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120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9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四章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4.1《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题解

4.2项目建设原则

4.3项目建设目标

4.4项目技术选择取向

第五章项目工程总体设计

5.1项目建设年限确定

5.2污泥量预测

5.3污泥泥质

5.4项目工程建设厂址

5.5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技术比较与选择

5.6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选择

第六章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设计

6.1污泥堆肥技术的可行性

6.2项目技术实施后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

6.3项目技术的创新点

6.4污泥堆肥的基本原理

6.5污泥堆肥工艺说明

6.6污泥堆肥工程设计

6.7污泥堆肥的土地利用

第七章组织机构及定员

7.1编制机构及定员

7.2工作制

7.3其他

7.4培训

第八章环保与节能

8.1环保法律法规依据

8.2节能法律法规依据

8.3项目主要污染及治理

8.4节能及其措施

第九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

9.1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依据

9.2措施

第十章项目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概况

10.2投资范围及内容

10.3编制依据

10.4投资估算总表(见表10-1)

表10-2土建工程明细表

表10-3生产设备明细表

表10-4附属工程明细表

表10-5工程其他费用明细表

第十一章经济效益预测

11.1编制说明

11.2成本估算

11.3效益分析

第十二章工程建设进度

12.1工程进度方案

12.2建议

第十三章项目组织与保障措施

13.1组织管理

13.2计划管理

13.3工程管理

13.4资金管理

13.5工程建设保障措施

第十四章项目综合评价

14.1环保项目是前瞻性投资

14.2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

14.3环保效益显著

14.4项目兼顾污水厂目前需要和长远发展

14.5社会效益广泛

14.6项目建设单位胜任项目、实施的组织工作

14.7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14.8项目评价结论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城市污泥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工程

1.1.2、项目地点:

某工业园区Ⅱ区

1.1.3、项目建设单位:

1.1.4、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某是为适应环保产业的发展于2010年11月26日经xx工商局核准成立,厂区座落于某工业园区Ⅱ区,是为推广污泥处理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污泥清理、利用等,公司注册资本金300万元。

今后,我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本着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为发展中国的环保事业,促进污泥处理的产业化发展,我们愿与各界有志于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和企业进行商谈合作,共同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口号是“倡导绿色能源,保护我们的家园”。

虽然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xx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治理污染、优化城市环境状况、创建最佳城市人居环境而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该工程由xx污水处理厂予2006年9月完成建设投入生产试运行,并予2008年9月通过省级竣工验收。

经过近四年的水处理运行,设备运转正常,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厂未将污水污泥的最终处理处置纳入规划设计,目前该厂日处理污水4万m3、每天产生污泥约20m3(含水率75~80%),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堆置于厂区空地及道路两旁,污泥的处理问题日趋严重。

污泥的大量产生,既超出了环境的自然消纳能力,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又造成有机废弃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实城市污水污泥是一种有价值的生物资源、含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磷、等营养成分,尤其是有机质含量高达50%以上,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但是不对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直接施用于农田作物,不但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反而会给农田造成板结等危害,还会造成病菌、寄生虫等危害。

随着城镇污水处理的迅速发展,污水污泥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多,而城镇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一直是限制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博弱环节,致使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成为困扰污水治理的“瓶胫”和沉重“包袱”,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环境压力和经济负担。

目前我国水污染控制和防治已进入全面推进和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大规模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带动了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为有效规范污水污泥市场,近年来国家建设部、环保部、科技部以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相继制定和发布一系列有关污泥处理的技术政策和行业标准,特别是2009年2月18日,建设部等三部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泥防治技术政策》以及建设部于2009年7月9日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术规程》(2009年12月1日实施),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2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为科学合理地处理污水污泥,控制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了“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政策”还同时明确了污泥处理处置的保障措施,这将进一步激发污水处理从业者的积极性,促进污泥处理处置迅速健康发展。

最近党中央提出“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重大命题,要求把环境问题提到事关民族兴衰、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高度来认识,树立大局意识,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紧紧围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这一战略思想,促进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在更深入的细节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落实,在上述大好形势和有利条件的推动下,污泥处理处置工程项目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2、编制依据

1、《xx综合年鉴》2006。

2、某省xx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补充文件。

3、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通知。

建城〔2009〕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

二○○九年二月十八日发布。

4、环境保护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2010年2月发布)。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分类》(CJ/T239-2007)。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CJ247-2007)。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

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2007)。

1.3、编制目的

在大量跟踪当代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科技成果,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和比较、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某总体规划,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实现以下目的:

1、论述建设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论述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

3、对本项目所选择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及投资估算等工程方案的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环保有效性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比较和论证。

