期权的期权费通常比欧式期权的期权费要高一些。

37.简述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历程。

教材P202

(1)初步形成阶段(1948年——1953年):

中国人民银行,它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开始。

(2)“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1953年——1978年):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

(3)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1979年——1983年8月):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恢复或成立;

(4)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1983年9月——1993年):

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5)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阶段(1994年至今):

形成了由“一行三会”为主导、大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翼的较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

六、论述题(本题13分)

38.试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标准及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教材P238

(1)保持数量充足的资本不仅是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基本要求,也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基本手段,因此,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性是商业银行经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规定了统一的标准,即资本充足率不低于既,这逐渐称为国际银行界资本管理的“一条铁律”。

(2)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有两个途径:

一是增加资本;

二是降低风险资产总全。

具体内容包括:

(4分)

①增加资本总量。

主要包括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②收缩业务,压缩资产总规模。

③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比。

④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资产的风险含量。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