4、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推荐建设方案,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提出财务分析、效益分析、环境评价等建议。

1.4、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结合地域特点、环境条件、经济水平和未来发展选择工程建设方案,使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治理污染、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能长久、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整体效益,所建设的项目达到示范工程水平。

3、所采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具有先进、实用、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特点,既能保证污泥安全、环保、经济的处理处置,又能带动周边企业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当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科技支持。

4、污泥处理厂建(构)筑物、道路、绿化等设计力求与厂区建筑整体风格和谐统一,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5、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把令人厌恶的污泥处理,变成实现清洁生产的绿色工厂,为创建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型)污泥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积极努力,做出贡献。

1.5编制范围及内容

1.5.1本工程项目的服务区域为xx污水污泥处理厂及周边固体废弃物排放利用企业。

1.5.2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污泥产量及性质、工程规模、选址、选择处理途径确定处理要求。

2、确定污泥处理工艺技术方案,处理系统布局和污泥运输方案。

3、提出污泥最终处置的配套设施,设备及产品类型。

4、进行相应的工程投资估算、日常运行费计算,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等。

1.6决策因素和方案选择、设计要求

1.6.1决策因素

1、项目工程决策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规范。

2、项目工程设计时应首先落实污泥的最终处置出路,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相结合,确定节能减排和资源最优配置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使新建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能在建成后较长时间内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性。

3、项目工程建成后,技术上能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经济指标应体现综合投资和运行成本的比较优势。

1.6.2、方案选择

1、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运输管理人员安排条件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确定本项目建设以在污水处理厂附近就地进行为宜。

2、项目建设应根据污泥泥质、排放数量、环境条件、辅料来源最终利用途径选择确定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方案。

3、污泥处理厂的规模、布局、面积、产品、数量、处理周期应根据泥质处理工艺要求确定。

4、应在对污泥处理备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

技术经济比选应符合因地制宜、稳定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综合评价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6.3、设计要求

1、污泥处置应与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的前期浓缩脱水处理工艺衔接,污泥处理处置设计应按系统工程综合考虑。

2、污泥处理厂应设置污泥堆存设施,并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3、本项目工程选用污泥浓缩—脱水—堆肥—土地利用的组合处理处置工艺。

4、污泥处理厂必须按相关标准规定设置消防、防暴设施,噪声和卫生指标应符合相关环境标准的规定。

2.1、项目概述

“十一五”是xx污水治理实现突破发展的时期;

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污水处理项目完成工程建设,实现与省政府签订的责任目标;

为保护城区人民的饮水安全,市政府提出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战略目标。

污水治理环境保护工程的完成,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为创建最佳城市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新鲜的空气,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市政府为人民更好地享受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成果所兴办的一件大事、实事,同时也深刻地铨释了环境保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负有重大历史使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xx与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污水污泥排放量日益增多,这些源源不断大量产生的污水污泥,已成为污染城市环境、影响市民生活、困扰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如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污泥排放量,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废弃有机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选用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和经济水平、具有环保、安全、经济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从根本上实现污泥处理处置的无害化、资源化,是xx环境保护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项目工程建设的目的在于落实国家建设部、环保部、科技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城建〔2009〕23号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等有关政策、法规文件,按照《技术政策》提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原则,完善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处理设施,通过对污水污泥进行好氧高温发酵的堆肥处理,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去除臭味,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体,达到稳定化、无害化的要求,并且生产有机肥系列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

总体目标是在治理污染的同时,通过污泥土地、生态等的利用,解决污泥的最终归宿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污泥零排放。

2.2、污泥处理处置不到位的危害

2.2.1、污水处理中产生的副产品——污泥,成分复杂,有机物和含水率高、易腐败有恶臭,富集有大量寄生虫卵、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极易造成污染源扩散、传播疾病、污染水源、土壤、空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因此污泥有“环境杀手”之称,世界众多国家都将污泥视为危险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1985年12月举行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专家工作组会议上对危险废物做出了如下的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以外的那些废物(固体、污泥、液体和用容器装的气体),由于它们的化学反应性、毒性、易爆性或其他特性引起或可能引起对人类健康或环境的危害,不管它是单独的或与其他废物混在一起不管是产生的或是被处置的或正在运输中的,在法律上都称为危险废物。

”198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危险废物的污染危害列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2.2.2、对污水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削减COD,治理环境污染,但若忽视污泥处理处置或处理处置不到位,就会变成一次污染大转移,将通过各种途径污染土壤、水源、大气甚至食物链。

污泥在污染环境后,最终仍需进行二次治理,其治理成本将更加昂贵,污染治理的范围更为广泛,技术难度更大,国家污染减排的实际效果将大大缩水,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将难以实现。

2.2.3、侵占良田绿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

污泥排放后,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处置,则首先需要占地堆放,排放堆积的数量越大,占地越多,以xx污水处理厂为例,污泥堆放所占的土地皆为良田绿地,污泥的大量长期堆放,不但有碍观瞻,而且臭气、有害昆虫、致病生物密度增大,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状况,还会影响周围企业的生产工作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更有甚者,污泥堆置或转移过程中,其中的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人与污染的土壤直接接触,或食用此土壤上种植的蔬菜、瓜果、都有可能致病。

污泥或被污染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随天然降水再次变成污水,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极易渗入土壤,对环境安全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

2.2.4、粉尘污染

排放后堆置的污泥会通过下列途径扩散污染,污泥经风吹日晒干化后形成的细粒粉末、污泥中有机物的分解以及污泥释放出的有害气体,都可加重大气粉尘污染,干化的污泥堆体如遇到四级以上的风力,灰尘飞扬可达数百米,沙尘暴来临时,污泥粉尘被裹携其中,将飞散的更远,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

2.2.5对环境安全的严重威胁

露天堆放和填埋的污泥,由于有机组分的分解容易产生沼气,一方面沼气中的氨气、硫化氢等的扩散,会产生恶臭,另一方面沼气的主要成份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而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以上时,很容易引起燃烧,发生爆炸对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其实例一:

1995年10月27日,北京市昌平县阳坊镇的一公司员工宿舍发生了剧烈爆炸,造成三人严重烧伤,其中一人烧伤面积达95%,究其原因是该员工宿舍仅靠垃圾堆放场,该垃圾堆放场是利用一个废弃的取沙坑对污泥垃圾进行简易处置,污泥、垃圾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腐化产生大量的沼气,由于填埋场未进行防渗处理,四周土地疏松,容易通风透气,造成沼气通过土层扩散室内并且大量富集,导致遇明火发生燃烧爆炸。

实例二:

2009年6月兰州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发生检修工人被污泥产生的甲烷窒息致死的惨痛事件。

2.2.6、污泥堆积容易产生甲烷气体,甲烷扩散后将大量消耗地球大气空间平流层的臭氧,使宇宙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加,极易诱发各类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2.2.7、污泥直接农用的潜在环境风险

污水污泥中含有一定的有机质和N、P、K养分,往往被一些贪图便宜的人直接用于农田,因而也带来巨大的潜在环境风险,为此国家在污泥的安全措施和监测控制中有着“污泥资源化利用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一般城市污泥中都含有大量病源菌、孤菌、埃希氏菌、核菌等、钩端螺旋体、脊髓质炎病毒、人肠道孤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甲肝病毒、H1N1病毒等细菌和病毒,但凡人类发生疾病、疫病的病原菌,都有可能在污泥中存在和出现,因此如果不对污泥进行无害化灭菌处理,则可能增加导致伤寒、霍乱、鼠疫、脊髓灰质炎、肝炎、肠炎、钩端螺旋体病、呼吸道感染、结膜炎、脑膜炎、肌肉疼痛、腹泻感冒、头痛、呕吐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根据有关科研部门的研究结果证实;

经过北京市方庄污水污泥处理厂产生的污水污泥进行化验检测,其脱水污泥中的病原菌含量如下:

大肠菌群为400万个、/克污泥蛔虫卵为600个/克污泥,活卵率为100%。

2.2.8、未经灭菌处理的污水污泥直接施用于农田,存在极大的环境隐患,是极不安全的。

为此国家早在1984年就颁布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并且明确规定“生污泥必须经过高温堆肥或消化处理才能施于农田”

目前虽然采用外加热和其他物理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理也可起到杀灭病原菌、杂草种子的作用,但不足的是无法对污泥中的有机质进行稳定化处理,因而将污泥作为肥料施用到农田后会抑制种子发芽,产生恶臭、高温引起作物烧苗烂根,引发有机质与作物争夺养分,产生“氮素饥饿”现象。

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2.3、污泥处理的目的

1、确保污泥处理的效果,防止二次污染

污泥是城市污泥处理过程中的伴生物,含有大量有机质和病原微生物,含水率高、易腐烂、有恶臭。

未经处理的污泥任意堆放,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环境,危害农作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和新的环境危害。

2、使容易腐败发臭的有机物稳定化

污泥的稳定化,是通过好氧高温堆肥发酵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物降解不再因环境温度变化而腐败发臭,达到稳定化的目的,避免环境的二次污染。

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无害化处理

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是通过高温发酵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防止传染病通过污泥扩散。

4、使有机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在处理污泥的同时,将污泥作为一种再生利用的生物资源,实现化害为利、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

总之污泥处理和处置的目的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其中减量化、稳定化是前提,无害化是核心,资源化是目标。

2.4、工程建设理由

2.4.1、当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处置是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过去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一般设计采用国外的厌氧中温消化工艺处理污泥,基本上可以满足污泥稳定化、减量化的要求,但是污泥厌氧中温消化工艺复杂、处理设施多、设备要求高(大部分设备为进口设备)、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上受到限制阻碍,大量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在设计建设中一般只采取污泥浓缩和脱水处理措施,处置方式也只能是外排或填埋。

由于以上原因,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和部分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缺少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无法对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生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处理后只能临时堆置或外运填埋,其后果是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臭气、蚊蝇、渗滤液等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和影响人身健康,因此迫切需要选择一种环保、安全、经济的污泥解决方案。

2.4.2、项目技术体现时代特征

最近党中央提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增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取向”,按照这一要求选择本项目技术,应使项目建设与时代精神同步。

现对我国已经推广应用的污泥终端处理技术,从节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做一简要分析:

1、通过专业部门的资料证实,目前我国污泥标准化卫生填埋的费用是200元/吨,燃煤电厂掺烧的补贴为300多元/吨,热能干化的成本为400元/吨(以上均为湿污泥),如此巨大的运行费用、投资非一般地方政府所能承担。

经济性决定了焚烧、填埋、干化这些耗能型、高投资型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不适合我国目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

2、减量化是国家技术政策对污泥处理处置的一个要求,实际上减量化概念还应包括对污泥处理过程减少资源消耗的要求,具体来说不能为了达到污泥整体的减量而消耗大量的能源,反而提高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这里有三笔帐可算:

(1)、热能干化污泥,每处理一吨干污泥要消耗一顿5000大卡煤,约排放2吨温室气体。

(2)、目前我国消耗能源要和万元GDP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直接挂钩,也就是说以消耗大量能源的方式处理污泥,实际上是在消耗GDP,经换算用耗能很高的技术方式处理80%含水率的污泥,将每吨直接消耗掉1148.5元的GDP。

2010年我国污泥排放量达到3000万吨,如全部采用耗能干化方法处理污泥,则要每年消耗GDP100多亿元。

用本项目技术与热能干化处理污泥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减少94.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可见用本项目方案技术——生物高温堆肥方法处理污泥,具有节能低碳显著特点,符合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大趋势,有助于完成我国向世界宣告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庄严承诺。

2.4.3、本项目技术、安全、环保、经济、先进、实用,有成功范例可供借鉴,本项目选择的污泥发酵和土地利用污染防治技术,是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2月发文推荐的“最佳可行技术”。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融入和高效机械的组合,堆肥技术和装备得到优化配置,堆肥工艺系统及关键技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在国家大力实施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战略目标的大趋势下,生物堆肥技术将逐渐替代其他技术,成为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主流,尤其在占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将成为首选对象。

污泥好氧堆肥技术节能、低耗、无残渣、零排放、全回收,二次污染少,工艺实用,操作方便,机械化程度高,投资门槛低,运行费用少,处理成本低,污染物处理彻底,非常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污水处理厂接产,特别符合日处理污水10万吨左右企业的需求。

堆肥后腐熟的污泥产品是一种有较高肥效的有机肥料,如果能在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下,把园林绿化、林地复壮、植树造林、矿山修复、荒漠化治理,退耕土壤及低产田改造等农业利用领域有效统一起来,形成巨大市场,污泥肥料将会供不应求,尤其在生态建设任务繁重而紧迫的西北地区,污泥堆肥产品的市场更为广阔。

鉴于上述特点和优势,堆肥正在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全国各地已建设多家污泥堆肥处理厂,现将运行稳定,且具备一定规模并在堆肥生产和土地利用中取得显著效果的成功范例介绍如下:

1、北京市密云污水污泥制肥工程。

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4.5m3/日,处理方式是以好氧发酵堆肥为核心的污泥制肥工艺路线,是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所建的第一条污泥复合肥生产装置,自1996年运行以来,设备运行稳定,产品用于当地大田作物及特色农产品,有力支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2008年4月《郑州晚报》发表一则关于《郑州建全国最大污泥再利用工程》的报道,该项目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和污泥结合制成有机肥料,项目的远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泥600吨,一期工程的日处理能力为100吨,概算总投资约1.2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污泥集中处置再利用工程。

(资料来自法律出版社《特许经营法律实务》182页)。

3、合肥芜湖路是享誉全国的一条林荫大道,合肥市在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